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读
40 生克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器已成之人,返朴归真,与宇宙合一,面对浩瀚的宇宙,总感智慧不足。
这种人生追求所产生的作用才是对自己、对社会没有危害的。
浩然正气充盈体内却虚怀若谷,这种功夫的作用才是无穷的。
“大成若缺”、“大盈若冲”是通过长期修炼功德圆满的体现,是求之于内的结果。
“不弊”、“不穷”是道德使然。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ne),大赢若诎(qu)。
直:正直。
屈:委屈服从。
巧:技巧。
拙:笨拙。
讷:说话迟钝。
赢:收获、取得。
诎:缺少、短缺。
最刚直不阿的人,却好象胆小怕事以至于委屈自我,顺从他人。
最有技巧的人,却好象笨拙。
最具有雄辩才能的人,却好象愚讷。
最有收获的人,收获的是真我,是真理,却好象还有短缺。
道德之学是探寻大道、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涵养品德、超越自我的学问。
道德有成之人,虽有“大直”之德,“大巧”之能、“大辩”之才、“大赢”之获,却从不自我炫耀,留给别人的印象是“屈”、“拙”、“讷”、“诎”。
体现了有道之人一切自我行为都完全遵循客观规律,绝不盲从主观情感,妄作妄为。
这正是自我的无为之德,不争之德。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运动战胜寒冷,心静战胜燥十热,“无为之治”、“不言之教”可以使天下安定。
躁,是躁动、运动的意思。
“躁”和“静”相对,“寒”和“热”相对。
动则生热,热则胜寒。
心静自然凉,凉则胜热。
“躁胜寒,静胜热”,是十陰十陽十生克原理。
运用这一辨证原理去治理国家,其具体措施就是用“清静”二字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清静无为是圣人之治,圣人之治,就是施行“不言之教”和“无为之治。”
无为之治可以发扬民十主使政治清明,不言之教可以消除狂十热、浮躁,使民心安宁。
政通人和、人心思定,这才是人间正道。
本章通过有道者人格的伟大体现了道德学的巨大功用,并运用十陰十陽十生克原理论证了治国策略。
如果统治阶级热衷于功名利禄,搞专制主义,则劳动人民必然饥寒十十交十十迫。
人民若要改变饥寒十十交十十迫的命运,就必须起来革命,变统治阶级的十奴十隶为国家的主人,实行民十主法治,建设政治文明。
建设政治文明的同时,必须加强十精十神文明建设,因为政治文明,必然带来物质文明,而单纯的物质文明,又必然使人心浮躁、欲十望无限、患得患失、内心茫然,这就需要用“不言之教”,来加强人们的道德修养。
人们有了正确信仰,社会自然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