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卷三·经部三○易类三
△《周易窥馀》·十五卷(永乐大典本)
宋郑刚中撰。
刚中字亨仲,金华人。
绍兴二年进士及第。
官至礼部侍郎,出为川陕宣抚副使,谪居桂阳军。
又责授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
卒後追复原官,谥忠愍。
事迹具《宋史》本传。
王应麟《困学纪闻》称郑刚中有《周礼解义》。
考王与之《周礼订义》首列诸家姓氏,有三山郑锷字刚中,淳熙中进《周礼全解》。
盖别自一人,字与刚中名偶同,或混而一之,非也。
刚中所著《易解》十五卷,见於陈振孙《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者,卷目并合。
惟《乾》、《坤》二卦及《系辞》以下原阙不解,振孙以为或於《乾》、《坤》之际有所避。
然其《自序》有云:“自《屯》、《蒙》而往,以象求爻,因爻识卦,万一见其仿佛,则沿流寻源,《乾》、《坤》之微可得而探。”
据此,则振孙之言非也。
《自序》又云:“伊川《易传》、《汉上易传》二书,颇弥缝於象义之间。
但《易》道广大,有可窥之馀,吾则窥之。”
《窥馀》之名,盖取诸此。
明初《文渊阁书目》、叶盛《綠竹堂书目》尚著於录,其後传本殆绝,朱彝尊《经义考》亦以为“未见”。
惟《永乐大典》尚存其文,今采掇裒辑,依经编次。
其七卦为原本所阙者,则但录经文。
或其说别见他书者,亦蒐录补入。
依仿原目,仍定为十五卷。
自唐人以王弼注定为《正义》,於是学《易》者专言名理。
惟李鼎祚《集解》不主弼义,博采诸家,以为“刊辅嗣之野文,补康成之逸象”,而当时经生不能尽从其学。
宋儒若胡瑗、程子,其言理精粹,自非晋唐诸儒所可及,然於象亦多有阙略。
刚中是书,始兼取汉学。
凡荀爽、虞翻、干宝、蜀才九家之说,皆参互考稽,不主一家。
其解义间异先儒,而亦往往有当於理。
如《讼》之九二,以“不克讼归”为句,而“逋其邑人三百户”为句,以为圣人所以必使逋其邑人三百户者,恐其恃众凭险以成乱,所以谨上下之分也。
《比》之初六“终来有它吉”,朱子谓不可晓。
刚中以为相比之道,以信为先。
积之既久,昔之未比者皆自外至,故曰“有它吉”。
皆能自出新意,不为成说所拘。
至於解《泰》之九二,《大有》之《大象》,议论尤正大精切,通於治体。
虽其人因秦桧以进身,依附和议,捐弃旧疆,颇不见满於公论,然阐发《经》义,则具有理解,要为说《易》家所不废也。
△《易璇玑》·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吴沆撰。
沆字德远,临川人。
绍兴十六年,与其弟澥诣行在献书。
澥所献曰《宇内辨》,曰《历代疆域志》。
沆所献曰《易璇玑》,曰《三坟训义》。
澥书皆不传,沆《三坟训义》为太学博士王之望所驳,亦不传。
惟此书仅存。
凡为论二十有七:曰《法天》,曰《通六子》,曰《贵中》,曰《初上定位》,曰《六九定名》,曰《天地变卦》,曰《论变有四》,曰《有象》,曰《求彖》,曰《明位》,曰《明君道》,曰《明君子》,曰《论养》,曰《论刑》,曰《论伐》,曰《辨圣》,曰《辨内外》,曰《辨吉凶》,曰《通卦》,曰《通象》,曰《通爻》,曰《通辞辞》,曰《通证》,曰《释卦》,曰《释系》,曰《存互体》,曰《广演》。
每九篇为一卷。
《自序》谓“上卷明天理之自然,中卷讲人事之修,下卷备注疏之失。”
其大旨主於观《彖》,因《彖》而求之卦,求之象,求之爻。
其曰“璇玑”者,取王弼《易略例·明彖篇》“处璇玑以观大运”语也。
胡一桂称沆尚有《易礼图说》,有《或问》六条,《图说》十二轴。
今未见其书,殆亦散佚。
惟其《环溪诗话》为人所记者,尚载《永乐大典》中,今别著录於《集部》云。
△《易变体义》·十二卷(永乐大典本)
宋都絜撰。
絜字圣与,丹阳人。
绍兴中官吏部郎中,知德庆府。
絜父郁,字子文,尝为惠州教官,平生留心《易》学。
絜因以所闻於父者为是书。
大旨谓卦爻辞义,先儒之论已详,故专明变体。
今考《左传》载《周易》诸占,所谓“某卦之某卦”者,凡十事。
似乎因其动爻,随机断义,不必尽《易》之本旨。
然王子伯廖论郑公子曼满,称其在《周易》《丰》之《离》。
游吉论楚子,称《周易》有之,在《复》之《颐》,曰“迷复凶”。
荀首论邲之战,称《周易》有之,在《师》之《临》,曰“师出以律,否臧凶”。
蔡墨论龙见于绛,称《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潜龙勿用”;其《同人》曰“见龙在田”;其《大有》曰“飞龙在天”;其《夬》曰“亢龙有悔”;其《坤》曰:“见群龙无首,吉”;《坤》之《剥》曰:“龙战于野”云云,皆未尝卜筮而咸称变体,知古来《周易》原有此一义矣。
但古书散佚,其说不传。
而絜以义理揣摩,求其崖略。
其中巧相符合者,如《坤》之初六“履霜,坚冰至”,则曰“此《坤》之《复》也。
《月令》:孟冬,水始冰。
仲冬,冰益壮。
始则薄而未坚,壮则坚而难泮,故爻曰履霜,以坤为十月之卦。
又曰坚冰至者,则变体为《复》,乃十一月之卦也。”
《家人》上九“有孚威如,终吉”,则曰“此《家人》之《既济》也。
《杂卦》曰:‘《既济》,定也。
’《彖》曰:‘正家而天下定。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反身而诚,孰敢不听。
父子、夫妇、兄弟,莫不安分循理,而天下化之,无事而定矣。
故变体为《既济》,而曰‘有孚威如’,反身之谓也。”
如此之类,皆不事傅会而自然贯通,立义亦皆正大。
亦有涉於牵强者,如《家人》六四“富家大吉”,则曰:“此《乾》之《同人》也。
自道以观,身家皆为我累,而况富乎!其有家也姑以同乎人而已,不以家为累也。
其家之富,亦以同乎人而已,不以富为累也。
盖极高明而道中庸,所以为中人法。”
凡如此类,则务为穿凿以求合乎卦变之说,而义亦不醇。
又多引老庄之辞以释文、周之经,则又王弼、韩康伯之流弊,一变而为王宗传、杨简者矣。
然宋人遗籍,传者日稀。
是书虽瑜不掩瑕,亦瑕不掩瑜,分别观之,以备言变体之一家,亦无不可也。
《宋志》作十六卷。
《玉海》引《续书目》曰:“自《乾》之《姤》至《未济》之解,以意演之,爻为一篇,凡三百八十四篇。”
冯椅《易学附录》曰:“都氏《易》,先以理而次以象义,每卦终又有统论。”
今考《永乐大典》所载,爻义皆分载於各爻之下,而无所谓卦终之统论,与《玉海》合。
意应麟所见,即辑《永乐大典》时所据之本,已非其全矣。
今《永乐大典》又阙《豫》、《随》、《大畜》、《大壮》、《睽》、《蹇》、《中孚》等七卦,及《晋》卦之後四爻,谨裒合排比,编为十二卷。
又其书单明爻义,不及《彖》与《大、小象》,故《经》文亦不全载,从絜之旧焉。
△《周易经传集解》·三十六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
宋林栗撰。
栗字黄中,福清人。
绍兴十二年进士。
官至兵部侍郎。
与朱子论《易》及西铭不合,遂上疏论朱子。
时太常博士叶适、侍御史胡晋臣皆助朱子劾栗,因罢知泉州,又移明州。
卒谥简肃。
事迹具《宋史》本传。
是书淳熙十二年四月尝进於朝,首列《进书表》、《贴黄敕谕》各一道,栗《自序》一篇。
《贴黄》称本名《周易爻象序杂指解》,後以未能该举《彖》、《象》、《系辞》、《文言》、《说卦》,乃改今名。
王应麟《玉海》称其书经传三十二卷,《系辞》上下二卷,《文言》、《说卦》、《序》、《杂》本文共一卷,《河图》、《洛书》、《八卦九畴大衍总会图》、《六十四卦立成图》、《大衍揲蓍解》共一卷,与今本合。
当时与朱子所争者,今不可考。
《朱子语类》中惟载《论系辞》一条,谓栗以太极生两仪,包四象,四象包八卦,与圣人所谓生者意思不同。
其馀则无所排斥。
朱彝尊《经义考》引董真卿之言,谓其“说每卦必兼互体约象覆卦为太泥。
时杨敬仲有《易论》,黄中有《易解》。
或曰黄中文字可毁,朱子曰:‘却是杨敬仲文字可毁。
’”是朱子并不欲废其书。
考陈振孙《书录解题》曰:“其与朱侍讲有违言,以论《易》不合。
今以事理推之,於时朱子负盛名,駸駸嚮用,而栗之登第在朱子前七年,既以前辈自居。
又朱子方除兵部郎中,而栗为兵部侍郎,正其所属。
辞色相轧,两不肯下,遂互激而成讦奏。”
盖其衅始於论《易》,而其故不全由於论《易》,故振孙云然。
後人以朱子之故,遂废栗书,似非朱子之意矣。
《经义考》又曰:“福清林黄中、金华唐与政皆博通经学,而一纠朱子,一为朱子所纠。
其所著《经说》,学者遂置而不问。
与政之书无复存者。
黄中虽有《易解》,而流传未广,恐终泯没。
然当黄中既没,勉斋黄氏为文祭之。
其略曰:‘嗟哉我公,受天劲气,为时直臣,玩羲经之爻象,究笔削於获麟。
至其立朝正色,苟咈吾意,虽当世大儒,或见排斥。
苟异吾趣,虽前贤笃论,亦不乐於因循。
规公之过,而公之近仁者,抑可见矣。
论者固不以一眚而掩其大醇也。
’勉斋为文公高弟,而好恶之公,推许之至若是。
然则黄中之《易》,其可不传钞乎?”
