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笈七签
卷一百一十五 纪传部传十四
◎梁母
梁母者,盱眙人也。
孀居无子,舍逆旅于平原亭。
客来投憩,咸若还家,不异住客还钱多少,未尝有言,客住经月,亦无所厌。
粗衣粝食之外,所得施诸贫玻曾有少年,住经月,举动异于常人。
临去云:我是东海小童。
母亦不知小童何人也。
宋元徽四年丙辰,马耳山道士徐道盛暂至蒙一陰一,于绛城西遇一青羊车,车自住,见一小童子唤云:徐道士前来。
道盛行进,去车三步许止。
又见二童子,年十二三许,齐著黄衣,绛里,头上角髻,容服端正,世无比也。
车中人遣一童子传语云:我是平原客舍梁母也,今被太上召还,应过蓬莱寻子乔,经太山检考,召意欲相见,果得子来。
灵辔飘飘,玄岗险巇,津驿有限,日程三千,侍对在近,我心忧劳,便当乘烟三清。
此三子见送玄都,因汝为我谢东方清信士女。
太平在近,十有余一,好相开度,过此无忧危也。
举手谢去,云太平相见。
驰车腾游,极目而没。
道盛还逆旅访之,正是梁母度世日相见也。
----------------------------------------
◎鲍姑
鲍姑者,南海太守鲍靓之女,晋散骑常侍葛洪之妻也。
靓字太玄,陈留人也。
少有密鉴,洞于幽元,沉心冥肆,人莫知之。
靓及妹并先世累积一陰一德,福逮于靓,故皆得道。
姑及小妹,并登仙品。
靓学通经纬,后师左元放,受中部法,及三皇五岳劾召之要。
行之神验,能役使鬼神,封山制魔。
东晋元帝大兴元年戊寅,靓于蒋山,遇真一人一陰一长生,授刀解之术。
累徵至黄门侍郎,求出为南海太守。
以姑适葛稚川,稚川自散骑常侍,为炼丹砂,求为句漏县令。
太玄在南海,小女及笄,无病暴卒,太玄时对宾客,略无悲悼。
葬于罗浮山,容色若生人,皆谓为一尸一解。
靓还丹一陽一,卒,葬于石子岗,后遇苏峻乱,发棺无一尸一,但有大刀而已。
贼欲取刀,闻冢左右兵马之一声 ,顾之惊骇,中间其刀訇然有声,若雷震之音,众贼奔走。
贼平之后,收刀别复葬之。
靓与妹亦得一尸一解之道,姑与稚川相次登仙。
----------------------------------------
◎孙寒华
孙寒华者,吴人孙奚之女也。
师杜契,受玄白之要,颜容日少,週旋吴越诸山十余年,乃得仙道而去。
----------------------------------------
◎李奚子
李奚子者,晋东平太守李忠祖母也,不知姓氏。
忠祖父贞节丘园,性多慈悯,以一陰一德为事。
奚子每与一志,务于救人。
大雪寒冻,路积稻及谷于园庭,恐禽鸟饿死,其用心如此。
今得道而居华一陽一洞宫中也。
----------------------------------------
◎韩西华
韩西华者,不知何许人也。
慈爱于物,常行一陰一功,至于蛸翘微命,皆爱而护之。
学道得仙,今在嵩山洞天之中。
----------------------------------------
◎窦琼英
窦琼英者,窦武之妹也。
其七代祖名峙,常以葬枯骨为事,以活死为心,故祚及琼英,令行女仙,在易迁宫中。
----------------------------------------
◎刘春龙
刘春龙、郭叔香,并不知何许人也。
以其先世有一陰一德,故皆得遁化练景,入华一陽一易迁宫中。
刘春龙、窦琼英、韩太华、李奚子,并天姿严丽,仪冠骇众,才识伟铄。
皆得为明晨侍郎,以居洞中。
侍郎之任,以良才举之,不限男女也。
----------------------------------------
◎赵素台
赵素台者,汉幽州刺史赵熙之女也。
