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本篇主要阐述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一切好的结果都《论衡》幸偶篇

论衡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论衡

论衡 - 幸偶篇

论衡

幸偶篇

【题解】

本篇主要阐述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一切好的结果都具有侥幸性和偶然性,所以篇名“幸偶”。

王充在本篇里,用各种事例反复说明,人和万物“遭祸福”都是因为“有幸有不幸”,“有偶有不偶”,就是说,都是偶然的。

而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体现出来的这种差异,这种偶然性,又都是由偶然承受的气不同而形成的,并非是天施放气时有所偏袒。

“俱禀元气,或独为人,或为禽一兽 。

并为人,或贵或贱,或贫或富。

富或累金,贫或乞食;贵至封侯,贱至一奴一仆。

非天禀施有左右(偏袒)也,人物受性有厚薄也。”

而这种偶然性又是自然注定的,无力改变的。

“命则不可勉,时则不可力。”

于是乎,一切不幸者便无可奈何,只得听天由命

【原文】

5·1凡人操行有贤有愚,及遭祸福,有幸有不幸(1);举事有是有非,及触赏罚,有偶有不偶(2)。

并时遭兵,隐者不中;同日被霜,蔽者不伤。

中伤未必恶,隐蔽未必善。

隐蔽幸,中伤不幸。

俱欲纳忠(3),或赏或罚;并欲有益,或信或疑。

赏而信者未必真,罚而疑者未必伪,赏信者偶,罚疑不偶也。

【注释】

(1)幸:幸运,侥幸。

这里指偶然得福或侥幸免祸。

(2)偶:本篇中所说的“偶”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偶合,双方一致,受到赏识和重用;另一个是偶然、碰巧。

这里是前一个含义。

(3)纳:送进,贡献。

【译文】

人的操行有的贤良有的愚昧,至于碰上灾祸福禄的时候,有的幸运,有的倒霉;做事行动有的对,有的错,至于遇到奖赏惩罚,有的受到赏识重用,有的则被斥责贬黜。

同时碰上打仗,隐蔽的人不被击中;就像植物同一天被霜冻,有遮盖的不会受伤害。

被中伤的未必是坏人,隐蔽的未必是好人。

隐蔽的是幸运,中伤的算倒霉。

大家都想向君主表示效忠,可是有的受赏,有的被罚;都想对君主作贡献,可是有的受到信任,有的却遭到怀疑。

受到奖赏并被信任的,未必真心;遭到惩罚并被怀疑的,未必伪装。

受奖赏信任的,只不过是受到君主的赏识重用;遭惩罚怀疑的,也只不过是被君主斥责贬黜而已。

【原文】

5·2孔子门徒七十有余,颜回蚤夭(1)。

孔子曰:“不幸短命死矣(2)1短命称不幸,则知长命者幸也,短命者不幸也。

服圣贤之道,讲仁义之业,宜蒙福佑。

伯牛有疾(3),亦复颜回之类,俱不幸也。

蝼蚁行于地(4),人举足而涉之,足所履(5),蝼蚁苲死(6);足所不蹈,全活不伤。

火燔野草(7),车轹所致(8),火所不燔,俗或喜之,名曰幸草。

夫足所不蹈,火所不及,未必善也,举火行有(9),适然也。

由是以论,痈疽之发(10),亦一实也。

气结阏积(11),聚为痈,溃为疽创(12),流血出脓。

岂痈疽所发,身之善穴哉(13)?营卫之行(14),遇不通也。

蜘蛛结网,蜚虫过之(15),或脱或获;猎者张罗,百兽群扰(16),或得或失;渔者罾江湖之鱼(17),或存或亡;或奸盗大辟而不知(18),或罚赎小罪而发觉(19);灾气加人(20),民亦此类也,不幸遭触而死,幸者免脱而生。

不幸者不侥幸也。

孔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21)。”

则夫顺道而触者为不幸矣。

立岩墙之下,为坏所压(22);蹈坼岸之上(23),为崩所坠;轻遇无端,故为不幸。

鲁城门久朽欲顿(24),孔子过之,趋而疾行。

左右曰:“久矣。”

孔子曰:“恶其久也(25)。”

孔子戒慎已甚,如过遭坏,可谓不幸也。

故孔子曰:“君子有不幸而无有幸,小人有幸而无不幸(26)。”

又曰:“君子处易以俟命(27),小人行险以侥幸(28)。”