持论颇为平允。
昔刘安世与伊川程子各为一代伟人,其《元城语录》、《尽言集》亦不以尝劾程子而竟废。
耿南仲媚敌误国,易祓依附权奸,其所撰《易解》,今亦并行。
栗虽不得比安世,视南仲与祓则有间矣,故仍录其书而并存彝尊之论焉。
△《易原》·八卷(永乐大典本)
宋程大昌撰。
大昌字泰之,休宁人。
绍兴二十一年进士。
历官权吏部尚书,出知泉州建宁府,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
卒谥文简。
事迹具《案史》本传。
大昌学术湛深,於诸经皆有论说。
以《易》义自汉以来纠纷尤甚,因作是书以贯通之。
苦思力索,四年而成。
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其“首论五十有五之数,参以图书大衍为《易》之原,而卦变揲法皆有图论,往往断以己见,出先儒之外。”
今考其所论,如谓“分爻值日,乃京焦卦气。
其始於《中孚》,本用太初法,与夫子所谓《乾》、《坤》之策当期之日不合。
《复》、《姤》生卦说始邵子,但《乾坤》生六子,《说卦传》有明文,不得先有六画之卦,後有三画之卦。
郑康成用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以应大衍五十之数,本於《乾凿度》,与马融之增北辰,荀爽之增用九、用六,不过以意决择傅会,初无不易之理。
张行成别立二十五数以推大衍,则是五十有五数之外,别有二十五数,更非孔子所曾言。”
虽排斥先儒,务申己说,不能脱南宋之风气,然其参互折衷,皆能根据《大传》,於《易》义亦有所阐明。
与所作《诗议》,欲并《国风》之名而废之者,固有别矣。
其书久无传本,惟程敏政《新安文献志》载有三篇,故朱彝尊《经义考》注曰“已佚”。
今考《永乐大典》尚存百有馀篇,皆首尾完整,可以编次。
谨采掇釐订,勒为八卷,备宋人说《易》之一家焉。
△《周易古占法》·一卷、《古周易章句外编》·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程迥撰。
迥字可久,初家宁陵之沙随,後徒馀姚。
受经於嘉兴闻人茂德、严陵喻樗。
隆兴元年,举进士。
尝为德兴丞。
事迹具《宋史·儒林传》。
此书世无刊本,凡藏书家所传写者均作二卷。
前卷题曰《周易古占法上》,凡十一篇。
後卷杂论《易》说及记古今占验,题曰《周易古占法下》,又题曰《古周易章句外编》。
中有一条云“迥作《周易古占法》,其序引”云云,显非占法之下卷矣。
考《宋史·艺文志》载迥《古易占法》、《周易外编》二书,均止一卷。
然则止前卷十一篇者为《周易古占法》,其後卷自为《周易章句外编》。
後人误合为一书,因妄标“卷上”、“卷下”字耳。
然陈振孙《书录解题》以迥《周易章句》十卷、《外编》一卷、《占法》一卷、《古易考》一卷并列,而总注其下曰:“程迥可久撰。
其论占法、杂记占事尤详。”
则通为一编,自宋已然,传写淆乱,固亦有由矣。
其说本邵子加一倍法,据《系辞》、《说卦》发明其义,用逆数以尚占知来,大旨备见於《自序》。
后朱子作《启蒙》,多用其例。
吴澄谓“迥於朱子为丈人行,朱子以师礼事之”云。
△《周易本义》·十二卷、附《重刻周易本义》·四卷(内府校刊宋本)宋朱子撰。
是书以《上、下经》为二卷,《十翼》自为十卷。
顾炎武《日知录》曰:“洪武初,颁五经天下儒学,而《易》兼用程、朱,二氏亦各自为书。
永乐中修《大全》,乃取朱子卷次,割裂附程《传》之後,而朱子所定之古文仍复淆乱。
如‘《彖》即文王所系之辞,《传》者孔子所以释经之辞,後凡言“传”仿此’,乃《彖上传》条下义,今乃削去《彖上传》三字,而附於‘大哉乾元’之下。
‘《象》者,卦之上下两《象》,及两《象》之六爻,周公所系之辞也’,乃《象上传》条下义,今乃削去《象上传》三字,而附於“天行健”之下。
‘此篇申《彖传》、《象传》之义以尽《乾》、《坤》二卦之蕴,而馀卦之说因可以例推云’,乃《文言》条下义,今乃削去《文言》二字,而附於‘元者善之长也’之下。
其《彖》曰、《象》曰、《文言》曰,皆朱子本所无,复依程《传》添入。
後来士子厌程《传》繁多,弃去不读,专用《本义》。
而《大全》之本乃朝廷所颁,不敢辄改。
遂即监版传义之本,刊去程《传》,而以程之次序为朱之次序。”
又曰“今《四书》坊本,每张十八行,每行十七字,而注皆小字。
《书》、《诗》、《礼记》并同。
惟《易》每张二十二行,每行二十三字,而《本义》皆作大字,与各经不同。
凡《本义》中言程《传》备矣者,又添一‘传曰’,而引其文,皆今代人所为”云云。
其辨最为明晰。
然割裂《本义》以附程《传》,自宋董楷已然,不始於《永乐》也(详董楷《周易传义附录》条)。
此本为咸淳乙丑九江吴革所刊。
内府以宋椠摹雕者,前有革《序》。
每卷之末题“敷原後学刘容校正文字行款”及《象传》、《履》、《夬》二卦不载程《传》,一一与炎武所言合。
卷端惟列九图,卷末系以《易赞》五首,《筮仪》一篇,与今本升《筮仪》於前而增列卦歌之类者,亦迥乎不同。
《彖上传》标题之下注“从王肃本”四字,今本删之。
又《杂卦传》“咸,速也。
恒,久也”下,今本惟注“咸,速。
恒,久”四字,读者恒以为疑。
考验此本,乃是“感,速,常,久”,经後人传刻而讹,实为善本。
故我圣祖仁皇帝御纂《周易折中》即用此本之次序,复先圣之旧文,破俗儒之陋见,洵读《易》之家所宜奉为彝训者矣。
至成矩重刻之本,自明代以来,士子童而习之,历年已久,骤令改易,虑烦扰难行。
且其本虽因《永乐大全》,实亦王、韩之旧本,唐用之以作《正义》者。
是以国朝试士,惟除其爻象之合题,而命题次序则仍其旧。
内府所刊《袖珍五经》,亦复因仍。
考汉代《论语》,凡有三本。
梁皇侃《论语义疏序》称“《古论》分《尧曰》下章《子张问》更为一篇,合二十一篇。
篇次以《乡党》为第二篇,《雍也》为第三篇。
《齐论》题目长《问王》、《知道》二篇,合二十二篇。
《鲁论》有二十篇,即今所讲是也”云云。
是自古以来,经师授受,不妨各有异同。
即秘府储藏,亦各兼存众本。
苟其微言大义,本不相乖,则篇章分合,未为大害於宏旨。
故今但著其割裂《本义》之失,而仍附原本之後,以备参考焉。
△《郭氏家传易说》·十一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
宋郭雍撰。
雍字子和,洛阳人。
父忠孝,受业於程子,著《兼山易解》。
靖康中为永兴军路提刑,死难。
