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诗话总龟后集
卷二十一
留题门
澧(醴)一陽一道傍有甘泉寺,因莱公、丁谓曾留行记,从而题咏者甚众,碑牌满屋。
孙讽有:“平仲酌泉曾顿辔,谓之礼佛遂南行。
高台下瞰炎荒路,转使高僧薄一宠一 荣”。
人独(皆)传道,余独恨其语无别。
自古以直道见黜者多矣,岂皆贪一宠一 荣者哉!又有人云:“此泉不洗千年恨,留与行人戒覆车。”
害理尤甚。
莱公之事,亦例为覆车乎?因过之,偶为数韵,其间有云:“已凭静止鉴忠一精一,更遣清冷洗谗喙。”
盖指二公也。
溪[卷九]
黄州麻城县界有万松亭,连日行清一陰一中,其馆亭亦可一爱一。
适当关山路,往来留题无数。
东坡伤来者不嗣其意,尝有诗云:“十年栽种百年规,好德助(无)人无(助)我仪。”
又云:“为问几株能合抱,殷勤记取《角弓》诗。”
中坏(间)尝彻碑(牌)[刻],有士题云:“旧韵无仪字,苍髯有恨声。”
不(亦)可录。
溪[卷九]
张祜喜游山而多苦吟,凡所历僧寺,往往题咏。
如《题僧壁》云:“客地多逢酒,僧房却厌(献)花。”
《题万道人禅房》云:“残一陽一过远水,落叶满疏钟。”
《题金山寺》云:“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
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题孤山寺》云:“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一陰一。
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如杭之灵隐、天竺,苏之灵岩、楞伽,常之惠山、善权,润之甘露、招隐,皆有佳作。
李涉在岳一陽一,尝赠其诗曰:“岳一陽一西南湖上寺,水阁松房遍文字。
新钉张生一首诗,自余吟着皆无味。”
信知僧房佛寺题其诗[以]标榜者多矣。
《葛常之》[《韵语一陽一秋》卷四]
一温一 公治第洛中,辟园曰独乐。
其心忧乐,未始不在天下也。
其自作记有云:“世有人肯同此乐,必再拜以献[之]矣。”
东坡赋诗云:“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
盖名(言)其得人心也。
又云:“抚掌笑先生,年来学(效)喑哑。”
疑未尽命名之意。
同上。
[溪诗话》卷一]
沈约命王筠作《郊居十咏》书于壁,不加篇题,约云:“此诗指物程形,无假题署。”
老杜《赠李潮八分歌》云:“吾甥李潮下笔亲。”
“开元以来数八分,潮也奄有二子成三人。
[况潮小篆迫秦相。”
“巴东逢李潮”,“潮乎潮乎奈汝]何?”
退之《招杨之罘》:“之罘南山来,文字得我惊。”
“我令之罘归,失得柏与马。
之罘别我去,计出柏马下。
我自之罘归,入门思而悲。
之罘别我去,能不思我为?”
“作诗招之罘,晨夕抱饥一渴。”
尝戏谓此二诗真不须题署也。
《黄常明》[同上卷五]
子美诗:“诛茅初一亩,广地方连延。
敢谋土木丽,自觉面势坚。
经营上元初(始),断手宝应年。”
(五六两句《溪诗话》在第二句下)又《题衡山县学堂》云:“旄头彗紫微,无复俎豆事。”
“乌乎已十年,儒服敝于地。”
“衡山虽小邑,首倡恢大义。”
“讲堂非曩造,大屋加涂塈。
下可容百人,墙隅亦深邃。”
“林木在庭户,密干叠青翠。
有井朱夏时,辘轳冻阶戺。”
“采诗倦跋涉,载笔尚可记。”
岂不是《草堂》《县学纪(记)》。
[同上卷四]
李翱、皇甫湜集中皆无诗,世传翱有“县君好砖渠”一诗并《传灯录》载《答药山》一偈。
湜只有《浯溪留题》一篇而已。
[《韵语一陽一秋》卷三]
《许彦周诗话》云:牧之《题桃花夫人庙》诗:“细一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仆尝谓此诗为二十八字史论。
[《渔隐丛话》后集卷一五]
苕溪渔隐曰:牧之于题咏好异于人。
如《赤壁》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题商山四皓庙》云:“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
皆反说其事。
至《题乌一江一 亭》则好异而畔于理,诗云:“胜败兵家事不(不可)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一江一 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项氏以八千人渡一江一 ,败亡之余,无一还者,其失人心为甚,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重来,决矣。
