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
卷一
一精一神五脏论第一
黄帝问曰: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
血脉营气一精一神,此五脏之所藏也。
何谓德、气、生、一精一、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岐伯对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也。
故生之来谓之一精一,两一精一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一精一出入谓之魄,可以任物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有所存谓之志,因志存变谓之思,因思远慕谓之虑,因虑处物谓之智。
故智以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一陰一陽一而调刚柔;如是则邪僻不生,长生久视。
是故怵惕思虑者则神伤,神伤则恐惧流一婬一而不正;因悲哀动中者,则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荡惮而不收(《太素》不收作失守)。
《素问》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食而气逆,故气上。
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
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两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
恐则神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
热则腠理开,营卫通,汗大一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
劳则喘且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
思则心有所伤,神有所止,气流而不行,故气结。
(以上言九气,其义小异大同。
)
疚藏血,血舍魂;在气为语,在液为泪。
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素问》曰: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心藏脉,脉舍神;在气为吞,在液为汗。
心气虚则悲忧,实则笑不休。
脾藏营,营舍意;在气为噫,在液为涎。
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泾溲不利。
(噫音作嗳。
)
肺藏气,气舍魄;在气为咳,在液为涕。
肺气虚则鼻息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凭(《九墟》作盈)仰息。
肾藏一精一,一精一舍气;在气为欠,在液为唾。
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
必审察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而谨调之。
疚气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其一精一不守(一本作不一精一,不一精一则不正当)。
令人一陰一缩而筋挛,两胁肋骨不一举,一毛一悴色夭,死于秋。
《素问》曰:肝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志为怒,怒伤肝。
《九卷》及《素问》又曰:一精一气并于肝则忧。
解曰:肝虚则恐,实则怒,怒而不已,亦生忧矣。
肝之与肾,脾之与肺,互相成也。
脾者土也,四脏皆受成焉。
故恐发于肝而成于肾;一爱一发于脾,而成于肝。
肝合胆,胆者中一精一之府也。
肾藏一精一,故恐同其怒,怒同其恐,一过其节,则二脏俱伤,经言若错,其归一也。
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月困〉(音窘)脱肉,一毛一悴色夭,死于冬。
《素问》曰:心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志为喜,喜伤心。
《九卷》及《素问》又曰:一精一气并于心则喜,或言:心与肺脾二经有错,何谓也?解曰:心虚则悲,悲则忧;心实则笑,笑则喜。
心之与肺,脾之与心,亦互相成也。
故喜发于心而成于肺,思发于脾而成于心,一过其节,则二脏俱伤。
此经互言其义耳,非有错也。
(又杨上善云:心之忧在心变动,肺之忧在肺之志。
是则肺主于秋,忧为正也;心主于忧,变而生忧也)
脾,愁忧不解则伤意,意伤则闷乱,四肢不一举,一毛一悴色夭,死于春。
《素问》曰:脾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志为思,思伤脾。
《九卷》及《素问》又曰:一精一气并于脾则饥(一作畏。
)
肺喜乐,乐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其人皮革焦,一毛一悴色夭,死于夏。
《素问》曰:肺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志为忧,忧伤肺。
《九卷》及《素问》又曰:一精一气并于肺则悲。
肾,盛怒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俯仰,一毛一悴色夭,死于季夏。
《素问》曰;肾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志为怒,怒伤肾。
《九卷》及《素问》又曰:一精一气并于肾则恐,故恐惧而不改(一作解)则伤一精一,一精一伤则骨酸痿厥,一精一时自下。
是故五脏主藏一精一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一陰一虚,一陰一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
是故用针者,观察病人之态,以知一精一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
五者已伤,针不可以治也。
五脏变腧第二
黄帝问曰;五脏五腧,愿闻其数?岐伯对曰:人有五脏,脏有五变,变有五腧,故五五二十五腧,以应五时。
疚为牡脏,其色青,其时春,其日甲乙,其音角,其味酸(《素问》曰肝在味为辛,于经义为未通。
)
心为牡脏,其色赤,其时夏,其日丙丁,其音徵,其味苦(《素问》曰心在味为咸,于经义为未通。
)
脾为牡脏,其色黄,其时长夏,其日戊己,其音宫,其味甘。
肺为一牝一脏,其色白,其时秋,其日庚辛,其音商,其味辛(《素问》曰肺在味为苦,于经义为未通)。
肾为一牝一脏,其色黑,其时冬,其日壬癸,其音羽,其味咸。
是谓五变。
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夏刺腧;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
是谓五变,以主五腧。
曰:诸原安合,以致五腧?曰:原独不应五时,以经合之,以应其数,故六六三十六腧。
