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罗近溪先生汝芳罗汝芳字惟德,号近溪,一《明儒学案》卷三十四 泰州学案三

明儒学案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明儒学案

明儒学案 - 卷三十四 泰州学案三

明儒学案

卷三十四 泰州学案三

参政罗近溪先生汝芳

罗汝芳字惟德,号近溪,一江一 西南城人。

嘉靖三十二年进士。

知太湖县。

握刑部主事。

出守宁国府,以讲会乡约为治。

丁忧起复,一江一 陵问山中功课,先生曰:“读《论语》、《大学》,视昔差有味耳。”

一江一 陵默然。

补守东昌。

迁云南副使,悉修境内水利。

莽人掠迤西,迤西告急。

先生下教六宣慰使灭莽,分其地。

莽人恐,乞降。

转参政。

万历五年,进表,讲学於广慧寺,朝士多从之者,一江一 陵恶焉。

给事中周良寅劾其事毕不行,潜住京师。

遂勒令致仕。

归与门下走安成,下剑一江一 ,趋两浙、金陵,往来闽、广,益张皇此学。

所至弟子满座,而未常以师席自居。

十六年,从姑山崩,大风拔木,刻期以九月朔观化。

诸生请留一日,明日午刻乃卒,年七十四。

少时读薛文清语,谓:“万起万灭之私,乱吾心久矣,今当一切决去,以全吾澄然湛然之体。”

决志行之。

闭关临田寺,置水镜几上,对之默坐,使心与水镜无二。

久之而病心火。

偶过僧寺,见有榜急救心火者,以为名医,访之,则聚而讲学者也。

先生从众中听良久,喜曰:“此真能救我心火。”

问之,为颜山农。

山农者,名钧,吉安人也。

得泰州心斋之传。

先生自述其不动心於生死得失之故,山农曰:“是制欲,非体仁也。”

先生曰:“克去己私,复还天理,非制欲,安能体仁?”

山农曰:“子不观孟子之论四端乎?知皆扩而充之,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如此体仁,何等直截!渴子患当下日用而不知,勿妄疑天性生生之或息也。”

先生时如大梦得醒。

明日五鼓,即往纳拜称弟子,尽受其学。

山农谓先生曰:“此后子病当自愈,举业当自工,科第当自致,不然者,非吾弟子也。”

已而先生病葵愈。

其后山农以事系留京狱,先生尽鬻田产脱之。

侍养於狱六年,不赴廷试。

先生归田后,身已老,山农至,先生不离左右,一茗一果,必亲进之。

诸孙以为劳,先生曰:“吾师非汝辈所能事也。”

楚人一胡一 宗正,故先生举业弟子,已闻其有得于《易》,反北面之。

宗正曰:“伏羲平地此一画,何也?”

先生累呈註脚,宗正不契,三月而后得其传。

尝苦格物之论不一,错综者久之,一日而释然,谓“《大学》之道,必在先知,能先知之则尽。

《大学》一书,无非是此物事。

尽《大学》一书物事,无非是此本末始终。

尽《大学》一书之本末始终,无非是古圣《六经》之嘉言善行。

格之为义,是即所谓法程,而吾侪学为大人之妙术也”。

夜趋其父锦卧榻陈之,父曰:“然则经传不分乎?”

曰:“《大学》在《礼记》中,本是一篇文字,初则概而举之,继则详而实之,总是慎选至善之格言,明定至大之学术耳。”

父深然之。

又尝过临清,剧病恍惚,见老人语之曰:“君自有生以来,触而气每不动,倦而目辄不瞑,扰攘而意自不分,梦寐而境悉不忘,此皆心之痼疾也。”

先生愕然曰:“是则予之心得岂病乎?”

老人曰:“人之心体出自天常,随物感通,原无定执。

君以夙生操持强力太甚,一念耿光,遂成结一习一 。

不悟天体渐失,岂惟心病,而身亦随之矣。”

先生惊起叩首,流汗如雨,从此执念渐消,血脉循轨。

先生十有五而定志於张洵水,二十六而正学於山农,三十四而悟《易》于一胡一 生,四十六而证道於泰山丈人,七十而问心於武夷先生。

先生之学,以赤子良心、不学不虑为的,以天地万物同体、彻形骸、忘物我为大。

此理生生不息,不须把持,不须接续,当下浑沦顺适。

工夫难得凑泊,即以不屑凑泊为工夫,胸次茫无畔岸,便以不依畔岸为胸次,解缆放船,顺风张棹,无之非是。

学人不省,妄以澄然湛然为心之本体,沉滞胸膈,留恋景光,是为鬼窟活计,非天明也。

论者谓龙溪笔胜舌,近溪舌胜笔。

顾盻呿欠,微谈剧论,所触若春行雷动,虽素不识学之人,俄顷之间,能令其心地开明,道在现前。

一洗理学肤浅套括之气,当下便有受用,顾未有如先生者也。

然所谓浑沦顺适者,正是佛法一切现成,所谓鬼窟活计者,亦是寂子速道,莫入一陰一界之呵,不落义理,不落想像,先生真得祖师禅之一精一者。

盖生生之机,洋溢天地间,是其流行之体也。

自流行而至画一,有川流便有敦化,故儒者於流行见其画一,方谓之知性。

若徒见气机之鼓荡,而玩弄不已,犹在一陰一陽一边事,先生未免有一间之未达也。

夫儒释之辨,真在毫釐。

今言其偏於内,而不可以治天下国家,又言其只自私自利,又言只消在上断,终是判断不下。

以羲论之,此流行之体,儒者悟得,释氏亦悟得,然悟此之后,复大有事,始究竟得流行。

今观流行之中,何以不散漫无纪?何以万殊而一本?主宰历然。

释氏更不深造,则其流行者亦归之野马尘埃之聚散而已,故吾谓释氏是学焉而未至者也。

其所见固未尝有差,盖离流行亦无所为主宰耳。

若以先生近禅,并弃其说,则是俗儒之见,去圣亦远矣。

许敬菴言先生“大而无统,博而未纯”,已深中其病也。

王塘南言先生“早岁於释典玄宗,无不探讨,缁流羽客,延纳弗拒,人所共知。

而不知其取长弃短,迄有定裁。

《会语》出晚年者,一本诸《大学》孝弟慈之旨,绝口不及二氏。

其孙怀智尝阅《中峰广录》,先生辄命屏去,曰:‘禅家之说,最令人躲闪,一入其中,如落陷阱,更能转头出来,复归圣学者,百无一二。

’”可谓知先生之长矣。

杨止菴《上士一习一 疏》云:“罗汝芳师事颜钧,谈理学;师事一胡一 清虚,(即宗正。

)谈烧炼,採取飞昇;师僧玄觉,谈因果,单传直指。

其守宁国,集诸生,会文讲学,令讼者跏趺公庭,敛目观心,用库藏充餽遗,归者如市。

其在东昌、云南,置印揩堂,胥吏杂用,归来请托烦数,取厌有司。

每见士大夫,辄言三十三天,凭指箕仙,称吕纯一陽一自终南寄书。

其子从丹师,死于广,乃言日在左右。

其诞妄如此。”

此则宾客杂沓,流传错误,毁誉失真,不足以掩先生之好学也。

语录

问:“今时谈学,皆有个宗旨,而先生独无。

自我细细看来,则似无而有,似有而无也。”

罗子曰:“如何似无而有?”

曰:“先生随言对答,多归之赤子之心。”

曰:“如何似有而无?”

曰:“纔说赤子之心,便说不虑不学,却不是似有而无,茫然莫可措手耶?”

曰:“吾子亦善於形容矣。

其实不然。

我今问子初生亦是赤子否?”

曰:“然。”

曰:“初生既是赤子,难说今日此身不是赤子。

长成此时,我问子答,是知能之良否?”

曰:“然。”

曰:“即此问答,用学虑否?”

曰:“不用。”

曰:“如此则宗旨确有矣。”

曰:“若只是我问你答,随口应声,个个皆然,时时如是,虽至白首,终同凡夫,安望有道可得耶?”

曰:“其端只在能自信从,其机则始於善自觉悟。

虞廷言道,原说其心惟微,而所示工夫,却要惟一精一惟一。

有一精一妙的工夫,方入得微妙的心体。”

曰:“赤子之心,如何用工?”

