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地六位脏象图】【二、手足一陰一陽一·(一)手《医学启源》卷之上

医学启源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医学启源

医学启源 - 卷之上

医学启源

卷之上

【一、天地六位脏象图】

【二、手足一陰一陽一·(一)手足三一陰一三一陽一】

注云∶肝、心、脾、肺、肾,皆属一陰一,五脏也。

胆、胃、三焦、膀一胱、大肠、小肠,皆属一陽一,六腑也。

分而言之,手足皆有三一陰一三一陽一是也。

【二、手足一陰一陽一·(二)手三一陰一三一陽一】

肺寅燥金手太一陰一,大肠卯燥金手一陽一明;心午君心手少一陰一,小肠未君火手太〔一陽一〕;包络戌相火手厥一陰一,三焦〔亥〕相火手少一陽一。

【二、手足一陰一陽一·(三)足三一陰一三一陽一】

胃辰湿土足一陽一明,脾巳湿土足太一陰一;膀一胱申寒水足太一陽一,肾酉寒水足少一陰一;胆子风木足少一陽一,肝丑风木足厥一陰一。

歌曰手经太一陽一属小肠,膀一胱经属足太一陽一;肝足厥一陰一手包络,胃足一陽一明手〔大肠〕;胆属少一陽一足经寻,三焦手内少一陽一临;脾足太一陰一手经肺,肾足少一陰一手是心。

【三、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

夫人有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皆见形证脉气,若非诊(切),无由识也。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一温一之,热则凉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此乃良医之大法也。

【三、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一)肝之经,肝脉本部在于筋,足厥一陰一,风,乙木也。

经曰∶肝与胆为表里,足厥一陰一(少〔一陽一〕)也。

其经旺于春,乃万物之始生也。

其气软而弱,软则不可汗,弱则不可下。

其脉弦长曰平,反此曰病。

脉实而弦,此为太过,病在外,令人忘忽眩运;虚而微,则为不及,病在内,令人胸胁胀满。

凡肝〔实〕则两胁下引痛,喜怒,虚〔则〕如人将捕之。

其气逆则头痛、耳聋、颊赤,其脉沉而急,浮之亦然,主胁〔支〕满,小一便难,头痛眼眩。

脉急〔甚〕主恶言,微急气在〔胸胁下〕。

缓甚则呕逆,微缓水痹。

大甚内痈吐血,微大筋痹。

〔小甚多饮〕,微小痹。

滑甚 疝,微滑遗尿。

涩甚流饮,微涩 挛。

肝之积气在左胁下,久而不去,发为咳逆,或为〔 〕疟也。

虚梦花草茸茸,实梦山林茂盛。

肝病旦〔慧、晚〕甚、夜静。

肝病头痛目眩,胁满囊缩,小一便不通,十日死。

又身〔热〕恶寒,四肢不一举,其脉当弦而急;反短涩者,乃金克木也,死不治。

又肝中寒,则两臂不一举,舌燥,多太息,胸中痛,不能转侧,其脉左关上迟而涩者是也。

肝中热,则喘满多嗔,目痛,腹胀不嗜食,所作不定,梦中惊悸,眼赤,视物不明,〔其〕脉左关一陽一实者是也。

肝虚冷,则胁下坚痛,目〔盲〕臂痛,发寒〔热〕如疟状,不欲食,妇人则月水不来,气急,其脉左关上沉而弱者是也。

此寒热虚实,生死逆顺之法也。

《主治备要》云∶是动则病腰痛,甚则不可俯仰,丈夫〔 〕疝,妇人小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主肝所生病者,胸中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病。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

肝欲散者,急食辛以散之,川芎。

补以细辛之辛,泻以白芍药之酸。

肝虚,以陈皮、生姜之类补之。

经曰∶虚则补其母。

水能生〔木〕,水乃肝之母也。

苦以补肾,熟地黄、黄柏是也。

如无他证,惟不足,钱氏地黄丸补之。

实则芍药泻之,如无他证,钱氏泻青丸主之,实则泻其子,心乃肝之子,以甘草泻之。

【三、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二)胆之经,足少一陽一,风,甲木。

经曰∶胆者,中清之腑也,号曰将军,决断出焉。

能喜怒刚柔,与肝为表里也,足少一陽一是其经也。

虚则伤寒,恐畏头眩,不能〔独〕卧;实则伤热,惊悸,一精一神不守,卧起不定,玄水发,其根在胆。

又肝咳不已,则传邪入胆,呕青汁也。

又胆有水,则从头肿至足也。

胆病则善太息,口苦,吐宿汁,心中戚戚恐,如人将捕之,咽仲介介然数〔唾〕。

又睡卧则胁下痛,〔口〕苦,多太息。

邪气客于胆,则梦斗讼,脉在左关上浮而得之者,是〔其〕部也。

胆实热,则一精一神不守。

胆热则多肿,胆冷则多眠。

又左关上脉一陽一微者,胆虚;一陽一数者,胆实;一陽一虚者胆绝也。

以上皆虚实寒热,生死脉证之法也。

《主治备要》云∶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胸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一陽一厥。

是主胆所生病者,头痛颔肿,目锐 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挟瘿,汗出振寒,疟,胸、肋、胁、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

《脉诀》云∶左关,肝与胆脉之所生也。

先以轻手得之,是胆,属表;后以重手取之,是肝,属里也。

肝合筋,肝脉循经而行。

持脉指法,如十二菽之重,按至筋平,脉道如筝弦者,为弦;脉道迢迢者,为长。

此弦长,乃肝家不病之状也。

肝脉本部在筋,若出筋上,见于皮肤血脉之间者,是其浮也;入于筋下,见于骨上,是其沉也。

临病细推之,举一知十之道也。

【三、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三)心之经,心脉本部在于血,手少一陰一君,丁火也。

