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
苏绰(原文·注释·译文)
苏绰字令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筭术。
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周文〔注〕饯于都门外。
临别,谓曰:“卿家子弟之中,谁可任用者?”
让因荐绰。
周文乃召为行台郎中。
在官岁余,未见知。
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
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
台中咸称其能。
周文与仆射周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
乃召绰,告之以事,绰即为量定。
惠达入呈,周文称善,谓曰:“谁与卿为此议者?”
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才。
周文曰:“吾亦闻之久矣。”
寻除著作佐郎。
属周文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
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
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
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
周文益嘉之,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
遂留绰至夜,问以治道,周文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
语遂达曙不厌。
诘朝,谓周惠达曰:“苏绰真奇士,吾方任之以政。”
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
自是一宠一 遇日拢
周文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
又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
其一先修心,其二敦教化,其三尽地利,其四擢贤良,其五恤狱讼,其六均赋役。
周文甚重之,常置诸坐右。
又令百司一习一 诵之。
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
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
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
博求贤俊,共弘治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
周文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
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
及还,启知而已。
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
积思劳倦,遂成气疾。
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
[注]周文,即周文帝宇文泰。
【注释】
罟():用网捕鱼。
诘():责问。
【译文】
苏绰字令绰,年轻时喜欢学习 ,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尤其擅长计算的方法。
他的堂兄苏让出任汾州刺史,周文帝宇文泰在长安城外为他饯行。
临分别时,问他:“你家的子弟里面,谁是可以任用的?”
苏让于是推荐了苏绰。
周文帝就把苏绰召来,任命为行台郎中。
苏绰在位一年多,没有被周文帝赏识。
不过行台的各位官员遇到疑难的问题,都是向苏绰请教后再决定。
各部门发布的公文,苏绰又为它们拟定条款格式。
行台中的官员都称赞苏绰的才干。
周文帝与仆射周惠达讨论政事,惠达不能回答,请求出外面找人商议。
于是叫来苏绰,把讨论的事情告诉他,苏绰立即为他酌情裁定。
惠达进入里面呈报,周文帝叫好,问:“谁为你出这个主意的?”
惠达说出苏绰的名字,于是称赞他有辅佐帝王的才能。
周文帝说:“我也听说他很久了。”
不久就任命苏绰为著作佐郎。
有一次,苏绰跟随周文帝和公卿们去昆明池看鱼,走到城西汉代原来的仓池,周文帝回头问随从的人,没有一个知道的。
有人说:“苏绰知识渊博,见多识广,请允许问问他吧。”
周文帝就叫来苏绰询问,苏绰将有关情况全部作了回答。
苏绰既有口才,应对如流。
周文帝更加赞赏他,于是留住苏绰一直到夜里,继续询问治理国家的方略。
周文帝整理衣裳端正地跪坐着,不觉膝行移坐到了坐席的前端。
就这样一直谈论到天亮也不觉得厌倦。
第二天一早上朝,周文帝对周惠达说:“苏绰真是个奇才,我现在要任命他处理政事。”
立即授予苏绰大行台左丞职位,参与主管机要事务。
从此对苏绰的一宠一 信日益深厚。
周文帝正想改革时政,以求拓展强国富民的路子,所以苏绰能够全部发挥他的聪明才智,辅佐周文帝成就大业。
他又拟了六条诏书,奏请施行。
第一条先修心,第二条敦教化,第三条尽地利,第四条擢贤良,第五条恤狱讼,第六条均赋役。
周文帝非常重视这六条诏书,经常把它放在座位旁边。
又命令各部门官员熟读它,那些不能通晓六条诏书以及计帐方法的刺史太守县令,不准担任官职。
苏绰生性节俭朴素,不经营家产,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
他认为四海还没有平定,常把治理好天下作为自己的责任。
他广泛地寻求优秀人才,共同拓展为政之道,凡经他推荐的人,都做了高官。
周文帝也诚心诚意地委任他,而对他没有一点闲话。
有时外出巡游,常预先在白纸上签署自己的名字一交一 给苏绰,如果有需要处理的事,就及时安排施行。
等到周文帝回来,禀告他知道可以了。
苏绰常常和公卿讨论,从白天到黑夜,事情无论大小,都像是筹划在手掌之中。
长期思虑劳累,于是得了气血不通的疾玻大统十二年,苏绰死于任上,时年4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