曰:“心为身主,身为神舍,身心二端,原乐於会合,苦於支离。

故赤子孩提,欣欣长是欢笑,盖其时身心犹相凝聚。

及少少长成,心思杂乱,便愁苦难当。

世人於此随俗一习一 非,往往驰求外物,以图安乐。

不思外求愈多,中怀愈苦,老死不肯回头。

惟是有根器的人,自然会寻转路。

晓夜皇皇,或听好人半句言语,或见古先一段训词,憬然有个悟处,方信大道只在此身。

此身浑是赤子,赤子浑解知能,知能本非学虑,至是精神自是体贴,方寸顿觉虚明,天心道脉,信为洁净一精一微也已。”

曰:“此后却又如何用工?”

曰:“吾子只患不到此处,莫患此后工夫。

请看慈母一之 字婴儿,调停斟酌,不知其然而然矣。”

问:“学问有个宗旨,方好用工,请指示。”

曰:“《中庸》性道,首之天命,故曰‘道之大原,出於天’,又曰‘圣希天’。

夫天则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至者也。

圣则不思而得,不勉而中者也。

欲求希圣希天,不寻思自己有甚东西可与他打得对同,不差毫发,却如何希得他?天初生我,只是个赤子。

赤子之心,浑然天理,细看其知不必虑,能不必学,果然与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至的体段,浑然打得对同过。

然则圣人之为圣人,只是把自己不虑不学的见在,对同莫为莫致的源头,久久便自然成个不思不勉而从容中道的圣人也。

赤子出胎,最初啼叫一声,想其叫时,只是爱恋母亲怀抱,却指这个爱根而名为仁,推充这个爱根以来做人,合而言之曰‘仁者人也’。

亲亲为大,若做人的常是亲亲,则爱深而其气自和,气和而其容自婉,一些不忍恶人,一些不敢慢。

人所以时时中庸,其气象出之自然,其功化成之浑然也。”

问:“扫浮云而见天日,与吾儒宗旨同否?”

曰:“后儒亦有错认以为治心工夫者,然与孔、孟宗旨,则迥然冰炭也。

《论》、《孟》之书具在,如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曰‘我欲仁,斯仁至矣’,曰‘凡有四端於我者’云云,看他受用,浑是青天白日,何等简易方便也。”

曰:“一习一 染闻见,难说不是天日的浮云,故学者工夫要如磨镜,尘垢决去,光明方显。”

曰:“吾心觉悟的光明,与镜面光明却有不同。

镜面光明与尘垢原是两个,吾心先迷后觉,却是一个。

当其觉时,即迷心为觉,则当其迷时,亦即觉心为迷也。

夫除觉之外,更无所谓迷,而除迷之外,亦更无所谓觉也。

故浮云天日,尘埃镜光,俱不足为喻。

若必欲寻个譬喻,莫如冰之与水,犹为相近。

吾人闲居,放肆一切利欲愁苦,即是心迷,譬则水之遇寒,冻而凝结成冰,固滞蒙昧,势所必至。

有时师友讲论,胸次潇洒,是心开朗,譬则冰之暖气消融,解释成水,清莹活动,亦势所必至也。

冰虽凝而水体无殊,觉虽迷而心体具在,方见良知宗旨,贯古今,彻圣愚,通天地万物而无二、无息者也。”

问:“今时士子,祗徇闻见读书,逐枝叶而忘根本,何道可反兹一习一 ?”

曰:“枝叶与根本,岂是两段?观之草木,彻头彻尾,原是一气贯通,若头尾分断,则便是死的。

虽云根本,堪作何用?只要看用功志意何如。

若是切切要求根本,则凡所见所闻皆归之根本,若是寻枝觅叶的肚肠,则虽今日尽有玄谈,亦将作举业套子矣。”

问:“向蒙指示,谓不必汲汲,便做圣人,且要详审去向,的确地位。

承教之后,翻觉工夫最难凑泊,心胸茫无畔岸。”

曰:“此中有个机括,只怕汝不能自承当耳。”

曰:“如何承当?”

曰:“若果然有大襟期,有大气力,有大识见,就此安心乐意而居天下之广居,明目张胆而行天下之大道。

工夫难到凑泊,即以不屑凑泊为工夫,胸次茫无畔岸,便以不依畔岸为胸次,解缆放,顺风张棹,则巨浸汪洋,纵横任我,岂不一大快事也哉!”曰:“是果快活。”

曰:“此时汝我虽十数人,而心心相照,只荡然一片,了无遮隔也。”

众譁然曰:“果是浑忘各人形体矣,但此即是致广大否?”

曰:“致广大而未尽一精一微也。”

曰:“如何方尽一精一微?”

曰:“一精一与粗对,微与显对。

今子胸中看得个广大,即粗而不一精一矣,目中见有个广大,便显而不微矣。

若到性命透彻之地,工夫纯熟之时,则终日终年,长是简简淡淡,一温一 一温一 醇醇,未尝不广大而未尝广大,未尝广大而实未尝不广大也。

是则无穷无尽而极其广大,亦无方无体而极其一精一微也已。”

曰:“不知方体如何应事?”

曰:“若不是志气坚锐,道理深远,精神凝聚,则何能如此广大?如此一精一微?故即是可以应事,即是可名工夫,亦即是而可渐学圣人也已。”

问:“吾人在世,不免身家为累,所以难於为学。”

曰:“却倒说了。

不知吾人只因以学为难,所以累於身家耳。

即如纔歌三十六宫都是春,夫天道必有一陰一陽一,人世必有顺逆,今曰三十六宫都是春,则天道可化一陰一而为纯一陽一矣。

夫天道可化一陰一而为一陽一,人世独不可化逆而为顺乎?此非不近人情,有所勉强於其间也。

吾人只能专力於学,则精神自能出拔,物累自然轻渺。

莫说些小得失,忧喜毁誉荣枯,即生死临前,且结缨易箦,曳杖逍遥也。”

问:“临事辄至仓皇,心中更不得妥贴静定,多因养之未至,故如是耳。”

曰:“此养之不得其法使然。

因先时预有个要静定之主意,后面事来多合他不,以致相违相竞,故临时冲动不宁也。”

曰:“静定之意,如何不要?孟子亦说不动心。”

曰:“心则可不动,若只意思作主,如何能得不动?孟子是以心当事,今却以主意去当事。

以主意为心,则任养百千万年,终是要动也。”

问:“善念多为杂念所胜,又见人不如意,暴发不平事,已辄生悔恨,不知何以对治?”

曰:“譬之天下路径,不免石块高低,天下河道,不免滩濑纵横。

善推车者,轮辕迅飞,则块磊不能为碍,善操舟者,篙桨方便,则滩濑不能为阻。

所云杂念忿怒,皆是说前日后日事也。

工夫紧要,只论目前。

今且说此时相对,中心念头,果是何如?”

曰:“若论此时,则恭敬安和,只在专志听教,一毫杂念也不生。”

曰:“吾子既已见得此时心体,有如是好处,却果信得透彻否?”

大众忻然起曰:“据此时心体,的确可以为圣为贤,而无难事也。”

曰:“诸君目前各各奋跃,此正是车轮转处,亦是桨势快处,更愁有甚么崎岖可以阻得你?有甚滩濑可以滞得你?况‘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则此个轮,极是易转,此个桨,极为易摇,而王道荡荡平平,终身由之,绝无崎岖滩濑也。

故自黄中通理,便到畅四肢,发事业,自可欲之善,便到大而化,圣而神。

今古一路学脉,真是简易直截,真是快活方便。

奈何天下推车者,日数千百人,未闻以崎岖而回辙;行舟者,日数千百人,未闻以滩濑而停棹,而吾学圣贤者,则车未尝推,而预愁崎岖之阻,舟未曾发,而先惧滩濑之横,此岂路之扼於吾人哉?亦果吾人之自扼也?”

问:“吾人心与天地相通,只因有我之私,便不能合。”

曰:“若论天地之德,虽有我亦隔他不得。”

曰:“如何隔不得?”

曰:“即有我之中,亦莫非天地生机之所贯彻,但谓自家愚蠢而不知之则可,若谓他曾隔断得天地生机则不可。”

曰:“极恶之人,雷霆且击之,难说与天不隔。”

曰:“雷击之时,其人惊否?”

