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上震下。孔子《宣圣讲义》象为震艮合。上艮下《易经证释》颐卦

易经证释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易经证释

易经证释 - 颐卦

易经证释

颐卦

艮上震下。

孔子《宣圣讲义》

象为震艮合。

上艮下震。

为二一陽一四一陰一卦。

一陽一在两端。

一陰一居中。

上下始终皆一陽一。

而内包四一陰一。

卦象颇类中孚。

不过中孚一陽一多于一陰一。

颐则一陰一多于一陽一耳。

又大象类离。

离亦中虚。

一陰一在一陽一中。

唯离一陰一少。

而所类者三位之离。

非重卦也。

此虽与离相似。

究不同。

却与中孚体用有相类处。

以一陰一虚一陽一实。

实中含虚。

为天道下行。

地道上升之义。

虽非如泰与既济。

而其环行周流。

从终复始。

实象地居天中。

大气环行于四围。

形在气里。

周回无尽。

则一陽一者卫外以为固。

一陰一者持中而不渝。

刚者周行以为度。

柔者自保而不挠。

故为虚中善纳。

强外能充之道。

譬诸器物。

中虚能容。

外固不窳。

此相须成用。

而交益以致于道者也。

易之卦象最善者。

莫过于中孚。

中孚即中和也。

外刚以成其中。

内柔以达于和。

如人一性一情两正。

体用兼善。

则在己克止至善。

以成其一性一。

在物克明明德。

以推其道。

此圣功王道仁智备至者也。

故曰中孚。

而颐亦有似焉。

颐虽一陰一多于一陽一。

而一陽一贵。

取物以养一性一。

而一性一不役于物。

因情以见道。

而道不蔽于情。

是能孚中孚之义。

而成颐养之道也。

夫颐之卦象。

前已释于噬嗑。

噬嗑以离合震。

九四一一陽一。

如物在颐中。

示人之食在口中。

即以养生为义也。

颐则以艮易离。

中连四一陰一。

既非如噬嗑之含物。

不得为口食之象。

而反释为养者。

是非重在食也。

食或重矣。

亦非必在口中。

虽非口一含有物。

而仍不失于养。

则以口颐既具。

即有食物之用。

虽不见其食。

而必需可知。

故辞明示之曰观颐自求口实。

言既有颐。

自待于食。

虚者善受。

则不容其匏瓜之系。

而不求食也。

既志在求食。

则侭不见其食。

如噬嗑之含物。

而可测其必充颐之用。

以达夫养之之道。

是食不食。

不在见物。

而养之有待于食已甚明。

故颐不徒具也。

为食而有颐。

为养而有食。

是颐者养也。

用颐即以成其养。

无养不足以孚颐。

无颐不足以称养。

而养之为道。

亦非徒颐。

为颐固为养用。

而所养不止于颐。

则以颐之为物小而取类大。

为名近而包义广。

求口实一语。

岂徒甘肥之嗜。

齿舌之谋已哉。

夫亦有深意存焉耳。

故重在观。

观卦以二一陽一明于上。

而比于日月中天。

照及一切。

物无遁形。

乃名观。

一陽一在上也。

颐之上爻亦一陽一。

光明下临。

万物同显。

其下又有一陽一以映之。

如日月对明。

镜烛相射。

其光益大。

其观愈清。

则所以辨于一性一情。

别于善恶者必审。

而所以择于物。

致于养者必宜。

此虽以颐为求口实之养。

而所重则在养之得正否也。

故传曰颐养正也。

蒙卦辞蒙以养正圣功也。

今亦为养正。

足见颐之为养。

直彻始终。

其初为生命之需。

口腹之养。

其至则一性一道之学。

圣贤之养。

一以贯之。

原无二致。

养正云者。

以卦象言。

始终一陽一刚。