《宋史·忠义传》附载《唐重传》内。
忠孝没後,遗书散逸。
雍南渡後隐居峡州长杨山谷,著为此书。
其说一本於忠孝,故以“传家”为名。
乾道中,守臣荐於朝,召之不起,赐号“冲晦处士”,後更赐称“颐正先生”。
遣官受所欲言,乃以此书进。
事迹具《宋史·隐逸传》。
朱子云:“《兼山易》,溺於象数之学。”
陆游《跋兼山易说》,则谓“程氏《易》学,立之父子实传之”。
立之,忠孝字也。
忠孝书自《大易粹言》所引外,别无完本。
今观雍书,则大抵剖析义理,与程《传》相似。
其谓“《易》之为书,其道其辞,皆由象出,未有忘象而知《易》者。
如首腹马牛之类,或时可忘,此象之末也”云云,实非专主象数者,游所跋或近实也。
至雍又不以卦辞为《彖》,而谓观乎《彖辞》者,即孔子自谓其《彖传》。
冯椅《厚斋易学》,深斥其非,则公论也。
朱彝尊《经义考》谓“雍原书不传,仅散见《大易粹言》中”。
此本十一卷,与宋志相合,盖犹旧本,彝尊偶未见也。
陈振孙《书录解题》作六卷。
考《中兴书目》别有雍《卦爻旨要》六卷,殆误以彼之卷数为此之卷数欤?
△《周易义海撮要》·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宋李衡撰。
衡字彦平,江都人。
乾道中官秘阁修撰,寻除御史改起居郎。
事迹具《宋史》本传。
先是,熙宁间蜀人房审权,病谈《易》诸家,或泥阴阳,或拘象数,乃斥去杂学异说,摘取专明人事者百家,上起郑玄,下迄王安石,编为一集,仍以孔颖达《正义》冠之。
其有异同疑似,则各加评议,附之篇末,名曰《周易义海》,共一百卷。
衡因其义意重复,文辞冗琐,删削釐定,以为此书,故名曰《撮要》。
其程子、苏轼、朱震三家之说,则原本未收,衡所续入。
第十二卷《杂论》,亦衡所补缀。
故婺州教授朱汝能、楼锷《跋》,称“卷计以百,今十有一”,盖专指所删房本也。
《书录解题》作十卷,又传写之误矣。
是书成於绍兴三十年,至乾道六年,衡以御史守婺州,始锓於木。
自唐以来,唯李鼎祚《周易集解》合汉後三十五家之说,略称该备,继之者审权《义海》而已。
然考《宋史·艺文志》,但有衡书,而无审权书。
陈振孙《书录解题》亦惟载残本四卷。
岂卷帙重大,当时即已散佚,抑衡书出而审权书遂废欤?然则采撷精华,使古书不没於後世,衡亦可谓有功矣。
△《南轩易说》·三卷(内府藏本)
宋张栻撰。
案曹学佺《蜀中广记》载是书十一卷,以为张浚所作。
考浚《紫岩易传》,其本犹存,与此别为一书,学佺殊误。
朱彝尊《经义考》亦作十一卷,注云“未见”,又引董真卿说,谓已阙《乾》、《坤》二卦。
此本乃嘉兴曹溶从至元壬辰赣州路儒学学正胡顺父刊本传写,并六十四卦皆佚之。
仅始於《系辞》“天一地二”一章,较真卿所见弥为残阙。
然卷端题曰“《系辞》上卷下”,而顺父《序》称“鲁人东泉王公,分司廉访章贡等路。
公馀讲论,尝诵伊川《易传》,特阙《系辞》。
留心访求,因得《南轩解说易系》,缮写家藏。
傥合以并传,斯为完书。
乃出示知事吴将仕,刊之学宫,以补遗阙,使与《周易程氏传》大字旧本同传於世”云云,是初刊此书,亦仅托始於《系辞》。
溶所传写,仅佚其上卷之上耳。
《序》末有钩摹旧本三小印,一作“谦卦”,一曰“赣州胡氏”,知顺父即赣人。
一曰和卿,盖其字也。
△《复斋易说》·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赵彦肃撰。
彦肃字子钦,号复斋,太祖之後。
尝举进士。
掌宁国军书记,调秀州推官,移华亭县丞摄县事,以内艰归。
赵汝愚奏为宁海军节度推官,旋病卒。
盖朱子荐之汝愚也。
彦肃所著有《广杂学辨》、《士冠礼、婚礼馈食图》,皆为朱子所称。
惟论《易》与朱子不合,故《朱子语录》谓其为说太精,取义太密,或伤简易之趣。
然彦肃说《易》,在即象数以求义理,以六画为主。
故其言曰:“先圣作《易》,有画而已。
後圣系之,一言一字皆自画中来。
譬如画师传神,非画烟草木比也。”
然则彦肃冥思力索,固皆研搜爻义,务求其所以然耳。
其沈潜於《易》中,犹胜支离於《易》外矣。
△《杨氏易传》·二十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宋杨简撰。
简字敬仲,慈溪人。
乾道五年进士。
官至宝谟阁学士,大中大夫。
事迹具《宋史·道学传》。
是书为明刘日升、陈道亨所刻。
案朱彝尊《经义考》,载《慈湖易解》十卷,又《已易》一卷,书名卷数皆与此本不合。
所载《自序》一篇,与此本卷首题语相同,而无其前数行,亦为小异。
明人凡刻古书,多以私意窜乱之,万历以後尤甚。
此或日升等所妄改欤?其书前十九卷皆解经文,第二十卷则皆泛论《易》学之语,亦间有与《序》文相复者。
今既不睹简之原本,亦莫详其何故也。
简之学出陆九渊,故其解《易》,惟以人心为主,而象数事物,皆在所略,甚至谓《系辞》中“近取诸身”一节为不知道者所伪作,非孔子之言。
故明杨时乔作《传易考》,竟斥为异端,而元董真卿论《林栗易解》,亦引《朱子语录》,称“杨敬仲文字可毁”云云,实简之务谈高远,有以致之也。
考自汉以来,以老庄说《易》始魏王弼,以心性说《易》始王宗传及简。
宗传淳熙中进士,简乾道中进士,皆孝宗时人也。
顾宗传人微言轻,其书仅存,不甚为学者所诵习。
简则为象山弟子之冠,如朱门之有黄幹。
又历官中外,政绩可观,在南宋为名臣,尤足以笼罩一世。
故至於明季,其说大行。
紫溪苏濬解《易》,遂以《冥冥篇》为名,而《易》全入禅矣。
夫《易》之为书,广大悉备,圣人之为教,精粗本末兼该,心性之理未尝不蕴《易》中,特简等专明此义,遂流於恍惚虚无耳。
昔朱子作《仪礼经传通解》,不删郑康成所引谶纬之说,谓“存之正所以废之”。
盖其名既为後世所重,不存其说,人无由知其失也。
今录简及宗传之《易》,亦犹是意云。
△《周易玩辞》·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项安世撰。
安世字平甫,松阳人。
《馆阁续录》载其淳熙二年同进士出身。
绍熙五年除校书郎,庆元元年添差通判池州。
陈振孙《书录解题》称为“太府卿”,则所终之官也。
事迹具《宋史》本传。
振孙又称安世当庆元时谪居江陵,杜门不出,诸经皆有论说,而《易》为全书。
然据其《自述》,盖成於嘉泰二年壬戌之秋。
《自序》谓“《易》之道四,其实则二象与辞是也。
变则象之进退也,占则辞之吉凶也。
不识其象何以知其变,不通其辞何以决其占?”