曰:“惊。”

“被击之时,其人痛否?”

曰:“痛。”

曰:“惊是孰为之惊,痛是孰为之痛?然则雷能击死其人,而不能击死其人之惊与痛之天也已。”

问:“吾侪须是静坐,日久养出端倪,方纔下手工夫有实落处。”

曰:“请问静养之法?”

曰:“圣学无非此心,此心须见本体,故今欲向静中安闲调摄,使我此心精明朗照,莹彻澄湛,自在而无扰,宽舒而不迫,然后主宰既定,而应务方可不差。

今於坐时,往往见得前段好处,但至应事接物,便夺去不能?久,甚是懊恼。”

罗子慨然兴叹曰:“子志气诚是天挺人豪,但学脉如所云,不无误子矣。

虽然,何啻子耶!即汉儒以来,千有余年,未有不如是会心误却平生者。

殊不知天地生人,原是一一团一 灵物,万感万应而莫究根原,浑浑沦沦而初无名色,只一心字,亦是强立。

后人不省,缘此起个念头,就会生个识见,露个光景,便谓吾心实有如是本体,本体实有如是朗照,实有如是澄湛,实有如是自在宽舒。

不知此段光景,原从妄起,必随妄灭。

及来应事接物,还是用天生灵妙浑沦的心。

心尽在为他作主干事,他却嫌其不见光景形色,回头只去想念前段心体,甚至欲把捉终身,以为纯亦不已,望显发灵通,以为宇泰天光。

用力愈劳,违心愈远。”

兴言及此,为之哀恻曰:“静坐下手,不知如何方是!”曰:“孔门学习 ,只一‘时’字。

天之心以时而显,人之心以时而用,时则平平而了无造作,时则常常而初无分别,入居静室而不异广庭,出宰事为而即同经史。

烦嚣既远,趣味渐深,如是则坐愈静而意愈闲,静愈久而神愈会,尚何心之不真,道之不凝,而圣之不可学哉!”

问:“欲为人,如何存心?”

曰:“知人即知心矣。

《洪范》说人有视听言动思,盖大体小体兼备,方是全人,视听言动思兼举,方是全心。

但人初生,则视听言动思浑而为一,人而既长,则视听言动思分而为二。

故要存今日既长时的心,须先知原日初生时的心。

子观人之初生,目虽能视,而所视只在爹娘哥哥;耳虽能听,而所听只在爹娘哥哥,口虽能啼,手足虽能摸索,而所啼所摸也只在爹娘哥哥。

据他认得爹娘哥哥,虽是有个心思,而心思显露,只在耳目视听身口动叫也。

於此看心,方见浑然无二之真体,方识纯然至善之天机。

吾子敢说汝今身体,不是原日初生的身体?既是初生身体,敢说汝今身中即无浑沌合一之良心?渐渐凑泊将来,可见知得人真,便知得心真,知得心真,便存得心真。”

问:“吾侪求道,非不切切,无奈常时间断处多。”

曰:“试说如何间断?”

曰:“某常欲照管持守此个学问,有时不知不觉忽然忘记,此便是间断处也。”

曰:“此则汝之学问原系头脑欠真,莫怪工夫不纯也。

盖学是学圣,圣则其理必妙。

子今只去照管持守,却把学问做一件物事相看。

既是物事,便方所而不圆妙,纵时时照见,时时守住,亦有何用?我今劝汝,且把此等物事放下一边,待到半夜五更,自在醒觉时节,必然思想要去如何学问,又必思想要去如何照管持守我的学问。

当此之际,轻轻快快转个念头,以自审问说道,学问此时虽不现前,而要求学问的心肠,则即现前也,照管持守工夫,虽未得力,而要去照管持守一段精神,却甚得力也。

当此之际,又轻轻快快转个念头,以自庆喜说道,我何不把现前思想的心肠,来做个学问,把此段紧切的精神,来当个工夫,则但要时便无不得,随处去更无不有。

所谓身在是而学即在是,天不变而道亦不变,安心乐意,岂止免得间断,且绵绵密密,直至神圣一地位,而一无难也已。”

问:“寻常如何用工?”

曰:“工夫岂有定法。

某昨夜静思,此身百年,今已过半,中间履历,或忧戚苦恼,或顺适欣喜,今皆窅然如一大梦。

当时通身汗出,觉得苦者不必去苦,欣者不必去欣,终是同归於尽。

再思过去多半只是如此,则将来一半亦只如此,通总百年都只如此。

如此却成一片好宽平世界也,所谓坦荡荡不过如此。”

曰:“然则喜怒哀乐皆可无耶?”

曰:“喜怒哀乐原因感触而形,故心如空谷,呼之则响,原非其本有也。

今只虑子心未必能坦荡耳。

若果坦荡,到得极处,方可言未发之中。

既全未发之中,又何患无中节之和耶?君子戒慎恐惧,正怕失了此个受用,无以为位育本源也。”

今人恳切用工者,往往要心地明白,意思快活。

纔得明白快活时,俄顷之间,倏尔变幻,极其苦恼,不能自胜。

若能於变幻之时,急急回头,细看前时明白者,今固恍惚矣;前时快活者,今固冷落矣。

然其能俄顷明白而为恍惚,变快活而为冷落,至神至速,此却是个甚么东西?此个东西,即时时在我,又何愁其不能变恍惚而为明白,变冷落而为快活也。

故凡夫每以变幻为此心忧,圣人每以变幻为此心喜。

一友自述其平日用工,只在念头上缠扰。

好静恶动,贪明惧昏,种种追求,便觉时得时失,时出时入,间断处常多,纯一处常少,苦不能禁。

方悟心中静之与动,明之与暗,皆是想度意见而成,感遇或殊,则光景变迁,自谓既失,乃或倏然形见,自谓已得,乃又忽然泯灭,总无凭准。

於是一切醒转,更不去此等去处计较寻觅,却得本心浑沦,只不合分别,便自无间断,真是坦然荡荡,而悠然顺适也。

或诘之曰:“如此浑沦,然则善不消为,恶不必去耶?”

友不能答。

罗子代之答曰:“只患浑沦不到底耳。

盖浑沦顺适处,即名为善,而违碍处,便名不善也。

故只浑沦到底,即便不善化而为善也,非为善去恶之学而何?”

众皆有省。

一友每常用工,闭目观心。

罗子问之曰:“君今相对,见得心中何如?”

曰:“然也。

但常恐不能保守,奈何?”

曰:“且莫论保守,只恐或未是耳。”

曰:“此处更无虚假,安得不是?且大家俱在此坐,而中,至此未之有改也。”

罗子谓:“天性之知,原不容昧,但能尽心求之,明觉通透,其机自显而无蔽矣。

故圣贤之学,本之赤子之心以为根源,又徵诸庶人之心,以为日用。

若坐下心中,却赤子原未带来,而与大众亦不一般也。

吾人有生有死,我与老丈存日无多,须知浑非天性,而出自人为。

今日天人之分,便是将来鬼神之关也。

今在生前能以天明为明,则言动条畅,意气舒展,比至殁身,不为神者无几。

若今不以天明为明,只沉滞襟膈,留恋景光,幽一陰一既久,殁不为鬼者亦无几矣。”

其友遽然曰:“怪得近来用工,若日中放过处多,则夜卧梦魂自在;若日中光显太盈,则梦魂纷乱颠倒,令人不堪。

非遇先生,几枉此生矣。”

问:“用工,思虑起灭,不得宁贴。”

曰:“非思虑之不宁,由心体之未透也。

吾人日用思虑,虽有万端,而心神止是一个。

遇万念以滞思虑,则满腔浑是起灭,其功似属烦苦。

就一心以宰运化,则举动更无分别,又何起灭之可言哉!《易》曰:‘天下何思何虑,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

’夫虑以百言,此心非无思虑也,惟一致以统之,则返殊而为同,化感而为寂。

浑是妙心,更无他物。

欲求纤毫之思虑,亦了不可得也。”

一生远来,问以近时工夫,曰:“於心犹觉有疑。”

曰:“何疑也?”

曰:“许多书旨,尚未明白。”

曰:“子许多书未明,却纔如何喫了茶,喫了饭,今又如何在此立谈了许久时候耶?”