经曰∶心者,五脏之尊也,号帝王之称也。

与小肠通为表里,神之所〔舍〕,又〔主〕于血,属火,旺于夏,手〔少〕一陰一(太一陽一)是其经也。

凡夏脉钩,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

来盛去亦盛,为太过,病在外;来衰去亦衰,为不足,病在内。

太过,令人〔身〕热而骨痛,口疮而舌焦引水;不及,令人〔躁〕烦,上为咳唾,下为气泄。

其脉如循琅〔 〕,如连珠,曰平;来而啄啄连属,其中微曲,曰病;脉来前曲后〔倨〕,如〔一操一〕带钩,曰死。

思虑过多〔则怵惕〕,怵惕则伤心,心伤则神失,神失则恐惧。

又真心痛,手足寒而过〔节〕,则旦占夕死。

又心有水气,身肿不〔得〕卧,烦躁。

心中风,则吸吸发一热,不能行立,饥而不〔能〕食,食则呕吐。

夏心脉〔旺〕,左手〔寸口〕浮大而散,曰平;反此则病。

若沉而滑者,水〔来〕克火,十死不治。

长而弦者,木来归子,不治自愈。

缓而大者,土来入火,〔为〕微邪相干,无所害。

心病则胸中痛,〔胁〕满〔胀〕,肩背臂膊皆〔痛〕;虚则多惊悸〔惕惕然〕无眠,胸〔腹及〕腰背引痛,喜悲。

心积气久不去,则苦烦,心中痛。

实则笑不休,梦火发;心气盛则梦喜笑〔及〕恐畏。

邪气客于心,则梦烟火,心〔胀〕气短,夜卧不宁,懊 ,气〔逆〕往来,腹中热,喜水涎出。

心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

又左手脉大,手热腋肿;大甚,胸中满而烦,澹澹大动,面赤目黄也。

心病,先心痛,时刻不止,关〔格〕不通,身重不已,三日死。

心虚甚,则畏〔人〕,〔瞑〕目欲眠,一精一神不守,魂魄妄行。

心脉沉之小而紧,浮之〔不〕喘,苦心下气坚,食不下,喜咽唾,手热烦满,多忘,太息,此得之思虑太过也。

其脉急甚,螈 ;微急则心中痛,引前后胸背,不下食。

缓甚则痛引背,善泪。

小甚则哕,微小则消〔瘅〕。

滑甚则为〔渴〕,微滑则心〔疝〕,引脐腹鸣。

涩甚谙不语。

又心脉坚搏而长,主舌强不能言;软而散,当慑怯不食也。

又急甚〔则〕心疝,脐下有病形,烦闷少气,大热上煎。

又心病狂言,汗出如珠,身厥冷,其脉当浮而〔大〕,反沉濡而滑,其色当赤,而反黑者,水克火,不治,十死。

又心积,沉之空空,上下往来无常处,病胸满悸,腹中热,面颊赤,咽干,躁烦掌热,甚则吐血,夏瘥冬甚,宜急疗之,止于旬日也。

又赤黑色入口必死也。

面目赤色亦死,赤如〔 〕血亦死。

又忧〔恚〕思虑太过,心气内去,其色反和而盛者,不出十日死。

扁鹊云∶心绝一日死,色见凶多,人虽健〔敏〕,号曰行一尸一,一年之中,祸必至矣。

又其人语声前宽后急,后声不接前声,其声浊恶,其口不正,冒昧善笑,此风入心也。

又心伤则心损,手足不遂,骨节离解,舒缓不自一由,利下无休,此病急宜治之,不过十日而〔亡〕矣。

又笑不休,呻而复忧,此水乘火也,一陰一〔击〕于一陽一,一陰一起一陽一伏,伏则热,热生狂冒,谵〔乱〕妄言,不可采〔问〕,心已损矣。

扁鹊云∶其人唇口赤色可治,青黑色即死。

又心〔疟〕则先烦而后渴,翕翕发一热也,其脉浮紧而大是也。

心气实而(大)便不利,腹满身热而重,一温一温一欲吐,吐而不出,喘一息急,不安卧,其脉左寸口与人迎皆实大者是也。

心虚则恐悸多惊,忧思不乐,胸腹中苦痛,言语战栗,恶寒恍惚,面赤目黄,〔喜〕血衄,其脉左寸口虚而微者是也。

此心脏寒热虚实,生死逆顺脉证也。

《主治备要》云∶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

主心所生病者,目黄,(心)胁痛, 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

心苦〔缓〕,以五味子之酸收之。

心欲软,软以芒硝之咸,补以泽泻之咸,泻以人参、甘草、黄 之甘。

心虚则以炒盐补之。

虚则补其母,木能生火,肝乃心之母,肝母生心火也。

以生姜补肝,如无他证,钱氏安神丸是也。

实则甘草泻之,如无他证,钱氏方中,重则泻心汤,轻则导赤散是也。

【三、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四)小肠经,手太一陽一,丙火。

小肠者,受盛之腑也,与心为表里,手太一陽一是其经也。

小肠绝者,六日死,绝则发直如麻,汗出不已,不能屈伸。

又心病传小肠,小肠咳则气咳,(气咳)一齐出也。

小肠实则伤热,(伤)热则口疮生;虚则伤寒,伤寒则泄脓血,或〔泄黑〕水,〔其〕根在小肠也。

小肠寒则下,〔肿〕重〔有〕热久不出,则渐生痔;有积则夕发一热而旦止;病气发则使人腰下重,食则窘迫而便难,是其候也。

小肠胀则小〔腹 〕胀,引〔腰而〕痛厥;邪入小肠,则梦聚井邑中,或咽痛颔肿,不可回首,肩似拔,似折〔也〕。

又曰∶心者,主也,神之舍也,其脏(固)密,而不易伤,伤则神去,神去则(心死)矣。

故人〔心〕多不病,病即死不可治也,〔惟〕小肠受病〔多〕也。

又左寸口一陽一绝〔者〕,(则)无小肠脉也,六日死。

有热邪则小一便赤涩,实则口〔生〕疮,身热往来,心中烦闷,身重。

小肠主于舌之官也,和则能言,而机关利健,善别其味也。

虚则〔左〕寸〔口〕脉浮而微,软弱不禁按,病惊惧狂无所守,心下空空然不能言语者。

此小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也。

《主治备要》云∶是动〔气也〕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 似折,〔是〕主液(血)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 、肘、臂外后廉痛。