又《自述》曰:“安世之所学,盖伊川程子之书也。
今以其所得於《易传》者,述为此书,而其文无与《易传》合者,合则无用述此书矣。”
盖伊川《易传》惟阐义理,安世则兼象数而求之。
其意欲於《程传》之外补所不及,所谓各明一义者也。
马端临、虞集作《序》,皆盛相推挹。
而近时王懋竑《白田杂著》中有是书《跋》,独排斥甚力,至谓端临等未观其书。
其殆安世自述中所谓“以《易传》之文观我者”欤?安世又有《项氏家说》,其第一卷亦解《易》。
董真卿尝称之,世无传本。
今始以《永乐大典》所载裒合成编,别著於录。
合观两书,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
△《易说》·四卷(永乐大典本)
宋赵善誉撰。
善誉字静之,宗室子也。
乾道五年试礼部第一。
累迁大理丞,潼川路提刑转运判官。
事迹见《宋史·宗室传》。
是编载陈振孙《书录解题》。
振孙称其每卦为论一篇,盖为潼川漕时进呈之本。
今考其书,於各卦名义之相似者多参互以求其义。
如云:“《颐》、《井》、《鼎》皆有养人之义,岂非养人之利溥,故多取象以示人耶?”
又云:“三卦义虽不同,皆以上爻为吉。
故《颐》之‘由颐’,井之‘勿幕’,鼎之‘玉铉’,皆在上爻也。”
至於各卦之六爻,亦往往比类以观之。
如《乾卦》云:“初九之辞,决戒之切也。
九四之辞,疑则与之进也。
九三之辞,详犹可勉也。
上九之辞,直则不可为也。
圣人之言,纤悉委曲,一至於此!亦惟恐其阳刚之或偏而已。”
论《坤卦》云:“《乾》、《坤》二卦,惟二五两爻为善,而他爻皆有戒之之辞。”
又云:“‘履霜’戒於一阴之生,‘括囊’戒於多惧之位,三犹可以‘含章’而从事,上则至於‘龙战’而道穷。
亦《乾卦》爻辞不同之意。”
论《颐卦》云:“《颐》以养正而不妄动为善。
下卦震体有动而求养之象,故三爻皆凶。
上卦艮体有静而知止之象,故三爻皆吉。”
论《革卦》云:“内明则见理必尽,外说则无弗於人情。
不如是而能革者,未之有也。”
论《节卦》云:“六四一阴柔而应於初,又上承九五之阳,能安於节者安,则无所往而不通,故曰‘亨承上道也’。
九五居尊得位,刚健中正,节之当者也,当则无所往而不可,故曰‘甘节吉,往有尚’。
以其在臣,故曰‘安’曰‘亨’,言己能安之则亨也。
以其在君,故曰‘甘’曰‘吉’,言施之天下,人皆美之,然後为吉也。”
其论皆明白正大。
朱子谓其能扩先儒之所未明。
冯椅《易学》亦多取之,谓其能本画卦命名之意,参稽卦爻彖象之辞,以贯通六爻之义而为之说,盖不虚美也。
自明以来,外间绝少传本,故朱彝尊《经义考》注云“已佚”。
今《永乐大典》具载於各卦之後,仅阙《豫》、《随》、《无妄》、《大壮》、《晋》、《睽》、《蹇》、《解》、《中孚》九卦。
因搜缉成编,资说《易》家之参考。
《宋史·艺文志》本作二卷,今以其文颇繁,釐为四卷焉。
△《诚斋易传》·二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宋杨万里撰。
万里字廷秀,自号诚斋,吉水人。
官至宝谟阁学士,致仕。
韩侂胄召之不起。
开禧间,闻北伐启衅,忧愤不食卒。
後谥文节。
事迹具《宋史·儒林传》。
是书大旨本程氏,而多引史传以证之。
初名《易外传》,後乃改定今名。
宋代书肆,曾与程《传》并刊以行,谓之《程杨易传》。
新安陈栎极非之,以为足以耸文士之观瞻,而不足以服穷经士之心。
吴澄作《跋》,亦有微词。
然圣人作《易》,本以吉凶悔吝示人事之所从。
箕子之贞,鬼方之伐,帝乙之归妹,周公明著其人,则三百八十四爻,可以例举矣。
舍人事而谈天道,正後儒说《易》之病,未可以引史证经病万里也。
理宗嘉熙元年,尝给札写藏秘阁。
其子长孺进状,称自草创至脱稿,阅十有七年而後成,亦可谓尽平生之精力矣。
元胡一桂作《易本义附录纂疏》,博采诸家,独不录万里一字,所见盖与陈栎同。
然其书究不可磨灭,至今犹在人间也。
△《大易粹言》·十卷(江苏蒋曾莹家藏本)
宋方闻一编。
闻一,舒州人。
淳熙中为郡博士。
时温陵曾穜守舒州,命闻一辑为是书,旧《序》甚明。
朱彝尊《经义考》承《宋志》之误,以为穜作,非也。
其书《宋志》作十卷,《经义考》作七十卷,又《总论》五卷。
盖原本每卦每传皆各为一篇,刊板不相联属,故从其分篇之数,称七十有五。
然宋刻明标卷一至卷十,则《经义考》又误也。
所采凡二程子、张子、杨时、游酢、郭忠孝及穜师郭雍七家之说。
今忠孝之书已不传,惟赖是书以存。
穜初刻版置郡斋,後摹印漫漶,张嗣古、陈造先後修之。
此本出苏州蒋曾莹家,即嗣古嘉定癸酉所补刻,佚穜《自序》一篇,而移嗣古之《跋》冠其首。
今从《经义考》补录穜《序》,仍移其《跋》於卷末焉。
穜,温陵人,始末无考。
惟据元李简《学易记序》,知其字曰“献之”云。
△《易图说》·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吴仁杰撰。
仁杰字斗南,昆山人。
《宋史·艺文志》载仁杰《古周易》十二卷,《易图说》三卷,《集古易》一卷。
今《古周易》世罕传本,仅《永乐大典》尚有全文。
此书其《图说》也。
其说谓六十四正卦,伏羲所作也,故首列《八纯卦各变八卦图》。
又谓卦外六爻及六十四覆卦,文王所作也,故有《一卦变六十四卦图》,有《六爻皆变则占对卦、皆不变则占覆卦图》。
又谓《序卦》为伏羲,《杂卦》为文王,今之爻辞当为《系辞传》、《系辞传》当为《说卦传》。
于诸家古《易》之中,其说特为新异,迥与先儒不合。
然证以《史记》引“同归殊途”二语为《大传》,不名《系辞传》,《隋志》谓《说卦》三篇,今止一篇,为後人乱其篇题,所言亦时有依据。
录而存之,用备一说云尔。
△《古周易》·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吕祖谦编。
祖谦字伯恭,金华人。
隆兴元年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
官至直秘阁著作郎,国史院编修。
事迹具《宋史·儒林传》。
古《易》上下经及十翼,本十二篇。
自费直、郑玄以至王弼,递有移掇,孔颖达因弼本作《正义》,行於唐代,古《易》遂不复存。
宋吕大防始考验旧文,作《周易古经》二卷,晁说之作《录古周易》八篇,薛季宣作《古文周易》十二卷,程迥作《古周易考》一卷,李焘作《周易古经》八卷,吴仁杰作《古周易》十二卷,大致互相出入。
祖谦此书与仁杰书最晚出,而较仁杰为有据。
凡分《上经》、《下经》、《彖上传》、《彖下传》、《象上传》、《象下传》、《系辞上传》、《系辞下传》、《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为十二篇。
《宋志》作一卷,《书录解题》作十二卷,盖以一篇为一卷,其实一也。
朱子尝为之《跋》,後作《本义》,即用此本。
其书与吕大防书相同,而不言本之大防,尤袤与吴仁杰书尝论之。
然祖谦非窃据人书者,税与权《校正周易古经序》,谓偶未见大防本,殆得其实矣。
《书录解题》又载《音训》二卷,乃祖谦门人王莘叟所笔受。
又称朱子尝刻是书於临漳、会稽,益以程氏是正文字及晁氏说。
此本皆无之,殆传写者遗之欤?