傍一生笑曰:“渠身上书一向尽在明白,但想念的书尚未明白耳。”

其生恍然有省。

一友执持恳切,久觉过苦,求一脱洒工夫。

曰:“汝且莫求工夫,同在讲会,随时卧起,再作商量。”

旬日,其友跃然曰:“近觉生意勃勃,虽未用力而明白可爱。”

曰:“汝信得当下即是工夫否?”

曰:“亦能信得,不知何如可不忘失?”

曰:“忘与助对,汝欲不忘,即必有忘时。

不追心之既往,不逆心之将来,任他宽洪活泼,真是水流物生,充天机之自然,至於?久不息而无难矣。”

问:“别后如何用工?”

曰:“学问须要平易近情,不可手太重。

如粗茶淡饭,随时遣日,心既不劳,事亦了当,久久成熟,不觉自然有个悟处。

盖此理在日用间,原非深远,而工夫次第亦难以急迫而成。

学能如是,虽无速化之妙,却有隽永之味也。”

问:“某用工致知,力行不见有个长进处。”

曰:“子之致知,知个甚的?力行,行个甚的?”

曰:“是要此理亲切。”

曰:“如何是理?”

曰:“某平日说理,只事物之所当然便是。”

曰:“汝要求此理亲切,却舍了此时而言平日,便不亲切;舍了此时问答,而言事物,当然又不亲切。”

曰:“此时问答,如何是理之亲切处?”

曰:“汝把问答与理看作两件,却求理于问答之外,故不亲切。

不晓我在言说之时,汝耳凝然听,汝心然想,则汝之耳,汝之心,何等条理明白也。

言未透彻,则默然不答,言纔透彻,便随众欣然,如是则汝之心,汝之口,又何等条理明白也。”

曰:“果是亲切。”

曰:“岂止道理为亲切哉!如此明辩到底,如此请教不怠,又是致知力行而亲切处矣。”

问:“吾侪或言观心,或言行己,或言博学,或言守静,先生皆未见许,然则谁人方可以言道耶?”

曰:“此捧茶童子却是道也。”

一友率尔曰:“岂童子亦能戒慎恐惧耶?”

罗子曰:“茶房到此,几层厅事?”

众曰:“三层。”

曰:“童子过许多门限阶级,不曾打破一个茶瓯。”

其友省悟曰:“如此童子果知戒惧,只是日用不知。”

罗子难之曰:“他若不是知,如何会捧茶,捧茶又会戒惧?”

其友语塞。

徐为解曰:“知有两样,童子日用捧茶是一个知,此则不虑而知,其知属之天也。

觉得是知能捧茶,又是一个知,此则以虑而知,其知属之人也。

天之知是顺而出之,所谓顺,则成一人 成物也。

人之知却是返而求之,所谓逆,则成圣成神也。

故曰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

人能以觉悟之窍,而妙合不虑之良,使浑然为一方,是睿以通微,神明不测也。”

问:“今若全放下,则与常人何异?”

曰:“无以异也。”

曰:“既无以异,则何以谓之圣学也?”

曰:“圣人者,常人而肯安心者也;常人者,圣人而不肯安心者也。

故圣人即是常人,以其自明,故即常人而名为圣人矣;常人本是圣人,因其自昧,故本圣人而卒为常人矣。”

诸友静坐,寂然无譁,将有欲发问者,罗子止之。

良久,语之曰:“当此静默之时,澄虑反求:如平时躁动,今觉凝定;平时昏昧,今觉虚朗;平时怠散,今觉整肃。

使此心良知,光彻,则人人坐间,各抱一明镜於怀中,却请诸子将自己头面对镜观照,若心事端庄,则如冠裳济楚,意态自然精明;若念头尘俗,则蓬头垢面,不待旁观者耻笑,而自心惶恐,又何能顷刻安耶?”

曰:“三自反可是照镜否?”

曰:“此个镜子,与生俱生,不待人照而常自照,人纤毫瞒他不过。

故不忠不仁,亦是当初自己放过。

自反者,反其不应放过而然,非曰其始不知,后因反己乃知也。”

曰:“吾侪工夫,安能使其常不放过耶?”

曰:“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谁肯蓬头垢面以度朝夕耶?”

一广文自叙平生为学,已能知性。

罗子问:“君於此时,可与圣人一般否?”

曰:“如此说则不敢。”

曰:“既知是性,岂又与圣人不似一般?”

曰:“吾性与圣一般,此是从赤子胞胎时说。

若孩提稍有知识,已去圣远矣。

故吾侪今日只合时时照管本心,事事归依本性,久则圣贤乃可希望。”

时方饮茶逊让,罗子执茶瓯问曰:“君言照管归依,俱是恭敬持瓯之事,今且未见瓯面,安得遽论持瓯恭谨也?”

曰:“我於瓯子,也曾见来,也曾持来,但有时见,有时不见,有时持,有时忘记持,不能如圣人之?常不失耳。”

曰:“此个性,只合把瓯子作譬,原却不即是瓯子。

瓯子则有见有不见,而性则无不见也。

瓯子则有持有不持,而性则原不待持也。

不观《中庸》说‘率性谓道,道不可须臾离’,今云见持不得?常,则是可以离矣。

可离则所见所持原非是性。”

曰:“此性各在。

当人稍有识者,谁不能知,况用功於此者乎?”

曰:“君言知性,如是之易!此性之所以难知也,孟子之论知性,必先之以尽心。

苟心不能尽,则性不可知也。

知性则知天,故天未深知,则性亦未可为知也。

君试反而思之,前日工夫,果能既竭其心思乎?今时受用,果能知天地之化育乎?若果知时,便骨肉皮毛,浑身透亮,河山草树,大地回春,安有见不能常持、不能久之弊?苟仍是旧日境界,我知其必然未曾知也。”

广文沉思,未有以应。

童子捧茶方至,罗子指而谓一友曰:“君自视与童子何如?”

曰:“信得更无两样。”

顷此复问曰:“不知君此时何所用功?”

曰:“此时觉心中光明,无有沾滞。”

曰:“君前云与捧茶童子一般,说得尽是;今云心中光明,又自己翻帐也。”

友遽然曰:“并无翻帐。”

曰:“童子见在,请君问他,心中有此光景否?若无此光景,则分与君两样。”

广文曰:“不识先生心中工夫却是如何?”

曰:“我的心,也无个中,也无个外。

所谓用功也,不在心中,也不在心外。

只说童子献茶来时,随众起而受之,从容啜毕,童子来接时,随众付而与之。

君必以心相求,则此无非是心;以工夫相求,则此无非是工夫。

若以圣贤格言相求,则此亦可说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也。”

广文恍然自失。

裤文再过访,自述近得个悟头,甚是透彻。

罗子问其详,对曰:“向时见未真确,每云自己心性时得时失,中无定主,工夫安能纯一。

殊不知耳目口鼻心思,天生五官,职司一样。

试说吾此耳、此目,终日应接事物,谁曾一时无耳目哉?耳目既然,则终日应接事物,又谁曾一时无心思哉?耳目心思既皆常在,则内外主宰已定,而自己工夫岂不渐渐纯熟而安全也哉?”

罗子笑曰:“此悟虽妙,恐终久自生疑障。”

广文不服,罗子曰:“今子悟性固常在,独不思善则性在时为之,而不善亦性在时为之也,以常在而主张性宗,是又安得谓性善耶?”

广文自失,问:“将奈何?”

曰:“是不难。

盖常在者,性之真体,而为善为不善者,性之浮用。

体则足以运用,用不能以迁体也。

试思耳之於声,目之於色,其千变万化於前者,能保其无美恶哉?是则心思之善不善也,然均听之、均视之,一一更均明晓而辩别之,是则心思之能事,性天之至善,而终日终身更非物感之可变迁者也。”

广文曰:“先生之悟小子也,是死而复生之矣。”

罗子令太湖,讲性命之学,其推官以为迂也。

直指虑囚,推官与罗子侍,推官靳罗子于直指曰:“罗令,道学先生也。”

直指顾罗子曰:“今看此临刑之人,道学作如何讲?”

罗子对曰:“他们平素不识学问,所以致有今日。

但吾辈平素讲学,又正好不及他今日。”

直指诘之曰:“如何不及?”

