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
卷二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上)
雷公问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愿闻其道?黄帝答曰: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
肺手太一陰一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一陰一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廉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然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音务,又音茂),是谓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音如)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一便数而欠。
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一云卒遗矢无度)。
为此诸病。
凡十二经之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则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大肠手一陽一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外侧,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循臑外廉上肩,出髃(音隅)骨之前廉,上出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鬲,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直上至颈,贯颊,下入齿中,还出侠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侠鼻孔。
是动则病齿痛,颊肿。
是主津一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音求)衄,喉痹,肩前臑痛者,大指次指痛不用。
气盛有余则当脉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为此诸病。
盛者则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则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胃足一陽一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傍约大肠之脉,下循鼻外,上入齿中,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鬲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一乳一内廉,下侠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入膝膑中,下循胻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是动则病凄凄然振寒,善伸数欠,颜黑。
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臂(一作骭)厥。
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瘈(一作疟)温一婬一汗出,鼽衄,口一唇紧,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一乳一、气街、股、伏兔、胻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
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为此诸病。
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脾足太一陰一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胻骨后,交出厥一陰一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鬲侠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鬲注心中。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一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寒疟、溏,瘕(音加)泄、水闭、黄疸,不能食,唇青,强立股膝内肿痛,厥,足大指不用。
为此诸病。
盛者则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心手少一陰一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鬲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侠咽,系目系(一本作循胸出胁)。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上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循太一陰一心主之后,下肘中内廉,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内出其端。
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
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满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
为此诸病。
盛者则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小肠手太一陽一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向腋下,络心,循咽下鬲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出頁〉(音拙)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
是主腋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为此诸病。
盛者则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则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膀一胱足太一陽一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会于后一陰一,贯一臀一入腘中。
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一作髋)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足踉也)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腰似折不可以曲,腘如结,腨如裂,是谓踝厥。
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颠疾,头囟(音信)项颈间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一尻一腘腨脚皆痛,小指不用。
为此诸病。
盛者则人迎大再倍于寸口。
虚者则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肾足少一陰一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趣足心,出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腨内,出腘中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一胱。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一本云从横骨中挟脐循腹里上行而入肺)。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黑如炭色,咳唾则有血,喝喝(一作喉鸣)而喘,坐而欲起,目■〈硫,目代石〉■〈硫,目代石〉无所见,心如悬饥状,是为骨厥。
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
灸则强食生肉,缓带被发,大杖重履而步。
为此诸病。
盛者则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心主手厥一陰一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鬲,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一陰一、少一陰一之间,入肘中,下循臂行两筋之间,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
是主脉(一作心包络)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为此诸病。