熙少有善行,常济穷困,救王惠等族,殊有一陰一德。
数十年,熙得身诣硃陵,兒子得游洞天素台,在易迁宫中已四百年,不肯移去。
自谓天下无复乐于此处也。
数微服游行,眄山泽以自足。
易迁夫人者,乃其品也。
----------------------------------------
◎傅礼和
傅礼和者,北地傅建之女也。
举家奉佛,礼和常日日洒扫佛前,每发愿,云独慕仙道。
常服五星一精一,身生光华,得道仙去。
善为空洞之歌,歌则禽鸟翔舞而集飞,聚其前以听之。
此乃至诚所感而获道也。
----------------------------------------
◎黄景华
黄景华者,汉司空黄琼之女也。
景华少好仙道,常密修至要。
后师韩君,授其岷山丹方,服之得入易迁宫,位为协晨夫人,领九宫,诸神女亦总教授之。
----------------------------------------
◎张微子
张微子者,汉昭帝大匠张庆之女,不知何郡人也。
微子少好道,因得一尸一解去,在太元司命华一陽一舍真台,师东华玉妃,受服雾气之道。
云雾是山泽水火之华,金石盈气,久服之,能散形入空,与云雾合体。
微子修之,得其仙道也。
----------------------------------------
◎丁淑英
丁淑英者,不知何许人也。
有救穷之一陰一德,度赵阜之急难,上感皇人,授其道要。
今为硃陵嫔,数游三清,司命亦令听政也。
----------------------------------------
◎王法进
王法进者,剑州临津县人也。
孩孺之时,自然好道。
家近古观,虽无道士居之,其嬉戏未尝轻侮,于尊像见必敛手致敬,若有凛惧焉。
十余岁,有女官自剑州,历外邑过其家,父母以其慕道,托女官以保护之,与授《正一延生箓》,名曰法进。
而专勤香火,护持斋戒,亦茹柏绝粒,时有感降。
是岁三川饥歉,斛斗翔贵,死者十有五六,多采山芋野葛充饥。
忽有二青童降于其庭,宣上帝之命曰:以汝宿禀仙骨,归心一精一诚,不忘于道,今以青童召汝,受事于玉京也。
法进即随青童,腾身凌虚,径达太帝之所,命以玉杯霞浆赐之。
饮讫,帝谓之曰:人禀五行之大体、天地之和气,得为人形,复生中土,甚不易也。
而天运四时之气,地禀五行之秀,生五谷百果,以养于人。
而人不知天地养育之恩,轻弃五谷,厌舍丝麻。
使耕农之夫、纺织之妇,身勤而不得饱,力竭而不免寒,徒施其劳,曾不爱惜。
斯固神明所责,天地不祐也。
近者,地司岳渎日有奏,言人厌贱米麦,不贵衣食之本。
我已敕太华之府,收五谷之神,令所种不成,下民饥饿,因示责罚,以惩其心。
世愚悠悠,曾未觉悟。
旋奉太上所敕,以大道好生,不可因彼恶民,以害众善。
虽天地神明,罪之愚民亦不知过之所起,因无忏请首原之路,虚受其苦耳。
汝当为无上侍童,入侍天府。
今且令汝下于世,告谕下民,使其悔罪,宝爱桑蚕,贵敬农事,惜五谷百果,知大道之养人、厚地之育物,宗奉正道,崇事神明。
至于水火之用,不可厌弃,衣食之养,俭已约身。
皆能行此明戒,天地爱之,神明护之,风雨顺调,家国安泰,此乃增益汝之一陰一功也。
即命侍女披琅笈珠韫,出《灵宝清斋告谢天地法》一卷付之,传行于世。
曰:世人可相率幽山高静之处,置斋悔谢,一年之内,春秋两为,春则祈于年丰,秋则谢于道力。
如此则宿罪可除,谷父蚕母一之 神为置丰衍也。
龙一虎之年,复当召汝矣。
命青童送还其家,已三个月也。
所受之书,即今《灵宝清斋告谢天地之法》是也。
其法简易,与《灵宝自然斋》大率相类。
但人间行之,立成徵效。
苟或几席器物,小有轻慢浊污者,营奉之人,少有不公心者,即飘风骤雨坏其坛筵,迅霆吼雷毁其器用。
