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
袁中道《关木匠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关木匠,名廷福,少与诸匠伍,无所知名。
予族有佣,病死。
佣亦豪族也,唆佣儿为证,以诉于官。
廷福方持斧凿为人架屋回,闻之,夜入城。
至旦,私呼佣儿饮,携出城可四五里,复与饮。
佣儿醉,夜乃卧之破庙中。
是日晡,县官讯两家狱,佣家仓促失其儿。
县官日:“若状言有子可证者,今安在?”佣家无以应。
县官以为欺己,反得罪。
明日佣儿还,事已定,无所用之。
知为关廷福所为,予族大德之。
里中乃始知有关廷福也。
里中柞林潭边,有麦田数百亩,初为予家有,有周姓者云是已产,连年构讼。
予家厌讼,乃贱其直以与一霍姓者。
于是两家大争,麦熟时,周乃觅勇士数十人往刈,周人刀梃备至,颠踣满野。
正困苦时,廷福为人伐木回,过见之不平。
大怒,持手中斧向之。
周人皆走,立杀其魁一人。
霍氏惧,知周必诉于官,度廷福且走,己当独罪,乃急呼与饮。
既至,霍楔其门,廷福笑日:“我为公抱不平,杀人至死,罪自我当之,若走,非男子也。”
周果诉霍于官,不及延福。
县官讯两家狱,廷福从旁出日:“杀人者关廷福也,周强霍弱,廷福一时见不平,提斧杀之。
大丈夫自一杀自当,岂以祸及平人,霍氏无罪。”
县官壮而怜之,授以意,令以主谋归霍氏。
廷福不易辞。
县官不得已,定如律。
每年讯,上官皆疑之,几经历十余讯,竟不易辞,卒死狱中。
廷福不识一字,亦不知何者为义侠,然其抱不平,至死不挠,大有男子气。
今世士大夫,遇小小利害,即推诿他人,以宽己责,况生死之际乎!彼所谓读天下之书者也!乡人曰:“囚耳,乌足道?”予日:“士大夫慷慨就义,即呼之日忠臣,日义士。
惟日‘囚耳,囚耳’。
此所谓真意气也!”
【译文】
关木匠,名叫关廷福,年轻时与众工匠为伍,没有什么人知道他。
我们袁氏家族有个佣工,生病死了,佣工家也是大族。
(家族)唆使佣人的儿子作证,告到官府。
关廷福正提着木匠工具给人家架屋回来,听说此事,连夜进城。
天亮时分,私下喊佣工的儿子饮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带他走出城大约四五里地,又喝起来。
佣工的儿子醉了,晚上(廷福)就让他睡在破庙里。
这天半下午,县官审理两家的官司,佣工家仓促间找不到那个儿子。
县官说:“你们诉状上说死者的儿子可以作证,如今他在哪里?”
他们无法回答。
县官认为佣人家欺骗他,原告反而获罪。
过了一天,佣工儿子才回来,可是事情结局已定,他的作证用不上(没有地方可以用上它)。
得知此事是关廷福所为,我们袁氏家族十分感激他。
同乡的人这才知道关廷福。
老家柞林潭附近,有几百亩麦田,当初是我们家的,有个姓周的硬说是他家的,(为此)长期打官司。
我家厌烦(这无休止的)诉讼,就压低价钱将它卖给了一个姓霍的。
于是(周霍)两家起了严重冲突,这年麦子成熟时,周家纠集了几十个壮汉前来割麦,周家的人还带齐了刀棍,在整个田间横冲直撞。
正当霍家窘迫时,关廷福给人家砍树回来,路过这里看到了这一幕,心中不平。
他勃然大怒,提着斧头走向地头。
周家人都吓跑了,关廷福杀死了其中一个为首的人。
霍家害怕了,知道周家肯定会向官府告状,估计关廷福要逃跑,(到时候)自己独自承担全部罪责。
于是,他急忙喊关廷福过来跟自己饮酒。
关廷福到了以后,霍家用木头把门扛紧(以防他轻易跑掉),关廷福笑着说:“我替您打抱不平,杀死了人,罪责由我承担,假如独自跑了,不是男子汉。”
周家果然将霍氏告到官府,(诉状中)没有提到关廷福。
县官审理两家的官司,关廷福从人群中走出来说:“杀人的是我关廷福,周家人强横霍氏弱小,我一时路见不平,提起斧头杀了那个人,大丈夫自己杀了人自己承担,怎么会将罪责转嫁给无罪之人?霍氏没有罪。”
县官佩服他胆气豪壮并且同情他,(暗中)将自己的意图告诉他,让他将主谋推给霍氏。
关廷福不改变供词。
县官没办法,依照法律判他死罪。
每年审查案件,郡府都怀疑此案(有冤情),一共经历了十多次审理,(关廷福)始终不改变供词,最后死在监狱中。
关廷福目不识丁,也不知道什么叫仗义任侠,然而他见他人受不公平待遇而愤慨,至死不渝,很有大丈夫气概。
当今的士大夫,遇到一丁点儿损害,(就将损害)推卸给别人,以原谅自己的过错,更何况(处在)生死关头呢!他们是人们所说的读天下书的人啊!乡人们说:“(关廷福只是个)囚犯罢了,哪里值得称道?”
我说:“士大夫慷慨就义,(人们)就称赞他为忠臣,为义士。
而关廷福仗义而死,只说他是一个囚犯罢了。
关廷福这种行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气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