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诗话总龟后集
卷二十二
用事门
临川:“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
眉山:“不须更说知几早,直为鲈鱼也自贤。”
反复曲折,同归一意。
亦如“把酒祝公公莫拒,《缁衣》心为好贤倾”;“我欲折繻留此老,《缁衣》谁作好贤诗”。
共用一事,而造语居然不同。
《溪》[卷六]
临川“道德文章吾事落”,《南华》“夫子盍行耶,无落吾事。”
乃柳诗有“惆怅樵渔事,今还又落然。”
恐亦用此。
同上[卷六]
杜“心迹喜双清”,“茶瓜留客迟”,似非用事。
观灵运《斋中诗》云:“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
竟陵王子良礼才好士,一爱一(夏)月客至为设瓜饮甘果。
二诗盖用此。
至若《棕拂子》云:“咂肤倦扑灭,赖尔甘伏膺。”
虽等闲题目,无[一]字无出处。
同上[卷六]
《坡集》有全篇用事者,如贺人生子曰(自)“郁葱佳气夜充闾,喜见徐卿第二雏”,[至]“我亦从来识英物,试教啼看定何如”,戏子野买妾自“锦里先生自笑狂,身长九尺鬓眉苍”,[至]“平生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后堂”,句句用事,曷尝不流便哉!同上[卷一○]
尝观临川《咏枣》止数韵。
“余甘入邻家,尚得谗(馋)妇逐。”
“贽享古已然,《豳诗》自宜录。”
用“女贽枣脩”,“八月剥枣”;“虽(谁)云食之昏”,用范晔“枣膏昏蒙[蒙]”;“愿比赤心投,皇明倘加(予)烛”,用萧琛“陛下投臣以赤心,臣敢不报以战栗”。
以是知凡作者须饱材料。
传称任昉用事过多,属辞不得流便。
余谓昉诗所以不能倾沈约者,乃才有限,非用事(事多)之过。
同上[卷一○]
李商隐诗好积故实,如《喜雪》云:“班扇慵裁素,曹衣讵比麻,鹅归逸少宅,鹤满令威家。”
又“洛水妃虚妒,姑山女谩夸。
联辞虽许谢,和曲本惭《巴》。”
一篇中用事者十七八。
同上[卷一○]
梦得诗(诗字作“《送周使君》”):“只恐鸣驺催上道,不容待得晚菘尝。”
乃周彦伦答文惠太子问山中菜食云:“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此以两字用事者。
《送熊判官》云:“临轩弄郡章,得人方付此。”
乃用汉高弄印倪宽(睨尧)事,此一字用事者。
《黄常明》[同上卷三]
韦应物诗(诗字作“《赠李侍御》云”):“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彻底清。”
又《杂言送人》云:“冰壶见底未为清,少年如玉有诗名。”
此可为用事之法,盖不拘故常也。
同上[同上]
[介]甫《宜春花(苑)》诗云:“无复增修事,君王惜费金。”
乃暗用汉文惜百金之产而罢(辍)露台事。
同上[卷五]
沈庆之谓上曰:“为国譬如治家,耕当问一奴一,织当问婢,陛下欲治(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谋之,事何由济?”