自是三川粱汉之人,岁皆崇事,虽愚朴之士,狂暴之夫,罔不战栗兢戒,肃恭擎跽,知奉其法焉。
或螟蝗旱潦害稼伤农之处,众诚有率勉于修奉之处,炷香告玄,旦夕响应,必臻其祐。
与不虔不信之徒,立可较其徵验矣。
巴南谓之清斋,蜀土谓之天功斋,盖一揆矣。
法进以天宝十一年壬辰岁,云鹤迎之而升天。
此乃亦符龙一虎之运、神人之言矣。
----------------------------------------
◎王氏
王氏者,中书舍人谢良弼之妻也,东晋右军逸少之后,会稽人也。
良弼进士擢第,为浙东从事而婚焉。
既而抱疾沉痼,历年未愈,良弼赴阙,竟不果行,而加绵笃。
时吴筠天师游四明、天台、兰亭、禹穴,驻策山一陰一,王氏之族,谒而求救,为禁水吞符,信宿即愈。
王氏感道力救护,乃诣天师,受箓一精一修,焚香寂念,独处静室,志希晨飞。
因绝粒咽气,神和体轻。
时有奇香,异云临映居第,仿佛真降,密接灵仙,而人不知也。
忽谓其女曰:吾昔之所疾,将仅十年,赖天师救之,而续已尽之命。
悟道既晚,修奉未一精一,宿考过往,忏之未荆吾平生以俗态之疾,颇怀妒?自,今犹心闭藏黑,未通于道。
当须一陰一景炼形,洗心易藏,二十年后,方得蝉蜕耳。
吾死勿用棺器,可作柏木帐,致一尸一于野中,时委人检校也。
是夕而卒,家人所殡如其言,凡事俭约。
置其园林间,偃然如寐,亦无变改。
二十年,有盗发殡,弃其形于地。
隆冬之月,帐侧忽闻雷震之一声 ,举家惊异,驰行看之。
及举其一尸一,则身轻如空壳,肌肤爪发,无不具备,右胁上有折痕,长尺余,即再收瘗。
为南岳夫人尝言,得道者,上品白日升天,形骨俱飞,上补真官;次者蜕如蛇蝉,亦形骨腾举,肉质登天,皆为天仙,不居山岳矣。
良弼亦执弟子之礼,躬侍天师,仍与天师立传,详载其事迹矣。
----------------------------------------
◎花姑
花姑者,女道士黄灵微也。
年八十而有少容,貌如婴孺,道行高洁,世人号为花姑。
蹀履徐行,奔马不及,不知何许人也。
自唐初来往一江一 浙湖岭间,名山灵洞,无所不造。
经涉之处,或宿于林野,即有神灵卫之,人或有不正之念,欲凌侮者,立致颠沛。
远近畏而敬之,奉事之如神明矣。
闻南岳魏夫人,平昔渡一江一 修道,有坛靖在临川郡,临汝水西石井山,有仙坛,遂访求之。
岁月且久,榛芜沦翳,时人莫得知之。
以则天长寿二年壬辰冬十月,诣洪都西山,谒道士一胡一 超而问焉。
超字拔俗,能通神明,即为指南郭六里许,有乌龟原,古有石龟,每犯田苗,被人击,其首折则其处也。
姑访之,见龟之左右,坛迹宛然,立处当坛中矣。
于其下得尊像、油甕、锥刀、灯盏之类,因葺而兴之。
复梦夫人指九曲池于坛南,访而获之,砖砌尚在。
景云中,睿宗皇帝使道士叶善信,将绣像幡花来修法事,仍于坛西建洞灵观,度女道士七人,住持洎明皇,醮祭祈祷不绝。
每有风雨,或闻箫管之一声 。
凡是礼谒,必须严洁,不尔,有蛇虎惊吼之异。
时有云物如乌,群飞垂带,直下坛上,倏忽西出,如向井山,前后非一而已。
花姑肹苾灵通,密有所告曰:井山古迹,汝须崇修。
俄闻异香从西来,姑累得嘉兆,躬申葺理,行宿洞口,闻钟磬之音,虽荒梗多时,若有人接导。
寓宿林莽,怡然甚安。
达明入山,果遇坛殿余址,遂立屋宇,闻步虚仙梵之响,环坛数里。
有樵采不一精一洁者,必有怪异之惊。
有野象中箭,来投花姑,姑为拔之,其后每斋前,则衔莲藕以献姑。
开元九年辛酉岁,姑欲升化,谓其弟子曰:吾仙程所促,不可久住,吾身化之后,勿钉吾棺,只以绛纱罩覆棺上而已。
明日,无疾而终,肌肤香洁,形气一温一 暖,异香满于庭堂之内。
弟子依所命,棺不钉,以绛纱覆之而已。
