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诗话总龟后集
卷二十三
纪实门
唐文皇聚一时名流天策(二字作“册”)府,始有十八学士之号。
后来凡居馆殿者皆称之。
国朝以来,任(仕)于外非两制,则虽帅守监司止呼寄禄官。
惟通判多从馆中带职出补,如蔡君谟湖州、欧一陽一文忠公滑州、王荆公舒州、东坡先生杭州,如此之类甚多。
刘贡父赴泰倅诗云:“壁门金阙倚天开,五见宫花落早梅。
明日扁舟沧海去,却寻云气望蓬莱。”
盖在道山五载,然后得之。
学士之称施于外者,县(由)通判而然。
今外庭过呼,大可笑也。
《挥麈录》[前录卷三]
老杜《送殿中杨监赴蜀见相公》云:“豪俊贵勋业,邦家频出师。
相公镇梁益,军事无孑遗。”
以是知边鄙之臣,贪功生事,结祸招衅,皆有以致之。
一得忠臣处之,生灵受赐矣。
《黄常明》[《溪诗话》卷五]
《文选》载王粲《公宴诗》,注云:此侍曹一操一宴也。
一操一未为天子,故云公宴耳。
一操一以建安十八年春受魏公九锡之命,公知众情未顺,终其身不敢称尊,而粲诗已有“愿我贤主人,与天享巍巍”之语,则粲岂复有心于汉耶?粲尝说刘表之子琮曰:“曹公,人杰也,将军卷甲倒戈以归曹公,长享福祚,万全之策也。”
厥后一操一以粲为军谋祭酒,则以腹心委之矣。
《韵语一陽一秋》[卷八]
或云韦应物乃韦后之族,凭恃恩私,作里中横。
故《韦集》载《逢杨开府》诗云:“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
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
武皇升仙去,把笔学题诗。
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
夫武皇平内乱,杀韦后,不应后之族敢于武皇之时豪横若此,正恐非后族尔。
李肇《国史补》言应物一性一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
与《杨开府诗》所述不同,岂非武皇仙去之后折节悔过之时耶![同上卷四]
曾文清吉父,孔毅父之甥也,早从学于毅父。
文清以荫入仕。
大观初以铨试合格五百人为魁,用故事赐进士出身。
绍兴中,明清以启贽见云:“传经外氏,早侍仲尼之闲居;提笔文场,曾一宠一 平津之为首。”
文清读之喜曰:“可谓着题矣。”
后与明清诗云:“吾宗择婿得羲之,令子传家又绝奇。
甥舅从来多酷似,弟兄如此信难为。”
徐敦立览之笑云:“此乃用前日之启为体修报耳。”
同上[《挥麈录》后录卷一一]
老杜卒于大历五年,享年五十九,当生于先天元年。
观其《献大礼赋表》云:“臣生陛下淳朴之俗,行四十载矣。”
以此推之,天宝十载始及四十,则是献《大礼赋》当在天宝九载也。
本传以谓天宝十三载因献三赋,帝奇之,待制集贤院,误矣。
其后又进《西岳赋》,序云“上既封太山之后三十年”,按史开元十三年乙丑封太山,至天宝十三载始及三十年,则是进《西岳赋》在天宝十三载也。
老杜有《赠献纳使田舍人》诗云:“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随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
末句云:“杨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其云“更有《河东赋》”,当是献《西岳赋》时也。
《丹一陽一集》[《韵语一陽一秋》卷六]
羊叔子镇襄一陽一,尝与从事邹湛登岘山,慨然有泯□(湮灭)无闻之叹,岘山亦因是以传,古今名贤赋咏多矣。
吴兴、东一陽一二郡亦有岘山。
吴兴岘山去城三里,有李适之洼尊在焉。
东坡守吴兴日,尝登此山,有诗云:“苕水如汉水,鳞鳞鸭头青。
吴兴胜襄一陽一,万瓦浮青冥。
我非羊叔子,愧此岘山亭。
悲伤意此(则)同,岁月如流星。
湛辈何足道,当以德自铭。”
东一陽一岘山去东一陽一县亦三里,旧名三丘山。
宋殷仲文素有时望,自谓必登台辅。
忽除东一陽一太守,意甚不乐。
尝登此山,怅然流涕。
郡人一爱一之,如襄一陽一之于叔子,因名岘山。
二峰相峙,有东岘西岘。
唐宝历中,县令于兴宗结亭其下,名曰涵碧。
刘禹锡有诗云:“新开潭洞疑仙府,远写丹青到雍州。”
即其所也。
《葛常之》[同上卷五]
张籍居韩门弟子之列,又以愈荐为国子博士,东坡所谓“汗流湜籍走且僵,灭没倒景不可望”者。
而籍作愈祭诗乃云:“公文为时师,我亦有微声。”
而后之学者或号为韩张,何耶?《丹一陽一集》[同上卷六]
陈后主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极其华丽。
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妃各居其一,与狎客赋诗,互相赠答,采其艳丽者,被以新声,奢一婬一极矣。
隋克台城,后主与张、孔坐视无计,遂俱入井,所谓烟脂井是也。
杨修诗云:“擒虎戈矛满六宫,春花无树不秋风。
苍惶益见多情处,同一穴一甘心赴井中。”
李白亦云:“天子龙沉景一陽一井,谁歌《玉树后一庭花》?”