《脉诀》云∶左寸,小肠心脉之所出也,先以轻手得之,是〔小肠〕属表;后以重手得之,是〔心〕属里。

心合血脉,心脉循血脉而行,持脉指法,如六菽之重,按至血脉而得者为浮;稍稍加力,脉道粗一大〔者〕为大;又稍稍加力,脉道润软者为散。

此乃浮大而散,心家不病脉之状也。

心脉本部,在于血脉,若出于血脉之上,见于皮肤之间,是其浮也;入于血脉之下,见于筋骨之分,是其沉也。

【三、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五)脾之经,脾脉本在肌肉,足太一陰一,湿,己土。

经曰∶脾者,土也,谏议之官,主意与智,消磨五谷,寄在(胸)中,养于四旁,旺〔于〕四季,正主长夏,与胃为表里,足太一陰一(一陽一明),是其经也。

扁鹊云∶脾病则面黄色痿,实则舌强直,不嗜食,呕逆,四肢缓;虚则多 喜吞,注痢不已。

又脾虚,则一精一不胜,元气乏力,手足缓弱,不能自持。

其脉来似流水,曰太过,病在外(也);如鸟距,曰不及,病在内。

太过令人四肢沉重,言语謇涩;不及令人中满,不食乏力,手足缓弱不遂,涎引口中,四肢肿胀,溏泄不时,梦中饮食。

脾脉来而和柔者,如鸡践地,曰平;来实而满,〔稍〕数,如鸡举足,曰病;又如鸟之啄,如鸟之距,如〔屋〕之漏,曰死。

中风则翕翕发一热,状如醉人,腹中〔烦〕满,皮肉〔 〕(而起),〔其脉〕阿阿然〔缓〕,曰平;〔反〕弦急者,肝〔来〕克脾也,真鬼相遇,大凶之兆也。

又微涩〔而〕短者,肺乘于脾,不治自愈;又沉而滑者,肾来乘脾,亦〔为不〕妨。

又浮而洪,心来生脾,不为疾耳。

脾病色黄体重,失便,目直视,唇反张,爪甲青,四肢沉,吐食,百节疼痛不能举,其脉〔当〕浮大而缓,〔今〕反〔弦〕急,其色青,死不治。

又脾病,其色黄,饮食不消,〔心〕腹胀满,体重节痛,大便〔硬〕,(小一便)不利,其脉微缓而长者,可治。

脾气虚,则大〔便滑〕,小一便〔利〕,汗出不止,五液注下,为五色注痢下也。

又积在其中,久不愈,四肢不收,黄胆,食不为「肌肤」,气〔满〕胀喘喘而不〔定〕也。

脾实则时梦筑墙垣盖屋,盛则梦歌乐,虚则梦饮食不足。

厥邪客于脾,则梦大泽丘陵,风雨〔坏屋〕。

脾胀则善哕,四肢急,体〔重〕,不食善〔噫〕。

脾病〔日 慧〕,平旦甚,日中持,下晡静。

脉急甚,则螈 ;微急,则膈中不利,食不下而还出。

缓甚,则痿厥;微缓,则风痿,四肢不〔收〕。

大甚,〔则〕暴仆;微大,〔则痹疝〕,气〔裹大脓血〕在肠胃之〔外〕。

小甚,则寒热作;微小,则消〔瘅〕。

滑甚,则颓疝;微滑,则虫毒,肠鸣中热。

涩甚,则肠 ;微涩,则〔内〕溃下脓血。

脾脉至,大而虚,则有积。

脾(气)绝,则十日死。

唇焦枯无〔纹理〕,(面)青黑者,脾先(死)。

脾病,面黄目赤〔者〕,〔可治〕;青黑色入口,半年死;色如枳实〔者〕,一(日)死,吉凶休咎,皆〔见〕其色出〔于〕部〔分〕也。

又口噤唇青,四肢重如山,不能自持,大小一便利无休歇,饮食不入,七日死。

又唇虽痿黄,语声〔啭啭〕者,尚可治。

脾病,(水)气久不去,腹中痛鸣,徐徐热汗出,其人〔本意宽〕缓,(今反急,怒语而鼻笑),不能答人,此不过一(日),祸必至矣。

又脾中寒热,则使人腹中痛,不下食,病甚〔舌〕强语涩,转〔筋〕一卵一〔缩〕,〔一陰一股〕腹中引痛,身重,不思食,膨一胀,变则水泄不能卧者,十死不治。

脾〔土〕热,则面黄目赤,〔季〕胁痛满;寒则吐涎沫而不食,四肢痛,滑泄不已,手足厥,甚则战栗如疟也。

临病之时,切要〔明〕察脉证,然后投药,此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也。

《主治〔备〕要》云∶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一体皆重。

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寒疟,溏瘕泄,水闭黄疽,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脾(虚则)以甘草、大枣之类补之,实则以枳壳泻之,如无他证,虚则以钱氏益黄散,实则以泻黄散。

心乃脾之母,炒盐补之;肺乃脾之子,桑白皮泻之。

【三、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六)胃之经,足一陽一明,湿,戊土。

胃者,脾之腑也,又名〔水〕谷之海,与脾为表里。

胃者,人之根本,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也),足一陽一明是其经也。

胃气绝,五日死。

实则中胀便难,肢节痛,不下食,呕逆不已。

虚则肠鸣胀满,滑泄。

寒则腹中痛,不能食〔冷〕物。

热则面赤如醉人,四肢不〔收〕持,不〔得〕安眠,语狂HT 乱,便硬者是也。

病甚则腹胁胀满,呕逆不食,当心痛,(下上)不〔通〕,恶闻香臭,嫌人语,振寒,善欠伸。

胃中热,〔则〕唇黑;热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颠狂不定,汗出额上,鼽〔衄〕不止。

虚极则四肢肿满,胸中短气,谷不化,中满也。

胃中风,则溏泄不已;胃不足,则多饥,不消食。

病患鼻下平,则胃中病,渴者可治。

胃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赤者,当病折髀〕。

其脉弱而散者,病食〔痹〕。

右关上浮而大者,虚也;浮而短涩者,实也;浮而微滑者,亦〔实〕也;浮而迟者,寒也;浮而数者,热也。

此胃〔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也。

《主治备要》云∶是动则病〔凄沧〕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 厥。

《脉诀》云∶右关上,脾胃脉之所出也,先以轻手得之,是胃,属表;后以重手得之,是脾,属里。

脾合肌肉,脾脉循肌肉而行,持脉指法,如九菽之重,按至肌肉,脉道如微风轻扬柳梢者为缓;又稍稍加力,脉道敦实者为大,此为缓大,脾家不病〔脉〕之状也。

脾脉本部在肌肉,若出于肌肉之上,见于皮一毛一之间者,是其浮也;入于肌肉之下,见于筋骨之分者,是其沉也。

【三、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七)心包络,手厥一陰一,为母血。

是动则病手心热,肘臂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 〕大动,〔面〕赤HT 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治法与小肠同。

【三、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八)三焦,手少一陽一,为父气。

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腑,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

三焦通,则上下内外左右皆通也。

其于灌体周身,和内调外,荣养左右,宣通上下,莫大于此也。

又名玉海水道。

上则曰三管,中则曰霍乱,下则曰走泄,名虽三而归(其),有其名而〔无〕其形,亦号孤独之府。

而卫〔出〕于上,荣出于中,上者络脉之系也,中者经〔脉〕之系也,下者水道之系也,〔亦又〕属膀一胱之宗始,主通一陰一陽一,〔调虚实〕,呼吸,有病则(善)腹胀气满,小〔腹〕坚,〔溺〕而不得,(大便)窘迫也。

溢则作水,留则作胀,手少一陽一是其经也。

又上焦实热,则额汗〔出〕而身无汗,能食而气不利,舌干、口焦、咽闭之类,腹胀肋胁痛。

寒则不入食,吐酸水,胸背引痛,嗌干,津不纳也。

实则食已而还出,〔膨膨〕然不乐。

虚则不能〔制〕下,遗溺,头面肿也。

中焦实热,则下上不通,腹胀而喘,下气不上,上气不下,关〔格〕不利也。

寒则下利不止,饮食不消,中满。

虚则肠鸣(膨膨)也。

下焦实热,则小一便不通,大便亦难,苦〔重〕痛也。

虚寒则〔大〕小一便〔泄〕下不止也。

三焦〔之气〕和则内外和,〔逆〕则内外逆也。

故云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

此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也。

《主治备要》云∶是动则病耳聋,浑浑 ,嗌肿喉〔痹〕。

〔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 〔痛〕,颊〔痛〕,耳后肩 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脉诀》云∶右尺三焦、命门脉之所出,先以轻手得之,是三焦,属表;后以重手得之,是命门,属里也。