【注释】

(1)蚤:通“早”。

(2)引文参见《论语·雍也》。

(3)伯牛(公元前544年~?):姓冉,名耕,字伯牛。

春秋时鲁国人。

孔子学生,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

据说得了无法医冶的癞病(麻风病)。

参见《论语·雍也》。

(4)蝼蚁:蝼蛄和蚂蚁。

蝼蛄:亦称土狗子,一种常见的农地害虫。

(5)履(l[吕):踏,踩。

(6)苲:疑作“笮”(6则),形近而误。

笮:压。

笮死:这里指被踩死。

(7)燔(f2n凡):焚烧。

(8)轹(l@利):车轮碾过。

致:达到。

(9)举火:这里指火到处烧起来。

有:递修本作“道”,可从。

行道:人在路上走。

适然:当然。

(10)痈疽:毒疮名。

根部孝浅而暂患的叫痈。

根部大、深而久患的叫疽。

(11)阏(8恶):阻塞。

积:留滞,不通。

(12)创(chu1ng疮):通“疮”。

(13)根据文意,疑“身”字之前应有“非”字,否则句子不通。

穴:人身上的要害处。

这里作人身上的部位讲。

(14)营卫:中医用语。

“营”是在血管中主血液循环的一种气,“卫”是在血管外主气运行全身的一种气。

(15)蜚(f5i飞):通“飞”。

(16)扰:扰乱,騷动。

(17)罾(5ng增):一种用竹竿做支架的鱼网。

这里指用网捕鱼。

(18)大辟:古代五刑之一,商至战国死刑的通称。

(19)赎:以钱财赎罪。

(20)灾气:指给人带来灾害的气。

(21)罔(w3ng往):同“枉”,不正直,不正派。

这里指不正直的人。

引文参见《论语·雍也》。

(22)坏:毁坏。

这里指毁坏、正在倒塌的墙。

(23)坼(ch8彻):开裂。

(24)顿:毁坏,倒塌。

(25)以上事参见《左传·襄公四年》。

(26)引文出处不详。

《论语·雍也》“人之生也直”句,皇疏引李充有这句话,疑将传文作经文。

(27)易:平地,坦途。

这里引申为平安的地位,正道。

俟命:等待天命。

(28)险:地势崎岖。

这里引申为危险的地位,邪门歪道。

侥幸:获得意外的利益或意外地免去不幸。

引文参见《礼记·中庸》。

【译文】

孔子有学生七十多人,颜回早死。

孔子说:“不幸他短命死了1短命称不幸,就知道长命的是幸,短命的是不幸了。

奉行圣贤的学说,讲一习一 仁义的学业,应该得到福佑。

伯牛得了疾病,又与颜回类似,都遭到不幸。

蝼蛄和蚂蚁在地上爬行,人抬脚走过,脚踩过的地方,蝼蛄和蚂蚁都被踩死;脚没有踩到的地方,它们都完全活着没有受到伤害。

火烧野草,车轮碾过的地方,火烧不着,一般人喜欢它,起名叫幸草。

脚没有踩到的地方,火烧不到的地方,未必就好,因为火烧起来,大家要夺路走,是当然的。

因此来说:毒疮的发作,也是同一种情况。

血气郁结堵塞不通,聚积在一块的是痈,溃烂的是疽疮,流血出脓。

难道痈疽发作的地方,不是身上原来良好的部位吗?营卫的运行,也会碰巧不通。

蜘蛛结网,飞虫飞过,有的逃脱有的被捕捉;猎人张开罗网,各种野兽乱奔乱跑,有的被捕获,有的跑掉了;渔人用罾在江湖里捕鱼,鱼有活的有死的;有的奸盗犯了死罪而不知道,可是有的犯了用钱可赎的小罪却被发觉;灾害之气施加给人,也就是这类情况,不幸者遇到碰上就死,幸者避免逃脱就得活。

所谓不幸,就是不能侥幸(免祸得福)。

孔子说:“一个人能够活着是由于正直,不正直的人虽然也活着,那只是侥幸免于灾祸。”

那么遵循道义而遭到灾祸的就是不幸了。

站在高墙之下,被毁坏的墙压倒;立在裂开的堤岸之上,因崩塌而落河。

无缘无故随便遇上灾祸,所以叫做不幸。

鲁城城门长期腐朽将要倒塌,孔子经过,就快步迅速地走过。

他周围的学生说:“已经朽坏很久了。”