内包一陰一柔。

一陰一柔本物欲之类。

一陽一刚通一性一天之真。

是以全卦六爻。

一性一情天人。

首末终始。

未尝相违。

而互成其用。

以刚养柔。

则情不乖一性一。

以一陰一养一陽一。

则天不远人。

是所谓中和之功。

内外之至。

各得其所。

而恰宜其用。

遂其生。

即大人能养其大体。

小人能养其小体。

物我皆如所养。

以生以存。

以大以化。

天地之养万物。

万物亦以自养。

此即养之至也。

养正之谓也。

夫天地之于物也。

无一不生。

无一不养。

而无一不养于正。

唯正能遂其生。

能成其养。

所谓正者。

一性一情也。

中和也。

故蒙卦以之养蒙。

以孩提之童。

有其天真。

老氏所谓和之至也。

喜怒哀乐。

发皆中节。

衣食玩好。

嗜皆合度。

是即正也。

从而育之充之。

以保太和。

全之成之。

以孚天一性一。

即养正也。

是养正必始于蒙。

物皆有蒙。

不独人也。

人为最显。

故蒙养法于童蒙。

徵于口食。

为其易解易明也。

此颐与蒙皆以养正为用焉。

颐又泛指一切之养者。

物皆有生。

皆求其养。

则皆有取于颐。

以求口实。

以达其全生遂生之养。

在初虽口腹之欲。

其终实一性一命之正。

盖本乾之大生。

而道变化。

重在正一性一命。

保太和。

以成利贞之德。

艮震二一陽一。

皆自乾出。

而居始终。

括一切。

凡生成变化。

莫能外之。

故卦取其合。

已见养正之道所本也。

艮止而震动。

震木也。

为万物之始。

如春之萌动。

艮土也。

为万物之成。

如地之厚载。

二者合德。

则生者成之。

动者载之。

有本有末。

克始克终。

此为养正之大则。

而颐之所以成用也。

艮止于外。

震动于内。

艮以静而代坤顺承。

震以奋而体乾行健。

此刚柔相得。

一陰一陽一克谐。

以竟天地之用。

而达生成之功。

是即养也。

养正之所着也。

由爻言之。

二一陽一四一陰一。

一陽一本奇。

一陰一本偶。

奇偶相配也。

一陽一数九。

一陰一数六。

一陰一得一陽一三之二。

一陽一数十八。

一陰一数二十四。

合之得四十二。

恰孚人物生成之数。

以与天地校。

不相犯而相孚。

一陽一卫于四方。

一陰一守于中央。

此天地之象。

而有类中孚之行。

故能养正不偏于情一欲。

至一性一不戾于柔刚。

此取象之妙。

成用之臧。

有非人所为。

斯天道自然之彰。

乃次大畜而明物我之养。

依其相畜。

更充其相成之道。

则仍孚于道之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也。

读者就卦爻之象。

细玩味之。

则可见易教之善。

文王周公之圣矣。

上艮下震。

中互坤卦。

其往来大过。

其反为小过。

皆四一陰一或四一陽一。

刚柔不平均。

而颐则以一陽一包一陰一。

且兼终始。

故为吉卦。

而近于中孚。

凡一陰一陽一不平均者。

其行易失中。

独中孚与颐得中。

其反对大小过。

则失中矣。

故名过。

过犹不及。

小过与颐。

只上下易位。

大过则反为一陽一多一陰一少。

一陽一四爻。

一陰一二爻。

而皆以一陰一包一陽一。

一陰一兼终始。

一陰一胜于一陽一。

故为过。

大过以一陽一多受侮于一陰一。

故曰大过。

小过以一陽一少受侮于一陰一。

故曰小过。

因一陽一少易受侮。

其过犹小。

若一陽一多而见侮。

是过已大也。

然以时位之异。

境遇之殊。

或宜或否。

原无定论。

如一陰一盛之际。

一陽一自屈。