梦得《送李策》云:“春风深(深春风)日静,争长幽鸟鸣。
仆夫前致辞,门有白面生。”
同上[同上卷六]
坡“蓝尾忽惊新火后,遨头要及浣花前。”
注及(引)乐天“三杯蓝尾酒,一碟胶牙饧”。
观《长庆集》此诗题云:“七年元日对酒。”
非钻火时事也。
宋文景(景文)《守岁》云:“且尽灯前蓝尾杯。”
《溪》[卷九]
师旷(史赵)释绛县老人年数云“亥有二首六身”,盖离拆亥字点画而上下之,如算筹纵横然。
则下其二首为二万,六身各一纵一横,为六千六百六十,正合其甲子之日数。
传以明旷之博物(五字作“赵之明历”)。
刘宾客《送人赴绛州》云:“午桥群吏散,亥字老人迎。”
义山《赠绛台老驿吏》云:“过客不劳询甲子,惟书亥字与时人。”
可谓善使事矣。
亦如近诗《送人洪州》云:“干斗气沉人(龙)已化,置刍人去榻犹悬。”
《送人鄂州》云:“黄鹤晨霞傍楼起,头陀青(秋)草绕碑荒。”
《送人襄一陽一》云:“四叶表闾唐尹氏,一门逃世汉庞公。”
虽邻封密迹(迩),不可移也。
《溪》[卷九]
凡作诗有用事出处,有造语出处。
如“五陵衣马自轻肥”,虽出《论语》,总合其语乃潘岳“裘马悉轻肥”。
“柳絮才高不道盐”,虽谢女事,乃借张融以《海赋》示人,人评其赋“但不道盐耳”。
“红袖泣前鱼”,《本战国策》[事],〈其语〉乃陆韩卿《中山王孺子妾歌》“安陵泣前鱼”。
坡作《太白画像》诗云:“大儿汾一陽一中令君,小儿天台坐忘身(真)。”
其事乃用白一交一 汾一陽一于伍行(行伍)中,竟脱白于祸;天台司马紫(子)微谓白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所造之语乃《祢衡传》云:“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
同上[同上]
坡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相绝。
尝作《秧马歌》叙述甚详。
唐子西至罗浮始识此器,作诗云:“拟向明时受一廛,著鞭常恐老农先。
行藏已问吾家举,从此驰名四十年。”
亦巧于用事。
《黄常明》[同上卷一○]
坡和[刁景纯暨]柳子玉〈暨景纯〉冈字韵诗,至七篇云:“屡把铅刀齿步光,更遭华衮照厐凉。”
乃用子建《七启》云:“步光之剑,华藻繁缛。”
《左传》“厐凉冬杀”。
虽第一韵众人所更易,而七篇未尝改,又贯穿一精一绝如此。
《黄常明》[同上卷九]
东坡在儋耳时,余三从兄延(讳)讳(延)之,自一江一 一陰一担簦万里,绝海往见,留一月。
坡尝诲以作文之法曰:“儋州虽数百家之聚,州人之所须,取之市而足。
然不可徒得也,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钱是也。
作文亦然。
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
所为(谓)物者,意是也。
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也。”
吾兄拜其言而书诸绅。
尝以亲制龟冠为献,坡受之,而赠以诗云:“南海神龟三千岁,兆叶朋从生庆(一爱一)喜。
智能周物不周身,未免人钻七十二。
谁能用尔作小冠,岣嵝耳孙创其制。
今君此去宁复来,欲慰相思时整视。”
今集中无此诗,余尝见其亲笔。
后坡归宜兴,道由无锡洛社,尝至孙仲益家。
时仲益年在髫龀。
坡曰:“孺子一习一 何艺?”
孙曰:“学对属。”
坡曰:“试对看。”
徐曰:“衡门稚子璠玙器。”
孙应声云:“翰苑仙人锦绣肠。”
坡抚其背曰:“真璠玙器也,异日不凡。”
二事皆吾乡人士所知,辄记于此。
《韵语一陽一秋》[卷三]
“谒帝似冯唐”,“垂白冯唐虽晚达”,“冯唐毛发白”,“长卿多病久”,“我多长卿句(病)”“病渴污官位”,杜以其为郎故用之。
若他人老与病[者],恐不可概使。
同上[《溪诗话》卷四]
用[自]己诗为故事,须作诗多者乃有之。
太白云:“《沧一浪一》吾有曲,相子棹歌声。”
乐天:“须知菊酒登高会,从此多无二十场。”
《明年》云:“去秋共数登高会,又被今年减一场。”
《过概(栗)里》云:“昔尝咏遗风,著为十六篇。”
盖居渭上酝熟独饮,曾效渊明体为十六篇。
《又赠微之》云:“昔我十年前,曾与君相识。