曰:何谓脏主冬,时主夏,音主长夏,味主秋,色主春?曰: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腧,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一作络)满而血者病在胃(一作胸),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故命曰味主合,是谓五变也。
人逆春气则少一陽一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一陽一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一陰一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一陰一不藏,肾气浊沉。
夫四时一陰一陽一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一陽一,秋冬养一陰一,以从其根,逆其根则伐其本矣。
故一陰一陽一者,万物之终始也。
顺之则生,逆之则死;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论五脏相传所胜也。
假使心病传肺,肺未病逆治之耳。
五脏六腑一陰一陽一表里第三
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
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
肝合胆,胆者清净之腑。
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
肾合膀一胱,膀一胱者津一液之腑。
少一陰一属肾,上连肺,故将两脏。
三焦者,中渎之腑,水道出焉,属膀一胱,是孤之腑。
此六腑之所合者也。
《素问》曰:夫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
皆藏于一陰一,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
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
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五脏者,藏一精一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称六腑虽少错,于理相发为佳。
)
疚胆为合,故足厥一陰一与少一陽一为表里。
脾胃为合,故足太一陰一与一陽一明为表里。
肾膀一胱为合,故足少一陰一与太一陽一为表里。
心与小肠为合,故手少一陰一与太一陽一为表里。
肺与大肠为合,故手太一陰一与一陽一明为表里。
五脏者,肺为之盖,巨肩陷,咽喉见于外。
心为之主,缺盆之道,■〈骨舌〉(音滑)骨有余,以候内■〈骨曷〉骭(音曷干)。
肝为之主将,使之候外,欲知坚固,视目大小。
脾主为胃(《九墟》《太素》作卫),使之迎粮,视唇一舌好恶,以知吉凶。
肾者主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一性一。
六腑者,胃为之海,广骸(《太素》作■〈月引〉)大颈张胸,五谷乃容。
鼻隧以长,以候大肠。
唇厚人中长,以候小肠。
目下裹大,其胆乃横。
鼻孔在外,膀一胱漏泄。
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
此所以候六腑也。
上下三等,脏安且良矣。
五脏六腑官第四
鼻者肺之官,目者肝之官,口一唇者脾之官,舌者心之官,耳者肾之官。
凡五官者,以候五脏。
肺病者喘一息鼻张,肝病者目眦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
故肺气通于鼻,鼻和则能知香臭矣。
心气通于舌,舌和则能知五味矣。
《素问》曰:心在窍为耳(一云舌)。
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既济。
心气通于舌,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在于耳(王冰云手少一陰一之络会于耳中)。
故肝气通于目,目和则能视五色矣。
《素问》曰:诸脉者皆属于目。
又《九卷》曰:心藏肺,肺舍神。
神明通体,故云属目。
脾气通于口,口和则能别五谷味矣。
肾气通于耳,耳和则能闻五音矣。
《素问》曰:肾在窍为耳。
然则肾气上通于耳,下通于一陰一也。
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
六腑不和,则留结为痈。
故邪在腑则一陽一脉不和,一陽一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一陽一气盛矣。
邪在脏则一陰一脉不和,一陰一脉不和则血留之,血留之则一陰一气盛矣。
一陰一气太盛,则一陽一气不得相营也,故曰格。
一陰一陽一俱盛,不得自相营也,故曰关格。
关格者,不得尽(一作尽期)而死矣。
五脏大小六腑应候第五
黄帝问曰:人俱受气于天,其有独尽天寿者,不免于病者,何也?岐伯对曰:五脏者固有大小具下坚脆端正偏倾者,六腑亦有大小长短厚薄结直缓急者。
凡此二十五变者,各各不同,或善或恶,或吉或凶也。
心小则安,邪弗能伤(《太素》云外邪不能伤),易伤于忧;心大则忧弗能伤,易伤于邪(《太素》亦作外邪);心高则满于肺中,闷而善忘,难开以言;心下则脏外,易伤于寒,易恐以言;心坚则脏安守固;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心端正则和利难伤;心偏倾则一操一持不一,无守司也。
(杨上善云:心脏言神有八变,后四脏但言脏变不言神变者,以神为魂魄意之主,言其神变则四脏可知,故略而不言也。
)
肺小则少饮,不病喘(一作喘喝);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逆气;肺高则上气喘一息咳逆;肺下则一逼一贲迫肺,善胁下痛;肺坚则不病咳逆上气;肺脆则善病消瘅易伤也(一云易伤于热喘一息鼻衄);肺端正则和利难伤;肺偏倾则病胸胁偏痛。
疚小则安,无胁下之病;肝大则一逼一胃迫咽,迫咽则善(一作苦)膈中,且胁下痛;肝高则上支贲加胁下急,为息贲;肝下则一逼一胃,胁下空,空则易受邪;肝坚则脏安难伤;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肝端正则和利难伤;肝偏倾则胁下偏痛。
脾小则安,难伤于邪;脾大则苦腠■〈月少〉(音停)而痛,不能疾行;脾高则■〈月少〉引季胁而痛;脾下则下加于大肠,下加于大肠则脏外易受邪;脾坚则脏安难伤;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脾端正则和利难伤;脾偏倾则瘛疭善胀。
肾小则安难伤;肾大则(一本云耳聋或鸣,汁出)善病腰痛,不可以俯仰,易伤于邪;肾高则善病腰膂痛,不可以俯仰(一本云背急缀耳脓血出或生肉塞);肾下则腰一尻一痛,不可俯仰,为狐疝;肾坚则不病腰痛;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肾端正则和利难伤;肾偏倾则善腰一尻一痛。
凡此二十五变者,人之所以善常病也。
曰:何以知其然?曰:赤色小理者心小,粗理者心大,无■〈骨曷〉骭者心高,■〈骨曷〉骭小短举者心下,■〈骨曷〉骭长者心坚,■〈骨曷〉骭弱小以薄者心脆,■〈骨曷〉骭直下不一举者心端正,■〈骨曷〉骭(一作面)一方者心偏倾。
