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
于良史《春山夜月》赏析(译文)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译文
春天的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只顾迷恋玩赏,天黑了,竟然忘了归去。
掬起一捧泉水,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抚弄山花,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
唯兴所适,哪里还计算路程的远近。
而当要离开时,对眼前的一花一草又是深深的依恋
夜风送来了钟声。
翘首南望,只见远方的楼台隐现在一处青翠山色的深处
赏析
诗的开头点出:春天的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自己游春只顾迷恋玩赏,天黑了,竟然忘了归去。
这两句,提纲挈领,统率全篇。
以下六句,具体展开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描述。
一、二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多胜事”是“赏玩忘归”的原因。
而“胜事”又是全诗发脉的地方。
从通篇着眼,如果不能在接着展开的三、四句中将“胜事”写得使人心向往之,那么,其余写“赏玩忘归”的笔墨,势将成为架空之论。
在这吃紧处,诗人举重若劲,毫不费力地写道:“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不能设想还有比这更为恰到好处的描写了:第一,从结构上来看,“掬水”句承第二句的“夜”,“弄花”句承首句的“春”,笔笔紧扣,自然圆润。
一、二句波纹初起,至这两句形成高一潮,以下写赏玩忘归的五、六两句便是从这里荡开去的波纹。
第二,这两句写山中胜事,物我一交一 融,神完气足,人情物态,两面俱到。
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
所写“胜事”虽然只有两件,却足以以少胜多,以一当十。
第三,“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
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字句安排上下对举,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
第四,一精一于炼字。
“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
诗人完全沉醉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了。
唯兴所适,哪里还计算路程的远近。
而当要离开时,对眼前的一花一草怎能不怀依依惜别的深情呢!这就是诗人在写出“胜事”的基础上,接着铺写的“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二句的诗意。
这两句写赏玩忘归,“欲去”二字又为折入末两句南望楼台埋下伏笔。
正当诗人在欲去未去之际,夜风送来了钟声。
他翘首南望,只见远方的楼台隐现在一处青翠山色的深处。
末两句从近处转向远方,以声音引出画面。
展示的虽是远景,但仍然将春山月下特有的情景,用爱怜的笔触轮廓分明地勾勒了出来,并与一、二、三句点题的“春山”、“夜”、“月”正好遥相呼应。
综上所述,可见三、四两句是全诗精神所在的地方。
这两句在篇中,如石韫玉,似水怀珠,照亮四围。
全诗既一精一雕细琢,又出语天成,自具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