盛者则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三焦手少一陽一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一陽一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鬲,遍属三焦。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侠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额(一作颊),至■〈出頁〉。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
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为用。
为此诸病。
盛者则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则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胆足少一陽一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一陽一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一陽一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别目锐眦,下大迎,合手少一陽一抵于■〈出頁〉下(一本云别目锐眦上迎手少一陽一于额),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一毛一际,横入髀厌中。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中,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一陽一,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端。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入爪甲,出三一毛一。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面微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一陽一厥。
是主骨所生病者,头面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痛,马刀挟瘿,汗出振寒,疟,胸中胁肋髀膝外至胻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为此诸病。
盛者则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疚足厥一陰一之脉,起于大指丛一毛一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外踝八寸,交出太一陰一之后,上腘内廉,循股一陰一入一毛一中,环一陰一器,抵小竟,侠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一云:其支者,从小竟与太一陰一、少一陽一结于腰髁夹脊下第三第四骨孔中)。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中。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疒頽〉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
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洞泄,狐疝,遗一精一癃一闭。
为此诸病。
盛者则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足少一陰一气绝则骨枯,少一陰一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一作软)则肉不能著骨也,骨肉不相亲则肉濡而却,肉濡而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润泽,无润泽者骨先死,戊笃己死,土胜水也。
手少一陰一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发色不泽,故面色如黧(一作漆柴)者血先死,壬笃癸死,水胜火也。
《灵枢》云:少一陰一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
足太一陰一气绝则脉不营其口一唇,口一唇者肌肉之本也,脉弗营则肌肉濡,肌肉濡则人中满(一作舌痿),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
手太一陰一气绝则皮一毛一焦,太一陰一者行气温于皮一毛一者也,气弗营则皮一毛一焦,皮一毛一焦则津一液去,津一液去则皮节著,皮节著则爪枯一毛一折,一毛一折者一毛一先死,丙笃丁死,火胜金也。
《九卷》云: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则面黑皮一毛一焦而终矣。
足厥一陰一气绝则筋弛,厥一陰一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一陰一器,而脉络于舌本,故脉弗营则筋缩急,筋缩急则引一卵一与舌,故唇青舌卷一卵一缩则筋先死,庚笃辛死,金胜木也。
《九卷》云:中热嗌干,喜溺烦心,甚则舌卷一卵一上缩而终矣。
五一陰一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运为志先死,故志先死则远一日半而死矣。
太一陽一脉绝,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疭,其色白,绝汗乃出,则终矣。
少一陽一脉绝,其终也,耳聋,百节尽纵,目橐(一作■〈環,去王〉,一本无此字)系绝,系绝一日半死,其死也,目白(一作色青白)乃死。
一陽一明脉绝,其绝也,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而不行(一作不仁),则终矣。
六一陽一俱绝则一陰一陽一相离,一陰一陽一相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大如贯珠,转出不流,则气先死矣。
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此十二经之败也。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下)
黄帝问曰:经脉十二,而手太一陰一之脉独动不休何也?岐伯对曰:足一陽一明胃脉也,胃者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一陰一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脉一呼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
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五味入于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一陰一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故五气入于鼻,藏于心肺,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九卷》言其动,《素问》论其气,此言其为五脏之所主,相发明也)。
曰:气之过于寸口也,上出焉息,下出焉伏,何道从还,不知其极也?曰:气之离于脏也,卒然如弓一弩一之发,如水岸之下,上于鱼以反衰,其余气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也。
曰:足一陽一明因何而动?曰:胃气上注于胃,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喉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出颔下客主人,循牙车,合一陽一明,并下人迎,此胃气走于一陽一明者也。
故一陰一陽一上下,其动也若一。
故一陽一病而一陽一脉小者为逆,一陰一病而一陰一脉大者为逆,一陰一陽一俱盛,与其俱动,若引绳相倾者病。
曰:足少一陰一因何而动?曰:冲脉者十二经脉之海也,与少一陰一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一陰一股内廉,斜入腘中,循胻骨内廉,并少一陰一之经,下入内踝之后足下。
其别者,斜入踝内,出属跗上,入大指之间,以注诸络,以温足跗,此脉之常动者也。
曰:卫气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无端,今有卒遇邪气,及逢大寒,手足不随,其脉一陰一陽一之道相腧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曰:夫四末一陰一陽一之会,此气之大络也。
四冲者,气之经(经一作径)也。
故络绝则经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
黄帝曰:善!此所谓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此之谓也。
十二经脉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
其常见者,足太一陰一脉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
故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六经络,手一陽一明少一陰一之大络起五指间,上合肘中。
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则卫气以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也。
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