白色小理者肺小,粗理者肺大,巨肩反(一作大)膺陷喉者肺高,合腋张胁者肺下,好肩背厚者肺坚,肩背薄者肺脆,背膺厚者肺端正,膺偏竦(一作欹)者肺偏倾。
青色小理者肝小,粗理者肝大,广胸反骹者肝高,合胁脆骹者肝下,胸胁好者肝坚,胁骨弱者肝脆,膺胁腹好相得者肝端正,胁骨偏举者肝偏倾。
黄色小理者脾小,粗理者脾大,揭唇者脾高,唇下纵者脾下,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
黑色小理者肾小,粗理者肾大,耳高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好前居牙车者肾端正,耳偏高者肾偏倾。
凡此诸变者,持则安,减则病也。
曰:愿闻人之有不可病者,至尽天寿,虽有深忧大恐怵惕之志,犹弗能感也,大寒甚热弗能伤也;其有不离屏一蔽室内,又无怵惕之恐,然不免于病者何也?曰:五脏六腑,邪之舍也。
五脏皆小者,少病,善焦心,人愁忧。
五脏皆大者,缓于事,难使以忧。
五脏皆高者,好高举措。
五脏皆下者,好出人下。
五脏皆坚者,无病。
五脏皆脆者,不离于病。
五脏皆端正者,和利得人心。
五脏皆偏倾者,邪心善盗,不可为人,平反复言语也。
曰:愿闻六腑之应。
曰: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也。
《素问》曰:肺之合皮也,其荣一毛一也,其主心也。
下章言肾之应毫一毛一,于义为错。
心合小肠,小肠者,脉其应也。
《素问》曰: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
其义相顺。
疚合胆,胆者,筋其应也。
《素问》曰: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
其义相顺。
脾合胃,胃者,肉其应也。
《素问》曰: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
其义相顺。
肾合三焦膀一胱,三焦膀一胱者,腠理毫一毛一其应也。
《九卷》又曰:肾合骨。
《素问》曰: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其义相同。
曰:应之奈何?曰:肺应皮。
皮厚者大肠厚,皮薄者大肠薄,皮缓腹里大者大肠缓而长,皮急者大肠急而短,皮滑者大肠直,皮肉不相离者大肠结。
心应脉。
皮厚者脉厚,脉厚者小肠厚,皮薄者脉薄;脉薄者小肠薄;皮缓者脉缓,脉缓者小肠大而长;皮薄而脉冲小者;小肠小而短;诸一陽一经脉皆多纡曲者,小肠结。
脾应肉。
肉■〈月困〉坚大者胃厚,肉■〈月困〉么者胃薄,肉■〈月困〉小而么者胃不坚,肉■〈月困〉不称其身者胃下,胃下者小脘约不利,(《太素》作下脘未约。
)肉■〈月困〉不坚者胃缓,肉■〈月困〉无小奎叅标紧,(一本作无小奎累)者胃急,肉■〈月困〉多小奎叅(一本亦作累字)者胃结,胃结者上脘约不利。
疚应筋。
爪厚色黄者胆厚,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濡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约者胆直,爪恶色黑多文者胆结。
肾应骨。
密理厚皮者三焦膀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一胱薄,腠理疏者三焦膀一胱缓,皮急而无毫一毛一者三焦膀一胱急,毫一毛一美而粗者三焦膀一胱直,稀毫一毛一者三焦膀一胱结。
曰:薄厚美恶皆有其形,愿闻其所病。
曰:各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十二原第六
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
十二原者,出于四关。
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
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骨之气味者也。
五脏有疾,出于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
明知其原,睹其应,知五脏之害矣。
一陽一中之少一陰一肺也,其原出于太渊二。
一陽一中之太一陽一心也,其原出于大陵二。
一陰一中之少一陽一肝也,其原出于太冲二。
一陰一中之太一陰一肾也,其原出于太溪二。
一陰一中之至一陰一脾也,其原出于太白二。
膏之原出于鸠尾一。
肓之原出于脖(满设切)胦(鸟朗切)一。
凡十二原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病者也。
胀取三一陽一,飧泄取三一陰一(一云滞取三一陰一)。
今夫五脏之有病,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
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
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
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十二经水第七
黄帝问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
夫十二经水者,受水而行之。
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
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
经脉者,受血而营之。
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浅,灸之壮数,可得闻乎?岐伯对曰: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中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气血,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定数。
其治以针灸,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也。
此人之参天地而应一陰一陽一,不可不审察之也。
足一陽一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
足太一陽一外合于清水,内属于膀一胱,而通水道焉。
足少一陽一外合于渭水,内属于胆。
足太一陰一外合于湖水,内属于脾。
足厥一陰一外合于沔水,内属于肝。
足少一陰一外合于汝水,内属于肾。
手一陽一明外合于江水,内属于大肠。
手太一陽一外合于淮水,内属于小肠,而水道出焉。
手少一陽一外合于漯水,内属于三焦。
手太一陰一外合于河水,内属于肺。
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
手少一陰一外合于济水,内属于心。
凡此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皆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
人经亦然。
故天为一陽一,地为一陰一,腰以上为天,下为地。
故海以北者为一陰一,湖以北者为一陰一中之一陰一,漳以南者为一陽一,河以北至漳者为一陽一中之一陰一,漯以南至江者为一陽一中之一陽一,此一州之一陰一陽一也。