△《易传灯》·四卷(永乐大典本)
《易传灯》一书,诸家书目俱不著录,朱彝尊《经义考》亦不载其名,惟《永乐大典》散见於各卦之中,题其官曰徐总幹,而不著名字。
又载其子子东《序》,谓其父尝师事吕祖谦、唐仲友。
考《宋史》徐侨尝受业於祖谦,著《读易记》、《尚书括指》等书。
祖谦门人又有徐侃、徐倬,《序》无明文,不能定其为谁也。
“传灯”本释氏之语,乃取之以名经解,殊为乖剌。
又谓《系辞下传》“《易》之为书”三章,皆汉儒《易纬》之文,讹为夫子之作,以诳後世,亦沿欧阳修之误。
又谓圣人观河图有数有象,以纵横十五之妙,配《乾》、《坤》九六之数,白紫者吉,黄黑者凶。
是直以《易》数为五行家言,尤未免於驳杂。
然其《八卦总论》十六篇,参互以求,颇能得《易》之类例。
如曰《大壮》、《大有》、《夬》、《乾》,《乾》在《乾》、《兑》、《离》、《震》之下者也。
《乾》九三曰“君子”,而馀卦九三皆有“君子、小人”之词,以君子在重刚中,君子则吉,小人则凶,故分别言之也。
其处於《巽》、《坎》、《艮》、《坤》之下者曰《小畜》、《大畜》、《需》、《泰》,凡九三上遇阴爻皆有畏敬之义。
剖析更为微细。
又谓《易》之取象,该三代制度。
如《比》九五言“王用三驱”,见王田不合围三面而驱之礼。
《巽》九二言“史巫纷若”,见古有太史、男巫、女巫之制。
论《易》、《礼》之相通,亦有证据。
盖一知半解,可取者颇不乏。
虽有丝麻,无弃菅蒯,固说《易》者之所旁采尔。
△《易裨传》·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林至撰。
至字德久,松江人。
《书录解题》作檇李人,未详孰是。
淳熙中登进士第。
官至秘书省正字。
朱子集中有《答林德久书》,即其人也。
是书《宋史·艺文志》作一卷,《文献通考》於二卷之外又有《外篇》一卷。
此本为元至正间陈泰所刊,总为二卷,盖泰所并也。
凡三篇:一曰《法象》,一曰《极数》,一曰《观变》。
《自序》称《法象》本之太极,《极数》本之天地数,《观变》本之卦揲,十有八变,皆据《易大传》之文。
凡论太极者,惑於四象之说,而失卦画之本。
论天地之数者,惑於图书之文,而失参两之宗。
论揲蓍者,惑於卦扌力之间,而失阴阳之变。
各釐而正之。
其《外篇》则论反对、相生、世应、互体、纳甲、卦变、动爻、卦气八事。
《自序》称谓其非《易》之道则不可,谓《易》尽在於是则非。
今观其书,虽未免有主持稍过之处,而所论多中说《易》之弊。
其谓《易》道变化不穷,得其一端,皆足以为说,尤至论也。
△《厚斋易学》·五十二卷(永乐大典本)
宋冯椅撰。
椅字仪之,一作奇之,号厚斋,南康都昌人。
《宋史·冯去非传》云:“父椅,家居授徒,所著《易书诗语孟辑说》等书,共二百馀卷。”
今多不传,惟所辑《易说》,尚散见《永乐大典》中。
考胡一桂《启蒙翼传》引《宋中兴艺文志》云:“宁宗时冯椅为《易辑注》、《辑传》、《外传》,犹以程迥、朱熹未及尽正孔传名义,乃改‘《彖》曰’、‘《象》曰’为赞。”
又以隋《经籍志》有《说卦》三篇,改《系辞传》上、下为《说卦》上、中。
俞琰《读易举要》所说亦同。
今检《永乐大典》所载,但有《辑注》、《辑传》,而无所谓《外传》者,与旧说殊不相合。
以椅《自序》核之,当日盖各为一书。
《辑注》止解《彖》、《象》,《辑传》则尊《彖》、《象》为经,而退十翼为传。
《外传》则以十翼为经,各附先儒之说,而断以己意。
《永乐大典》编纂不出一手,割裂其文,杂附於各卦爻下,遂并《外传》之名而没之。
今反覆参校,釐为《辑注》四卷,《辑传》三十卷,《外传》十八卷。
仍分三书,以还其旧。
《辑注》多用古文,如《坤卦》“黄裳”之“裳”作“常”。
《蒙卦》“渎蒙”之“渎”作“黩”,《屯卦》“磐桓”之“磐”作“般”,“邅如”之“邅”作“亶”,《师卦》“丈人”作“大人”,《旅卦》“资斧”作“齐斧”。
虽异今本,而皆根旧义。
至於《履》、《否》、《同人》诸卦,以为旧脱卦名宜补,《姤彖》“女壮勿用取”下以为衍女字之类,则椅之自抒所见者也。
《辑传》各卦,皆分《卦序》、《卦义》、《彖义》、《爻义》、《象占》诸目,缕析条分,至为详悉,其蒐采亦颇博洽。
如王安石、张汝明、张弼、李椿年、李元量、李舜臣、闾邱昕、毛朴、冯时行、兰廷瑞诸家,其全书今皆不传,尚藉是以存梗概。
《外传》荟粹群言,亦多所阐发。
其以《系辞》为《说卦》,宗吴仁杰之本,董真卿《周易会通》驳之,良允。
明杨时乔《周易古今文》乃以合於《隋志》取之,斯好奇之过矣。
然合观三书,大抵元元本本,淹贯宏通,要不以一二微瑕掩也。
《启蒙翼传》又云:“鄱阳汪标手编诸家《易》解为一巨集,名《经传通解》,以椅《易》解为底本,求古今解增入。”
盖宋元之际,甚重其书。
今标书亦不传,则此书弥可宝贵矣。
董真卿、胡一桂皆称是书为《易辑》,《宋史·艺文志》作《易学》,《文献通考》则作《厚斋易学》。
考王湜先有《易学》,宜有所别,故今从《通考》之名焉。
△《童溪易传》·三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宋王宗传撰。
宗传字景孟,宁德人。
淳熙八年进士。
官韶州教授。
董真卿以为临安人。
朱彝尊《经义考》谓是书前有宁德林焞《序》,称与宗传生同方,学同学,同及辛丑第,则云临安人者误矣。
宗传之说,大概祧梁、孟而宗王弼,故其书惟凭心悟,力斥象数之弊,至譬於误注《本草》之杀人。
焞《序》述宗传之论,有“性本无说,圣人本无言”之语,不免涉於异学,与杨简《慈湖易传》宗旨相同。
盖弼《易》祖尚玄虚以阐发义理,汉学至是而始变。
宋儒扫除古法,实从是萌芽。
然胡、程祖其义理,而归诸人事,故似浅近而醇实。
宗传及简祖其玄虚,而索诸性天,故似高深而幻窅。
考沈作喆作《寓简》,第一卷多谈《易》理,大抵以佛氏为宗。
作喆为绍兴五年进士,其作《寓简》在淳熙元年,正与宗传同时。
然则以禅言《易》,起於南宋之初。
特作喆无成书,宗传及简则各有成编,显阐别径耳。
《春秋》之书事,《檀弓》之记礼,必谨其变之所始,录存是编,俾学者知明万历以後,动以心学说《易》,流别於此二人。
亦说《周礼》者存俞庭椿、邱葵意也。
△《周易总义》·二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宋易祓撰。
《南宋馆阁续录》载祓字彦章,潭州宁乡人。
淳熙十一年上舍释褐出身。
庆元六年八月除著作郎。
九月,知江州。
周密《齐东野语》则载其谄事苏师旦,由司业躐擢左司谏。
师旦败後,贬死。
盖《馆阁续录》但记其入院出院之事,密所记则其究竟也。
祓人不足重,其书世亦不甚传,故朱彝尊《经义考》注曰“未见”。
然其说《易》,兼通理数,折衷众论。
每卦先括为《总论》,复於六爻之下各为诠解,於经义实多所发明。
与耿南仲之《新讲义》,均未可以人废言也。
前有祓门人陈章《序》,称祓侍经筵日,尝以是经进讲。
又称祓别有《易学举隅》四卷,裒象与数为之图说,与此书可以参考。
今未见传本,惟所撰《周礼总义》,尚散《见永乐大典》中耳。
乐雷发有《谒山斋》诗曰:“淳熙人物到嘉熙,听说山斋亦白髭。
细嚼梅花读《总义》,只应姬老是相知。”
盖指此二书。
山斋,祓别号也。
则当时亦颇重其书矣。