今烟脂井在金陵之法宝寺。
井有石栏,红痕若烟脂。
相传云后主与张、孔泪痕所染。
石栏上刻后主事迹,八分书,乃大历中张著文。
又有篆书“戒哉戒哉”数字。
其他题刻甚多,往往漫灭不可考,寺即景一陽一宫故地也,有井在焉。
好事者往来不绝,寺僧频厌苦之。
张芸叟尝有诗戏僧云:“不及马嵬袜,犹能致万金。”
[同上卷五]
马少游常哀兄援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乡里称善人,斯可矣。
致求赢余,但自苦尔。”
故援在一浪一洎(泊)西里,当下潦上雾,云气薰蒸,仰视飞鸢跕跕在(堕)水中之时,辄思其言,以谓“念少游语何可得也!”洎武陵五溪蛮作乱,刘尚军没,而援贪进不止,方且据鞍矍铄,被甲请行,遂底壶头之困。
刘梦得《经伏波神祠诗》有“一以功名累,翻思马少游”之句,可谓名言矣。
壶头在武陵,当是梦得为司马时经历,故篇首言“蒙蒙篁竹下,有路上壶头。”
《韵语一陽一秋》[卷八]
武帝见颜驷庞眉皓首,问:“何时为郎?何其老也!”对曰:“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幼(少);陛下好少,而臣老矣。”
老于为郎,此事尤著。
切(窃)怪老杜屡伤为郎白首,每称冯唐而不(罕)及驷。
[愚谓驷]生既不遇三君,身后复不遇老杜,可笑也已。
《溪》[卷四]
子美世号诗史,观《北征》诗云:“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送李校书》云:“乾元元年春,万姓始安宅。”
又戏友二诗:“元年建巳月,郎有焦校书。”
“元年建巳月,官有王直司(司直)。”
史笔森严,未易及也。
《黄常明》[《溪诗话》卷一]
《[张]舍人遗织成褥段》云:“服饰定尊卑,大哉万古程。
煌煌珠宫物,寝处祸所婴。
锦衣(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
其意在明分守,警贪饕,屏斥玩物,严道气(义)之大节,岂直专为诗哉!就中和平之语,尤可人意。
世有豪横凶人,强委馈于善士而不能骤绝之,其心愧耻,虽欲和平,不可得也。
《溪》[卷一]
诸史[列]传首尾一律,惟左氏传《春秋》则不然,千变万状,有一人而称目至数次异者,族氏名字爵邑谥号皆密布其中,而寓诸褒贬,此史家祖也。
观少陵诗,宜(疑)隐[寓]此旨。
若云“杜陵有布衣”,“杜曲幸有桑麻田”,“杜子将北征”,“臣甫愤所切”,“甫也东西南北人”,“有客有客字子美”,盖自见其居里名字也。
“不作河西尉”,“白头拾遗徒步归”,“备矣(员)均(窃)补衮”,“凡才污省郎”,补官迁徙(陟),历历可考。
至叙他人亦然,如云“粲粲元道州”,又云“结也实国桢”,凡例森然,诚《春秋》之法也。
《溪》[卷一]
[辰]人以藤代篘,酒名钩藤,俗传他处即不可用。
或谓但心(恐)酝造之法异耳,所在皆可。
乐天《忠州春[至]》诗云:“闲拈旧叶题诗咏,闷取藤枝引酒尝。”
是(则)巴蜀亦有之。
《黄常明》[同上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