孔子说:“我就害怕它朽坏的时间太长。”

孔子防备谨慎已算到极点,如果经过恰巧碰到倒塌,真可以说是不幸了。

因此孔子说:“君子只有不幸,却没有幸的问题,小人只有幸,却没有不幸的问题。”

又说:“君子处于平安地位而听天由命,小人做险恶的事却想侥幸免灾得福。”

【原文】

5·3佞幸之徒(1),闳、藉孺之辈(2),无德薄才,以色称媚,不宜爱而受庞,不当亲而得附(3),非道理之宜,故太史公为之作传。

邪人反道而受恩一宠一 ,与此同科,故合其名谓之佞幸(4)。

无德受恩,无过遇祸,同一实也。

俱禀元气(5),或独为人,或为禽一兽 ,并为人,或贵或贱,或贫或富。

富或累金,贫或乞食;贵至封侯,贱至一奴一仆。

非天禀施有左右也(6),人物受性有厚薄也(7)。

【注释】

(1)佞(n@ng宁):惯于用花言巧语谄媚。

佞幸:靠花言巧语容貌好看而得一宠一 。

(2)闳(h#ng洪):闳孺。

参见1.6注(7)。

藉:通“籍”。

籍孺:汉高祖的一宠一 幸侍童,与帝同起卧。

(3)附:依附。

这里指得到君主亲近、亲信。

(4)佞幸:这里指《史记》中的《佞幸列传》。

(5)元气:即气。

参见4.1注(4)。

(6)禀施:根据文意,疑“施气”之误。

左右:多少,偏袒。

(7)性:性命,生命。

这里指构成生命的气。

【译文】

靠花言巧语长得漂亮得一宠一 的人,象闳孺、籍孺之类,无德少才,专靠容貌美丽取悦君主,看来不该受庞的却被一宠一 ,不当亲近的却受到亲信,这是不合道理的,所以太史公为他们作传记。

邪恶的人违反道义而受到恩一宠一 ,与此同类,因此把他们合起来称之为佞幸。

无品德而受到恩一宠一 ,无过错却遭受灾祸,也是同一种情况。

一起承受元气,有的唯独给人,有的给禽一兽 。

一齐给人的,有人尊贵有人卑贱,有人贫穷有人富裕。

富裕的有人积累了大量金银,贫穷的有人乞讨为食;尊贵的直到被封王侯,卑贱的则沦为一奴一仆。

这并不是天施气时有偏袒,而是人和万物承受形成自己生命的气有厚有保

【原文】

5·4俱行道德,祸福不均;并为仁义,利害不同。

晋文修文德(1),徐偃行仁义(2),文公以赏赐(3),偃王以破灭。

鲁人为父报仇(4),安行不走(5),追者舍之;牛缺为盗所夺(6),和意不恐(7),盗还杀之。

文德与仁义同,不走与不恐等,然文公、鲁人得福,偃王、牛缺得祸者,文公、鲁人幸,而偃王、牛缺不幸也。

韩昭侯醉卧而寒(8),典冠加之以衣(9),觉而问之,知典冠爱己也,以越职之故,加之以罪(10),卫之骖乘者见御者之过(11),从后呼车,有救危之意,不被其罪(12)。

夫骖乘之呼车,典冠之加衣,同一意也。

加衣恐主之寒,呼车恐君之危,仁惠之情,俱发于心。

然而于韩有罪,于卫为忠,骖乘偶,典冠不偶也。

【注释】

(1)晋文:晋文公重耳(公元前697~前628年),春秋时晋国君主,五霸之一。

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

曾整顿内政,增强军队,使国力强盛。

为周平定内乱,迎周襄王复位,受赏弓矢、美酒、土地及三百名侍卫。

后以“尊王”相号召,大败楚军,在践土(今河南荥陽东北)大会诸侯,成为霸主。

(2)徐偃:徐偃王,西周时徐戎的首领。

统辖今淮水、泗水一带。

传说他广行仁义,辖地五百里,朝贡的“三十有六国”,是当时东部各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后为楚所灭。

事参见《韩非子·五蠹》。

(3)事参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4)鲁人为父报仇: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有个鲁国人为父报仇,将仇人杀死,然后戴正帽子,换好衣服,从容离开。

