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诗话总龟后集
卷五
仁一爱一门
《孟子》七篇论君与民者居半,其余欲得君,盖以安民也。
观杜陵:“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一胡一 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
《宿花石戍》云:“谁能扣君门,下令减征赋。”
《寄柏学士》云:“几时高议排金(君)门,各使苍生有环堵。”
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而志在“大庇天下寒士”,其仁心广大,异夫求一穴一之蝼蚁辈,真得孟子所存矣。
东坡问老杜何如人,或言似司马迁,但能名其诗耳;愚谓老杜似孟子,盖原其心也。
《溪》[卷一]
韦苏州[《赠李儋》]云:“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郡中燕集》云:“自惭居处崇,未睹兹民康。”
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同上[同上卷二]
贾生终童欲轻事征伐,大抵少年躁锐,使经(绵)历老成,当不如此。
昔人欲沉孙武于五湖,斩白起于长平,诚有谓哉。
尝一爱一老杜云:“慎勿吞清(青)海,无劳问越裳。
大君先息战,归马华山一陽一。”
又有:“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愿戒兵犹火,恩加四海深。”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其愁歉(叹)忧戚,盖以人主生灵为念。
孟子以善言阵战为大罪,我战必克为民贼。
仁人之心,易地皆然。
《黄常明》[同上卷一]
临川[《送望之守临一江一 》]云:“黄雀百(有)头颅,长行万里余。
因君今(想因君)出守,暂得免苞苴。”
使能行此言,则虐生类以饱口腹,刻疲民以肥权势者寡矣。
其诗才二十字耳,崇(敦)仁一爱一、抑奔竞皆具焉,何以多为?[同上]
杜云:“筑场怜一穴一蚁(蚁一穴一),拾穗许村童。”
人谓有仁一爱一民物意。
临川《咏促织》云:“只向贫家促机杼,几家能有一钩丝!”愚谓世之严督征赋[而]不恤疲瘵之有无者,虽魁然其形,实微虫智尔。
《溪》[卷六]
元结刺道州,承兵贼之后,征率烦重,民不堪命,作《舂陵行》,其末云:“何人采国风,我欲献此诗。”
以传考之,结以人困甚,不忍加赋,尝奏免税租及和市杂物十三万缗,又奏免租庸十余万缗,因之流亡尽归。
乃知贤者所存不特空言而已。
《丹一陽一集》[《韵语一陽一秋》卷六]
范文正《淮上遇风》云:“一棹危于叶,旁观欲(亦)损神。
他年在平地,无忽险中人”虽弄翰戏语,卒然而作,险(兼)济加泽之心,[可见]未尝忘也。
《黄常明》[《溪诗话》卷七]
元道州《舂陵行》云:“所愿见王官,抚养以惠慈。
奈何重驱逐,不使存活为?”
“逋缓违诏令,蒙责愿(固)所宜。”
又云:“守官贵守道(五字作“亦云贵守官”),不一爱一能适时。”
《贼退示官吏》云:“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令被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知(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子美志之曰:“今盗贼未息,知民疾苦,得结辈十数人(公)为邦伯,万姓气吐(物吐气),天下少安,立可待已(矣)。”
余谓漫叟所以能然者,先民后己,轻官爵、重人命故也。
观其《石鱼诗》云:“金鱼吾不须,轩冕吾不一爱一。”
此所以能不徇权势而专务一爱一民也。
杜“乃知正人意,不苟飞长缨”,可谓相知深矣。
同上[同上卷六]
友义门
苏武、李陵在武帝时,同为侍中,金兰之义素笃。
武拘于匈一奴一,明年而陵始降。
虽逆顺之势殊,悲欢之情异,然朋友之谊,此心常炯炯也。
观陵海上劝武使降之言,非不切至,而武之所以告陵者,不过明吾忠义之心而已,而未尝一语及陵之叛。
若告卫律者则不然,尽辞诟詈,归之于不忠不臣之科,而此以节义临之,几使恧死,此亦可以见于陵厚矣(也)。
后武得归,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一奴一,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故李太白《苏武》诗云:“渴饮月窟水(冰),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盖亦是意[语]尔。
《韵语一陽一秋》[卷八]
《石林诗话》[载]:元丰间东坡系狱,神宗本无意罪之。
时相因举轼《桧》诗:“根到九泉无曲处,岁寒唯有蛰龙知。”
且云:“[陛下]龙飞在天,轼以为不知己,而求知地下之蛰龙,非不臣[而]何?”
