中医养生学
第六讲 环境与养生 03、居住环境与健康
一、选择住宅环境
人生大约有一半以上时间是在住宅环境中度过的。
因此,如何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住宅和营造房屋,创造一个科学合理、舒适清静的居住环境,对保障身心健康、延年益寿是非常重要的。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十分重视选择住宅环境,认为适宜的住宅环境不仅能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还能有效地利用自然界中对人一体有益的各种因素,使体魄强健、一精一神愉快。
历代学者在这方面做过不少独到的研究工作,如《太平御览》专列“居处”一章,《遵生八笺》也有“居室安处”条目,专门论述这个问题。
综合古今有关环境科学的论述,理想的住宅环境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一)住宅选址
一般而言,要选择依山傍水的地势建筑住宅。
依山建房,冬季山体及山上的树木作为天然屏障,可遮挡猛烈的风沙,减缓寒冷的气流;夏季山上茂密的树林,可减少一陽一光的强烈辐射,调节炎热的气候,且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使人感到溶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更增添生活情趣。
傍水而居,使日常生活用水方便,尤其清澈甘冽,终年不断的山泉,可潮润空气,且很少污染。
城市住宅虽无自然山水可依托,但可通过植物绿化,建造街心花园、喷泉,保证楼群间适当空旷地带以及假山、影背,形成一人工景观。
北京紫禁城就在都市里人为地形成了依山傍水的环境,整个紫禁城外由一护城河环绕,流水潺一潺,三大殿及其他建筑都背靠一座假山。
这种背景方式,特别有助于防风御寒,堪称古代城市建筑之楷模。
(二)住宅朝向
建房座向的选择是根据地理位置所确定的。
就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建房的最佳座向是座北朝南。
这样做的优点有二:
1、有利于室一温一调节 我国地处低纬度,位于亚洲大一陆东部,濒临太平洋,为大一陆一性一季风气候。
冬寒夏热,雨热同季。
冬季尤其在北方,经常西北风劲吹,寒流袭人,如房门朝北,冷风直入室内,室一温一降低,使人格外不适,易感冒患病。
夏季东南风微拂,如房门朝北,凉风只好绕墙而过,不能直接进入室内,室内空气不流通,闷热憋气,同样有害于人一体健康。
2、有利于室内采光 我国地处北半球,太一陽一位置多半偏南。
夏天一温一度偏高,太一陽一光线与南墙的夹角小,墙面和窗户接受太一陽一的辐射热量反而减少,尤其中午前后,太一陽一的位置最高,一陽一光几乎直射地面,强烈的一陽一光照不到室内,避免了室一温一过高。
反之,冬季太一陽一位置偏低,一陽一光从外面斜射进来,如房门、窗户朝南,一陽一光直按照入室内,且光照时间较长。
从保健角度来讲,室内每天应保证2.5~4小时的光照为好。
且自然采光优于人工采光,对人一体健康更有益处。
因此,条件允许时,最好选样南向建房。
(三)因地制宜设计
我国地域广阔,全国分为同建筑气侯区。
在居室建筑上,除选择良好的宅址和理想的座向,还要考虑到各地区的地理气候、生活一习一惯和物质条件,因地制宜设计出不同风格的房屋结构。
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出种类繁多的建筑,从帝王权贵的宫廷楼台,到僧侣平民的庙宇村落,不仅各具特色,且大多符合养生保健原理。
如我国北方雨水较少,故屋顶设计坡度小,而南方雨水一多,屋顶设计坡度就较大;再如墙壁厚度,东北一带流行夹层暖墙,建筑用砖也比普通规格厚,这就是为了适应当地漫长的冬季取暖需要。
还有陕北的窑洞,草原上的毡房,西南边陲的竹楼,这些传统建筑无不闪烁着科学与智慧的光辉,需要我们去探索其中的一精一蕴。
二、不一良居住环境因素举例
(一)异臭
异臭是指能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不愉快的臭气。
产生这种臭气的物质为异臭物。
有些企业(如食品、香料业)排一出的气体虽然对短期接触者来说,可能是令人愉快的香味,但对工厂周围环境的居民来说,长期接触这种非正常的气味,也会感到不愉快,甚至厌恶。
因此异臭是较为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
异臭的来源分天然和人工两种。
天然来源主要指动植物的蛋白质被细菌腐败分解产生各种异臭物,特别是停滞不动的污水和沼泽地,更易分解发臭。
人工来源最常见的有石油、化工厂、造纸厂、动物饲养或加工场、废水、垃圾、粪便处理场等处。
异臭对人休的影响是渐进的。
人们突然闻到异臭时会产生反射一性一抑制吸气,使呼吸次数进少,深度变浅,甚至暂时停止呼吸。
经常接触异臭会使人厌食、恶心、呕吐、消化功能减退。
长期受到一种或几种低浓度异臭物质的刺激,会导致嗅觉疲劳或丧失,以致“久而不闻其臭”。
脑神经不断受恶臭刺激,可导致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调节功能丧失。
异臭物污染严重时,使人烦躁不安,无一精一打采,思想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判断力和记忆力减低。
异臭还迫使人们关闭门窗,影响居室的生活卫生条件,污染源附近的房屋、树木等会吸附异臭物,而且不易清除,形成二次污染物。
异臭还会损害人的自尊心,影响心理状况和人际关系。
(二)噪声
声音可分为噪声、语声和乐声。