雷公问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答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
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
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
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血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
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
胃中有寒,则手鱼际之络多青。
胃中有热,则鱼际之络赤。
其暴黑者,久留痹也。
其有赤有青有黑者,寒热也。
其青而小短者,少气也。
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乃止,调其虚实。
其小而短者少气,甚者泻之则闷,闷甚则仆不能言,闷则急坐之也。
手太一陰一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一陰一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
其病实则手兑骨掌热,虚则欠■〈去欠〉(音掐开口也),小一便遗数,取之去腕一寸半,别走一陽一明。
手少一陰一之别,名曰通里,在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
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腕后一寸,别走太一陽一。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取之两筋间。
手太一陽一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一陰一,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髃。
实则筋弛肘废,虚则生疣,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
手一陽一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走太一陰一,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遍齿。
其别者入耳,会于宗脉。
实则龋(音禹)齿耳聋,虚则齿寒痹鬲,取之所别。
手少一陽一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
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
足太一陽一之别,名曰飞扬,去踝七寸,别走少一陰一,实则窒鼻(一云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
足少一陽一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上五寸,别走厥一陰一,并经下络足跗。
实则厥,虚则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别。
足一陽一明之别,名曰丰一隆,去踝八寸,别走太一陰一。
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
其病气逆则喉痹瘁喑。
实则颠狂,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
足太一陰一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后一寸,别走一陽一明。
其别者,入络肠胃。
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一胀,取之所别。
足少一陰一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一陽一。
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
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癃一闭,虚则腰痛,取之所别。
足厥一陰一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上五寸,别走少一陽一。
其别者,循经上一睾一,结于一茎一。
其病气逆则一睾一肿卒疝,实则挺长热,虚则暴痒,取之所别。
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
实则腹皮痛,虚则瘙痒,取之所别。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
侠脊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一陽一,入贯膂。
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九墟》无此九字),取之所别。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实则一身尽痛,虚则百脉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
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黄帝问曰:皮有分部,脉有经纪,愿闻其道?岐伯对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一陽一明之一陽一,名曰害蜚,十二经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一陽一明之络也。
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
络盛则入客于经,一陽一主外,一陰一主内。
少一陽一之一陽一,名曰枢杼(一作持),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一陽一之络也。
络盛则入客于经。
故在一陽一者主内,在一陰一者主外,以渗于内也。
诸经皆然。
太一陽一之一陽一,名曰关枢,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一陽一之络也。
络盛则入客于经。
少一陰一之一陰一,名曰枢儒,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一陰一之络也。
络盛则入客于经,其入于经也,从一陽一部注于经,其出者,从一陰一部内注于骨。
心主之一陰一,名曰害肩,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心主之络也。
络盛则入客于经。
太一陰一之一陰一,名曰关蛰,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一陰一之络也。
络盛则入客于经。
凡此十二经络脉者。
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客于皮一毛一,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禀于肠胃。
邪之始入于皮也,淅然起毫一毛一,开腠理。
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
其入客于经也则盛,虚乃陷下。
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腘破,一毛一直而败也。
曰:十二部,其生病何如?曰:皮者,脉之部也。
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
故皮有分部,不愈而生大病也。
曰:夫络脉之见,其五色各异,其故何也?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
曰:经之常色何如?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
曰:其络之一陰一陽一亦应其经乎?曰:一陰一络之色应其经,一陽一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
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滜(音皋),淖滜则黄赤。
此其常色者,谓之无病。
五色俱见,谓之寒热。
曰:余闻人之合于天地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味、五时、五位。
外有六腑,以合六律。
主持一陰一陽一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时、十二经水、十二经脉,此五脏六腑所以应天道也。
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
其离合出入奈何?曰:此粗之所过,上之所悉也,请悉言之:
足太一陽一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一尻一五寸,别入于一肛一,属于膀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
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一陽一,此为一经也。
足少一陰一之正,至腘中,别走太一陽一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
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一陽一,此为一合。
(《九墟》云:或以诸一陰一之别者皆为正也)。
足少一陽一之正,或以诸经别者为正(一本云绕髀入一毛一际,合于厥一陰一)。