曰:“吾辈平时讲学,多为性命之谈,然亦虚虚谈过,何曾真切为着性命?试看他们临刑,往日种种所为,到此都用不着,就是有大名位、大爵禄在前,也都没干。

他们如今都不在念,只一心要求保全性命,何等真切!吾辈平日工夫,若肯如此,那有不到圣贤道理?”

直指不觉嘉叹,推官亦肃然。

罗子行乡约於海春书院,面临滇海,青苗满目,客有指柏林而告曰:“前年有司迁学,议伐宫墙树以充用,群鸟徙巢而去。

分守李同野止勿伐,群鸟一夕归巢如故。”

言讫飞鸣上下,乐意相关。

昆一陽一州守夏渔请曰:“?谓圣贤非人可及,故究情考索,求之愈劳,而去之愈远。

岂知性命诸天,本吾固有,日用之间,言动事为,其停当处,即与圣贤合一也。”

罗子曰:“停当二字,尚恐未是。”

夏守瞿然曰:“言动事为,可不要停当耶?”

曰:“可知言动事为,方纔可说停当,则子之停当,有时而要,有时而不要矣。

独不观兹柏林之禽鸟乎?其飞鸣之相关何如也?又不观海畴之青苗乎?其生机之萌茁何如也?子若拘拘以停当求之,则此鸟此苗何时而为停当,何时而为不停当耶?《易》曰:‘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造化之妙。

’原是贯彻浑融。

而子早作而夜寐,嬉笑而偃息,无往莫非此体,岂待言动事为,方思量得个停当?又岂直待言动事为停当,方始说道与古先贤哲不殊?若如是用功,如是作见,则临言动事为,固是错过,而既临言动事为,亦总是错过矣。”

夏守憬然自省,作而言曰:“子在川上,不舍昼夜。

吾人心体,未尝一息有间。

今当下生意津津,不殊於禽鸟,不殊于新苗,往时万物一体之仁,果觉浑沦成片矣。

欲求停当,岂不是个善念?但善则便落一边,既有一边善,便有一边不善;既有一段善,便有一段不善。

如何能得昼夜相通?如何能得万物一体?颜子得此不息之体,其乐自不能改。

若说以贫自安而不改,浅之乎窥圣贤矣!”

问:“人欲杂时,作何用药?”

曰:“言善恶者,必先善而后恶;言吉凶者,必先吉而后凶。

今盈宇宙中,只是个天,便只是个理,惟不知是天理者,方始化作欲去。

如今天日之下,原只是个光亮,惟瞽了目者,方始化作暗去。”

匡丑,罗子过临清,忽遘重病。

倚榻而坐,恍若一翁来言曰:“君身病稍康,心病则复何如?”

罗子不应。

翁曰:“君自有生以来,遇触而气每不动,当倦而目辄不瞑,扰攘而意自不分,梦寐而境悉不忘,此皆君心痼疾也。”

罗子愕然曰:“是则予之心得曷言病?”

翁曰:“人之心体出自天常,随物感通,原无定执。

君以宿生操持,强力太甚,一念耿光,遂成结一习一 。

日中固无纷扰,梦?亦自昭然。

君今谩喜无病,不悟天体渐失,岂惟心病,而身亦不能久延矣。

盖人之志意长在目前,荡荡平平,与天日相一交一 ,此则一陽一光宣朗,是为神境,令人血气一精一爽,内外调畅。

如或志气沉滞,胸臆隐隐约约,如水鑑相涵,此则一陰一灵存想,是为鬼界,令人脉络纠缠,内外胶泥。

君今一陰一陽一莫辨,境界妄縻,是尚得为善学者乎?”

罗子惊起汗下,从是执念潜消,血脉循轨。

问:“夫子临终逍遥气象。”

曰:“去形骸虽显,而其体滞碍;本心虽隐,而其用圆通。

故长戚戚者,务活其形者也;坦荡荡者,务活其心者也。

形当活时,尚苦滞碍,况其僵什而死耶?心在躯壳,尚能圆通,况离形超脱,则乘化御天,周游六虚,无俟推测。

即诸君此时对面,而其理固明白现前也,又何疑哉?”

问:“有人一习一 静,久之遂能前知者,为不可及。”

曰:“不及他不妨,只恐及了倒有妨也。”

曰:“前知如何有妨?”

曰:“正为他有个明了,所以有妨。

盖有明之明,出於人力,而其明小;无明之明,出於天体,而其明大。

譬之暗室,张灯自耀其光,而日丽山河,反未获一也已。”

万言策问疾。

罗子曰:“此道炳然宇宙,原不隔乎分尘。

故人己相通,形神相入,不待言说,古今自直达也。

后来见之不到,往往执诸言诠。

善求者一切放下,胸目中更有何物可有耶?”

谓怀智曰:“汝於人物,切不可起拣择心,须要贤愚善恶,一切包容,直到物我两忘,方是汝成就处。”

智卧病,先生问曰:“病中工夫何如?”

智曰:“甚难用工。”

先生曰:“汝能似无病时,便是工夫。”

颗今学者,晓得去做圣人,而不晓得圣人即是自己,故往往去寻作圣门路,殊不知门路一寻,便去圣万里矣。

人不信我,即是我欺人处。

务要造到人无不信,方是学问长进。

问:“人心之知,本然常明,此《大学》所以首重明明德,何如?”

罗子曰:“圣人之言,原是一字不容增减。

其谓‘明德’,则德只是个明,更说个‘有时而昏’不得。

如谓‘顾諟天之明命’,亦添个‘有时而昏’不得也。”

曰:“明德如是,何以必学以明之耶?”

曰:“《大学》之谓明明,即《大易》之谓乾乾也。

天行自乾,吾乾乾而已;天德本明,吾明明而已。

故知必知之,不知必知之,是为此心之常知。

而夫子诲子路以知,只是知其知也,若谓由此求之,又有可知之理,则当时已谓是知也,而郤犹有所未知,恐非夫子确然不易之辞矣。”

曰:“从来见孟子说‘性善’,而《中庸》说‘率性之谓道’;孟子说‘直养’,而孔子说‘人之生也直’。

常自未能解了,盖谓性必全善,方纔率得,生必通明,方纔以直养得。

奈何诸家议论,皆云性有气质之杂,而心有物欲之蔽。

夫既有杂,则善便率得,恶将如何率得?夫既有蔽,则明便直得,昏则如何直得?於是自心疑惑不定,将圣贤之言,作做上智边事,只得去为善去恶,而性且不敢率;只得去存明去昏,而养且不敢直。

卒之愈去而恶与昏愈甚,愈存而善与明愈远。

今日何幸得见此心知体,便是头头是道,而了了几通也耶?”

曰:“虽然如是,然郤不可谓遂无善恶之杂与昏明之殊也。

只能彀得此个知体到手,□□凭我为善去恶,而总叫做率性,尽我存明去昏,总叫直养,无害也已。”

问:“古今学术,种种不同,而先生主张,独以孝弟慈为化民成俗之要,虽是浑厚和平,但人情世一习一 ,叔季已多顽劣。

即今刑日严,犹风俗日偷,更为此说,将不益近迂乎?”

