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人针灸经
卷二
今具列一十二人形共计二百九十一穴一
上星一一穴一,在额颅上直鼻中央,入发际一寸、陷容豆是一穴一。
督脉气所发。
主疗头风,头肿皮肿而虚(按:据《针灸大成。
督脉考正一穴一法》所引《铜人》原文,应为“头皮肿,面虚”,应是。
)鼻塞,头痛。
针入二分,留十呼,泻五吸。
针下气尽,更停针引之,得气即泻。
灸亦得,然不及针。
日灸三壮,至百五壮罢,不宜多灸。
须停十余日,然后更灸。
若频灸,恐拔气大上,令人眼暗,故不用相续加。
灸满五十壮,即以细三棱针刺头上,令宣通热气者,热不止,热气上冲头痛也。
戒酒、面、荞麦。
囟会一一穴一,在上星上一寸、陷者中是一穴一。
督脉气所发。
主疗鼻塞。
日灸二七壮,至七日停。
初灸之时痛,五十壮即不痛,至七十壮或痛,即停灸。
其鼻塞,若灸至四日,便当渐可,至七日即差。
针入二分,留三呼,得气即泻。
主疗头风痛,白屑起,多睡。
针之弥佳。
针讫,可用末盐、生麻油相和,以揩发根下。
头悉涂,数数用此,即末无头风。
八岁以上,方可针。
囟门未合,若针,不幸令人死。
忌荞麦、热食、猪肉。
前顶一一穴一,在囟会上一寸五分,骨陷中是。
甄权《针经》云“一寸”是一穴一,今依《素问》“一寸五分”为定。
督脉气所发。
主疗头风热痛,头肿,风痫。
针入三分,留七呼,泻五吸。
大肿极,即以三棱针刺之绕四方一寸以下,其头痛、肿立差,复以盐末、生麻油揩发际下。
灸亦得。
百会一一穴一,在前顶后一寸半,顶中心。
督脉、足大(按:应为“太”)一陽一之会。
主疗脱一肛一,风痫,青风,心风,弓角反张、羊鸣多哭、言语不择、发时即死、吐沫、心中热闷,头风,多睡,心烦,惊悸,无心力,志(按:据《针灸大成。
督脉考正一穴一法》所引《铜人》原文,应为“忘”,亦通。
)前失后,吃食无味,头重,饮酒面赤,鼻塞。
针入二分,得气即泻。
如灸,数至百五,即停三五日。
讫,绕四畔以三棱针刺令出一血,以井花水淋之,令气宣通。
不得一向火灸,恐拔气上,令人眼暗。
忌酒、面、猪、鱼、荞麦、蒜韭等。
天突一一穴一,在结喉下陷者中宛宛。
是一陰一维、任脉之会。
针入五分,留三呼,得气即泻。
主欬嗽上气,噎,胸中气(按:疑缺字),喉内状如水鸡声,肺壅唾脓血,气壅不通,喉中热疮、不得下食。
灸亦得,然不及针。
其下针,直横下,不得低手,即五脏之气伤,令人短寿。
慎加药法及辛、酸、滑等。
璇玑一一穴一,在天突下一寸陷者中,仰头取之是一穴一。
任脉气所发。
主胸(按:当缺“胁”字)支满、痛,喉痹,咽痈,水浆不下。
灸五壮,针入三分。
华盖一一穴一,在璇玑下一寸陷中,仰而取之。
任脉气所发。
主胸胁支满、痛引胸中,欬逆,上气,喘不能言。
灸五壮,针入三分。
紫宫一一穴一,在华盖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任脉气所发。
主胸胁支满、痹痛、骨疼,饮食不下,呕逆,上气,烦心也。
灸五壮,针入三分。
玉堂一一穴一,在紫宫下一寸六分陷中。
一名“玉英”。
任脉气所发。
主胸满不得喘一息、痹痛、骨疼,呕逆,上气,烦心。
灸五壮,针入三分。
亶(按:通作“膻”)中一一穴一,一名“元儿”。
在玉堂下一寸六分,横直两一乳一间陷者中。
任脉气所发。
宜灸,至七七止。
主肺痈咳嗽、上气、唾脓,不得下食,胸中气满如塞。
禁一穴一,不可针。
针,不幸令人死。
中庭一一穴一,在亶(按:通作“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
任脉气所发。
主胸胁支满,心下满,食饮不下,呕逆吐食还出。
灸五壮,针入三分。
巨骨一一穴一,在心脾骨头(按:据《针灸甲乙经》作“在肩端上行、两叉骨间陷者中”。
《针灸资生经。
卷一》云“《铜人》云‘巨骨二一穴一,在肩端上两叉骨间’,《明堂经。
下经》亦同。
但《明堂经。
上经》云‘巨骨一一穴一,在心脾骨头’,不特‘一一穴一‘、字不同,而一穴一‘在心脾骨头’,亦异。
岂其所谓‘一一穴一在心脾骨头’者,非巨骨耶。
不然、即是误写二字、作一字。
肩胛、为心脾也。”
)。
不可(按:疑衍)日灸三壮至七壮。
主惊痫,破心吐血。
禁针。
针,则倒悬一食顷,然后乃可下针。
针入四分,泻之勿补,针出始得正坐。
忌酒、面、热食、猪、鱼、生冷物。
云门二一穴一,在巨骨下,气户两傍,各二寸陷中,动脉应手,举臂取之。
山晀经(按:未详)云“在人迎下第二骨间,相去二寸三分”。
足太一陰一脉气所发。
治呕逆气上,胸胁彻背痛。
通灸,禁针,理肺同药疗之。
针深令人气逆。
少商(按:当缺“二一穴一”两字)者,木也。
在手大指端侧,去爪甲角如韭叶,白肉际,宛宛中。
手大(按:应为“太”)一陰一脉之为井也。
针入一分。
主不能食,腹中气满,吃食无味。
宜针不宜灸。
以三棱针刺之,血出胜气,之所以胜气针者,此脉胀腮之腮中有气,人不能食,故刺出一血(按:似难解。
《针灸资生经。
卷一》作:“以三棱针刺之令血出,胜气针。
所以胜气针者,此脉胀腮之。
候腮中有气,人不能食。
故刺出一血。”
),以宣诸藏暌也。
忌冷、热食。
鱼际二一穴一者,火也。
在手大指节后,内侧散脉中。
手太一陰一之所流(按:通作“溜”)为营(按:误,应为“荥”)也。
主虚热,洒洒一毛一竖,恶风寒,舌上黄,身热,咳嗽,喘痹走背胸、不得息,头痛甚、汗不出,热烦,心少气不足以息,一陰一痒,腹痛、不下食,时挛,支满,喉中焦、干渴,痉,上气,热病寒栗,鼓颔,腹满,一陰一瘘色不变,肺心痛牵引一尻一、溺出,膈中虚,食饮呕,身热汗出,重呕吐血,日(按:疑为“目”)泣出,短气,心痹,悲怒逆气,任惕,胃气逆也。
针入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