得章子厚从而解之,遂薄其罪。
而王定国《见闻录》云:东坡在黄州时,上欲复用,王禹玉以“岁寒惟有蛰龙知”激怒上意,章子厚力解遂释。
予观东坡自狱中出,与章子厚书云:“某所以得罪,其过恶未易一二数。
平时惟子厚与子由极口见戒,反复甚苦。
某强狠自不以为然。”
又云:“异时相识,但过相称誉,以成吾过,一旦有患难,无复相哀惜(者)。
唯子厚平居遗我以药石,及困急,又有以救恤之,真与世[俗]异矣。”
则知坡系狱时,子厚救解之力为多,《石林诗话》不妄也。
同上[]
东坡归一陽一羡时,流离颠踬之余,绝禄已数年,受梁吉老十绢百丝之赆,可见非有余者。
李宪仲之子廌以四丧未举而见公,则尽以赠之,且赠以诗曰:“推衣赠(助)孝子,一溉滋汤旱。
谁能脱左骖,大事不可缓。”
章季默三丧未葬,亦求于公,公亦[有]以助之,有“不辞毛粟施,行自丘山积”之句。
其高[谊]盖出于天资矣。
同上[卷二○]
幼敏门
《西清诗话》云:鲁直少警悟,八岁能作诗,《送人赴举》云:“送君归去明主前。
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
此已非髫稚语矣。
[渔隐丛话》前集卷四七]
《桐一江一 诗话》云:[世传]山谷七岁,作牧童诗云:“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短)笛风斜(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同上]
林杰幼而聪惠,言发成文,质莹凝脂,音清扣玉。
六岁请举童子,父肃为当府大将,一性一乐善道,家聚群书,又妙于手谈。
当时名公多与之一交一 。
及有是子,益大其门。
廉使崔侍郎手与之迁职,词云:“家藏万卷,学富三冬。”
杰五岁,父因挈行云云。
后业词赋,颇振声光。
有《仙客入壶中赋》云:“仙客以变化随形,逍遥放情。
处于外,则一壶斯在;入其中,则万象皆呈。
飞阁重楼,不是人间之状;奇花异草,无非物外之名。”
至九岁,谒大夫卢贞、常侍黎埴,无不嘉奖。
寻就宾荐,日在宴筵。
侍御李远、支使赵格深所知仰,不舍斯须。
《和赵支使咏荔支》尤佳,云:“金盘摘下排朱颗,红壳开时饮玉一浆。”
副使郑立《奇童传》,制使刘潼序以贻之。
《闽川名士传》
王元之[济州人]年七八岁已能文。
毕文简公为郡从事始知之。
问其家,以磨面为生,因令作《磨诗》。
元之不思以对:“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
若人轻着力,便是转身时。”
文简大奇之,尝(留)于子弟中讲学。
一日,太守席上出诗句“鹦鹉能言争似凤”,坐客皆未有对。
文简写之屏间。
元之书其下:“蜘蛛虽巧不如蚕。”
文简叹息曰:“经纶之才也。”
遂加以衣冠,呼为小友。
至文简入相,元之已掌书命矣。
《闻见后录》[卷一七]
志气门
《蔡宽夫诗话》云:太白之从永王璘,世颇疑之。
《唐书》载其事甚略,亦不为明辨其是否。
独其诗自序云:“夜半(半夜)水军来,浔一陽一满旌旃。
空名适自误,追胁上楼船。
从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
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然太白岂从人为乱者哉!盖其学本出纵横,以气侠自任。
当中原扰攘时,欲藉之以立奇功耳。
故其《[东]巡歌》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一胡一 沙”之句。
至其卒章乃云:“南风一扫一胡一 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亦可见其志矣。
大抵才高意广,如孔北海之徒,固未必有成功,而知人料事,尤其所难。
议者或责以璘之猖獗而欲仰以立事,不能如孔巢父、萧颖士察于未萌,斯可矣。
若其志,亦可哀矣。
[《渔隐丛话》前集]
苏子由云:李白诗类其为人,俊发豪放,华而不实,好事喜名,不知义[理]之所在也。
语用兵,则先登陷阵不以为难;语游侠,则白昼杀人不以为非:此岂其诚能也?白始以诗酒奉事明皇,遇谗而去,所至不改其旧。
永王将据一江一 淮,白起而从之不疑,遂以放死。
今观其诗固然。
唐诗人李、杜称首,今其诗皆在。
杜甫有好义之心,白所不及也。
汉高祖归丰、沛,作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高帝岂以文字高世者!帝王之度固然,发于中而不自知也。
白诗反之,曰:“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用)猛士守四方!”其不识理如此!老杜赠白诗有“重与细论文”之句,谓此类也[哉]。
[同上]
《高斋诗话》云:荆公《题金陵此君亭》诗云:“谁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才老更刚。”