追赶的人看到这种情况,说他是“有节行之人”,就不再追杀他。

(5)行:走。

走:跑。

(6)牛缺:战国时秦国的大儒。

据《吕氏春秋·必己》记载,一次他去邯郸,路上遇上盗贼,把他的车马衣物都抢走了。

他很镇定,没有惊恐可惜的样子。

等他走后,盗贼害怕他去告诉赵国君主,追赶三十里把他杀了。

(7)意:神态,神情。

(8)韩昭侯:战国时韩国君主,公元前358~前333年在位。

以申不害为相,修术行道,国内安定,诸侯不敢侵伐。

(9)典冠:管理君主帽子的小官。

(10)以上事参见《韩非子·二柄》。

(11)卫:卫国。

骖乘(c1nsh8ng餐圣):古代在车右陪主人乘车的人。

御者:赶车人。

卫之骖乘者见御者之过:据《说苑·善说》记载,西周时卫国将军桓司马有次上朝时忙赶路,由于赶车人紧张,马受惊,骖乘者连忙在后边叫喊着帮赶车,赶车人说他越职。

由于他出于拯救危险,没有受到惩罚。

(12)罪:惩罚。

【译文】

同样施行道德,祸福却不一样;同样实行仁义,利害却不相同。

晋文公修行文德,徐偃王施行仁义,文公因此受赏赐,偃王由此遭破灭。

鲁人为父报仇,从容地离开而没有逃跑,追赶的人就不再追杀他了;牛缺被盗贼抢去财物,态度和顺没有任何惧怕,盗贼仍然杀了他。

文德与仁义相同,没有逃跑与不惧怕一样,然而文公、鲁人得福,偃王、牛缺遭祸,这就是文公、鲁人有幸,而偃王、牛缺不幸。

韩昭侯酒醉卧床 身打寒噤,典冠拿衣服给他盖上,韩昭侯酒醒问起这件事,知道是典冠爱惜自己,却因为超越职责的缘故,把罪过加给他。

卫国的骖乘者见赶车的有过错,在后边呼喊着赶车,有拯救危险的意愿,没有被惩罚。

骖乘者呼喊着赶车,跟典冠给韩昭侯盖上衣服,同是一个意思。

盖上衣服是怕君主寒冷,呼喊着赶车是怕君主危险,仁爱的感情,都发自内心。

然而在韩昭侯却认为有罪,在卫将军则认为是忠心,是因为骖乘者受赏识,典冠不被赏识的缘故。

【原文】

5·5非唯人行,物亦有之。

长数仞之竹(1),大连抱之木,工技之人裁而用之(2),或成器而见举持(3),或遗材而遭废弃。

非工技之人有爱憎也,刀斧如有偶然也(4)。

蒸谷为饭,酿饭为酒。

酒之成也,甘若异味;饭之熟也,刚柔殊和(5)。

非庖厨酒人有意异也(6),手指之调有偶适也。

调饭也殊筐而居(7),甘酒也异器而处。

虫堕一器,酒弃不饮;鼠涉一筐,饭捐不食。

夫百草之类,皆有补益。

遭医人采掇(8),成为良药;或遗枯泽,为火所烁(9)。

等之金也,或为剑戟,或为锋铦(10)。

同之木也,或梁于宫,或柱于桥。

俱之火也,或烁脂烛,或燔枯草。

均之土也,或基殿堂,或涂轩户(11)。

皆之水也,或溉鼎釜(12),或澡腐臭(13)。

物善恶同,遭为人用,其不幸偶,犹可伤痛,况含一精一气之徒乎(14)!

【注释】

(1)仞:古代长度单位。

据陶文琦《说文仞字八尺考》说周制为八尺,汉制为七尺,东汉末为五尺六寸一仞。

(2)工技之人:手艺工人。

(3)举持:使用。

(4)如:疑“加”字形近而误。

根据文意,疑“加”之前脱一“之”字。

下文有“手指之调有偶适也”,句式相同,可证。

加:施予。

(5)和:调和。

刚柔殊和:这里指有的是熟饭,有的是夹生饭。

(6)庖(p2o袍)厨:厨师。

酒人:酿酒的人。

(7)调饭:指软硬适合的饭。

居:容纳,装。

(8)根据下文“或遗枯泽,为火所燎”,疑“遭”前夺一“或”字。

医人:医生。

掇(du#多):拾取,摘龋

(9)烁(shu^朔):递修本作“燎”,可从。

(10)锋:古代的一种农具。

《农政全书。

农器》:“锋,古农器也,其金比犁镵小而加锐,其柄如耒,首如刃锋,故名锋。”