[同上]
《许彦周诗话》云:牧之作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验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意谓赤壁不能纵火,即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
孙氏霸业,系此一战。
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没(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
[同上]
《南唐书》云:韩熙载自一江一 南奉使中原,为《感怀诗》题于馆壁云:“仆本一江一 北人,今作一江一 南客。
再去一江一 北游,举目无相识。
秋风吹我寒,秋月为谁白?不如归去来,一江一 南有人忆。”
苕溪渔隐曰:“余家有韩熙载《家宴图》,图中题此诗后四句,尝以问相识间,云是古乐府。
今观此书,方知其误也。”
[同上卷一八]
苕溪渔隐曰:《题吴一江一 三贤堂内陆龟蒙》诗云:“千首文章二顷田,囊[中]未有一钱看。
却因养得能言鸭,惊破王孙金弹丸。”
《谈苑》云:陆龟蒙居笠泽,有内养自长安使杭州,舟出舍下,弹〈其一〉绿头鸭。
龟蒙遽从舍出,大呼曰:“此绿头(鸭)有异,善人言。
□(适)将献天子,今持此死鸭以诣官。”
内养少长宫禁,信然,厚以金帛遗之。
因徐问龟蒙曰:“此鸭何言?”
龟蒙曰:“常自呼其名。”
《游道场山何山》诗云:“白水田头问行路,小溪深处是何山。
高人读书夜达旦,至今山鹤鸣夜半。”
汪彦章《何山何氏书堂记》云:寺有何氏书堂,图记相承以何氏为晋何楷。
楷尝读书此山,后为吴兴太守,以其居为寺而名其山。
[同上卷二七]
寄赠门
子美诗(寄李员外云):“远行无自[苦],内热比何如?”
寄旻(上人)云:“旧来好事今能否?老去新诗谁与传?”
岑参云:“乔生作尉别来久,因君为问平生否?魏君校理复何如?前月人来不得书。”
“夫子素多疾,别来未得书。
北庭苦寒地,体内今寒(何)如?”
乐天《寄梦得》云:“病后能吟否?秋来曾醉无!”退之《赠崔立之》云:“长女当人(及)事,谁助出帨缡?诸男皆秀爽,几能守家规?”
亦皆书一通也。
[《溪诗话》卷四]
张均、张垍兄弟承袭父一宠一 ,致位严近,皆自负立材,凯觎端揆。
明皇欲相均而抑于李林甫,欲相垍而夺于杨国忠。
自此各怀觖望。
安禄山盗国,垍相禄山,而均亦受伪命。
肃宗反正,兄弟各论死。
非房琯力救,岂能免乎?老杜赠“赠”原作“增”,误。
——恶人谷珠楼哈哈儿注。
均诗云:“通籍逾青琐,亨衢照紫泥。
灵虬传夕箭,归马散霜蹄。”
言均为中书舍人刑部尚书时也。
赠垍诗云:“翰林一逼一华盖,鲸力破沧溟。
天上张公子,宫中汉客星。”
言垍尚宁亲公主禁中置宅时也。
二人恩一宠一 煊赫如是,则报国当如何?而乃斁乱天理,下比逆贼,反噬其主,夫岂人类也哉?《黄常明》[《韵语一陽一秋》卷七]
杜甫累不第,天宝十三载,明皇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得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
故有《赠集贤崔于二学士》诗云:“昭代将垂白,途穷乃叫阍。
气冲新(星)象表,词感帝王尊。
天老书题目,春官验讨论。
倚风遣鸭(鶂)路,随水到龙门。”
旧注:陈希烈、韦见素为宰相,而崔国辅、于休烈者皆集贤院学士也。
故末句云:“谬称三赋在,难述二公恩。”
可谓不忘于藻鉴之重者矣。
按唐史,是岁陈希烈为相,至八月见素代之。
而《甫集》有上见素诗云:“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
则甫之文乃(章)为见素所赏,非希烈也。
同上[同上卷五]
牧之《赠阿宜》:“一日读十纸,一月读十箱。”
古人读书以纸计。
范云就袁叔明读《毛》诗,日诵九纸。
又袁俊家贫无书,每从人假借,必皆抄写,自课日五十纸为计。
《溪》[卷六]
故事门
余尝论李广以私憾杀灞陵尉,□(其)褊忮险刻,决非长者。
所以不侯,非直杀降之谴也。
因观坡云:“明年定起故将军,未肯先诛灞陵尉。”
恐亦寓此意。
[《溪诗话》卷八]
史传袭称兄弟为友于,故渊明诗云:“再喜见友于。”
子美云:“友于皆挺拔。”
又:“山鸟山花吾友于。”
《南史》:到荩从武帝登北顾楼赋诗,荩受诏便就,上以示其祖溉云:“荩定是才子,番恐卿从来文章假手于荩。”
后每和御诗,上辄手诏戏溉曰:“得无贻厥之力乎?”