此人所以与天地相参也。
曰:夫经水之应经脉也,其远近之浅深,水血之多少,各不同。
合而刺之奈何?曰:足一陽一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而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写。
足一陽一明多血气,刺深六分,留十呼。
足少一陽一少血气,刺深四分,留五呼。
足太一陽一多血气,刺深五分,留七呼。
足太一陰一多血少气,刺深三分,留四呼。
足少一陰一少血多气,刺深二分,留三呼。
足厥一陰一多血少气,刺深一分,留一呼。
手之一陰一陽一,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也疾,其刺深皆无过二分,留皆无过一呼。
其少长小大肥瘦,以心料之,命曰法天之常,灸之亦然。
灸而过此者,得恶火则骨枯脉涩,刺而过此者则脱气。
曰:夫经脉之大小,血之多少,肤之厚薄,肉之坚脆,及■〈月困〉之大小,可以为度量乎?曰:其可为量者,取其中度者也,不甚脱肉而血气不衰者也。
若失度人之痟(音消,渴病)瘦而形肉脱者,乌可以度量刺乎。
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
四海第八
人有四海,十二经水者皆注于海。
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
胃者为水谷之海,其腧上在气街,下至三里。
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腧上在大杼,下出巨虚上下廉。
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腧上在柱骨之上下,前在人迎。
脑者为髓之海,其腧上在其盖,下在风府。
凡此四海者,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利,不知调者害。
曰:四海之逆顺奈何?曰:气海有余,则气满胸中悗,急息面赤;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
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郁也,然不知其所病;不足则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
水谷之海有余,则腹胀满;不足则饥不受谷食。
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不足则脑转耳鸣,胫胻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曰:调之奈何?曰:审守其腧而调其虚实,无犯其害;顺者得复,逆者必败。
气息周身五十营四时十分漏刻第九
黄帝问曰:五十营奈何?岐伯对曰:周天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
人经络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
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
十息脉行六尺,日行二分。
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分有奇。
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有奇。
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百十分有奇。
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已终矣。
(王冰曰:此略而言之也,细言之,则常以一十周加一分又十分分之六,乃奇分尽也)。
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
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
气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一日一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一精一。
不应数者,谓之狂生。
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也。
(此段旧在经脉根结之末,今移在此。
)
曰:卫气之行,出入之会何如?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一面七宿,周天四七二十八宿,房昂为纬,张虚为经;是故房至毕为一陽一,昂至心为一陰一。
一陽一主昼,一陰一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一夜五十周于身。
昼日合于一陽一二十五周,夜行于一陰一亦二十五周,周于五脏(一本作岁);是故平旦一陰一气尽,一陽一气出于目,目张则气行于头,循于项,下足太一陽一,循背下至小指端。
其散者,分于目,别(一云别于目锐眦),下手太一陽一,下至手小指外侧。
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一陽一,注小指次指之间。
以上循手少一陽一之分侧,下至小指之间。
别者以上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一陽一明,下行至跗上。
入足五指之间。
其散者从耳,下手一陽一明入大指之间。
入掌中,直至于足,入足心,出内踝下行一陰一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
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于身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于身三周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气行于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气行于身九周;日行六舍,人气行于身十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气行于身十二周与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舍,人气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与十人身之四。
一陽一尽于一陰一,一陰一受气矣。
其始入于一陰一,常从足少一陰一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一周。
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身(一云一陰一脏)一周与十分脏之八,亦如一陽一之行二十五周而复会于目。
一陰一陽一一日一一夜,舍于奇分十分身之四与十分脏之四(一作二,上文十分脏之八,此言十分脏之四,疑有误)。
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以奇分不尽渴也。