上焦〔热〕,凉膈散、〔泻〕心汤;中焦热,〔调〕胃承气汤、〔泻〕脾散;下焦热,大承气〔汤〕、三才封髓丹。

气分热,柴一胡一饮子、白虎汤;血分热,桃仁承气汤、清凉饮子;通治其热之气,三黄丸、黄连解毒汤是也。

【三、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九)肺之经,肺(之)脉本部在于皮一毛一,手太一陰一,燥,辛金。

〔经曰〕∶肺者,魄之舍也,生气之源,号为相傅,乃五脏之华盖也。

外养皮一毛一,内荣肠胃,与大肠为表里,手太一陰一(一陽一明)是其经也。

〔肺〕气通〔于鼻〕,〔和〕则知其香臭,有病则善咳,鼻流清涕。

〔凡〕虚实寒热,则皆使人喘嗽,实则梦刀兵恐惧,肩息,〔胸中满〕;〔虚则寒热喘一息〕,利下,少气力,多悲感,旺于秋。

其脉浮而一毛一,曰平;又浮而短涩者,肺脉也;其脉来一毛一而中央坚,两(头)虚,曰太过,则令人气逆,胸满背痛;不及,令人喘呼而咳,上气见血。

又肺脉来厌厌聂聂,如(循)榆荚,曰平;来如循鸡羽,曰病;来如物之浮,如风吹鸟背上一毛一者,死。

(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一毛一羽中人(皮)肤,其色白赤不泽,其一毛一折者死。

微一毛一曰平,一毛一多曰病,一毛一而弦者春病,弦甚者即病。

又肺病,吐衄血,皮热脉数,颊赤者死。

又久咳而见血身热,而短气,脉〔当〕涩,而今反浮大,色〔当〕白,而今反赤者,火克金,十死不治。

肺病喘咳身寒,脉迟微者,可治。

秋旺于肺,其脉多浮涩而短,曰平;反此为病。

又反洪大〔而〕长,是火刑金,亦不可治;反得沉而软滑者,肾乘于肺,不治自愈;反浮大而缓者,是脾来〔生〕肺,不治自瘥;反弦而长者,〔是〕肺被肝〔横〕,为微邪,虽病不妨。

虚则不能息,〔身〕重;实则咽嗌干,喘嗽上气,肩背痛。

有积,〔则〕胁下胀满痛。

中风则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形似冒而肿,其脉按之虚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中热则唾血,其脉细紧浮数芤者,皆主失血,此由躁扰嗔怒劳伤得之,气壅结所为也。

〔肺胀则其人喘咳〕而目〔如〕脱,其脉浮大〔者〕是也。

又肺痿则〔吐〕涎沫,而咽干欲饮者,欲愈;不饮者,未瘥。

又咳而遗小一便者,上虚不能制其下故也。

其脉〔沉〕涩者,病〔在〕内;浮滑者,病〔在〕外。

肺死则鼻孔开而黑枯,喘而目直视〔也〕。

肺绝则十二日死,其状腹满,泄利不觉出,面白目青,此为乱经,虽天命亦不可治。

又饮酒当风,中于肺,咳嗽喘闷,见血者,不可治也;面黄目白,亦不可治也。

肺病颊赤者死。

又言〔谙〕,喘急短气,好唾,此为真鬼相害,十死十,百死百,大逆之兆也。

又一陽一气上而不降,燔于肺,肺自结邪,〔胀〕满喘急,狂言瞑目,非〔当〕所说,而口鼻张,大小一便俱〔胀〕,饮水无度,此因〔热伤于肺〕,肺化〔为〕血,半年死。

又肺〔疟〕使〔人〕心寒,寒甚则发一热,寒热往来,休作不定,多惊,咳〔喘〕如有所见者是也。

其脉浮而紧,〔又〕滑而数,又迟而涩小,皆为肺〔疟之脉〕也。

又其人素声清而雄〔者〕,暴不〔响〕亮,噎而气短,用力言语〔难〕出,视不转睛,虽未为病,其〔人〕不久。

肺病实,则上气喘闷,咳嗽身热,脉大是也。

虚则力乏喘促,右胁胀,言语气短者是也。

乍寒乍热,鼻塞颐赤面白,皆肺〔病〕之象也。

〔此〕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法也。

《主治备要》云∶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一交一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嗽〕上气,喘渴烦心,胸满, 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一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遗矢无度。

肺〔苦〕气上逆,黄芩。

肺欲收以酸,白芍药也,补以五味子之酸,泻以桑白皮之辛。

虚则五味子补之,实则桑白皮泻之,如无他证,钱氏泻白散,虚则用阿胶散。

虚则补其母,则以甘草补土;实则泻其子,以泽泻泻肾水。

【三、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十)大肠经,手一陽一〔明〕,燥,庚金。

经曰∶大肠者,肺之腑也,传道之司,号监仓之官。

肺病久,则传入大肠,手一陽一明是其经也。

寒则泄,热则结,绝则利下不止而死。

热极则便血。

又〔风中〕大肠则下血。

又实热则〔胀〕满而大便不通;虚寒则滑泄不止。

大肠〔者〕,乍虚乍实,乍来乍去,寒则溏泄,热则后重,有积物则发寒栗而战,热则发渴如疟状。

积冷不去,则当脐痛,不能久立,痛已则泄白物是也。

虚则喜满喘嗽,咽中如核妨矣。

此乃大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也。

《主治备要》云∶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是主津一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 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脉诀》云∶右寸大肠肺脉之所出也,先以轻手得之,是大肠,属表;后以重手得之,是肺,属里。

肺合皮一毛一,肺脉循皮一毛一而行,持脉指法,如三菽之重,按至皮一毛一而得之者,为浮;稍稍加力,脉道不利,为涩;又稍加力,脉道缩入关中,上半指不动,下半指微动者,为短。

此乃浮涩而短,肺不病之状也。

肺脉本部出于皮一毛一之上,见于皮肤之表,是其浮也;入于血脉肌肉之分,是其沉也。

【三、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十一)肾之经,命门,肾脉本部〔在〕足少一陰一,寒,癸水。

经曰∶〔肾者〕,一精一神之舍,一性一命之根,外通于耳,男子以〔藏〕一精一,女子以系胞,与膀一胱为表里,足少一陰一(太一陽一)是其经也。

肾气绝,则不尽天命而死也。

旺于冬,其脉沉滑曰平,反此者病。

其脉来如弹,〔石〕名曰太过,病在外;其去如解索,谓之不及,病在内。

太过令人解 脊痛,而少气不欲言;不及则令人心悬,小腹满,小一便滑,变黄色。

又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紧曰平;又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病;来如转索,辟辟如弹石曰死。