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
盖旧诗云“有[节]秋[竹]竿”也。
坡赴黄州过春风岭有两绝句。
后诗云:“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至海外又云:“春风岭下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
]又云:“柯丘海棠吾有诗,独笑山林谁敢侮!”又《有(画)竹》云:“吾诗固云尔,可使食无肉。”
同上[同上]
唐谚云:“槐花黄,举子忙。”
东坡有“强随举子踏槐花”,“槐花还似昔年忙”,谷云“槐催举子踏花黄”是也。
[同上]
世传五月十三日为竹迷日,凡种[竹]多以五月。
杜云:“东林竹野(影)薄,腊月更须栽。”
则唐一人植竹用季冬月也。
又云:“平生憩息地,必种数竿竹。”
尝欲辟小轩以必种名(目)之。
前辈戏语以郊外呵喝、月下烛龙皆谓之杀风景。
介甫《戏示颖叔》云:“但怪传呼杀风景,岂知禅客夜相投。”
盖用此也。
同上[同上]
老杜“途穷反遭俗眼白”,本用阮籍事,意[谓]我辈本宜以白眼视俗人,至小人得志,疾视君子,是反遭其白眼(眼白),故倒用之,亦如“水清反多鱼”,乃倒用“水至清则无鱼”也。
梦得“酌我莫忧狂,老来无逸气”,乃倒用黄(盖)次翁“无多酌我”。
“寄谢嵇中散,予无甚不堪。”
倒用《绝一交一 论》。
坡云:“后生可畏吾衰矣,刀笔从来错料尧。”
周昌以赵尧刀笔吏,后果无能为,所料信不错,而云“错料尧”,亦以涉讥谤倒用尔。
又有“穷鬼却相(须)呼”,“乃知饭后钟,阇黎盖具眼”,“他年《五君咏》,山王一时数”,皆倒用也。
《溪》[卷四]
坡云:“通家不隔同年面,得路方知异日心。”
乃唐一人责同年不赴期集,辞云:“紫陌寻春,尚隔同年之面;青云得路,不(可)知异日之心。”
任昉《别谢云(言)扬》诗云:“讵念耋嗟人,方深老夫托。”
《报刘孝绰》云:“讵慰耋嗟人,徒深老夫托。”
略改一两字,岂以会意处欲常用之耶?临川有“莫林摇落献南山”。
又云:“大(木)落冈峦因自献。”
如云:“名誉子真矜谷口,事功新息困壶头。”
又:“未一爱一京师传谷口,但知乡里胜壶头。”
昔人行一事措意默与己合,则喜用之。
马少游欲乘下泽,御款段,不去乡里;虽自谋独善,亦可为贪躁之戒。
伏波“在一浪一洎(泊),下潦上雾,仰视飞鸢跕跕堕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以为何可复得”。
故坡云:“何须更待飞鸢堕,方念平生马少游!”又:“大夫行役家[人]怨,应念乡居(归乡)马少游。”
“雪堂唯(亦)有思归曲,为念平生马少游。”
以其可喜,不直押韵也。
《溪》[卷四]
律诗有一对通用一事者:“更寻嘉树传,莫忘《角弓》诗。”
乃《左传》韩宣子聘鲁,尝赋《角弓》及誉嘉树,鲁人请封殖此树以无忘《角弓》。
介甫:“久谙郭璞言多验,老比颜含意更疏。”
乃景纯欲为颜含筮,含曰:“年在天,位在人。
修己而天不与,命也;守道不回,一性一也。
人自有一性一命,无劳蓍龟。”
同上[卷四]
古人作诗有用经传全句,《选》诗:“小人计其功,君子道其常。”
乐天:“疾恶如巷伯,好贤如《缁衣》。”
乃两句浑用之。
杜(韩)云:“无妄之忧勿药喜”;[杜]“谁谓荼苦甘如荠”,“富贵于我如浮云。”
近人亦多用史语,坡云:“人言卢杞似一奸一邪,我见郑公但妩媚。”
尝观《南史》载王宜兴云“为劫不须伴”,甚似一侧韵五言,但无题目耳。
同上[卷四]
昔人用五马事,多因游遨动出处方用之。
如老杜赋《王阆州饯萧遂州》云:“二天开一宠一 饯,五马烂生光。”
其宾主出(去)住分矣。
又《送李梓州》“五马何时到”,《赠严武》“五马旧曾谙小径”,《送贾阁老出汝州》“人生五马贵”。
太白云:“五马莫留连。”
岑参云:“门外不须催五马。”
戎昱“五马几时朝魏阙”,子厚“五马助征騑”,乐天“五马无由入酒家”,东坡“鼓吹未容迎五马”,介甫“尚得史(使)君驱五马”。
近人于太守安居闭(闲)阁例称五马,此理恐未安也。
《丹一陽一集》[《溪诗话》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