宾客每对公称颂此句,公辄颦蹙不乐。
晚年与平甫坐亭上视诗牌曰:“少时作此,题榜一传,不可追改。
大抵少年题诗,可以为戒。”
平甫曰:“此扬子云所以悔其少作也。”
[同上卷三四]
《石林诗话》云:荆公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如:“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
又“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一色 不须多。”
又“平治险秽非无力,润泽焦枯是有才”之类,皆直道其胸中事。
后为郡(群)牧判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一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意。
乃知文字虽工拙有定限,然必视其幼壮;虽公,方其未至,亦不能力强而遽至也。
[同上]
《石林诗话》云:苏明允至和间[来]京师,既为欧一陽一文忠公所知,其名翕然。
韩忠献诸公皆待以上客。
尝遇重一陽一,忠献置酒私第,惟文忠与一二执政,而明允乃以布衣参其间,都人以为异礼。
席间意气兀不少衰。
明允诗不多见,然一精一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
而(如)《读易诗》云:“谁为善相应嫌瘦,后有知音可发(废)弹。”
婉而不追,哀而不伤,所作自不必多也。
[同上卷三八]
述志门
余尝(昔)官展(辰州),尝借诗集于士人,中有小篇(编)序云《成都[集》乃]天庆中进士叶沆[所]作,止百篇,时有可观,如《闲居感怀》云:“身闲难报国,语直易伤时。”
《村墅》云:“夜庭和月扫,秋户拂云开(关)。”
亦可想见其胸襟也。
[《溪诗话》卷八]
和靖与士夫诗未尝不及迁擢,与学子诗未尝不言登第。
视此为何等,随缘应接,不为苟难亢绝如此。
老杜云:“本无轩冕意,不是傲当时。”
“钟鼎山林各天一性一,浊醪粗饭任吾年。”
道义重而[不]轻王公者也。
阮孝绪,南平王[致书]要之不赴,曰:“非志骄富贵,但一性一畏庙堂。
使麏麚可骖,何异骥騄?”
[同上卷二]
求意门
《复斋漫录》云:“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其后又寄黄充,前四句云:“俗子推不去,可人废招呼。
世事每如此,我生亦何娱。”
盖无己得意,故两见之。”
[《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二]
一胡一 氏评诗曰:鲁直《过平舆怀李子克(先)》诗:“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题徐孺子祠堂》诗:“白屋可能无孺子,黄金(堂)不是欠陈蕃。”
二诗命意绝相似,盖叹知音者难得耳。”
[同上卷三二]
苕溪渔隐曰:《锡宴[清]明日》绝句云:“宴罢回来日欲斜,平康坊里那人家。
几多红袖迎门笑,争乞钗头利市花。”
《清明日》绝句云:“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都来(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二诗何况味不同如此,亦可见其老少情怀之异也。
[同上卷一九]
一胡一 氏评诗曰:澶渊之役,王介甫以谓“丞相莱公功第一”,张文潜以为“可能功业尽莱公”。
大抵人之议论,各有所见,故尔不同。
今具载二诗,识者当能辨之。
介甫《澶州》诗云:“去都二百四十里,河流中间两城峙。
南城草上(木)不受兵,北城楼橹如边城。
城中老人为予语,契丹此地经钞虏。
黄屋亲[乘]矢石间,一胡一 马欲踏河冰渡。
天(大)发一矢一胡一 无酋,河冰亦破沙水流。
欢盟从此至今日,丞相莱公功第一。”
文潜《听客话澶渊事》诗云:“忆昔一胡一 来动河朔,黄(渡)河饮马吹一胡一 角。
澶渊城下冰载车,边风萧萧千里赊。
城上黄旗坐真主,夜遣六丁张猛一弩一。
雷惊电发一矢飞,横射一胡一 酋贯车柱。
犬羊无踪大漠空,归来封禅告成功。
自是乾坤扶圣主,可能功业尽莱公?”
[同上卷二○]
《谈苑》曰:余知制诰日,与余恕同考试。
恕曰:“夙昔师范徐骑省为文,骑省[其]有《徐孺子亭记》,其警句云:“平湖千亩,凝碧乎其下;西山万叠,倒影乎其中。”
他皆常语,近得舍人所[作]《涵虚阁记》,终篇皆奇语。
自渡一江一 来,未尝见此,信一代之雄文也。”
其相推如此。
因出义山诗共读,酷一爱一一绝云:“珠箔轻明拂玉墀,披香新殿斗腰肢。
不须看尽鱼龙戏,终遣君王怒偃师。”
击节称叹曰:“古人措辞寓意,如此之深妙,令人感慨不已。”
[同上卷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