所谓噪声是指人们不需要的声音,凡干扰人们休息、睡眠、工作、学一习一、思考和一一交一一谈等不协调的声音均属噪声。
但有时出现有调的、好听的乐曲、歌曲,当它使人们感到厌烦并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一习一时,也被认为是不需要的声音,也称为噪声。
可见,噪声的定义不是绝对的,它不是根据客观声音的物理一性一质定义,而是根据人们的主观感受,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等因素确定的。
凡噪声超过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所能接受的程度,就叫噪声污染。
环境噪声的来源有四:一一交一一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如集市贸易嘈杂声、高音喇叭声、家庭收录机、洗衣机等发出的声响)。
噪声对人一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长期工作在85dB噪声的情况下,可引起难听甚至耳聋。
另外,噪声对人一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一泌一系统等都有影响,引起神经衰弱、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血压升高,还可能导致血中胆固醇含量增高、动脉硬化。
噪声尤其影响女一性一生理功能,引起月一经紊乱、妊一娠合并症,使自然流产率、畸胎率和低体重胎儿发生率增高。
三、预防保健措施
(一)绿化环境
满目葱翠的环境不仅有益于人一体新陈代谢,对心理起调节、镇静作用,还可减轻污染,改善气候,保护人类健康。
绿化的作用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净化空气 绿化地带通过光合作用,成为氧气的天然加工厂。
另外,在城市被污染的异臭气味中,二氧化硫含量多、分布广、危害大。
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可吸收二氧化硫,使空气不断净化,青草还能吸收氟化氢、氯气、氢气、汞蒸气等对人、畜、农作物有害的其他气体。
2、减弱噪声 绿化地带能很好地吸收和屏障噪声。
公园中成片的树木约可降低噪声5~40分贝;绿化街道的两旁植树可使噪声降低8~10dB。
若以乔木、灌木、草地相结合,消除噪声效果更好。
3、除尘灭菌 绿叶虽小,但它的叶表面积却是其占地面积的二、三十倍,叶片粗糙茂密,有的还长了许多绒一毛一,因而具有很强的吸附和阻留灰尘能力。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要向大气中排放一亿吨粉尘,造成空气污染。
草坪上空的粉尘(飘尘)浓度为无草一裸一露土地的1/5,而一般细菌都依附在飘尘中,随空气中尘埃的减少,各种细菌自然减少。
而且有些绿色植物的根叶还能分一泌一出一种杀灭细菌的物质,除空气中细菌,连土壤中的致病菌也会被消灭。
4、调节气候 绿色植物有吸收和反射一陽一光作用,并能通过叶面蒸发,消耗一部分热量,高大叶阔的树木能遮挡烈日,因此可调节气一温一和空气湿度。
(二)搞好环境卫生
保持清洁的环境卫生是我国人民良好的传统一习一惯。
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大扫除的记载;敦煌壁画上还有一幅“殷人洒扫火燎防疫图”;《礼记》讲:“鸡初鸣,威盥嗽,洒扫室堂及庭”。
表明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很重视环境卫生,清晨打扫已成为居民的日常一习一惯。
在工业高度发展,人口密度增加,“三废”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环境卫生的保护更为重要。
城市里,除定期打扫,保持环境清洁外,还要建立良好的公共卫生一习一惯和生活秩序,人人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自觉维护公共卫生。
乡村中,要妥善管理厕所、牲口棚,疏通渠道,并可在周围栽种具有驱虫作用的植物或带有香气的花草,如除虫菊等。
(三)治理污染
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受该地区的工业结构与布局、能源结构、一一交一一通管理、人口密度、地形、气象、植被面积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所影响。
因此,环境污染的治理具有区域一性一、整体一性一和综合一性一的特点。
大气污染的治理,包括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的配置,控制燃料污染(改革燃料构成,集中供热,改造锅炉,原煤脱硫,适当增加烟囱高度等),以及防止废气污染环境的各种工艺和净化措施。
控制环境噪声的根本措施是合理的功能分区,将工业区,一一交一一通运输区、居住区的相互位置安排好。
居住区应按主导风向设在噪声源的最小风频的下风侧,居住区内可将对噪声要求不高的公共建筑如商店、餐厅、服务网点等布置在邻近街道的地点,形成隔音屏障,以保持居住区内部安静。
要求安静的住宅、学校、医院等建筑,可离噪声源远些,或利用空地绿化减弱噪声。
加强一一交一一通管理对降低一一交一一通噪声也有重要作用。
个人防护,可利用耳塞、耳罩、耳棉等隔绝噪声,也不失为经济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