又肾脉但石无胃气亦死。

肾有水,则腹胀脐肿,腰重痛,不得溺,一陰一下湿,如同牛鼻头汗出,〔足〕为逆寒,大便难。

肾病,手足冷,面赤目黄,小一便不禁,骨节烦疼,小〔腹〕结瘀热,气上冲心,脉〔当〕沉〔细〕而滑,今反浮大,其色当黑,〔今反黄〕,其人吸吸少气,两耳若聋,一精一自出,饮食少,便下清谷,脉迟可治。

冬则脉沉而滑曰平,反浮大而缓,是土〔来〕克水,〔大逆,十死不治〕;反浮涩而短,是肺〔来〕乘肾,〔虽病〕,易治;反弦〔细而〕长〔者〕,肝〔来〕乘肾,不治自愈;反浮大而洪,心〔来〕乘肾,不妨,肾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

虚则胸中痛。

一陰一邪入肾,则骨痿腰痛,上引背脊痛。

过房,汗出当风,浴水久立,则肾损。

其脉急甚,则病痿;微急则沉厥奔豚,足不收。

缓甚则虚损;微缓则洞泄,食不下,入咽还出。

大甚则一陰一〔痿〕;微大则水气〔起〕脐下,〔其肿 然〕而上至胸者,死〔不治〕。

小甚则(亦)洞泄;微小则消瘅。

滑〔甚〕则癃〔 〕;微滑则骨痿,坐不能起,目视〔见〕花。

涩甚则寒壅塞;微涩则〔不月〕痔疾。

其脉〔之〕至〔也〕,坚而大,有〔积〕气在一陰一中及腹内也,名〔曰〕肾〔痹〕,得之浴清水,卧湿地来。

沉而大坚,浮之而紧,手足肿厥,一陰一痿不起,腰背痛,小腹〔肿〕,心下有水气,时胀满〔而〕洞泄,此因浴水未干,而房一事得之也。

虚则梦舟(舡)溺人,〔得其时,梦〕伏水中,〔若有所畏〕;实则梦临〔深〕投水中。

肾胀则腹〔痛〕满,引脊腰痹痛。

肾病夜半平,四季甚,下晡静。

肾生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而痛,黄胆,肠癖,痿厥,腰脊背急痛,嗜卧,足心热而痛, 酸。

肾病久不愈,而膂筋疼,小一便闭,而两胁胀满,目盲者死。

肾〔之〕积,〔苦〕腰〔脊〕相引而痛,饥见饱减,〔此肾中〕寒结在脐下也。

积脉来细而软,附于骨者是也,面白目黑,肾已内伤,八日死。

又一陰一缩,小一便不出,出而不止者,亦死。

又〔其〕色青黄连耳,其人年三十许,百日死;若偏在一边,一(年)死。

实则烦闷,脐下重;热则口舌焦而小一便涩黄;寒则一陰一中与腰背俱肿疼,面黑耳聋,干呕而不食,或呕血者是也。

又喉鸣,坐而喘咳,唾血出,亦为肾虚寒,〔气〕欲绝者。

此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也。

《主治备要》云∶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KT KT 〔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然)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

〔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胆,肠 ,〔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也。

肾〔苦〕燥,则以辛润之,知母、黄柏是也。

肾欲坚,〔坚〕以知母一之苦,补以黄柏之苦,泻以泽泻之咸。

肾虚则以熟地黄、黄柏补之。

肾本无实,不可泻,钱氏止有补肾地黄丸,无泻肾之药。

肺乃肾之母,金生水,补母故也,又以五味子补之者是也。

【三、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十二)膀一胱经,足太一陽一,寒,壬水。

经曰∶膀一胱者,津一液之府也,与肾为表里,号为水曹〔掾〕,〔又〕名玉海,〔足〕太一陽一是其经也。

总通〔于〕五腑,所以五腑有疾,则应膀一胱;膀一胱有疾,〔即应〕胞囊〔也〕。

〔伤热则〕小一便不利,热入膀一胱,则其气急,而小一便黄涩也;膀一胱寒则小一便数而清(白)也。

又水发则〔其〕根在膀一胱,〔四肢瘦小〕,而腹反大〔是〕也。

又膀一胱咳〔久〕不已,传之三焦,满而不欲饮食也。

然〔上〕焦主心肺之病,人有热,则食不入;寒则神不守,泄下利不止,语声不出也。

实则上绝于〔心〕气不行也,虚则引热气于肺。

其三焦和,则五脏六腑之气和,逆则皆逆。

膀一胱经中有厥气,〔则〕梦行不快;满一胀,则小一便不下,脐下〔重〕闷,或〔肩痛也〕。

绝〔则〕三日死,死在鸡鸣也。

此膀一胱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也。

《主治备要》云∶是动则病(气)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 〔如〕结,〔 〕如裂,是为踝厥。

〔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一尻一、 、〔 〕,脚皆痛,足小指不用。

《脉诀》云∶左尺,膀一胱肾脉之所出也,先以轻手得之,是膀一胱,属表;后以重手得之,是肾,属里。

命门与肾脉循骨而行,〔持〕脉指法,按至骨上得之为沉;又重手按之,脉道无力者,为濡;举手来疾流利者为滑。

此乃沉濡而滑,命门与肾〔脉〕不病之状也。

命门与肾部近骨,若出于骨上,见于皮肤血脉筋骨之间,是其浮也;入而至骨,是其沉也。

【四、三才治法】

华氏《石函经》曰∶夫病有宜汤者、宜丸者、宜散者、宜下者、宜吐者、宜汗者。

汤可以荡涤脏腑,开通经络,调品一陰一陽一;丸可以逐风冷,破坚积,进饮食;散可以去风、寒、暑、湿之气,降五脏之结伏,开肠利胃。

可下而不下,使人心腹胀满,烦乱鼓〔胀〕;可汗而不汗,则使人一毛一孔闭塞,闷绝而终;可吐而不吐,则使人结胸上喘,水食不入而死。

【五、三感之病】

《内经》治法云∶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肝、心、脾、肺、肾,实而不满,可下之而已。

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胆、胃、三焦、膀一胱、大肠、小肠,满而不实,可吐之而已。

地之湿气感,则害人肌肤,从外而入,可汗而已。

【六、四因之病】

注云∶外有风寒暑湿,天之四令,无形者也;内有饥饱劳逸,亦人之四令,有形者也。

一者,始因气动而内有所成者,谓积聚 瘕,瘤气、瘿气、结核,(狂瞀)癫痫。

二者,始因气动而外有所成者,谓痈肿疮疡,疥癞疽痔,掉〔 〕浮肿,目赤〔胗〕(者 ), 肿痛痒。

三者,〔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内者,谓留饮癖食,饥饱劳逸,宿食霍乱,悲恐喜怒,想慕忧结。

四者,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外者,谓瘴气魅贼,虫蛇蛊毒,〔蜚〕一尸一鬼击,〔冲薄〕坠堕,风寒暑湿,〔斫〕射刺割等。

