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
戴名世《一壶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①一壶先生者,不知其姓名,亦不知何许人。
衣破衣,戴角巾,佯狂自放。
尝往来登莱之间,爱劳山山水,辄居数载去。
久之,复来,其踪迹皆不可得而知也。
好饮酒,每行以酒壶自随,故人称之曰“一壶先生”。
②知之者,饮以酒,留宿其家,间一读书,唏嘘流涕而罢,往往不能竟读也。
与即墨黄生、莱一陽一李生者善。
两生知其非常人,皆敬事之。
或就先生宿,或延先生至其家。
然先生对此两生,每瞠目无语,辄曰:“行酒来,余与生痛饮。”
两生度其胸中,有不平之思,而外自放于酒。
尝从容叩之,不答。
③一日,李生乘马山行,望见桃花数十株盛开,临深溪,一人独坐树下。
心度之曰:“其一壶先生乎?”
比至,果先生也。
方提壶饮酒,下马与先生同饮,醉而别去。
先生踪迹既无定,或久留之乃去,去不知所之,已而又来。
康熙二十一年,去即墨久矣,忽又来,居一僧舍。
其素所与往来者视之见其容貌憔悴神气惝恍。
问其所自来,不答。
每夜中,放声哭,哭竟夜,阅数日,竟自缢死。
④赞曰:“一壶先生,其殆补锅匠、雪庵和尚②之流亚欤!吾闻其虽行道,而酒酣大呼,俯仰天地,其气犹壮也。
忽悲愤死,一瞑而万世不视,其故何哉?”
李生曰:“先生卒时,年垂七十。”
【注释】
①一壶先生:明末人,明亡后避世。
②补锅匠、雪庵和尚:两人皆明末清初隐士。
【译文】
有个一壶先生的,不知道他的姓名,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
穿着破旧的衣服,头戴扎角布巾,装着狂傲自放的样子。
经常来往于登莱一带,喜欢崂山的山水,经常一住就是几年才离开。
好长时间后才再次到来,他的踪迹人们都不知道。
他喜欢喝酒,每次出行都带着酒壶,所以人们都称他为“一壶先生”。
知道他的人,拿酒请他喝,让他留宿。
读书的时候,到哀声哭泣为止,往往不能整日读下来。
和即墨黄生,莱一陽一李生关系好。
2人知道他不同寻常,都尊敬侍奉他。
有时留宿在他家,有时请他到家里。
知道他的人,常拿酒给他喝,将他留下睡觉.每读书时,哀声哭泣的停下来,往往不能整日读书.和即墨的黄生、莱一陽一的李生关系比较好。
这两人知道他是不同寻常的人,都尊敬地侍奉他。
有时候在先生家留宿,有时请先生到他家。
但是先生对这2个人,每到对视无言语时,就说:拿酒来,我和你们痛快的喝酒”。
而他们2人在心总度量,觉得不能与先生平起平坐,就另外给自己置了酒。
曾经向他拜师,不答应。
一天,李生坐马上山,望见有十几株桃花盛开,在溪水边有一个人独自坐在树下。
心想是一壶先生吗。
到了那边,果然是他。
于是提壶喝酒,下马与先生痛快地喝。
醉了后就分别了。
先生来去无踪,有人久留他后才走,不知道去了哪里。
过了不会又回来。
康熙21年,离开即墨很久了,忽然又回来了。
住在一个僧房中。
以前与他来往的人去看他,他的容貌憔悴,精神恍惚,问他从那里回来,不回答。
每晚,放声大哭,一哭就是一夜 ,竟然自一杀了。
有人赞美他“我听说他虽然施行道义,但是喝酒到醉,为人正直坦荡,抬头无愧于天,低头不愧于人,他的气魄还是伟大的,忽然悲愤而死,一闭眼却看不见世事,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李生说:先生死时,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