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侠咽,出颐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一陽一于外眦。
足厥一陰一之正,别跗上,上至一毛一际,合于少一陽一,与别俱行,此为二合。
足一陽一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于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出頁〉,还系目,合于一陽一明。
足太一陰一之正,则别上至髀,合于一陽一明,与别俱行,上络于咽,贯舌本,此为三合。
手太一陽一之正,指地,别入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
手少一陰一之正,别下于渊腋两筋之间,属心主,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此为四合。
手少一陽一之正,指天,别于巅,入于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
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一陽一完骨之下,此为五合。
手一陽一明之正,从手循膺一乳一,别于肩髃,入柱骨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一陽一明。
手太一陰一之正,别入渊腋少一陰一之前,入走肺,散之太一陽一,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一陽一明,此为六一合。
奇经八脉第二
黄帝问曰:脉行之逆顺奈何?岐伯对曰:手之三一陰一,从脏走手。
手之三一陽一,从手走头。
足之三一陽一,从头走足。
足之三一陰一,从足走腹。
曰:少一陰一之脉独下行何也?曰: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
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一陽一,灌诸一陰一。
其下者注少一陰一之大络,出于气冲,循一陰一股内廉,斜入腘中,伏行髀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
其下者,至于少一陰一之经,渗三一陰一。
其前者,伏行出属跗,下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
故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
曰:何以明之?曰:以言道之,切而验之,其非必动,然后可以明逆顺之行也。
冲脉任脉者,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
其浮而外者,循腹上(一作右)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
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渗灌皮肤,生毫一毛一。
妇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月水下,数脱血,任冲并伤故也。
任冲之交,脉不营其唇,故髭须不生焉。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上,以下一毛一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冲脉者,起于气冲,并少一陰一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其言冲脉与《九卷》异)。
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
冲脉为病,逆气里急。
督脉为病,脊强反折(亦与《九卷》互相发也。
)
曰:人有伤于一陰一,一陰一气绝而不起,一陰一不为用,髭须不去,宦者独去,何也?曰: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营,故无髭须。
夫宦者,其任冲之脉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口一唇不营,故髭须不生。
(督脉者经缺不具,见于营气,曰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
)
《素问》曰: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一陰一器,合纂间,绕纂后,别绕一臀一至少一陰一,与巨一陽一中络者,合少一陰一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
与太一陽一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
其男子循一茎一下至纂,与女子等,其小竟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中。
此生病从小竟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
其女子不一孕,癃痔遗溺嗌干。
督脉生病,治督脉。
《难经》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一陽一脉之海也。
(《九卷》言营气之行于督脉,故从上下。
《难经》言其脉之所起,故从下上。
所以互相发也。
《素问》言督脉似谓在冲,多闻阙疑,故并载以贻后之长者云。
)
曰:跷脉安起安止,何气营也?曰:跷脉者,少一陰一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一陰一股,入一陰一,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循人迎之前,上入鼽(《灵枢》作頄字),属目内眦,合于太一陽一陽一跷而上行,气相并相还,则为濡(一作深)目,气不营则目不合也。
曰:气独行五脏,不营六腑何也?曰:气之不行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一陰一脉营其脏,一陽一脉营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
其流一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曰:跷脉有一陰一陽一,何者当其数?曰:男子数其一陽一,女子数其一陰一;其一陰一(一本无此二字)当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也。
难经曰:一陽一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
一陰一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入喉咙,交贯冲脉。
此所以互相发明也。
又曰:一陽一维一陰一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溉灌也。
故一陽一维起于诸一陽一会,一陰一维起于诸一陰一交也。
又曰:带脉起于季胁,回身一周。
(自冲脉以下是谓奇经八脉)。
又曰:一陰一跷为病,一陽一缓而一陰一急。
一陽一跷为病,一陰一缓而一陽一急。
一陽一维维于一陽一,一陰一维维于一陰一。
一陰一陽一不能相维,为病腰腹纵容,如囊水之状(一云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状)。
此八脉之诊也。
(维脉带脉皆见如此,详《素问》痿论及见于《九卷》)
脉度第三
黄帝问曰:愿闻脉度?岐伯对曰:手之六一陽一,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一合三丈。
手之六一陰一,从手至胸中,长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一合三尺,凡二丈一尺。
足之六一陽一,从头至足,长八尺,六八合四丈八尺。
足之六一陰一,从足至胸中,长六尺五寸,六六一合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凡三丈九尺。
跷脉从足至目,长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合一尺,凡一丈五尺。
督脉、任脉各长四尺五寸,二四合八尺,二五合一尺,凡九尺。
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
此气之大经隧也。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孙络之盛而有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
十二经标本第四
黄帝问曰:五脏者,所以藏一精一神魂魄也。
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化物者也。
其气内循于五脏,而外络支节。
其浮气之不循于经者为卫气,其一精一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
一陰一陽一相随,外内相贯,如环无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穷之?然其分别一陰一陽一,皆有标本虚实所离之处。
能别一陰一陽一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
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
知六经之气街者,能知解结,绍于门户。
能知虚实之坚濡者,知补泻之所在。
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也。
岐伯对曰:博哉圣帝之论!臣请悉言之:
足太一陽一之本,在跟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
足少一陰一之本,在内踝下上三寸中,标在背腧与舌下两脉。
