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南华
02.齐物论:生命的来源
生命的来源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
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通过对道的研究,对形而上与形而下之辩论,庄子提出来,中国上古早就有人懂得形而上的道。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
他的智能高到了极点。
高到什么程度呢?“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认为宇宙万物没有开始以前那个东西:“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道在哪里?万物没有开始以前,世界没有天地、太陽、月亮以前,一切都没有的时候,那个境界,是形面上的道体,在中国文化里、后来叫做“无极”,佛家就叫做是“空”。
庄子提到,中国上古的老祖宗,早知道形而上道体是“空”的,是“无极”。
我们这个生命从哪里来?从“真空”里面“妙有”变出来的。
怎么样?这是个大问题了。
那么,庄子又讲:
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末始有封也。
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末始有是非也。
以庄子的观念,看世界上的哲学,《庄子》这一段可以作评论。
就是说,刚才讲到上古的时候,老祖宗们已经晓得宇宙万物没有开始以前,是空的,那个空的东西,也可以叫它“唯心”,“心物一元”。
等而下之,“其次以为有物矣,”其次有些人晓得宇宙寓物刚刚开始以后,物质的力量很大,物理的作用很大,或者先有水,由液体变为热能,或者由气体变属风、或者地水、火、风,金木、水、火、土一起开始运动,有“物”在变化,但是物质一变出来形成这个世界以后,“未始有封也”,并没有界线。
我们看到我们祖宗的文化,很多都提到遭个根根,庄子在这里提到,孔子在《易经》上也提到,那幺,这也就是中国的政治哲学思想、社会学思想、经济学思想的根。
譬如地球形成以前,拿社会观念讲,没有什幺叫做财产制度,也不能分出哪个是公有,哪个是私有,这些观念都没有,等于一个人到荒岛上去开荒的时候,“未始有封也”,没有说这个界线属于你,那个属于我,地球开始也是如此,到了人类人口懂慢多了,生活的需要引起人私心来了,私有财产制度产生了,就你有你的范围.我有我的范围,开始占有,这就“有封”了。
人类社会到了这个时候,就是庄子那一句话:“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虽然“有封”,但此时人类还少,人的私心还不大,是非争斗还没有。
现在我们经常讲时代在进步,在哲学的观点、逻辑的观点上,时代究竟在进步?还是在退步?很难讲。
在东方的文化,我们的固有文化里,一切宗教原有的文化开始,认为人类的文明在衰落退步,越到后世越乱,是退步的。
我们现在讲社会时代进步了,是站在物质文明的发展立场来讲。
所以用逻辑用哲学的观点,只能说人类的物质文明,越向后是进步的,至于人类道德文明不能是进步的,退化了,我们的文化素来这样认为,佛家的文化也讲人类越向后走,越堕一落,越退步。
物质文明发展是进步的一精一神文明是堕一落的,是退化的,至少站在我们赤去文化的立场这么认为,现在庄子也是为个观念。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
道之所以亏,一爱一之所以成。
有是非就有争斗,是非争闬发达了以后,与形而上道就越来越远。
所以我们经常提这个问题,为什么看到古书上古人得道啊,或者学问成功的人,以前好得多,也快得多,为什么后来这么差呢?昨天我还接到国外一个同学的来信,就是问这个问题,他说我也很用功,也很努力,修了那么久的道,一点影子没都有,为什么古人一修就会,他说老师啊,我有点不相信,是不是古书骗我们的。
为封信现在还压在案头上没有回,这一回信就要写长文章了。
古人并没有著书骗我们,物质文明越发达,社会越复杂,思想之混乱,是非善恶观念之复杂,都是障道的因缘,而且人类教育越普及,知识越开化了,学问越设有基础了,知识并不一定是学问,我是站在庄于的立场来说明这个道理。
所以庄子说“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
道之所以亏,一爱一之所以成。”
这个“一爱一”呀,代表私心的偏一爱一,人的自私越来越严重。
我再提一下全篇的宗旨,道体,宇宙万有的本体,本来是绝对、同一的。
当道体起作用的时候,一切万类的现象不同,作用不同,但道体是一样的。
比方,像水一样,水的一性一能就是湿一性一,至于水有清水、浑水,或变成各种味道如咸、淡等,其一性一能不变,只是它的现状、作用变了。
这个原则,我们必须要把握。
读《齐物论》,实际上是有其连贯一性一的,因为中间的文章和理论引用得太多了,我们容易被庄子的比喻说明所骗,看似漫无头绪,实际上狠连贯。
比方上我们讲到,中国文化里惯用的典故“狙公赋予”,“朝三暮四”,就是观念上随便一变,大家就被这些现象、概念迷住了,就引起人情绪上好恶是非的不同。
讲到“朝三暮四”这个故事,因为比喻讲得太好了,我们容易被这很小的故事引走了,忘记了全篇里头引用这个故事的道理。
那么全篇说什么呢?道体是“一”的。
因为大家自己的观念不同,被现象骗了,所以各家有各家的看法,儒家有儒家的看法,墨家有墨家的看法道家有道家的看法,各种说法都不同,应用的方法也不同。
因此,被现象迷住了,忘记了本来。
庄子讲的重点在这里。
这个重点把握住了,就明白庄子的比喻如同佛经上引用的一个道理一样:“众盲摸象各执一端。”
一个大象站在那里,由一群瞎子来摸这个象,他们摸一到了象的鼻子、耳朵、嘴巴、腿、尾巴,就根据自己接触到的一点,认为整个象就是这个样子。
每个瞎子摸的一点都是象的一部份,不能说它不是象,但是,毕竟不是全体的象。
换一句话说,全体都错了。
佛学里头还有一个比方,禅宗常用的“分河引水,各立门庭。”
世界上的水是一样,因为海洋、江河一性一质的不同,土壤的不同,种种原因的不同,所以水的味道有咸、有淡、有清、有浑、有硬、有软,一般人喝了一种水就以偏概全,概括天下的水大概就是这样。
这种“众盲摸象,各执一端”、“分河引水,各立门庭”的道理,同庄子所讲的观念是同一个道理。
不过,庄子表达方式不同,尤其他的故事说得很美。
所以庄子讲到“狙公赋予”“朝三暮西”这里,他说正好,两边都放下,取其中道而行,不过他没有建立一个“中”字,庄子这里来个“庸”,“中庸之庸”,在结论里叫做“两行并存”,我们引用了孔子在《易经》上说的“道并行而不悖”来说明。
接着,他引申这个道理,就讲到人对于道体形而上的知见,开始有一个最初追求原始生命的来源,因为大家都在追求这个道体最后的来源,理论知识越来越进步了,因此辩论也多了,各人的私心思想的偏见越来越多,那么,庄子最后的结论就是:“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一爱一之所以成。”
下面,庄子接下去又说明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