曰:卫气之在身也,上下往来无已,其候气而刺之奈何?曰:分有多少,日有长短,春秋冬夏,各有分理,然后常以平旦为纪,夜尽为始。
是故一日一一夜,漏水百刻。
二十五刻者,半日之度也。
常如是无已,日入而止,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
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
是谓逢时。
病在于一陽一分,必先候其气之加在于一陽一分而刺之;病在于一陰一分,必先候其气之加在于一陰一分而刺之,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百病不除。
水下一刻,人气在太一陽一;水下二刻,人气在少一陽一;
水下三刻,人气在一陽一明;水下四刻,人气在一陰一分;
水下五刻,人气在太一陽一;水下六刻,人气在少一陽一;
水下七刻,人气在一陽一明;水下八刻,人气在一陰一分;
水下九刻,人气在太一陽一;水下十刻,人气在少一陽一;
水下十一刻,人气在一陽一明;水下十二刻,人气在一陰一分;
水下十三刻,人气在太一陽一;水下十四刻,人气在少一陽一;
水下十五刻,人气在一陽一明;水下十六刻,人气在一陰一分;
水下十七刻,人气在太一陽一;水下十八刻,人气在少一陽一;
水下十九刻,人气在一陽一明;水下二十刻,人气在一陰一分;
水下二十一刻,人气在太一陽一;水下二十二刻,人气在少一陽一;
水下二十三刻,人气在一陽一明;水下二十四刻,人气在一陰一分;
水下二十五刻,人气在太一陽一。
此少半日之度也。
从房至毕一十四度,水下五十刻,半日之度也。
从昴至心亦十四度,水下五十刻,终日之度也。
日行一舍者,水下三刻与十(《素问》作七)分刻之四。
大要常以日加之于宿上也,则知人气在太一陽一。
是故日行一宿,人气在三一陽一与一陰一分。
常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纷纷■〈白分〉■〈白分〉(普巴切),终而复始。
一日一一夜,水行百刻而尽矣。
故曰刺实者刺其来,刺虚者刺其去,此言气之存亡之时,以候虚实而刺之也。
营气第十
营气之道,内谷为宝。
谷入于胃,气传之肺,流一溢于中,布散于外。
一精一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故气从太一陰一出,循臂内上廉。
注手一陽一明上行至面。
注足一陽一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
与太一陰一合,上行抵脾,从脾注心中。
循手少一陰一出腋下臂,注小指之端。
合手太一陽一上行乘腋,出■〈出頁〉(一作项)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一陽一,循脊下一尻一下行,注小指之端。
循足心,注足少一陰一,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
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入(一作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手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
合手少一陽一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
注足少一陽一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
合足厥一陰一上行至肝,从肝上注鬲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一作关)。
其支别者,上额循颠下项中,循脊入骶(音氐),是督脉也。
络一陰一器,上过一毛一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一注肺中,复出太一陰一。
此营气之行,逆顺之常也。
营卫三焦第十一
黄帝问曰:人焉受气,一陰一陽一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安从会,老壮不同气,一陰一陽一异位,愿闻其会?岐伯对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气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
一陰一陽一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一陰一二十五度,行于一陽一亦二十五度,分为昼夜。
故至一陽一而起,至一陰一而止。
故日中而一陽一陇(一作袭,下同)为重一陽一,夜半而一陰一陇为重一陰一。
故太一陰一主内,太一陽一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
夜半为一陰一陇,夜半后而一陰一衰,平旦一陰一尽而一陽一受气。
日中为一陽一陇,日西而一陽一衰,日入一陽一尽而一陰一受气。
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名曰合一陰一。
平旦一陰一尽而一陽一受气。
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
曰:老人不夜瞑,少壮不夜寤者,何气使然?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利,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一精一而夜瞑。
老者之气血减,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一精一而夜不得瞑。
曰:愿闻营卫之所行,何道从始?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
上焦出于胃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手太一陰一之分而行,还注手一陽一明,上至舌,下一注足一陽一明,常与营俱行于一陰一陽一各二十五度为一周,故日夜五十周而复始,大会于手太一陰一。
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则汗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一毛一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悍慓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名曰漏泄。
中焦亦并于胃口,出上焦之后,此所以受气,泌糟粕,蒸津一液,化其一精一微,上注于肺,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
曰: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也?曰:营卫者一精一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也。
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有两死而无两生也。
下焦者,别于回肠,注于膀一胱而渗入焉。