足少一陽一之本,在窍一陰一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
(《千金》云:窗笼者,耳前上下脉以手按之动者是也。
)
足一陽一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上颊颃颡。
(《九卷》云:标在人迎颊上侠颃颡。
)
足厥一陰一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标在背腧。
足太一陰一之本,在中封前四寸之中,标在背腧与舌本。
手太一陽一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上一寸(《千金》云:命门在心上一寸)。
手少一陽一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三寸(一作二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眦。
手一陽一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一陽一,标在腋下合钳上。
手太一陰一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下内动脉是也。
手少一陽一之本,在兑骨之端,标在背腧。
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标在腋下三寸。
凡候此者,主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
故实者绝而止之,虚者引而起之。
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胻气有街。
故气在头者,上(一作止,下同)之于脑。
在胸中者,上之膺与背腧。
气在腹者,上之于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
气在胻者,上之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
取此者用毫针,必先按而久存之,应于手乃刺而予之。
所刺者,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一胀,及有新积。
可移者,易已也。
积不痛者,难已也。
少一陰一根于涌一泉,结于廉泉。
太一陰一为开,厥一陰一为阖,少一陰一为枢。
故开折则仓禀无所输膈洞,膈洞者取之太一陰一,视有余不足,故开折者则气不足,而生病。
阖折则气弛而善悲,善悲者取之厥一陰一,视有余不足。
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一陰一,视有余不足,有结者皆取之。
足太一陽一根于至一陰一,流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
足少一陽一根于窍一陰一,流于丘墟,注于一陽一辅,入于天容(疑误)、光明。
足一陽一明根于厉兑,流于冲一陽一,注于下陵,入于人迎、丰一隆。
手太一陽一根于少泽,流于一陽一谷,注于少海。
入于天窗(疑误)、支正。
手少一陽一根于关冲,流于一陽一池,注于支沟,入于天牖、外关。
手一陽一明根于商一陽一,流于合谷,注于一陽一溪,入于扶突,偏历。
此所谓十二经络也,络盛者,当取之。
经筋第六
足太一陽一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斜上结于膝。
其下者,从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
其别者,结于腨外。
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一臀一,上挟脊上项。
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
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额(一作颜),结于鼻。
其支者,为目上纲,下结于鼽(《灵枢》作頄字)。
其下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
其支者,入腋下,出缺盆,上结于完骨。
其支者,出缺盆,斜上入于鼽。
其病小指支踵跟痛(一作小指支踵痛),腘挛急,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一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名曰仲春痹。
足少一陽一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上,结于外踝,上循胻外廉,结于膝外廉。
其支者,别起于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后者结于一尻一。
其直者,上乘■〈月少〉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一乳一,结于缺盆。
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一陽一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鼽。
其支者,结于目外眦为外维。
其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一尻一,上乘■〈月少〉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一乳一颈,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跷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春痹。
足一陽一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斜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
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
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一陽一。
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一陰一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侠口,合于鼽,下结于鼻,上合于太一陽一。
太一陽一为目上纲,一陽一明为目下纲。
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
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肿,■〈疒頽〉疝,腹筋乃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弛纵缓不胜,目不开。
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不胜收,故僻。
治之于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灰置之坎中,高下与坐等,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啖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名曰季春痹。
足太一陰一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
其直者,上络于膝内辅骨。
上循一陰一股,结于髀,聚于一陰一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胁,散于胸中。
其内者,著于脊。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内辅骨痛,一陰一股引髀而痛,一陰一器纽痛,上脐两胁痛,膺中脊内痛。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秋痹。
足少一陰一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入足心,并足太一陰一而斜走内踝之下,结于踝踵,则与足太一陽一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一陰一之筋而上循一陰一股,结于一陰一器,循膂内侠脊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一陽一之筋合。
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
病在此者主痫瘈及痓,病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
故一陽一病者腰反折不能俯,一陰一病者不能仰。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在内者熨引饮药。
此筋折纽,纽发数甚者死不治,名曰仲秋痹。
足厥一陰一之筋,起于大指之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冲胻,上结内辅之下,上循一陰一股,结于一陰一器,络诸经(一作筋)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一陰一股痛,转筋,一陰一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一陰一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
治在行水清一陰一器。
其病转筋者,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秋痹。
手太一陽一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兑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