忽闻雷震击纱上,有孔大如鸡子,棺中唯有被覆木简,屋上穿处可通人。
座中奠瓜,数日生蔓,结实如桃者二焉。
每至忌辰即风云郁勃,直入室内。
明皇闻而骇之,使复其事,明日,使道士蔡伟,编入《后仙传》。
开元二十八年庚辰三月乙酉,敕道士赍龙璧来醮,忽有白鹿自坛东出,至姑冢间而灭,即花姑葬空棺木简之处。
又有五色仙蛾,集于坛上。
刺史张景佚,以为圣德所感,立碑颂述。
天宝八载已丑,以魏夫人上升之所,度女道士二人,常修香火。
大历三年戊申,鲁郡开国公颜真卿为抚州刺史,旧迹荒毁,阙人住持,召仙台观道士谭仙岩、道士黄道进二七人住洞灵观,又以高行女道士黎琼仙七人居仙坛院。
颜公述仙坛碑而自书之,以纪其事迹焉。
----------------------------------------
◎徐仙姑
徐仙姑者,隋朝仆射徐之才女也。
不知师奉何人。
已数百岁,状貌常如二十四五岁矣。
善禁咒之术。
独游海内,三一江一 、五岳、天台、四明、罗涪括苍,名山胜赏,无不週遍。
多宿岩麓林窟之中,亦寓止僧院。
忽为豪僧数辈,微词巧言,姑辄骂之。
群僧激怒,欲以刃制之,词色愈?,姑笑曰:我女子也,而能弃家云水,不避蛟龙一虎狼,岂惧汝鼠辈乎!即解衣而卧,遽撤其烛,僧辈喜,以为得志也。
明日,姑理策出山,诸僧一夕皆僵立一尸一坐,若被拘缚,口禁不能言,姑去数里,僧乃如故。
来往一江一 表,吴人见之四十余年矣,颜色如旧。
其行若飞,所至之处,畏而敬之,若神明矣,无敢以非正之意戏侮者。
咸通初,谓赡县白鹤观道士蒉云陶曰:我先君仕历週隋,以方术闻名,一陰一功及物,今亦得道,故我为福所及,亦延年长生耳。
以此详之,即实之才之女也。
----------------------------------------
◎缑仙姑
缑仙姑者,长沙人也。
入道居衡山,年八十余,容色甚少。
于岳之下魏夫人仙坛,一精一修香火十余年,孑然无侣。
坛侧多虎狼,常人游者须结侣,执兵器方敢入,仙姑深隐其间,曾无所畏。
数年后,有一青鸟,形如鸠鸽,红顶长尾,飞来所居,自语曰:我南岳夫人使也,以姑修道一精一苦,独栖穷林,命我为伴耳。
他日,又言西王母姓缑,乃姑之圣祖也,闻姑修道勤至,将有真官降而授道,但时未至耳,宜勉于修励也。
每有人游山,必青鸟豫说其姓字,及其日,一一皆验。
又曰:河南缑氏王母修道之处,故乡之山也。
又一日,青鸟飞来曰:今夕有暴客,无害,勿以为怖也。
其夕,果十余僧来。
魏夫人仙坛,乃是一片巨石,方可丈余,其下宛然浮寄他石之上,或一人以手推之则摇动,人多则屹然而祝是夜群僧持火杖刀,将害仙姑。
入其室,姑在床 上,而僧不见,既出门,即推坏仙坛,轰然有声,山震谷裂,谓已颠坠矣,而终不能动,僧相率奔去。
及明,有至远村者,分散九僧,为虎噬杀。
一僧推坛之时,不同其恶,免为虎害。
夫人仙坛俨然无损,姑亦无恙。
岁余,青鸟语姑迁居仙所,因徙居湖南,鸟亦随之,而他人未尝会其语。
相国文昭郑公畋,自承旨学士左迁梧州牧,师事于姑,姑谓文昭公曰:此后四海多难,人间不可久居,吾将卜隐九疑矣,一旦遂去。
----------------------------------------
◎广陵茶姥
广陵茶姥者,不知姓氏乡里。
常如七十岁人,而轻健有力,耳聪目明,头发鬒黑。
晋元南渡之后,耆旧相传见之,百余年颜状不改。
每持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争买,自旦至暮,所卖极多,而器中茶常如新熟,而未尝减少,人多异之。
州吏以冒法系之于狱,姥乃持所卖茗器,自牖中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