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一人的境界古之真一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庄子南华》06.大宗师:真人的境界

庄子南华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庄子南华

庄子南华 - 06.大宗师:真人的境界

庄子南华

06.大宗师:真人的境界

真一人的境界

古之真一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斛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

上古时代得道的真一人,代表我们老祖宗的,够得上称为“大宗师”的人,有了出世的修养成就,然后再做入世的事业,所谓能够救世救人,庄子称他们为真一人、至人。

这些真一人外表的作为,非常讲仁义,为仁义而为之,可以牺牲自我,却不结一党一不用私,是天下为公的。

所以,做了就做了,不希望你来恭维我,力所当为义所当为的事,做完了不需要别人知道。

庄子这里不提仁只讲义,这个义不是义气,是讲一爱一人的发挥。

儒家孟子解释义:“义者,宜也。”

中庸之道,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就是宜。

举例来讲,火烧起来了,我赶快挑水灭火,水不够再去挑,万一挑累了就算了,听其天命,反正我尽力了,这就是“宜”,做到恰到好处就算了。

墨子对义的解释带一点侠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义也。”

“天下有难,摩顶放踵,以利天下”,自己牺牲了在所不惜,这是墨家的思想。

庄子这里讲的“义”是近于墨家的义,不是儒家的义。

“若不足而不承;”得了道的人作人处世,永远没有自满,觉得自己好象永远不够。

“而不承”,不接受什么,也不想什么东西属于自己,只有拿出来的。

中国历史上,很多道家的人物出来因应时势,拨乱反正以后,“功成、名遂、身退”,一个个都溜走了。

为什么呢?他们都很谦虚:“我德一性一不够啊,天下国家你搞就好了嘛。”

是永远都不满足自己的。

“与乎其觚而不坚也,”道家做人都是内方外圆的,虽然对人都很和蔼,无可无不可,但是他没有成见,不坚持自己的意见,所以才能“张乎其虚而不华也”,像花一样张开,自己内在空空洞一洞,无主观无成见,没有虚华,不宣传,永远是虚怀若谷。

这是做人的态度。

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謷乎其未可制也;连乎其似好闭也,悗乎忘其言也。

真一人对于人生是乐观的。

“崔乎”就是巍巍,高大之意,他虽然站在最高的位置,也有很高的成就,但不是为欲一望驱使去做的,是为了天下,“不得已而为之”,是“不得已”去做的。

真一人虽然对社会贡献了一切,态度是理所当然的。

没有一点觉得,我帮助了你,你要谢谢我,没有这回事,“与乎止我德也;”“与”就是同你共同做了事,到了相当的程度就停止了,因为不能再帮助下去了。

在历史上有许多了不起的人,因为不懂这个原理,最后都杀头抄家了,为什么?因为功高震主。

功劳太大,道德太高,学问太好,到某个时候赶快要溜,不溜不行。

道家的人到了某个阶段就走了,恰到好处。

天下事不能圆的,太满了要爆的。

“厉乎其似世乎,”他处世的态度很庄严很庄重,一切的做法作为很严厉。

“似世乎“,跟着一般世俗的走。

他不是为自己,是为了世俗的需要而这样做。

得道的人处世,还远不止有这样的修养,每个条件他都具备。

“敖乎其未可制也;”“敖”等于是很傲慢。

傲慢到什么程度呢?你看不出傲慢,是绝对的谦虚。

在傲慢与谦虚之间到什么程度呢?“天子不能臣,诸侯不能友”,所以永远不出来,永远不担任任何名义的。

“其未可制也”,他不属于哪一个范围。

“连乎其似好闭也,”虽然如此,他做人处处有一个范围。

表面上看起来很固执,其实不是固执,一个为人处世自己没有一个范围,超过了一个范围,结果当然是非常不好。

因此得了道的人,他自然懂得人生,懂得处世。

“悗乎忘其言也。”

形容他使个个佩服,信仰,也忘记了他的语言,因为他的理论已经深入人心,大家已经作到了。

因此道家的人既不着书又不立说,等于佛说“不可说不可说”,没有什么好说的。

不过,庄子写了那么多,老子也写了五千言,看来似乎只有释迦穆尼佛高明一点,自己没有动手写过一个子,都是弟子们写的。

老子庄子都逃不了责任。

白居易就笑老子:“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言老君是知者,如何自着五千文。”

在讲下一段之前,先提一个历史的经验与理论。

中国历史上光辉的时代,在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干盛世”,这三者在文治武功上都了不起,值得钦佩。

宋、元、明都没有什么值得特别可提的。

但是在这些光辉的时代,起真正指导作用的是道家思想,尤其是老庄。

所谓“文景时代,好用黄老”,是用黄老思想来做政治的指导。

那么在中国这三五千年的历史中,究竟是哪一个家的思想做指导,使天下得太平,时代起光辉的呢?

这个问题不是研究过去的历史,而是二十一世纪的历史要我们如何开展,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问题,青年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不要因为读《庄子》而研究古书,这个古书何必研究它呢?所谓“温故而知新”,我们要知道未来,这是一个思想上的启发,非常重要!我们向青年同学们提出历史上一个非常关键之处,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有两点。

第一点,刚才讲的“文景之治”,在文化哲学史上都是讲以黄老,以道家思想作政治思想的主题,实际上不是这样,是八个字“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黄老是放到口袋里用的,外面标榜的招牌是孔孟的儒家思想。

这八个字就是我们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历史上的大秘密。

那么它的重点在哪里?我们要知道一个传统,在中国过去当皇帝比现在困难呦,一辈子好坏,最后给你一个谥号做定评。

如历史上的好皇帝,谥号“宣”的没有几个,如周宣王,汉宣帝,唐宣帝,明宣帝只有几个,凡是死后谥号是“宣帝”“文帝”的,都了不起。

当然不希望将来再有如“献帝”,把国家都献了给人家的,“哀帝”那就太悲哀了,值得哭得,“殇帝”,短命死了的。

所以一看帝王的谥号,就知道那个时代了,这是读中国历史要懂的。

上一次讲道,《大宗师》提出来,得道的人“内圣之学”证得了,就是所谓的真一人。

上面描述“真一人”修养的境界和成就,下面描述“真一人”内圣之后,是否入世起用?换句话说,得道以后是否要修道?这个修道就是道的用,也就是入世的关系。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庄子南华》诸子百家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真一人的境界古之真一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庄子南华》06.大宗师:真人的境界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