其支者,从腋走后廉,上绕臑外廉,上肩胛,循颈出足太一陽一之筋前,结于耳后完骨。
其支者,入耳中。
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
其病小指支及肘内兑骨后廉痛,循臂一陰一,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能视,颈筋急则为筋痿颈肿。
寒热在颈者,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为肿者复而兑之,名曰仲夏痹。
(原本复而兑之下有“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颔,结于角,其痛当所过者支转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段)。
手少一陽一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结于肘,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一陽一。
其支者,上当曲颊入系于舌本。
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结于角。
其病当所过者,即支转筋,舌卷。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夏痹。
手一陽一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上绕臑结于髃。
其支者,绕肩胛,侠脊。
其直者,从肩髃上颈。
其支者,上颊,结于鼽。
其直者,上出手太一陽一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
其病当所过者,支(一本下有痛字及字)转筋痛,肩不一举,颈不可左右视。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夏痹。
手太一陰一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际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上出缺盆,结肩前髃,上结缺盆,下结于胸里,散贯贲,合胁下抵季肋。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甚成息贲者,胁急吐血。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冬痹。
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一陰一之经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一陰一,结腋下,下散前后侠胁。
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臂。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及胸痛息贲。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冬痹。
手少一陰一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兑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一陰一,挟一乳一里,结于胸中,循贲下系于脐。
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纲。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成伏梁吐脓血者,死不治。
凡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纵缓不收,一陰一痿不用,一陽一急则反折,一陰一急则俯不伸。
淬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劫刺。
名曰季冬痹。
足之一陽一明,手之太一陽一,筋急则口目为之僻,目眦急不能卒视,治此皆如右方也。
壳度肠度肠胃所受第七
黄帝问曰:脉度言经脉之长短,何以立之?伯高对曰:先度其骨节之大小裤狭长短,而脉度定矣。
曰: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知各几何?曰:头(一作颈)之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腰围四尺二寸。
发所覆者颅,至项一尺二寸,发以下至颐长一尺,君子参(又作三,又作终)折。
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缺盆以下至■〈骨曷〉骭长九寸,过则肺大,不满则肺小。
■〈骨曷〉骭以下至天枢长八寸,过则胃大,不及则胃小。
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长,不满则狭短。
横骨长六寸半,横骨上廉以下至内辅之上廉长一尺八寸,内辅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长三寸半,内辅下廉至内踝长一尺三寸,内踝以下至地长三寸,膝腘以下至跗属长一尺六寸,跗属以下至地长三寸,故骨围大则太过,小则不及。
角以下至柱骨长一尺(一作寸),行腋中不见者长四寸,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季胁以下至髀枢长六寸,髀枢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长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长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长一寸。
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耳前当耳门者广一尺二寸。
(一作三寸。
)两颧之间广九寸半(《九墟》作七寸),两一乳一之间广九寸半,两髀之间广六寸半。
足长一尺二寸,广四寸半。
肩至肘长一尺七寸,肘至腕长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本节至其末长四寸半。
项发以下至脊骨长三寸半(一作二寸),脊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七奇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节下至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
此众人骨之度也。
所以立经脉之长短也。
是故视其经脉之在于身也,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多气,乃经之长短也。
曰:愿闻六腑传谷者,肠胃之大小长短,受谷之多少奈何?曰:谷之所从出入浅深远近长短之度,唇至齿长九分,广二寸半。
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
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
咽门重十两,广二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
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一作二)斗五升。
小肠后附脊,左环回周叶(一作迭,下同)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于脐上回运环反十六曲,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一作三尺)。
回肠当脐左环回周叶积而下,回运环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
广肠附(一作传)脊以受回肠,左环叶积(一作脊)上下僻,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
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环反三十二曲。
曰:人不食七日而死者何也?曰: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
其中之谷常留者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
上焦泄气,出其一精一微,慓悍滑疾。
下焦下溉,泄诸小肠。
小肠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回肠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广肠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肠胃之长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谷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肠胃所受水谷之数也。
平人则不然,胃满肠虚,肠满则胃虚,更满更虚,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一精一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一精一气也。
故肠胃之中常留谷二斗四升,水一斗五升。
故人一日再至后,后二升半,一日中五升。
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谷尽矣。
故平人不饮不食七日而死者,水谷一精一气津一液皆尽,故七日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