【七、五郁之病】

(注云∶五运之法也。

木郁之病,肝酸〔木风〕。

注云∶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四肢)两胁,(咽鬲)不通,饮食不下,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筋骨强直而不用,卒倒而无所知也。

经曰∶木郁则达之,谓吐令其调达也。

火郁之病,心苦火暑。

注云∶故民病少气,疮疡痈肿,〔胁腹胸背,面首〕四肢,〔 胪胀〕,疡痱呕逆,螈 骨〔痛,节乃有动〕,注下一温一疟,腹中暴痛,血溢流注,一精一液乃少,目赤心热,甚至瞀闷懊 ,善暴死。

经曰∶火郁发之,谓汗令其发散也。

土郁之病,脾甘〔土湿〕。

注曰∶故民病〔心〕腹胀,肠鸣而为数(便),甚则心痛胁 ,呕(吐)霍乱,饮发注下,〔 〕肿身重,则脾热之生也。

经曰∶土郁夺之,谓下〔之令〕无壅滞也。

金郁之病,肺辛〔金燥〕。

注云∶故民病咳逆,心〔胁〕满,引〔少腹〕,〔善〕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色〔恶〕,乃金胜木而病也。

经曰∶金郁泄之,解表利小一便也。

水郁之病,肾咸〔水寒〕。

注云∶故民病寒〔客〕心痛,腰椎痛,大关节〔不利〕,屈伸不便,善厥逆,痞坚腹满,一陰一乘一陽一也。

经曰∶水郁〔折〕之,谓抑之制其冲逆也。

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收藏之〕理也,失常则天地四〔塞〕也。

【八、六气主治要法】

大寒丑上,初之气,自大寒至春分,厥一陰一风木之位,一一陽一用事,其气微。

故曰少一陽一得甲子元头,常以大寒初一交一之气,分以六周甲子,以应六气下。

十二月、正月、二月少一陽一,三一陰一三一陽一亦同。

注云∶初之气为病,多发咳嗽,风痰,风厥,涎潮,痹塞口 ,半身不遂,失音,风〔癫〕,风中妇人,胃中留饮,脐腹微痛,呕逆恶心,旋运惊悸,〔一陽一狂〕心风,搐搦颤掉。

初之〔气〕根据《内经》在上者宜吐,在下者宜下。

春分卯上,二之气,春分至小满,少一陰一君火之位,一陽一气〔动〕清明之间,有一陽一明之位也。

注云∶二之气为病,多发风湿风热。

经曰∶风伤于一陽一,湿伤于一陰一,微则头痛身热,发作风湿之候,风伤于血也,湿伤于胃气也。

是以风湿为病,一陰一陽一俱虚,而脉浮,汗出,身重,眠多鼻息,语言难出。

以上二证,不宜热药,下之必死。

二之气病,宜以桂枝麻黄汤发汗而已。

小满以上,三之气,小满至大暑,少一陽一相火之位,一陽一〔气〕发万物俱盛,故云太一陽一旺。

其脉洪大而长,天气并万物人脉盛。

注云∶三之气为病,〔多发一热〕,皆传足经者多矣,太一陽一、一陽一明、少一陽一、太一陰一、厥一陰一、少一陰一。

太一陽一者,发一热恶寒,头项痛,腰背强。

一陽一明者,肌痛目痛,鼻干不得卧。

少一陽一胸胁痛,耳聋,口苦,寒热往来而呕。

此三一陽一属热。

太一陰一者,腹满咽干,手足自一温一,自利不渴,或腹满时痛。

少一陰一,口燥舌干而渴。

厥一陰一〔烦〕满,舌卷囊缩,喘热闷乱,四肢厥冷,爪甲青色。

三之气病,宜下清上凉〔及〕一温一养,不宜用巴豆热药下之。

大暑未上,四之气,大暑至秋分,太一陰一湿土之位,一陽一气发散之后,一陰一已用事,故曰太一陰一旺,此三一陰一三一陽一,与天气标本一陰一陽一异矣。

脉缓大而长,燥金旺;紧细短涩,以万物干燥,明可见矣。

注云∶四之气为病,多发暑气,头痛身热,发渴,不宜作热病治(宜)以白虎汤,得此病不传染,次发脾泄,胃泄,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霍乱吐泻,〔白利〕及赤白相杂,米谷不消,肠鸣切痛,面浮足肿,目黄口干,胀满气痞,手足无力,小儿亦如之。

四之气〔病〕宜渗泄,五苓之类是也。

秋分酉上,五之气,秋分至小雪,一陽一明燥金之位,一陽一衰一陰一盛,故曰金气旺,其脉细而微。

注云∶五之气为病,多发喘一息,呕逆咳嗽,及妇人寒热往来, 疟瘅痔,消渴中满,小儿斑疹痘疮。

五之气病,宜以大柴一胡一汤解治表里。

小雪亥上,终之气,小雪至大寒,太一陽一寒水之位,一陰一极而尽,天气所收,故曰厥一陰一旺。

厥者,极也,其脉沉短而〔微〕。

万物收藏在内,寒气闭塞肤腠,气液不能越,故脉微也。

注云∶终之气为病,多发风寒,风痰湿痹,四肢不收。

秋尽冬水复旺,水湿相搏,肺气又衰,冬寒甚,故发则收引,病厥〔痿〕弱无以运用。

水液澄澈清冷,大寒之疾,积滞瘕块,寒疝血瘕。

终之气病,宜破积发汗之药是也。

【九、主治心法·(一)〔随证治病用一药〕】

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一陽一蔓荆,一陽一明白芷,〔少一陽一柴一胡一〕,〔太一陰一苍术〕,少一陰一细辛,厥一陰一〔吴〕茱萸。