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为下焦,渗而俱下,渗泄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一胱也。
曰:人饮酒,酒亦入胃,米未熟而小一便独先下者何也?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滑(一作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也。
故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一陰一陽一清浊一精一气津一液血脉第十二
黄帝问曰:愿闻人气之清浊者,何也?岐伯对曰:受谷者浊,受气者清。
清者注一陰一,浊者注一陽一。
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下行于胃。
清者上行,浊者下行。
清浊相干,名曰乱气。
曰:夫一陰一清而一陽一浊,浊中有清,清中有浊,别之奈何?曰:气之大别,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流于胃;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肺之浊气下一注于经,内积于海。
曰:诸一陽一皆浊,何一陽一独甚?曰:手太一陽一独受一陽一之浊,手太一陰一独受一陰一之清。
其清者上走孔窍,其浊者下行诸经。
故诸一陰一皆清,足太一陰一独受其浊。
曰:治之奈何?曰: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
故刺一陰一者深而留之,刺一陽一者浅而疾取之,清浊相干者以数调之也。
曰:人有一精一气津一液血脉,何谓也?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一精一。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一毛一,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腠理发泄,汗出腠理(一作溙溙)是谓津。
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出泄,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中焦受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拥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也。
曰: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曰:一精一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一泄;液脱者骨痹,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胻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脉脱者其脉空虚。
此其候也。
曰:六气贵贱何如?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津一液五别第十三
黄帝问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
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暑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不知其何由生?岐伯对曰: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分注其海,津一液各走其道。
故上焦(一作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者为津,其留而不行者为液。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
天寒则腠理闭,气涩不行,水下流于膀一胱,则为溺与气。
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故五脏六腑之津一液,尽上渗于目。
心悲气并则心系急,急则肺叶举,举则液上溢。
夫心系急,肺不能常举,乍上乍下,故咳而涎出矣。
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矣,肠胃充郭故胃缓,缓则气逆,故唾出矣。
五谷之津一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一陰一股。
一陰一陽一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一陰一,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则腰脊痛而胻酸,一陰一陽一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一液不化,水谷并于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于膀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
此津一液五别之顺逆也。
奇邪血络第十四
黄帝问曰:愿闻其奇邪而不在经者,何也?岐伯对曰:血络是也。
曰:刺血络而仆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出黑而浊者,血出清而半为汁者,何也?发针而肿者,何也?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苍苍然者,何也?发针而面色不变而烦闷者,何也?血出多而不动摇者,何也?愿闻其故。
曰:脉气甚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
血气俱盛而一陰一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
一陽一气积蓄久留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
新饮而液渗于络,而未和合于血,故血出而汁别焉。
其不新饮者,身中有水,久则为肿,一陰一气积于一陽一,其气因于络,故刺之血未出而气先行,故肿。
一陰一陽一之气,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泻之,则一陰一陽一俱脱,表里相离,故脱色而苍苍然也。
刺之不变而烦闷者,刺络而虚经,虚经之属于一陰一者,一陰一气脱,故烦闷。
一陰一陽一相得而合为痹者,此为内溢于经,而外注于络,如是一陰一陽一皆有余,虽多出一血,弗能虚也。
曰:相之奈何?曰:血脉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箸,刺而泻之万全,故无失数;失数而返,各如其度。
曰:针入肉者,何也?曰:热气因于针则热,热则血著于针,故坚焉。
五色第十五
雷公问曰:闻风者,百病之始也;厥逆,寒湿之所起也。
别之奈何?黄帝答曰:当候眉间(《太素》作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在地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也。