罗子曰:“夫人情之凶恶,孰甚于战国、春秋?世一习一 之强悖,孰甚于战国、春秋?今攷订《四书》所载之行事言辞,非君臣问答於朝廷,则师友叮咛於授受。

夫岂於人情略不照瞭,世一习一 总未筹画也哉!乃其意气之发扬,心神之谆切,惟在於天经地义所以感通而不容己者,则其言为之独至。

物理人伦,所以联属而不可解者,则其论为之尤详。

此不惟孔、孟之一精一微,可以窃窥,而造化之消息,亦足以概探矣。

夫天命之有一陰一陽一,人事之有善恶,总之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然天以一陽一为主,而一陰一其所化也;心以善为主,而恶其所变也,故仁之胜不仁,犹水之胜火。

盖主者其所常存,而变之与化,固其所暂出也。

今以一杯之水,救一车薪之火而不胜,则曰水不胜火,岂不与於不仁之甚者哉!此即轲氏之时言之,若今兹则尤异然者矣。

是故仁亲性善之旨,孔、孟躬亲倡之,当时已鲜听从,其后不愈远而愈迷哉!刑法把持之效,申、韩躬亲致之,当时已尽趋慕,其后不愈久而愈炽哉!渴在轲氏,水止一杯,兹将涓滴难寻矣;火止车薪,兹将燎原满野矣。

於是较胜负于仁不仁之间,夫非大不知量者哉!所幸火虽燎原,而究竟无根,暂而不能久也;水虽涓滴,而原泉混混,不舍昼夜也,故曰:‘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

’无所不至者,终只是人,不容伪者,到底是天。

天下之事,责之己者近而易,望之人者远而难,其势使之然也。

故今为世道计者,请自吾辈之学问先之。

吾辈为学问谋者,请自身心之本源先之。

今天下孔、孟之《四书》,群然读之,而《四书》之意义,则纷然一习一 之,曾有一人而肯信人性之皆善哉?反之己身,有一人而肯信自性之为善哉?夫性善者,作圣之张本,能知性善,而圣贤乃始人人可以为之也。

圣贤者,人品之最贵,知其可为圣贤,而於人人乃始不以卑贱而下视之也。

上人者,庶人之所瞻趋,如上视己以贵重,而人人又安忍共甘卑贱而不思振拔也哉!某自始入仕途,今计年岁将及五十,窃观五十年来,议律例者,则日密一日;制刑具者,则日严一日;任稽察、施拷讯者,则日猛一日。

每当堂阶之下,牢狱之间,其血肉之淋漓,未尝不鼻酸额蹙,为之叹曰:‘此非尽人之子与?非曩昔依依於父母一之 怀,恋恋于兄妹之傍者乎?夫岂其皆善於初,而不皆善於今哉?及睹其当疾痛而声必呼父母,觅相依而势必先兄弟,则又信其善於初者,而未必皆不善於今也已。

故今谛思吾侪能先明孔、孟之说,则必将信人性之善,信其善而性灵斯贵矣,贵其灵而躯命斯重矣。

兹诚转移之机,当汲汲也,隆冬冰雪,一一陽一回,消即俄顷。

诸君第目前日用,惟见善良,欢欣爱养,则民之顽劣,必思掩藏,上之严峻,亦必少轻省。

谓人情世一习一 ,终不可移者,死亦无是理矣。”

某至不才,然幸生儒家,方就口食,先妣即自授《孝经》、《小学》、《论》、《孟》诸书,而先君遇有端绪,每指点目前,孝友和平,反覆开导。

故寻常於祖父伯叔之前,嬉游於兄弟姊妹之间,更无人不相爱厚。

但其时气体孱弱,祖父最是怜念不离。

年至十五,方就举业,遇新城张洵水先生讳玑,为人英爽高迈,且事母克孝,每谓人须力追古先。

於是一意思以道学自任,却宗一习一 诸儒各样工夫,屏私息念,忘寝忘食,奈无人指点,遂成重病。

赖先君觉某用功致疾,乃示以《传一习一 录》而读之,其病顿愈,而文理亦复英发。

且遇楚中高士为说破《易经》,指陈为玄门造化。

某窃心自忻快,此是天地间大道真脉,奚啻玄教而已哉!嗣是科举省城,缙绅大举讲会,见颜山农先生。

某具述昨遘危疾,而生死能不动心;今失科举,而得失能不动心。

先生俱不见取,曰:“是制欲,非体仁也。”

某谓:“克去己私,复还天理,非制欲安能以遽体乎仁哉?”

先生曰:“子不观孟子之论四端乎?知皆扩而充之,如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如此体仁,何等直截?故子患当下日用而不知,勿妄疑天性生生之或息也。”

某时大梦忽醒,乃知古今道有真脉,学有真传,遂师事之。

比联第归家,苦格物莫晓,乃错综前闻,互相参订,说殆千百不同,每有所见,则以请正先君,先君亦多首肯,然终是不为释然。

三年之后,一夕忽悟今说,觉心甚痛快,中宵直趋卧内,闻於先君。

先君亦跃然起舞曰:“得之矣,得之矣。”

迄今追想一段光景,诚为生平大幸。

后遂从《大学》至善,推演到孝弟慈,为天生明德,本自一人之身,而未及家国天下。

乃凝顿自己精神,沉思数日,遐想十五之年,从师与闻道学,其时目诸章缝,俱是汙俗,目诸黎庶,俱是冥顽,而吾侪有志之士,必须另开一个蹊径,以去息念生心,别启一个户牖,以去穷经。

造饼样虽画完全,飢饱了无干涉,徒尔劳苦身心,几至丧亡莫救。

於此不觉惊惶战栗,自幸宿世何缘得脱此等苦趣。

已又遐量童稚之初,方离乳哺,以就口食嬉嬉於骨肉之间,怡怡於日用之际,闲往闲来,相怜相爱,虽无甚大好处,却又也无甚大不好处。

至于十岁以后,先人指点行藏,启迪经传,其意趣每每契合无违,每每躬亲有得。

较之后来力去处,难易大相径庭,则孟子孩提爱敬之良,不虑不学之妙,徵之幼稚,以至少长,果是自己曾经受用,而非虚话也。

夫初焉安享天和,其顺适已是如此。

继焉勉强工夫,苦劳复是如彼。

精神之凝思愈久,而智虑之通达愈多。

由一身之孝弟慈而观之一家,一家之中,未尝有一人而不孝弟慈者;由一家之孝弟慈而观之一国,一国之中,未尝有一人而不孝弟慈者;由一国之孝弟慈而观之天下,天下之大,亦未尝有一人而不孝弟慈者。

又由缙绅士大夫以推之群黎百姓,缙绅士大夫固是要立身行道,以显亲扬名,光大门户,而尽此孝弟慈矣,而群黎百姓,虽职业之高下不同,而供养父母,抚育子孙,其求尽此孝弟慈,未尝有不同者也。

又由孩提少长以推之壮盛衰老,孩提少长固是爱亲敬长,以能知能行此孝弟慈,已便至壮盛之时,未有弃却父母子孙,而不思孝弟慈。

岂止壮盛,便至衰老临终,又谁肯弃却父母子孙,而不思以孝弟慈也哉!又时乘闲暇,纵步街衢,肆览大众车马之一交一 驰,负荷之杂沓,其间人数何啻亿兆之多,品级亦将千百其异,然自东徂西,自朝及暮,人人有个归着,以安其生,步步有个防检,以全其命,窥觑其中,总是父母妻子之念固结维系,所以勤谨生涯,保护躯体,而自有不能已者。

其时《中庸》“天命不已”与“君子畏敬不忘”,又与《大学》通贯无二。

故某自三十登第,六十归山,中间侍养二亲,敦睦九族,入朝而友贤良,远仕而躬禦魑魅,以至年载多深,经历久远,乃叹孔门《学》、《庸》,全从《周易》“生生”一语化得出来。

盖天命不已,方是生而又生,生而又生,方是父母而己身,己身而子,子而又孙,以至曾而且玄也。

故父母兄弟子孙,是替天命生生不已,显现个肤皮;天生生不已,是替孝父母、弟兄长、慈子孙通透个骨髓。

直竖起来,便成上下今古,横亘将去,便作家国天下。

孔子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其将《中庸》、《大学》已是一句道尽。

孟子谓“人性皆善”,“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其将《中庸》、《大学》亦是一句道尽。

“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

先儒观未发气象,不知当如何观?”

曰:“子不知如何为喜怒哀乐,又如何知得去观其气象也耶?我且诘子,此时对面相讲,有喜怒也无?有哀乐也无?”

曰:“俱无。”

曰:“既谓俱无,便是喜怒哀乐未发也。

此未发之中,是吾人本性常体。

若人识得此个常体,中中平平,无起无作,则物至而知,知而喜怒哀乐出焉自然,与预先有物横其中者,天渊不侔矣,岂不中节而和哉?故忠信之人,可以学礼。

中心常无起作,即谓忠信之人。

如画之粉地一样,洁洁净净,红点便红鲜,绿点便绿明,其节不爽,其天自着。

节文自着,而礼道宁复有余蕴也哉!”