顶巅痛,〔用〕 本,去川芎。

肢节痛,用羌活,风湿亦用之。

小腹痛,用青皮、桂、茴香。

腹痛用芍药,恶寒而痛加桂;恶热而痛加黄柏。

腹中窄狭,〔用〕苍术、麦芽。

下部腹痛川楝子。

腹胀用姜制浓朴、紫草。

腹中实热,用大黄、芒硝。

心下痞,用枳实、黄连。

肌热去痰,用黄芩;〔肌热〕亦用黄 。

虚热,用黄 ,亦止虚汗。

胁下痛,往来寒热,用柴一胡一。

胃脘痛,用草豆蔻。

气刺痛,用枳〔壳〕,看何经,分以引经药导之。

眼痛不可忍者,用黄连、当归根,以酒浸煎。

一茎一中痛,用甘草〔梢〕。

脾胃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嗜卧,去痰。

用白术(枳实、半夏、防风、苦参、泽泻、苍术)。

破滞气,用枳壳、(高者用之,能损胸中至高之气,三二服而已。

)(陈皮、韭白、木香、白豆蔻、茯苓)。

调气用木香、(香附子、丁、檀、沉。

)补气用人参、(用)膏、粳米。

去滞气用青皮,多则泻元气。

破滞血用桃仁、苏木、(红花、茜根、玄一胡一索、郁李仁)。

补血不足,用甘草(当归、阿胶。

)和血用当归,凡血受病皆用。

血刺痛用当归,详上下用根梢。

(上部血,防风使〔牡〕丹皮、剪草、天麦二门冬。

中部血,黄连使。

下部血,地榆使。

新血红色,生地黄;陈血瘀色,熟地黄。

)去痰用半夏,热痰加黄芩,风痰加南星。

胸中寒邪痞塞,用陈皮、白术。

然,多则泻脾胃。

嗽用(五味、杏仁、贝母),去上焦湿及热,须用黄芩,泻肺火故也。

去中焦湿与痛,用黄连,泻心火故也。

去下焦湿肿及痛,并膀一胱火,必用汉防己、草龙胆、黄柏、知母。

渴者用干〔葛〕、茯苓(天花〔粉〕、乌梅),禁半夏。

心烦,用栀子仁(牛黄、朱砂、犀角、茯苓)。

饮水一多致伤脾,用白术、茯苓、猪苓。

喘用阿胶。

宿水不消,用黄连、枳壳。

水泻,用白术、茯苓、芍药。

肾燥香豉。

疮痛不可忍者,用苦寒药,如黄芩、黄连,详上下分根梢及引经药〔则可〕。

小一便黄用黄柏,涩者加泽泻(余沥者杜仲)惊悸恍惚,用茯神、(金虎〔睛〕珠)(凡春加防风、升麻;夏加黄芩、知母、白芍药;秋加泽泻、茯苓;冬加桂、桂枝。

)凡用纯寒纯热药,必用甘草,以缓其力〔也〕;寒热相杂,亦用甘草,调和其一性一也;中满者禁用。

经曰∶中满勿食甘。

【九、主治心法·(二)〔用一药凡例〕】

凡解利伤风,以防风为君,甘草、白术为佐。

经曰∶辛甘发散为一陽一。

风宜辛散,防风味辛,〔乃〕治风通用,故防风为君,甘草、白术为佐。

凡解利伤寒,以甘草为君,防风、白术为佐,是其寒宜甘发散也。

或有别证,于前随证治病药内选用,其分两以〔君〕臣论。

凡水泻,茯苓、白术为君,芍药、甘草佐之。

凡诸风,以防风为君,随证加药为佐。

凡嗽,以五味子为君,有痰者半夏为佐;喘者阿胶为佐;有热无热,俱用黄芩为佐,但〔分〕两多寡不同耳。

凡小一便不利,黄柏、知母为君,茯苓、泽泻为使。

凡下焦有湿,草龙胆、汉防己为君,黄柏、甘草为佐。

凡痔漏,以苍术、防风为君,甘草、芍药为佐,详别证加减。

凡诸疮,以黄连为君,甘草、黄芩为佐。

凡疟疾,以柴一胡一为君,随所发之时,所属〔之〕经,分用引经〔药佐之〕。

以上皆用一药之大要,更详别证,于前随证治病〔药内〕,〔逐款加减用之〕。

【九、主治心法·(三)〔解利外感〕】

伤风者恶风,用防风二钱,麻黄一钱,甘草一钱。

如头痛,加川芎一钱;项下脊旁至腰病者,羌活一钱;体沉重,制苍术一钱;肢节痛,羌活一钱;目痛鼻干及痛,升麻一钱;或干呕、或寒热、或胁下痛者,俱加柴一胡一一钱。

伤寒恶寒者,麻黄二钱,防风一钱,炙甘草一钱;头沉闷者,羌活一钱。

伤寒表热,服石膏、知母、甘草、滑石、葱、〔豉〕之类寒药,汗出即解。

如热病半在表、半在里,服小柴一胡一汤能令汗出而愈(者)。

热甚,服大柴一胡一汤之下;更甚者,小承气汤下之;里热大甚者,调胃承气汤下之,〔或〕大承气汤下之。

发黄者,茵陈汤下之;结胸中,陷胸汤下之。

此皆大寒之利药也。

又言∶身恶寒,麻黄汤汗泄之,热去身凉即愈。

【九、主治心法·(四)〔伤寒热食物〕】

伤西瓜、冷水、牛一乳一寒湿之物,白术二钱,川乌半钱,防风一钱,丁香一个,炙甘草一钱。

伤羊肉、面、马一乳一皆湿一热之物,白术一钱,黄连一钱,大黄二钱,炙甘草半钱,制黄芩一钱。

以上二证,腹痛加白芍药一钱;心下痞,枳实一钱;腹胀,浓朴半钱;胸中不利,枳壳半钱;腹中寒,陈皮三分;渴者,白茯苓一钱;腹中窄狭,苍术一钱;肢一体沉重,制苍术一钱;因怒而伤者,甘草半钱;因忧而伤者,枳壳半钱;因喜而伤者,五味子半钱;因悲而伤者,人参半钱。

大抵伤冷物以巴豆为君,伤热物以大黄为君,详认病证,添加为佐之〔药〕,或丸或散〔均〕可也。

【九、主治心法·(五)目疾】

目疾暴发赤肿,羌活、防风、柴一胡一、香白芷、升麻、二制黄芩、黄连、甘草。

白睛红,白豆蔻;少许,则当归为主。

(去翳,谷一精一花、蝉蜕、瞿麦、秦皮洗。

养目血,菊花。

明目,蕤仁、蜀椒、龙脑。

)凡眼暴发赤肿,以防风、黄芩为君以泻火;和血为佐,黄连、当归是也;兼以各经药引之。

凡目昏暗,以熟地黄、当归根为君,以羌活、防风、甘菊花、甘草之类为佐。

【九、主治心法·(六)泻痢水泄】

凡痢疾腹痛,以白芍药、甘草为君,当归、白术为佐,见血先后,分三焦热〔论〕。

凡泻痢小一便白,不涩为寒,赤涩为热也。

又法曰∶完谷不化,而色不变,吐利腥秽,澄澈清冷,小一便清白不涩,身凉不渴,脉细而微者,寒证也。

谷虽不化,而色变非白,烦渴,小一便赤黄而或涩者,热证也。

凡谷消化,无问他证及色变,便为热也。

寒泄而谷消化者,未之有也。

泻痢,白术、甘草;水泻,米谷不化,防风;伤食微加大黄;腹胀,浓朴;渴者,白茯苓;腹痛,白芍药、甘草为主;冬月,白芍药一半,白术一半,夏月制黄芩。

先见脓血,后见大便者,黄柏为君,地榆佐之;脓血相杂而下者,制大黄;先大便而后脓血者,黄芩二制,皆以当归根梢,详其上下而用之;腹不病,白芍药半之。

身一体困倦,目不欲开,口不欲言,黄 、人参;沉重者,制苍术。

不思饮食者,木香、藿香叶。

里急,大黄、芒硝、甘草下之。

后重者,木香、藿香、槟榔和之。

【九、主治心法·(七)中风】

手足不遂者,中府也,病在表也,当先发汗,羌活、防风、升麻、柴一胡一、甘草各二钱,作一服,取发汗,然后行经养血,当归、秦艽、甘草、独活各一两,行经〔者〕、随经用之。