△《西溪易说》·十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宋李过撰。
过字季辨,兴化人。
董真卿《周易会通》称此书有过《自序》,在庆元戊午,谓几二十年而成。
此本佚去其《序》,而书中亦多阙文,盖传钞讹脱,又非真卿所见之旧矣。
其书首为《序说》一卷,分《上、下经》依文讲解,而不及《系辞》以下。
冯椅《易学》称其多所发明,而议其以毛渐《三坟》为信,又多割裂经文。
如《乾》《坤》初爻初九“潜龙勿用”以下,即接以“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又接以“《文言》曰:潜龙勿用,下也。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至是以君子勿用也。”
汨乱颠倒,殆不可训矣。
宜为胡一桂所讥。
其论爻辞为文王作,谓先儒以西山等字指文王者为凿,而说《明夷》一卦,以上三爻为箕子事,下三爻为文王事,则仍不免自乱其例。
盖过晚而丧明,冥心默索,不能与师友相订正,意所独造,或不免毅然自为。
而收视返听,用心刻挚,亦往往发先儒所未发。
其乱经之罪与诂经之功,固约略可以相当也。
△《丙子学易编》·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李心传撰。
心传字微之,号秀岩,隆州人。
宝庆二年以布衣召补从政郎,差充秘阁校勘。
历官至工部侍郎,兼秘书监。
事迹具《宋史·儒林传》。
心传邃於史学,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二书,为史家所重,而经术亦颇究心。
高斯得《耻堂存稿》有《学易编》、《诵诗训》二书《跋》,曰:“秀岩先生近世大儒也,世徒见其论著藏於明堂石室,金匮玉版,遂以良史目之。
不知先生中年以後,穷极道奥,经术之邃,有非近世学士大夫所能及者。”
虽弟子尊师之词,要非甚溢美也。
是书於嘉定九年竭二百八日之力,排纂蒇业,以岁在丙子为名。
所取惟王弼、张子、程子、郭雍、朱子五家之说,而以其父舜臣《易本传》之说证之,亦间附以己意。
原书十五卷,高斯得尝与《诵诗训》合刻於桐江,今已散佚。
此本为元初俞琬所钞,後有琬《跋》曰“此书系借闻德坊周家书肆所鬻者。
天寒日短,老眼昏花,并日而钞其可取者”云云,盖所存不及十之一矣。
然琬邃於《易》学,凡所采摭,皆其英华,则大旨犹可概见也。
心传《自序》,称“采王氏、张子、程子与朱文公四家之传,而间以周子、邵子及先君子之说补之,自唐以上诸儒字义之异者亦附见焉。”
而琰跋所列则无周子、邵子,而有郭子和。
子和,郭雍之字,即著《郭氏传家易说》者也。
心传原书不存,未详孰是。
考周子《通书》、邵子《皇极经世》,虽皆阐《易》理,而实於《易》外别自为说,可以引为义疏者少。
惟郭雍依经阐义,具有成书,或心传之《序》传写有误欤?
△《易通》·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赵以夫撰。
以夫字用父,宗室子。
居於长乐。
嘉定十年进士。
历官资政殿学士。
是书前有以夫《自序》,皆自称“臣末有不敢自秘,将以进於上,庶几仰裨圣学缉熙之万一”,则经进之本也。
考赵汝腾《庸斋集》有缴赵以夫不当为史馆修撰奏札,曰:“郑清以进史属之以夫,四海传笑。
谓其进《易》尚且代笔,而可进史乎?其後闻为史馆长,人又笑曰:是昔代笔进《易》之以夫也。”
又何乔远《闽书》曰:“以夫作《易通》,莆田黄绩相与上下其论。”
据其所说,则是书实出黄绩参定。
汝腾所论,不尽无因,殆以以夫不协众论,故讠华然以为绩代笔欤?胡一桂云:“《易通》六卷,《或问类例图象》四卷。”
朱彝尊《经义考》曰:“《宋志》十卷。”
又注曰:“《聚乐堂书目》作六卷。”
盖《宋志》连《或问类例图象》言之,聚乐堂本则惟有《易通》。
此本亦止六卷,而无《或问类例图象》。
其自聚乐堂本传写欤?其书大旨在以不易、变易二义明人事动静之准。
故其说曰“奇偶七八也,交重九六也。
卦画七八不易也,爻画九六变易也。
卦虽不易,而中有变易,是谓之亨。
爻虽变易,而中有不易,是谓之贞。
《洪范》占用二贞悔,贞即静也,悔即动也。
故静吉动凶则勿用,动吉静凶则不处,动静皆吉则随遇而皆可,动静皆凶则无所逃於天地之间。”
於圣人作《易》之旨,可谓深切著明,至其真出於谁手,则传疑可矣。
△《周易经传训解》·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宋蔡渊撰。
渊字伯静,号节斋,建阳人。
案朱彝尊《经义考》,蔡渊《周易经传训解》四卷,注曰“存三卷”。
此本惟存《上、下经》二卷,题曰《周易卦爻经传训解》,与彝尊所记不符。
据董真卿《周易会通》,称此书以《大象》置卦辞下,以《彖传》置《大象》後,以《小象》置各爻辞後,皆低一字,以别卦爻,与此本体例相合,知非赝托。
董楷又言其《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亦皆低一字,则此本无之。
又《经义考》载渊弟沈後《序》,称“《易》有太极之说,知至知终之义,正直义方之语,皆义理之大原,为後学之至要,实发前贤之所未发”云云。
其文皆在《系辞》、《文言》,则是书原解《系辞》、《文言》诸篇,确有明证,非但解卦爻,不应揭卦爻以标目。
盖楷所见者四卷之全本,彝尊所见佚其一卷,此本又佚其一卷,传写者讳其残阙,因於书名增入“卦爻”二字,若原本但解《上、下经》者。
此书贾作伪之技,不足据也。
今删去“卦爻”二字,仍以本名著录,存其真焉。
△《易象意言》·一卷(永乐大典本)
宋蔡渊撰。
渊,蔡元定之子,而从学於朱子。
故是书阐发名理,多本师传。
然兼数而言,则又西山之家学也。
其中惟不废互体与朱子之说颇异。
考互体之法,见於《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陈侯筮,遇《观》之《否》。
曰:风为天于土上,山也。”
杜预注曰:“自二至四有艮象,艮为山也。”
是《周官》太卜,旧有是法矣。
顾炎武《日知录》曰:“朱子《本义》不取互体之说,惟《大壮》六五云卦体似兑,有羊象焉。
不言互而言似,此又创先儒所未有,不如言互体矣。”
然则朱子特不以互体为主,亦未尝竟谓无是理也。
渊於师说可谓通其变而酌其平矣。
董真卿《周易会通》称渊《周易经传训解》外又有《卦爻辞旨》,论六十四卦大义,《易象意言》,杂论卦爻十翼,《象数馀论》,杂论《易》大义,并成於开禧乙丑。
今悉散佚,故朱彝尊《经义考》仅列其书名而不能举其卷数。
惟此书载《永乐大典》中,尚首尾完具,犹当时秘府旧本。
今录而传之,俾论《易》者知蔡氏之学不徒以术数见,而朱子之徒亦未尝全弃古义焉。
△《周易要义》·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宋魏了翁撰。
了翁字华父,号鹤山,临邛人。
庆元五年进士。
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参知政事,佥书枢密院事。