铦(xi1n先):古代的一种农具,锸一类,俗称作“杴”。

“杴”,现在多写作“锨”。

头较方阔,以铁或木制成,安在长木柄上。

(11)轩(xi1n宣):有窗的小室。

户:单扇的门。

(12)溉:洗涤。

鼎:古器物名。

多为圆形,三足两耳,大小下一,用途各异。

这里指作煮食物用的器物,后也用作礼器。

釜(f(斧):炊器,敛口,圜底,或有两耳。

置于灶口,上放甑(8ng赠)

以蒸煮。

(13)澡:洗。

(14)一精一气:精神之气。

王充认为,构成一人 和万物的物质元素的气,具体可分为陰气和陽气,陽气构成一人 的精神,所以有时又称为一精一气。

【译文】

幸偶不仅适用于人的所作所为,万物也都有这种情况。

高数仞的竹子,两人合抱的大树,工人把它锯开来派用,有的做成器具被使用,有的当作剩下材料遭到废弃。

这不是工人对它们有偏爱与憎恨,而是刀斧的使用有偶然性。

蒸谷米成饭,酿造米饭成酒。

酒酿成了,味道有好有坏;饭煮熟了,有硬有软。

这不是厨师和酿酒的人有意使它们存在差异,而是手指之间的协调有偶然性。

就是软硬适合的饭,也要用不同的竹筐来装,好酒也要用不同的器皿来存放。

虫子掉进酒坛里,酒就被抛弃不饮;老鼠爬进饭筐里,饭就被扔掉不吃。

各种各样的草类,对人都是有帮助有好处的。

有的遇到医生就采集起来,成为良药;有的则遗留在干涸了的沼泽里,被火烧掉。

同样的金属,有的铸成剑戟,有的则做成锋铦。

同样的树木,有的在宫殿成了大梁,有的则在桥下成了支柱。

同样是火,有的烧蜡烛,有的则烧枯草。

同样是土,有的成了殿堂的地基,有的则用去涂抹轩户。

同样是水,有的用去洗鼎釜,有的则用去洗腐臭的东西。

万物的好坏是相同的,碰上被人使用,其偶然性使它们遭受不幸,尚且应该悲伤痛心,何况是有精神的人呢!

【原文】

5·6虞舜圣人也,在世宜蒙全安之福。

父顽母嚚(1),弟象敖狂(2),无过见憎,不恶而得罪,不幸甚矣。

孔子,舜之次也,生无尺土,周流应聘(3),削迹绝粮(4)。

俱以圣才,并不幸偶。

舜尚遭尧受禅,孔子已死于阙里(5)。

以圣人之才,犹不幸偶,庸人之中,被不幸偶,祸必众多矣(6)。

【注释】

(1)嚚(y0n银):愚蠢。

(2)象:传说是舜的异母弟弟。

敖(4o傲):通“傲”。

狂:纵一情 任性。

(3)流:流动。

这里是奔走的意思。

应:接受。

(4)削迹:孔子曾到卫国去游说,卫国人很厌恶孔子,当孔子离开卫国时,就把他经过卫国留下的车轮痕迹铲掉了。

事参见《庄子·天运》。

绝粮:参见1·3注(2)。

(5)已:则,却。

阙(qu5缺)里:街名,在今山东曲阜城内,孔子曾在这里聚徒讲学。

(6)祸:根据文意,疑是衍文。

【译文】

虞舜都是圣人,在世的时候完全应当蒙受安适生活的福份。

但是,他父亲质劣,母亲愚蠢,弟弟象又傲慢任性,没有过失也要被别人憎恨,没有做坏事也要受惩罚,真是不幸得很。

孔子,比舜差一点,一生没有得到一尺土地的封赐,到处奔走想接受人家聘请做官,结果遭到削迹绝粮。

他们同是具有圣人的品德才能,都碰上偶然的不幸。

但舜还能碰到尧让位给他,而孔子却死在阙里。

凭圣人的品德才能,尚且会有偶然不幸,平庸的人中,遭受偶然不幸的,肯定多得很!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论衡》未分类项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题解】本篇主要阐述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一切好的结果都《论衡》幸偶篇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