退之《玉川诗》云:“谁谓贻厥无基址。”
二事正可对也。
《溪》[卷八]
坡云:“宾鸿社燕巧相违。”
《月令》来宾事,常疑人未曾用〈及〉,及观梦得《秋一江一 晚泊》云:“莫霞千万状,宾鸿次第飞。”
顾况云:“安得凌风翰,肃肃宾天京?”
杜“别浦雁宾秋”。
同上[同上]
东坡《游金山》诗云:“一江一 山如此不归山,一江一 山(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一江一 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一江一 水。”
盖与一江一 神指水为盟耳。
句中不言盟誓者,乃用子犯事,指[水]则誓在其中,不必诅神血口然后谓之盟也。
《送程六表弟》云:“浮一江一 溯蜀有成言,一江一 水在此吾不食。”
[亦此意也。
]《黄常明》[同上]
老杜“复见(道)诸山得银瓮。”
[旧]注引《礼记》山出器车注。
盖《瑞应图》曰:王者宴不及醉,刑罚中人,不为非,则银瓮出。
昌黎:“我有双饮盏,其银得朱提。”
见《汉志》朱提银八两为一流,注,朱提属犍为,乃邑名也。
《溪》[卷四]
乐天以长庆二年自中书舍人为杭州刺史。
冬十月至治,时仍服绯。
故《游恩德寺诗》序云:“俯视朱绂,仰睇白云,有愧于心。”
及难(观)《自叹诗》云:“实事渐销虚事在,银鱼金带绕腰光。”
《戊申咏怀》云:“紫泥丹笔皆经手,赤绂金章尽到身。”
以今观之,金带不应用银鱼,而金章不应用赤绂,人皆以为疑,而不知唐制与今不同也。
按唐制,紫为三品之服,绯为四品之服,浅绯为五品之服,各服金带。
又制,衣紫者鱼袋以金饰,衣绯者鱼袋以银饰。
乐天时为五品,浅绯金带佩银鱼宜矣。
刘长卿有《袁郎中喜章服诗》云:“手诏来筵上,腰金向粉闱。
勋名传旧阁,蹈舞着新衣。”
郎中亦是五品,故其身章与乐天同。
《葛常之》[《韵语一陽一秋》卷五]
书事门
近世作文者多以紫荷囊作侍从事用。
如宋景文诗所谓“荣观耸麟族,赋笔助荷囊”之类,□(承)袭而用者非一,而不知其误也。
按《晋书·舆服志》书(云)文武百官皆有囊绶,八座尚书则荷紫,以生紫为袷囊缀之服外,加于左肩。
则所谓荷紫者非芰荷之荷,乃负荷之荷也。
《南史》载周舍尝问刘香(杳)曰:“着紫荷囊,相传云挈囊,竟何所出?”
杳曰:“《张安世传》云: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
注曰:橐,囊也。”
盖人徒见《南史》有“着紫荷囊”四字,遂作一句读之,殊未知《晋书》紫荷(荷紫)之义也。
《丹一陽一集》[《韵语一陽一秋》卷六]
王俭少年以宰为(相自)命,尝有诗云:“稷契康虞夏,伊吕翼商周。”
又字其子曰玄成,取仍世作相之义。
至其孙训亦作诗云:“旦奭康世巧(功),萧曹佐氓俗。”
大率追俭之意而为之,后官亦至侍中。
同上[同上]
杜云:“十暑岷山葛,三霜楚户砧。”
“九钻巴噀火,三蛰楚祠雷。”
其书岁月也新矣。
乐天云:“吴郡两回逢九月,越州四度见重一陽一。”
“去年八月十五夜,曲一江一 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又:“前年九月(日)余杭郡,呼宾命宴虚白堂。
去年九月(日)到东洛,今年九月(日)来吴乡。
两边蓬鬓一时白,三处菊花同色黄。”
其质直叙事,又自(是)一格。
《黄常明》[《溪诗话》卷三]
岑参《送颜平原诗序》云:“十二年春,有诏补尚书郎十数公为郡守。
上亲赋[诗]觞群公于蓬莱,仍赐以缯帛,一宠一 饯加等,故参为长篇述其事。”
安禄山乱,明皇曰:“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臣耶?”