曰:人有不病卒死,何以知之?曰: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矣。
曰:凡病少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曰:赤色出于两颧,大如拇指者,病虽少愈,必卒死。
黑色出于颜(《太素》作庭),大如拇指,不病亦必卒死矣。
曰:其死有期乎?曰:察其色以言其时。
颜者,首面也。
眉间以上者,咽喉也(《太素》眉间以上作阙上)。
眉间以中(《太素》亦作阙中)者,肺也。
下极者,心也。
直下者,肝也。
肝左者,胆也。
下者,脾也。
方上者,胃也。
中央者,大肠也。
侠傍者,肾也。
当肾者,脐也。
面王以上者(王古本作壬字),小肠也。
面王以下者,膀一胱字子处也。
颧者,肩也。
后颧者,臂也。
臂以下者,手也。
目内眦上者,膺一乳一也。
侠绳而上者,背也。
循牙车以上者,股也。
中央者,膝也。
膝以下者,胻也。
当胻以下者,足也。
巨分者,股里也。
巨屈者,膝膑也。
此五脏六腑支局(一作节)之部也。
五脏五色之见者,皆出其部也。
其部骨陷者,必不免于病也。
其部色乘袭者,虽病甚不死也。
曰五官具五色,何也?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
曰:以色言病之间甚奈何?曰:其色粗以明者为间,沉垩(一作夭,下同)者为甚,其色上行者病亦甚,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已。
五色各有脏部,有外部,有内部。
其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其病从外走内。
其色从内部走外部者,其病从内走外。
病生于内者,先治其一陰一,后治其一陽一,反者益甚。
病生于外者,先治其一陽一,后治其一陰一(《太素》云:病生于一陽一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
与此文异,义同),反者益甚。
用一陽一和一陰一,用一陰一和一陽一。
审明部分,万举万当。
能别左右,是谓大通。
男一女异位,故曰一陰一陽一。
审察泽垩,谓之良工。
沉浊为内,浮清为外,黄赤为风,青黑为痛,白为寒,黄而膏泽者为脓,赤甚者为血,痛甚者为挛,寒甚者为皮不仁。
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审其泽垩以观成败,察其浮散以知近远,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积神于心以知往今。
故相气不微,不知是非。
属意勿去,乃知新故。
色明不粗,沉垩为甚。
不明不泽,其病不甚,其色散驹驹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气痛,聚未成也。
肾乘心,心先病,肾为应,色其(一作皆)如是。
男子色在面王,为少腹痛,下为一卵一痛,其圜直为一茎一痛,高为本,下为首,狐疝■〈疒頽〉一陰一病之属也。
女子色在面王,为膀一胱字子处病,散为痛,薄为聚,方圜左右各如其色形,其随而下至骶为一婬一,有润如膏状,为暴食不洁,左为右(一作左),右为左(一作右),其色有邪,聚空满而不端,面色所指者也。
色者青黑赤白黄,皆端满有别乡。
别乡赤者,其色亦赤,大如榆荚,在面王为不月。
其色上锐首空上向,下锐下向,在左右如法。
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
肝合筋,青当筋,心合脉,赤当脉。
脾合肉,黄当肉。
肺合皮,白当皮。
肾合骨,黑当骨。
夫一精一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色也。
白欲如白璧之泽(一云鹅羽),不欲如垩(一云盐)也。
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也。
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也。
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炭(《素问》作地苍)也。
五色一精一微象见,其寿不久也。
青如草滋,黑如炲煤,黄如枳实,赤如衃(音披)血,白如枯骨,此五色见而死也。
青如翠羽,黑如鸟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此五色见而生也。
生于心,如以缟裹朱。
生于肺,如以缟裹红。
生于肝,如以缟裹绀。
生于脾,如以缟裹栝蒌实。
生于肾,如以缟裹紫。
此五脏所生之外营也。
凡相五色,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
面青目赤(一作青),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者,皆死也。
一陰一陽一二十五人形一性一血气不同第十六
黄帝问曰:人有一陰一陽一,何谓一陰一人,何谓一陽一人?少师对曰:天地之间,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一陰一一一陽一而已。
盖有太一陰一之人,少一陰一之人,太一陽一之人,少一陽一之人,一陰一陽一和平之人。
凡此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血气亦不同也。
太一陰一之人,贪而不仁,下济湛湛,好内而恶出,心抑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人,此太一陰一之人也。
少一陰一之人,少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嫉而无恩,此少一陰一之人也。
太一陽一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无改(一作悔),此太一陽一之人也。
少一陽一之人,諟谛好自贵,有小小抠,则高自宣,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一陽一之人也。
一陰一陽一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而谦让,卑而不谄,是谓至治。
古之善用针灸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
太一陰一之人,多一陰一而无一陽一,其一陰一血浊,其卫气涩,一陰一陽一不知,缓筋而厚皮,不之疾泻,不能移之。
少一陰一之人,多一陰一而少一陽一,小胃而大肠,六腑不调,其一陽一明脉小而太一陽一脉大,必审而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
太一陽一之人,多一陽一而无一陰一,必谨调之,无脱其一陰一而泻其一陽一,一陽一重脱者易狂,一陰一陽一皆脱者暴死不知人。
少一陽一之人,多一陽一而少一陰一,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在外,实一陰一而虚一陽一,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重不足,病不起矣。