今堂中聚讲人不下百十,堂外往来亦不下百十,今分作两截,我辈在堂中者皆天命之性,而诸人在堂外则皆气质之性也。

何则?人无贵贱贤愚,皆以形色天性而为日用,但百姓则不知,而吾辈则能知之也。

今执途人询之,汝何以能视耶?必应以目矣;而吾辈则必谓非目也,心也。

执途人询之,汝何以能听耶?必应以耳矣;而吾辈则必谓非耳也,心也。

执途人而询之,汝何以能食,何以能动耶?必应以口与身矣;而吾辈则必谓非口与身也,心也。

识其心以宰身,则气质不皆化而为天命耶?昧其心以从身,则天命不皆化而为气质耶?心以宰身,则万善皆从心生,虽谓天命皆善,无不可也;心以从身,则众恶皆从身造,虽谓气质乃有不善,亦无不可也。

故天地能生人以气质,而不能使气质之必归天命;能同人以天命,而不能保天命之纯全万善。

若夫化气质以为天性,率天性以为万善,其惟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也夫,故曰:“天地设位,圣人成能。”

问:“因戒慎恐惧,不免为吾心宁静之累。”

罗子曰:“戒慎恐惧,姑置之。

今且请言子心之宁静作何状?”

其生谩应以“天命本然,原是太虚无物。”

罗子谓:“此说汝原来事,与今时心体不切。”

生又历引孟子言夜气清明,程子教观喜怒哀乐未发以前气象,皆是此心体宁静处。

曰:“此皆抄书常套,与今时心体恐亦不切。”

诸士子沈默半晌,适郡邑命执事供茶,循序周旋,略无差僭。

罗子目以告生曰:“谛观群胥,此际供事,心则宁静否?”

诸士忻然起曰:“群胥进退恭肃,内固不出而外亦不入,虽欲不谓其心宁静,不可得也。”

曰:“如是宁静正与戒惧相合,而又何相妨耶?”

曰:“戒慎恐惧相似,用功之意,或不应如是现成也。”

曰:“诸生可言适纔童冠歌诗之时,与吏胥进茶之时,全不戒慎耶?其戒慎又全不用功耶?盖说做工夫,是指道体之一精一详处,说个道体,是指工夫之贯彻处。

道体人人具足,则岂有全无工夫之人?道体既时时不离,则岂有全无工夫之时?故孟子云:‘行矣而不着,一习一 矣而不察。

’所以终身在於道体工夫之中,尽是宁静而不自知其为宁静,尽是戒惧而不自知其为戒惧,不肯体认承当,以混混沌沌枉过一生。”

问:“平日在慎独用功,颇为专笃,然杂念纷扰,终难止息,如何乃可?”

罗子曰:“学问之功,须先辨别,源头分晓,方有次第。

且言如何为独?”

曰:“独者,吾心独知之地也。”

“又如何为慎独?”

曰:“吾心中念虑纷杂,或有时而明,或有时而昏,或有时而定,或有时而乱,须详察而严治之,则慎也。”

曰:“即子之言,则慎杂,非慎独也。

盖独以自知者,心之体也,一而弗二者也。

杂其所知者,心之照也,二而弗一者也。

君子於此,因其悟得心体在我,至隐至微,莫见莫显,精神归一,无须臾之散离,故谓之慎独也。”

曰:“所谓慎者,盖如治其昏,而后独可得而明也;治其乱,而后独可得而定也。

若非慎其杂,又安能慎其独也耶?”

曰:“明之可昏,定之可乱,皆二而非一也。

二而非一,则皆杂念,而非所谓独知也。

独知也者,吾心之良知,天之明命,而於穆不已者也。

明固知明,昏亦知昏,昏明二,而其知则一也。

定固知定,乱亦知乱,定乱二,而其知则一也。

古今圣贤,惓惓切切,只为这些字费却精神,珍之重之,存之养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总在此一处致慎也。”

曰:“然则杂念讵置之不问耶?”

曰:“隶胥之在於官府,兵卒之在於营伍,杂念之类也。

宪使升堂而吏胥自肃,大将登坛而兵将自严,则慎独之与杂念之类也。

今不思自作宪使主将,而惟隶胥兵卒之求焉,不亦悖且难也哉!”

问:“吾侪为学,此心常有茫荡之时,须是有个工夫,作得主张方好。”

罗子曰:“据汝所云,是要心中常常用一工夫,自早至晚,更不忘记也耶?”

曰:“正是如此。”

曰:“圣贤言学,必有个头脑。

头脑者,乃吾心性命,而得之天者也。

若初先不明头脑,而只任尔我潦草之见,或书本肤浅之言,一胡一 乱便去做工夫,此亦尽为有志,但头脑未明,则所谓工夫,只是我汝一念意思耳。

既为意念,则有时而起,便有时而灭;有时而聚,便有时而散;有时而明,便有时而昏。

纵使专心记想,着力守住,毕竟难以长久。

况汝心原是活物且神物也,持之愈急,则失愈速矣。”

曰:“弟子所用工夫,也是要如《大学》、《中庸》所谓慎独,不是学问一大头脑耶?”

曰:“圣人原曰教人慎独,本是有头脑,而尔辈实未见得。

盖独是灵明之知,而此心本体也。

此心彻首彻尾、彻内彻外更无他,有只一灵知,故谓之独也。

《中庸》形容,谓其至隐而至见,至微而至显,即天之明命,而日监在兹者也。

慎则敬畏周旋,而常自在之,顾諟天之明命者也。

如此用功,则独便是为慎的头脑,慎亦便以独为主张,慎或有时勤怠,独则长知而无勤怠也。

慎则有时作辍,独则长知而无作辍也。

何则?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

慎独之功,原起自人,而独知之知,原命自天也。

况汝辈工夫,当其茫荡之时,虽说已是怠而忘勤,已是辍而废作。

然反思从前怠时、辍时,或应事,或动念,一一可以指,是则汝固说心为茫荡,而独之所知,何尝丝毫茫荡耶?则是汝辈孤负此心,而此心却未孤负汝辈。

天果明严,须当敬畏敬畏。”

有谓“心体寂静之时,方是未发,难说平常即是也”。

曰:“《中庸》原先说定喜怒哀乐,而后分未发与发,岂不明白有两段时候也耶?况细观古人,终日喜怒哀乐,必待物感乃发,而其不发时则更多也。

感物则欲动情胜将或不免,而未发时则任天之便更多也。

《中庸》欲学者得见天命性真,以为中正平常的极则,而恐其不知喫紧贴体也,乃指 喜怒哀乐未发处,使其反观而自得之,则此段性情便可中正平常。

便可平常中正,亦便可立大本而其出无穷,达大道而其应无方矣。”

问:“喜怒哀乐未发,是何等时候?亦何等气象耶?”

罗子曰:“此是先儒看道太深,把圣贤忆想过奇,便说有何气象可观也。

盖此书原叫做《中庸》,只平平常常解释,便是妥贴且更明快。

盖‘维天之命,於穆不已’,命不已则性不已,性不已则率之为道亦不已,而无须臾之或离也。

此个性道体段,原长是浑浑沦沦而中,亦长是顺顺畅畅而和。

我今与汝终日语默动静,出入起居,虽是人意周旋,却自自然然,莫非天机活泼也。

即於今日,直到老死,更无二样。

所谓人性皆善,而愚妇愚夫可与知与能者也。

中间只恐怕喜怒哀乐,或至拂性违和,若时时畏天奉命,不过其节,即喜怒哀乐,总是一一团一 和气,天地无不感通,民物无不归顺,相安相养,而太和在宇宙间矣。

此只是人情纔到极平易处,而不觉工夫却到极神圣处也。

噫!人亦何苦而不把中庸解释《中庸》,亦又何苦而不把中庸服行《中庸》也哉!”问:“此理在天地间原是活泼,原是?久,无缺欠,无间歇,何如?”

罗子曰:“子觉理在天地之间,则然矣。

不识反之於身,则又何如?”

曰:“某观天地间,只等反诸身心,便是茫然。”

曰:“子观天地间道理如是,岂独子之身心却在天地外耶?”

曰:“吾身固不在天地外,但觉得天地自天地,吾身自吾身,未浑成一个也。”

曰:“子身与天地固非一个,但鸢鱼与天地亦非一个也。

何《中庸》却说鸢鱼与天地相昭察也耶?”