及闻平原固守,乃曰:“朕不识真卿何如人,所为若此!前吕(日)宴赍真文具耳。”
退之云:“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可谓切中时病。
凡世之趋附权势以图身利者,岂问其人贤否,果能为国为民哉?及其败也,相推入祸门而已。
聋俗无知谄祭非鬼,无异也。
《溪》[卷二]
感事门
《三山[老人]语录》:《登慈恩寺塔》诗,讥天宝时事也。
山者,人君之象,“秦山忽破碎”,则人君失道矣,贤否自(不肖)混淆而清浊不分,故曰:“泾渭不可求”。
天下无纲纪文章而上都亦然,故曰:“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于是思古之圣君不可得,故曰:“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
是时明皇方耽于一婬一乐而不已,故曰:“惜哉瑶池饮,日宴昆仑丘。”
贤人君子多去朝廷,故曰:“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
惟小人贪窃禄位者在朝,故曰:“君看随一陽一雁,各有稻粱谋。”
同上[《渔隐丛话》前集卷一二]
《西清诗话》云:退之《宿龙宫滩》诗云:“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
黄鲁直曰:“退之才(裁)听水句尤见工。
[所]谓浩浩汤汤抑更扬者,非谙客里夜卧饱闻[此]声,安能周旋妙处如此耶?《渔隐丛话》[同上卷一六]
东坡云:《南涧中》诗:“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远(游),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竞)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柳仪曹诗忧中有乐,乐中有忧。
盖绝妙古今矣。
然老杜云:“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
仪曹何忧之深也。
[同上卷一九]
《蔡宽夫诗话》云:子厚之贬,其忧悲憔悴之欲(叹)发于诗者,特为酸楚。
悯己伤志,固君子所不免,然亦何至是,卒以愤死,未为达理也。
乐天既遇(退)闲,放一浪一物外,若真能脱屣轩冕者,然荣辱得失之际,铢铢校量而自矜其达,每诗未尝不着此意,是岂真能忘之者哉!亦能(力)胜之耳。
惟渊明则不然,观其《贫士责子》与其他所作,当忧则忧,遇喜则喜,忽然忧乐两忘,则随所遇而皆适,未尝有择于其间。
所谓超世遗物者,要当如是而后可也。
观三人之诗,以意逆志,人岂难定(见)。
以是论贤不肖之实,亦何可欺乎?[同上]
《隐居诗话》云:乐天《题海图屏风》诗略曰:“或者不量力,谓兹鳌可求。
赑屭牵不动,纶绝沉其钩。
一鳌既顿颔,诸鳌齐掉头。
喷风激飞廉,鼓波怒一陽一秋(侯)。
遂使一江一 汉水,朝宗意亦休。”
吾读此诗,感刘隗、李训、薛文通等事,为之太息。
[同上卷二一]
老杜所以为人称慕者,不独文章为工,盖其语默所主,君臣之外,非父子兄弟即朋友黎庶也。
尝观韦应物诗及兄弟者十之二三。
《广陵觐兄》[云]:“牧(收)情且为欢,累日不知饥。”
《冬至寄诸弟》云:“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元日寄诸弟》云:“日月昧远期,念君何[时]歇!”《社日寄》云:“遥思里中会,心绪怅(恨)微微。”
《寒食》[云]:“联骑定何时,吾今颜已老。”
又云:“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早(草)青青。”
《初秋寄》云:“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闻蝉寄诸弟》云:“缄书报是时,此心方耿耿。”
《登郡楼寄诸季》云:[“迨兹闻雁夜,重忆别离秋。”
《怀京师寄》云:]“上怀犬马恋,下有骨[肉]情。”
余谓观此集者,虽谗阋一交一 愈,当一变而怡怡也。
《黄常明》[《溪诗话》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