事迹具《宋史》本传。
了翁以说经者但知诵习成言,不能求之详博,因取诸经注疏之文,据事别类而录之,谓之《九经要义》。
此其中之第一部也。
方回《桐江集》有《周易集义跋》,载了翁尝言:“辞变象占,《易》之纲领,而繇彖象爻之辞,画爻位虚之别,互反飞伏之说,乘承比应之例,一有不知,则义理阙焉。”
盖其大旨主於以象数求义理,折衷於汉学、宋学之间。
故是编所录,虽主於注疏释文,而采掇谨严,别裁精审,可谓剪除支蔓,独撷英华。
王褘《杂说》云:“孔颖达作《九经正义》,往往援引纬书之说,欧阳公常欲删而去之,其言不果行。
迨鹤山魏氏作《要义》,始加黜削,而其言绝焉。”
则亦甚与以廓清之功矣。
明万历中,张萱《重编内阁书目》载《九经要义》尚存《仪礼》七册,《礼记》三册,《周易》二册,《尚书》一册,《春秋》二册,《论语》二册,《孟子》二册。
又《类目》六卷,本共为一编。
今诸经或存或佚,不能复合,故今以世有传本者各著於录。
朱彝尊《经义考》“群经类”中,载《九经要义》二百六十三卷,注曰“分见各经”。
然各经皆载《要义》,而《易》类则但据《宋志》载了翁《周易集义》六十四卷,不载此书,似乎即以《集义》为《要义》。
考方回《周易集义跋》曰:“鹤山先生谪靖州,取诸经注疏,摘为《要义》,又取濂洛以来诸大儒《易》说,为《周易集义》。”
则为二书审矣。
△《东谷易翼传》·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郑汝谐撰。
汝谐字舜举,号东谷,处州人。
陈振孙《书录解题》云:“仕至吏部侍郎。”
《浙江通志》则云:“中教官科,迁知信州,召为考功郎,累阶徽猷阁待制。”
振孙去汝谐世近,疑《通志》失之。
其言《易》宗程子之说,所谓“翼传”者,翼程子之《传》也。
然亦时有异同。
其最甚者,如程子解“艮其背,不获其身。
行其庭,不见其人”,以为外物不接,内欲不萌。
郭忠恕得其说而守之,遂自号兼山,以是为儒者之至学也。
朱子所解虽微异,然亦以是为克己复礼之义。
独汝谐以为“艮其背”者,所谓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也。
不见而後不乱,见则乱矣,故仅为无咎而已。
说者或大其事,以为圣人之事,非也。
所见迥乎相左。
又如解《困》、《井》诸卦,其说亦别。
然朱子解经,於程子亦多所改定。
盖圣贤精义,愈阐愈深。
沈潜先儒之说,其有合者疏通之,其未合於心者别抒所见以发明之,於先儒乃为有功。
是固不必守一先生之言,徒为门户之见也。
是书前有《自序》及其子如冈、曾孙陶孙《题语》。
如冈称求得真德秀《序》,此本不载,盖传写佚之矣。
△《朱文公易说》·二十三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宋朱鉴编。
案朱子世系,朱子三子,长子塾;塾二子,长曰鉴,则朱子嫡长孙也。
鉴字子明,以荫补迪功郎,官至湖广总领。
朱子注《易》之书,为目有五:曰《易传》十一卷,曰《易本义》十二卷,曰《易学启蒙》三卷,曰《古易音训》二卷,曰《蓍卦考误》一卷,皆有成帙。
其朋友论难与及门之辨说,则散见《语录》中。
鉴汇而辑之,以成是编。
昔郑玄笺注诸经,其孙魏侍中小同复裒其门人问答之词为《郑志》十一卷。
鉴之编辑绪言,亦犹此例也。
考朱子初作《易传》,用王弼本。
後作《易本义》,始用吕祖谦本。
《易传》《宋志》著录,今已散佚。
当理宗以後,朱子之学大行,賸语残编,无不奉为球璧,不应手成巨帙,反至无传。
殆以未定之说,自削其稿,故不复流布欤?鉴是书全采《语录》之文,以补《本义》之阙。
其中或门人记述,未必尽合师说,或偶然问答,未必勒为确论,安知无如《易传》之类为朱子所欲刊除者。
然收拾放佚以备考证,亦可云能世其家学矣。
△《易学启蒙小传》·一卷、附《古经传》·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税与权撰。
与权始末未详。
据其《自序》,知为魏了翁门人。
据书末史子翬《跋》,知其字曰巽甫。
据《书录解题》载其《周礼折衷》一条,知为临邛人尔。
初,朱子作《易学启蒙》,多发邵氏《先天图》义。
至与袁枢论《後天易》,则谓尝以卦画纵横,反覆求之,竟不得文王所以安排之意,是以畏惧不敢妄为之说。
与权从魏了翁讲明邵氏诸书,于《观物篇》得《後天易上下经序卦图》。
证以《杂卦传》及扬雄所称文王重《易》六爻互用两卦十二爻,孔颖达所称六十四卦二二相偶,非覆即变之说。
知《乾》、《坤》、《坎》、《离》、《颐》、《中孚》、《大过》、《小过》不易之八卦为上下两篇之干,其互易之五十六卦为上下两篇之用。
即其图反覆观之,《上、下经》皆为十八卦,始终不出九数,以明羲、文之《易》,似异而同。
盖阐邵子之说,以补《启蒙》之未备,所谓持之有故,而执之成理者也。
史子翬《跋》称因是书悟《乾》、《坤》、《纳甲》之义。
《乾》自甲而壬,《坤》自乙而癸,其数皆九,而疑其《乾》九能兼《坤》六,《坤》阴不能包《乾》阳之说。
谓六之中有一三五,则九数固藏於六,欲更与与权商之。
盖天下之数,不出奇偶,任举一义,皆有说可通,愈推而愈各有理,此类是矣。
谓非《易》之根本则可,谓非《易》中之一义则又不可也。
△《周易辑闻》·六卷、附《易雅》·一卷、《筮宗》·一卷(内府藏本)
宋赵汝楳撰。
汝楳,商王元份七世孙,资政殿大学士善湘之子。
理宗时官至户部侍郎。
考《宋史·赵善湘传》,载其说《易》之书,有《约说》八卷,《或问》四卷,《指要》四卷,《续问》八卷,《补过》六卷。
盖研究是经,用功最久,故汝楳承其家学,以作是编。
其说据《汉书·儒林传》称费直惟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疑《说卦》、《序卦》、《杂卦》皆为汉儒窜人。
又以《系辞》多称“子曰”,定为门人所记,非夫子之书。
因置此诸传,惟注经文。
其以《彖传》散附彖辞,《小象》散附爻辞,仍用王弼之本。
其以《大象》移於卦画之後,彖辞之前,以《文言》散附《乾》、《坤》、《彖传》及《小象》後,则又汝楳之新意。
割裂颠倒,殊属师心。
又王弼本虽移传附经,尚有“彖曰”、“象曰”、“文言曰”字,以存识别。
汝楳并此而去之,使经传混淆,茫然莫辨,尤为治丝而棼。
其每卦之中皆以卦变立论,亦未免偏主一隅。
然其说推阐详明,於比应乘承之理,盈虚消长之机,皆有所发挥,不同穿凿。
於宋人《易》说之中,犹为明白笃实。
《易雅》一卷,总释名义,略如《尔雅》之释《诗》,故名曰“雅”。
其目曰《通释》,曰《书释》,曰《学释》,曰《情释》,曰《位释》,曰《象释》,曰《辞释》,曰《变释》,曰《占释》,曰《卦变释》,曰《爻变释》,曰《得失释》,曰《八卦释》,曰《六爻释》,曰《阴阳释》,曰《太极名义释》,曰《象数体用释》,曰《图书释》,凡十八篇。
其论图书曰:“《易》有衍数,有积数。
自五衍而为五十者,衍数也。
自一二三四五积而为五十五者,积数也。
图书二数,皆积数之俦,不可以与於揲蓍也。
故舍图书之名而论二数,则自有妙理。
强二数以图书之名,则於经无据。”
可谓善於解纷矣。