曰:“鸢鱼是物类,于天地之性不会斲丧。

若吾人不免气一习一 染坏,似难并论也。”

曰:“气一习一 染坏,虽则难免,但请问子应答之时,手便翼然端拱,足便竦然起立,可曾染坏否?”

曰:“此正由平日一习一 得好了。”

曰:“子于拱立之时,目便 然相亲,耳便卓然相听,可曾由得一习一 否?”

曰:“此却非由一习一 而后能。”

曰:“既子之手也是道,足也是道,耳目又也是道,如何却谓身不及乎鸢鱼,而难以同乎天地也哉?岂惟尔身,即一堂上下,贵贱老幼,奚止千人,看其手足拱立,耳目视听伶俐,难说不活泼于鸢鱼,不昭察于天地也。”

一生诘曰:“孟子云:‘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若曰浑然俱是个道,则《中庸》‘栽者培之,倾者覆之’,皆非耶?”

曰:“读书须就上下文气理会,此条首言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註谓‘笃为加厚’。

若如旧说,则培是加厚栽他,覆是加厚倾他,夫岂天地生物之本心哉?当照《中庸》他章说,‘天地无不覆帱’,方见其生生不已之心。

盖天地之视物,犹父母一之 视子,物之或栽或倾,在人能分别之,而父母难分也,故曰:‘人莫知其子之恶。

’父母莫能知其子之恶,而天地顾肯覆物之倾也耶?此段精神,古今独我夫子一人得之。

故其学只是求仁;其术只是个行恕;其志只是要个老便安,少便怀,朋友便信;其行藏,南子也去见,佛肸也应召,公山弗扰也欲往,楚狂虽离之,也去寻他,荷蒉虽避之,也去追他,真是要个个入於善,而于己更不知一毫吝惜,於人亦更不知一毫分别,故其自言曰:‘有教无类。

’推其在在精神,将我天下万世之人,欲尽纳之怀抱之中,所以至今天下万世之人,个个亲之如父,爱之如母,尊敬之如天地。

非夫子有求于我人,亦非吾人有求于夫子,皆莫知其然,却真是浑成一一团一 太和,一片天机也。”

问:“孝弟如何是为仁的本处?”

罗子曰:“只目下思父母生我千万辛苦,而未能报得分毫,父母望我千万高远,而未能做得分毫,自然心中悲怆,情难自己,便自然知疼痛。

心上疼痛的人,便会满腔皆恻隐,遇物遇人,决肯方便慈惠,周卹溥济,又安有残忍戕贼之私耶?”

曰:“如此却恐流于兼爱。”

曰:“子知所恐,却不会流矣。

但或心尚残忍,兼爱可流焉耳。”

问:“知之本体,虽是明白,然常苦于随知随蔽。”

罗子曰:“若要做孔、孟门中人品,先要晓得孔、孟之言,与今时诸说所论的道理,所论的工夫,却另是一样。

如今时诸说,说到志气的确要去为善,而一切私欲不能蔽之。

汝独不思,汝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其光明本体,岂是待汝的确志气去为出来耶?又容汝的确志气去为得来耶?”

曰:“诚然。”

曰:“此心之知,既果不容去为得,则类而推之,亦恐不容人去蔽得。

既果不容去蔽得,其本心之知,亦恐不能便蔽之也已。”

其友默然良久,曰:“诚然。”

於是满座慨叹曰:“吾侪原有此个至善,为又为不得,蔽又蔽不得,神妙圆明极受用。

乃自孔子去后,埋没千有余年不得见面。

随看诸家之说,以迷导迷,于不容为处妄肆其为,於不容蔽处妄疑其蔽,颠倒于梦幻之中,徒受苦楚,而不能脱离。

岂知先生一点,而顿皆超拔也耶!”

问“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又曰:“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意果何如?”

罗子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夫盈天地间只是一个大生,则浑然亦只是一个仁,中间又何有纤毫间隔?故孔门宗旨,惟是一个仁字。

孔门为仁,惟一个恕字。

如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分明说己欲立,不须在己上去立,只立人即所以立己也。

己欲达,不须在己上去达,只达人即所以达己也。

是以平生功课,学之不厌,诲人不倦。

其不厌处,即其所以不倦处也,其不倦处,即其所以不厌处也。

即其所说好官相似。

说官之廉,即其不取民者是也;而不取於民,方见自廉。

说官之慈,即其不虐民者是也;而不虐于民,方见自慈。

统天彻地,胶固圆融,自内及外,更无分别,此方是浑然之仁,亦方是孔门宗旨也已。”

某初日夜想做个好人,而科名宦业,皆不足了平生,却把《近思录》、《性理大全》所说工夫,信受奉行,也到忘食寝、忘死生地位。

病得无奈,却看见《传一习一 录》说诸儒工夫未是,始去寻求象山、慈湖等书。

然于三先生所谓工夫,每有罣碍。

病虽小愈,终沉滞不安。

时年已弱冠,先君极为忧苦。

幸自幼蒙父母怜爱过甚,而自心於父母及弟妹,亦互相怜爱,真比世人十分切至。

因此每读《论》、《孟》孝弟之言,则必感动,或长要涕泪。

以先只把当做寻常人情,不为紧要,不想后来诸家之书,做得紧喫苦。

在省中逢 大会,师友发挥,却翻然悟得,只此就是做好人的路迳。

奈何不把当数,却去东奔西走,而几至忘身也哉!从此回头将《论语》再来细续,真觉字字句句重於至宝。

又看《孟子》,又看《大学》,又看《中庸》,更无一字一句不相照映。

由是却想孔、孟极口称颂尧、舜,而说其道孝弟而已矣,岂非也是学得没奈何,然后遇此机窍?故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又曰:‘规矩方圆之至,圣人人伦之至也。

’其时孔、孟一段精神,似觉浑融在中,一切宗旨,一切工夫,横穿直贯,处处自相凑合。

但有《易经》一书,贯串不来。

天幸楚中一友(一胡一 宗正。

)来从某改举业,他谈《易经》与诸家甚是不同,后因科举辞别。

及在京得第,殊悔当面错过,皇皇无策,乃告病块侍老亲。

因遣人请至山中,细细叩问,始言渠得异传,不敢轻授。

某复以师事之,闭户三月,亦几忘生,方蒙见许。

反而求之,又不外前时孝弟之良,究极本原而已。

从此一切经书,皆必归会孔、孟,孔、孟之言,皆必归会孝弟。

以之而学,学果不厌;以之而教,教果不倦;以之而仁,仁果万物一体,而万世一心也已。

问:“孔、颜乐处。”

罗子曰:“所谓乐者,窃意只是个快活而已。

岂快活之外,复有所谓乐哉!生意活泼,了无滞碍,即是圣贤之所谓乐,却是圣贤之所谓仁。

盖此仁字,其本源根柢於天地之大德,其脉络分明於品彙之心元,故赤子初生,孩而弄之,则欣笑不休,乳而育之,则欢爱无尽。

盖人之出世,本由造物之生机,故人之为生,自有天然之乐趣,故曰:‘仁者人也。

’此则明白开示学者以心体之真,亦指引学者以入道之要。

后世不省仁是人之胚胎,人是仁之萌蘗,生化浑融,纯一无二,故只思於孔、颜乐处,竭力追寻,顾却忘于自己身中讨求着落。

诚知仁本不远,方识乐不假寻。”

问:“静功固在心中,体认有要否?”

罗子曰:“无欲为静,则无欲为要。

但所谓欲者,只动念在躯壳上取足求全者皆是,虽不比俗情受用,然视之淡自得,坦坦平平,相去天渊也。”

问:“如何用力,方能得心地快乐?”

罗子曰:“心地原只平等,故用力亦须轻省。

盖此理在人,虽是本自具足,然非形象可拘。

所谓乐者,只无愁是也。

若以欣喜为乐,则必不可久,而不乐随之矣。

所谓得者,只无失是也。

若以境界为得,则必不可久,而不得随之矣。”

问:“《大学》之首‘知止’,《中庸》之重‘知天、知人’,而《论语》却言‘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博观经书,言知处甚多,而不识不知,惟《诗》则一言之,然未有若夫子直言无知之明决者。

请问其旨。”

曰:“吾人之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明儒学案》公案小说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参政罗近溪先生汝芳罗汝芳字惟德,号近溪,一《明儒学案》卷三十四 泰州学案三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