耳聋目瞀及口偏,邪中藏也,病在里也,当先疏大便,然后行经。

白芷、柴一胡一、防风、独活各一两,又川芎半两,薄荷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一温一酒下,茶清亦可。

【九、主治心法·(八)破伤风】

脉浮在表,当汗之;脉沉在里,当下之。

背后搐〔者〕,羌活、防风、独活、甘草。

〔向〕前搐者,升麻、白芷、防风、独活、甘草。

两傍搐者,柴一胡一、防风、甘草;右搐者,白芷加之。

【九、主治心法·(九)〔破伤中风法〕】

经曰∶凡疮热甚郁结,而荣卫不得宣通,故多发白痂,是时疮口闭塞,气不通泄,热甚则生风也。

《治法》曰∶破〔伤〕中风,风热燥甚,怫郁在表,而里气尚平者,善伸数欠,筋脉拘急,或时恶寒而搐,脉浮数而弦者,以辛热治风之药,开冲结滞,荣卫宣通而愈也。

凡用辛热之药,或以寒凉之药佐之尤妙,免致药不中病,而风转甚。

若破〔伤〕中风,表不已,而渐入于里,则病势转甚;若里未太甚,而脉在肌肉者,宜以退风热、开结滞之寒药调之。

或以微加治风辛热药,亦得以意消息,不可妄也。

至宝丹亦凉药也。

如〔热〕甚于里,以大承气汤下之。

【九、主治心法·(十)疮疡】

(苦寒为君∶黄芩、黄柏、黄连、知母、生地黄酒洗。

甘〔一温一〕为佐∶黄 、人参、甘草。

大辛解结为臣∶连翘、当归、 本。

辛一温一活血去〔瘀〕∶当归梢、苏木、红花、牡丹皮。

)脉浮者为在表,宜行经∶黄连、黄芩、连翘、当归、人参、木香、槟榔、黄柏、泽泻。

在腰以上至头者,枳壳仍作引药,引至疮所。

(出毒消肿∶鼠粘子。

排〔脓〕∶肉桂。

入心引血化经汗而不溃,〔伤〕皮∶王瓜根、三棱、莪术、黄药子。

痛甚∶芩、连、柏、知母。

)脉沉者在里,当疏利脏腑,利后,用前药中加大黄,取利为度,随虚实定分两。

痛者,止以当归、黄 止之。

【九、主治心法·(十一)妇人】

产妇临月未诞者,凡有病,先以黄芩、白术安胎,然后用治病药。

发一热及肌热者,黄连、黄芩、黄 、人参。

腹痛者,白芍药、甘草。

感冒者,根据前解利。

产后诸病,忌用白芍药、黄芩、柴一胡一。

内恶物上冲,胸胁痛者,大黄、桃仁。

血刺痛者,当归。

内伤发一热,黄连。

渴者,白茯苓。

一切诸病,各根据前法,惟渴去半夏,喘嗽去人参,腹胀忌甘草。

妇人带下,举世皆曰寒,误之甚矣。

所谓带下者,任脉之病也。

经曰∶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一毛一际,循腹里,上关元,至于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注言∶任脉自胞上,过带脉,贯络而上,然其病所发,正在带脉之分,而淋沥以下,故曰带下也。

其赤白说者,〔与〕痢义同,而无〔独〕寒者。

法曰∶头目昏眩,口苦舌干,嗌咽不利,小一便赤涩,大便涩滞,脉实而数者,皆热证也。

【九、主治心法·(十二)小儿】

小儿但见上窜及摇头切牙,即是心热,黄连、甘草。

目连闪,肝热,柴一胡一、防风、甘草。

若左腮红,是肝风,与钱氏泻青丸。

〔右〕腮红,肺热,与泻白散。

额上红者,是心热,与黄连一味。

鼻上红,是脾热,与钱氏泻黄散。

颏上红者,肾热,知母、黄柏皆二制,甘草炙。

凡〔治〕小儿病,药味与大人同,只剂料等差少。

如见腮、目胞赤,〔呵〕欠,嚏喷,惊悸,耳尖、手足梢冷,即是疮疹。

三日后其证不减,亦不见疮苗,即以柴一胡一、升麻、甘草,〔加〕生姜煎,慎不可投以寒凉利脏腑之剂,使疮不能出,其祸不可〔测〕。

凡养小儿,酒肉油腻生硬冷物及生水等,不可食,自无〔疳〕癖二证、惊风搐者,与破伤风同。

【九、主治心法·(十三)潮热】

潮热者,黄连、黄芩、生甘草。

辰戌时发,加羌活;午间发,黄连;未间发,石膏;申时发,柴一胡一;酉时,升麻;夜间,当归根。

若有寒者,加黄 、人参、白术。

【九、主治心法·(十四)〔咳嗽〕】

咳嗽有声无痰者,生姜、杏仁、升麻、五味子、防风、桔梗、甘草。

无声有痰者,半夏、白术、五味子、防风、枳壳、甘草,冬月须加麻黄、陈皮少许。

有声有痰者,白术与半夏、五味子、防风。

久不愈者,枳壳、阿胶。

痰有五证,风、气、热、寒、一温一也,详见《活法机要》中。

【九、主治心法·(十五)〔五脏补泻法〕】

肝 虚以陈皮、生姜之类补之,经曰∶虚则补其母,水能生木,肾乃肝之母。

肾,水也,若补其肾,熟地黄、黄柏是也。

如无他证,钱氏地黄丸主之。

实则白芍药泻之,如无他证,钱氏泻青丸主之。

实则泻其子,心乃肝之子,以甘草泻心。

心 虚则炒盐补之,虚则补其母,木能生火,肝乃心之母。

肝、木也;心、火也。

以生姜泻肝。

如无他证,钱氏安神丸是也。

实则甘草泻之,如无他证,以钱氏方中重则泻心汤,轻则导赤散。

脾 虚则甘草、大枣之类补之,实则以枳壳泻之。

如无他证,虚则以钱氏益黄散,实则泻黄散。

心乃脾之母,以炒盐补之;肺乃脾之子,以桑白皮泻肺。

肺 虚则五味子补之,实则桑白皮泻之。

如无他证,实则用钱氏泻白散,虚则用阿胶散。

虚则以甘草补土,补其母也;实则泻子,泽泻泻其肾水。

肾 虚则熟地黄、黄柏补之,泻以泽泻之咸。

肾本无实,本不可泻,钱氏止有补肾地黄丸,无泻肾之药。

肺乃肾之母,金生水,补之故也。

补则以五味子。

以上五脏,《内经·藏气法时论》中备言之,欲究其详,一精一看本论。

【出处】:

中医药文献博览-综合医书-医学启源-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医学启源》古代医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一、天地六位脏象图】【二、手足一陰一陽一·(一)手《医学启源》卷之上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