《筮宗》一卷,朱彝尊《经义考》作三卷,盖是书原本题《释本》第一、《述筮》第二、《先传考》第三,彝尊以一篇为一卷也。
其推明大衍之数,颇为明白。
於诸家旧说,一一条辨,亦具有考订云。
△《用易详解》·十六卷(永乐大典本)
宋李杞撰。
杞字子才,号谦斋,眉山人。
仕履未详。
考宋有三李杞。
其一为北宋人,官大理寺丞,与苏轼相唱和,见《乌台诗案》。
一为朱子门人,字良仲,平江人,即尝录《甲寅问答》者。
与作此书之李杞,均非一人,或混而同之者,误也。
其书原本二十卷,焦竑《经籍志》作《谦斋详解》,朱彝尊《经义考》作《周易详解》。
考杞《自序》,称“经必以史证,後世岐而为二,尊经太过,反入於虚无之域,无以见经为万世有用之学。
故取《文中子》之言,以《用易》名编。”
其述称名之义甚详。
竑及彝尊殆未见原书,故传闻讹异欤?外间久无传本,惟《永乐大典》尚散见各韵中。
采掇裒辑,仅缺《豫》、《随》、《无妄》、《大壮》、《睽》、《蹇》、《中孚》七卦及《晋卦》後四爻,其馀俱属完善。
谨排次校核,釐为十六卷。
书中之例,於每爻解其辞义,复引历代史事以实之。
如《乾》初九称“舜在侧微”,《乾》九二称“四岳荐舜”之类。
案《易》多有帝乙、高宗之象,传有文王箕子之辞,是圣人原非空言以立训。
故郑康成论《乾》之用九,则及舜与禹、稷、契、皋陶在朝之事。
论《随》之初九,则取舜宾于四门之义。
明《易》之切於人事也。
宋世李光、杨万里等,更博采史籍以相证明,虽不无稍涉泛滥,而其推阐精确者,要於立象垂戒之旨,实多所发明。
杞之说《易》,犹此志矣。
其中不可训者,惟在於多引老庄之文。
如《蒙》之初六,则引《老子》“终日嗥而不嗄”云云,以为童蒙之义。
《履》之《彖》,则引《庄子》“虎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云云,以为履虎尾之义。
夫老庄之书其言虽似近《易》,而其强弱攻取之机、形就心和之论,与《易》之无方无体而定之以中正仁义者,指归实判然各殊。
自叶梦得《岩下放言》称“《易》之精蕴尽在庄、刘”,程大昌遂著为《易老通言》。
杞作《易编》,复引而伸之,是则王弼辈扫除汉学流弊无穷之明验矣。
别白存之,亦足为崇尚清谈者戒也。
△《淙山读周易记》·二十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宋方实孙撰。
实孙不知何许人。
惟刘克庄《後山集》有《实孙乐府跋》,称其字曰端仲。
有《实孙经史说跋》,称其以所著《易说》上於朝,以布衣入史局,时相以其累上春官,欲令免省奉对,遽以风闻报罢,浩然而归。
其所终则不可考矣。
此书旧本但题曰《读周易》。
案朱彝尊《经义考》作《淙山读周易记》,盖此本传写脱讹。
《经义考》又引曹溶之言曰:“《宋志》八卷,《澹生堂目》作十卷,《聚乐堂目》作十六卷。
今世所行凡二本,一本不分卷,不知孰合之。”
此本凡《上经》八卷,《下经》八卷,《系辞》二卷,《序卦》、《说卦》、《杂卦》各一卷,又不知谁所分也。
其书取朱子《卦变图》别为《易卦变合图》,以补《易学启蒙》所未备。
其说多主於爻象,不涉空谈。
《自序》有曰:“《易》者道也,象数也,言道则象数在其中矣。
道果有耶?《系辞》曰:《易》无体。
道果无耶?《系辞》曰:《易》有太极。
是道自无而有也。”
可以识其宗旨矣。
其据《随》上六爻“王用亨于西山”、《升》六四爻“王用亨于岐山”、《明夷彖》“文王以之”、《革彖》“汤武革命”,证爻彖非文王作,自为确义。
其据《大有》九三爻“公用亨于天子”,《解》上六爻“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小过》六五爻“公弋取彼在穴”,证爻辞非周公作,则必不然。
说《易》者本不云“公,周公也”。
然其大旨则较诸家为淳实矣。
△《周易传义附录》·十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董楷撰。
楷字正叔,台州临海人。
宝四年进士。
官至吏部郎中。
其学出於陈器之,器之出於朱子。
故其说《易》,惟以洛、闽为宗。
是编成於咸淳丙辰,合程子《传》、朱子《本义》为一书,而采二子之遗说附录其下,意在理数兼通。
又引程、朱之语以羽翼程、朱,亦愈於逞臆凿空,务求奇於旧说之外者。
惟程子《传》用王弼本,而朱子《本义》则用吕祖谦所定古本,楷以程子在前,遂割裂朱子之书,散附程《传》之後。
沿及明永乐中,胡广等纂《周易大全》,亦仍其误。
至成矩专刻《本义》,亦用程《传》之次序。
乡塾之士,遂不复知有古经,则楷肇其端也。
然楷本以经文平书,而十翼之文则下一格书之,其《本义》无所附丽者则仿诸经疏文某句至某句之例,朱书其目以明之,犹为有别。
今本经传一例平书,而《本义》亦意为割缀,则愈失愈远,又非楷所及料矣。
△《易学启蒙通释》·二卷(内府藏本)
宋胡方平撰。
方平字师鲁,号玉斋,婺源人。
据董真卿《周易会通》载,是书有方平至元己丑《自序》,则入元已十四年矣。
然考熊禾《跋》,称“己丑春读书武夷山中,有新安胡君庭芳来访,出其父书一编,曰《易学启蒙通释》”,又刘泾《跋》亦称“一日,约退斋熊君访谷遗迹。
适新安胡君庭芳来访,出《易学启蒙通释》一编,谓其父玉斋平生精力尽在此书,辄为刻置书室”云云,则巳丑乃禾与泾刊书作《跋》之年,非方平《自序》之年,真卿误也。
方平之学出於董梦程,梦程之学出於黄幹。
幹,朱子婿也。
故方平及其子一桂皆笃守朱子之说。
此书即发明朱子《易学启蒙》之旨。
案朱子《易学启蒙序》曰“近世学者,类喜谈《易》。
其专於爻义者,既支离散漫而无所根据。
其涉於象数者,又皆牵合附会而或以为出於圣人心思智虑之所为也。
若是者,余窃病焉。
因与同志颇辑旧闻,为书四篇,以示初学,使毋疑於其说”云云,盖《易》之为道,理数并存,不可滞於一说。
朱子因程《传》专主明理,故兼取邵子之数以补其偏,非脱略《易》理,惟著此书以言数也。
後人置《本义》不道,惟假借此书以转相推衍,至於支离轇轕而不已,是岂朱子之本旨乎?方平此书,虽亦专阐数学,而根据朱子之书,反覆诠释。
所采诸书,凡黄幹、董铢、刘爚、陈埴、蔡渊、蔡沈六家,皆朱子门人。
又蔡模、徐几、翁泳三家。
模,蔡渊子。
几、泳皆渊之门人。
故所衍说,尚不至如他家之竟离其宗。
是亦读《启蒙》者所当考矣。
董真卿所称方平《自序》,今本佚之,惟存《後序》一篇。
朱彝尊《经义考》乃竟以朱子原《序》,为方平之《序》,可谓千虑之一失。
徐氏通志堂刻本,於此《序》之末题“淳熙丙午暮春既望,雲台真逸手记”,是显著朱子之别号矣。
而其标目乃称《易学启蒙通释序》。
淳熙丙午,下距至元己丑凡一百一十三年,朱子安知有《通释》乎?今刊正之,俾无滋後来之疑焉。
△《三易备遗》·十卷(内府藏本)
宋朱元昇撰。
其子士立补葺。
元昇字日华,里贯未详。
惟卷首载《咸淳八年两浙提刑家铉翁进书状》,称“承节郎差处州龙泉遂昌庆元及建宁松溪政和巡检朱元昇”。
卷末士立《跋》称“咸淳庚午备遗成帙,则堂家先生用闻於朝,三载先子殁”云云,疑其即终於是官。
庚午为咸淳六年,而状署八年,殆传写误六为八欤?其书本《河图》、《洛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