一陰一陽一和平之人,其一陰一陽一之气和,血脉调,宜谨审其一陰一陽一,视其邪正,安其容仪,审其有余,察其不足,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所以调一陰一陽一,别五态之人也。
太一陰一之人,其状黮黮(音朕)然黑色,念然下意,临临然长大,■〈月困〉(音窘)然未偻。
少一陰一之人,其状清然窃然,固以一陰一贼,立而躁险,行而似伏。
太一陽一之人,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腘。
少一陽一之人,其状立则好仰,行则好摇其两臂,两臂肘皆出于背。
一陰一陽一和平之人,其状逶逶然,随随然,颙颙然,哀哀然,豆豆然,众人皆曰君子。
(一本多愉愉然,■〈日旋〉■〈日旋〉然。
)
黄帝问曰:余闻一陰一陽一之人于少师。
少师曰:天地之间不离于五,故五五二十五人之形,血气之所生别,而以候从外知内何如?岐伯对曰: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声,而二十五人具也。
木形之人,比于上角,苍色小头,长面大肩,平背直身,小手足,好有材,好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奈春夏不奈秋冬,感而成病,主足厥一陰一佗佗然。
大角(一曰左角)之人,比于左足少一陽一,少一陽一之上遗遗然。
右角(一曰少角)之人,比于右足少一陽一,少一陽一之下随随然。
钛角(音太,一曰右角)之人,比于右足少一陽一,少一陽一之上鸠鸠然(一曰推推然)。
判角之人,比于左足少一陽一,少一陽一之下括括然。
火形之人,比于上徵,赤色广KT,锐面小头,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安地,疾心行遥,肩背肉满,有气轻财,少信多虑,见事明了,好颜急心,不寿暴死,奈春夏不奈秋冬,感而生病,主手少一陰一窍窍然(一曰核核然)。
太徵之人,比于左手太一陽一,太一陽一之上肌肌然。
少徵之人,比于右手太一陽一,太一陽一之下慆慆然(慆音剔,又音倘)。
右徵之人,比于右手太一陽一,太一陽一之上鲛鲛然(一曰熊熊然)。
判徵之人,比于左手太一陽一,太一陽一之下支支然,熙熙然。
土形之人,比于上宫,黄色,大头圆面,美肩背,大腹,好股胫,小手足,多一肉,上下相称,行安地,举足浮,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奈秋冬不奈春夏,春夏感而生病,主足太一陰一敦敦然。
太宫之人,比于左足一陽一明,一陽一明之上婉婉然。
加宫之人,比于左足一陽一明,一陽一明之下烗烗(音咳)然(一曰坎坎然)。
少宫之人,比于右足一陽一明,一陽一明之上枢枢然。
左宫之人,比于右足一陽一明,一陽一明之下兀兀然(一曰众之人,一曰一陽一明之上)。
金形之人,比于上商,白色,小头方面,小肩背,小竟,小手足,如骨发踵,外骨轻身(一曰发动轻身)清廉急心,静悍善为吏,奈秋冬不奈春夏,春夏感而生病,主手太一陰一敦敦然。
太商之人,比于左手一陽一明,一陽一明之上廉廉然。
右商之人,比于左手一陽一明,一陽一明之下脱脱然。
左商之人,比于右手一陽一明,一陽一明之上监监然。
少商之人,比于右手一陽一明,一陽一明之下严严然。
水形之人,比于上羽,黑色,大头面不平(一云曲面),广颐小肩,大腹小手足(小一作大),发行摇身,下一尻一长,背延延然,不敬畏,善欺绐人,殆戮死,奈秋冬不奈春夏,春夏感而生病,主足少一陰一污污然。
大羽之人,比于右足太一陽一,太一陽一之上颊颊然。
少羽之人,比于左足太一陽一,太一陽一之下纡纡然。
众之为人,比于右足太一陽一,太一陽一之下洁洁然。
桎之为人,比于左足太一陽一,太一陽一之上安安然。
曰:得其形不得其色何如?曰:形胜色,色胜形者,至其胜时年加,害则病行,失则忧矣。
形色相得,富贵大乐。
曰:其形色相胜之时,年加可知乎?曰:凡人之大忌常加九岁。
七岁,十六岁,二十五岁,三十四岁,四十三岁,五十二岁,六十一岁,皆人之忌,不可不自安也。
感则病,失则忧矣。
曰:脉之上下血气之候,以知形气奈何?曰:足一陽一明之上,血气盛则须美长,血多气少则须短,气多血少则须少,血气俱少则无须,两吻多画。
(须字一本俱作髯字,吻音稳。
)足一陽一明之下,血气盛则下一毛一美长至胸;血多气少则下一毛一美短至脐,行则善高举足,足大指少肉,足善寒,血少气多则肉善瘃(瘃音斸);血气皆少则无一毛一,有则稀而枯瘁,善痿厥足痹。
足少一陽一之上,血气盛则通髯美长,血多气少则通髯美短,血少气多则少髯,血气皆少则无髯,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爪枯。
足少一陽一之下,血气盛则胫一毛一美长,外踝肥;血多气少则胫一毛一美短,外踝皮坚而厚;血少气多则胻一毛一少,外踝皮薄而软;血气皆少则无一毛一,外踝瘦而无肉。
足太一陽一之上,血气盛则美一眉,眉有毫一毛一;血多气少则恶眉,面多小理;血少气盛则面多一肉,血气和则美色。
足太一陰一之下,血气盛则跟肉满,踵坚;气少血多则瘦,跟空;血气皆少则善转筋,踵下痛。
手一陽一明之上,气血盛则上髭美,血少气多则髭恶,血气皆少则善转筋,无髭。
手一陽一明之下,血气盛则腋下一毛一美,手鱼肉以温;气血皆少则手瘦以寒。
手少一陽一之上,血气盛则眉美以长,耳色美;血气皆少则耳焦恶色。
手少一陽一之下,血气盛则手拳多一肉以温;血气皆少则瘦以寒;气少血多则瘦以多脉。
手太一陽一之上,血气盛则多髯,面多一肉以平;血气皆少则面瘦黑色。
手太一陽一之下,血气盛则掌肉充满;血气皆少则掌瘦以寒。
黄赤者多热气,青白者少热气,黑色者多血少气。
美一眉者太一陽一多血,通髯极须者少一陽一多血,美须者一陽一明多血,此其时然也。
夫人之常数,太一陽一常多血少气,少一陽一常多气少血,一陽一明常多血多气,厥一陰一常多气少血,少一陰一常多血少气,太一陰一常多血少气,此天之常数也。
曰:二十五人者,刺之有约乎?曰:美一眉者,足太一陽一之脉血气多;恶眉者,血气少。
其肥而泽者,血气有余;肥而不泽者,气有余,血不足。
瘦而无泽者,血气俱不足。
审察其形气有余不足而调之,可以知顺逆矣。
曰:刺其一陰一陽一奈何?曰:按其寸口人迎以调一陰一陽一,切循其经络之凝泣结而不通者,此于身背为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泣,凝泣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
其结络者,脉结血不行,决之乃行。
故曰:气有余于上者,导而下之;气不足于上者,推而往之;其稽留不至者,因而迎之。
必明于经隧,乃能持之。
寒与热争者,导而行之;其宛陈血不结者,即而取之。
必先明知二十五人,别血气之所在,左右上下,则刺约毕矣。
曰: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之乃知,或发针而气逆,或数刺病益甚。
凡此六者,各不同形,愿闻其方?曰:重一陽一之盛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矫矫蒿蒿(一本作熇熇高高),言语善疾,举足喜高,心肺之脏气有余,一陽一气滑盛而扬,故神动而气先行,此人颇有一陰一者也。
多一陽一者多喜,多一陰一者多怒,数怒者易解,故曰颇有一陰一。
其一陰一陽一之离合难,故其神不能先行。
一陰一陽一和调者,血气淖泽滑利,故针入而气出,疾而相逢也。
其一陰一多而一陽一少,一陰一气沉而一陽一气浮者内藏,故针已出,气乃随其后,故独行也。
其多一陰一而少一陽一者,其气沉而气往难,故数刺之乃知。
其气逆与其数刺病益甚者,非一陰一陽一之气也,沉浮之势也,此皆粗之所败,工之所失,其形气无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