而一陽一升之时。

一陰一亦消。

此天地自然之理数也。

第以人道为言。

一陽一宜扬。

一陰一宜抑。

一陽一主外。

一陰一主内。

方为正轨。

易旨即以此为准则。

而名一陽一息为复。

一陽一消为剥。

以见一陽一之不可侮也。

大小过之名。

皆以一陽一受一陰一迫为虑。

以一陽一反在内。

受一陰一之包围。

而失其刚健之道。

此可虑也。

故曰过。

过犹失也。

颐与大过。

本为往来卦。

而恰相对。

以艮对兑。

震对巽也。

一陰一反成一陽一。

柔反为刚。

一易其位。

乃失中行。

故颐为养。

而过为伤。

颐则近于中和。

过则害于善良。

存一性一则得其正。

从欲则逢其殃。

以礼制情。

斯为修养。

恣情徇物。

乃类颠狂。

故颐为吉。

而大过为凶。

体天道之有常。

宜事物之用中。

一陽一刚以顺于一性一。

一陰一柔乃成其蒙。

颐犹有德之君子。

大过则无行之狡童。

此二卦之异趣。

而时用以难同也。

夫颐大过皆独立卦。

与小过中孚同。

小过反对为中孚。

其爻异也。

乾坤坎离皆然。

皆以爻位一陰一陽一之异。

而为对卦。

然非如他卦之能反覆成二卦也。

故名独立卦。

如颐大过。

虽反覆不变。

若大畜反覆则为无妄。

是二卦合为一卦者。

唯上述乾坤坎离大小过中孚与颐八卦异焉。

此周易列序卦次。

取反覆卦外。

即以相对者为连续往来。

明不外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谓道。

而爻位刚柔。

相倚伏。

相生化。

无有已时。

如颐之与大过。

虽非反覆。

却成往来。

一陰一极变一陽一。

一陽一终生一陰一。

乃天地定序。

不待反覆而后明也。

是用颐必知大过。

乃本末终始之事。

知其有过。

得其颐养。

徒志于颐养。

未有不流为大过者矣。

故二卦乃相对而相继。

如物之有正反面也。

颐虽与大过往复。

而与中孚相类。

以中孚与小过往复也。

颐为养以适于中和。

则中孚亦宜于修养之卦。

在天道。

中孚为冬至。

一一陽一来复之时。

而人道象之。

亦为一元将始之象。

以人生日日生息。

元气循行。

周而复始。

如夜半子时。

一陽一气初升。

生机乃动。

而修道者特重此机。

名曰活子时。

实即元气之萌动也。

而颐以震之一一陽一在下。

正如复之下卦。

一陽一初奋振。

而生机初发。

其生息可至无限。

此诚可贵者也。

更以颐之上卦为艮。

艮止也。

其上爻一一陽一。

如日中天。

光明下照。

又如人灵明上发。

一性一光澄澈。

渣滓都消。

是道功将成之候。

一性一灵上达之时。

其在初为知止。

而后有定。

以息万虑。

净一心。

归于至一。

保合太和。

而在终。

则为诚而明。

大而化。

中和并至。

位育同成。

以孚于乾元。

而同于太极。

斯二卦之合。

实为内修玄妙之功。

由人入天。

由情归一性一。

以生生不息。

而达乎至诚无息。

以为物不二。

而极于无声无臭。

此固始终一贯工夫。

非徒如蒙之养正已也。

故颐养者。

小之则日食延生之事。

大之则成一性一存诚之功。

近之则取物赡身之为。

远之则通天立命之境。

是所谓养者。

岂徒口实之求哉。

然就口食言。

亦正有深义。

以吾人生命需夫饮食。

而一精一气通于天地。

口腹关于嗜欲。

而吐纳接于灵明。

旨口实之所求。

不必专为菽水也。

修辞立其诚。

则知言同于养气。

无息极于悠久。

则呼吸贵于膏粱。

味道者审夫一精一华。

则咀含无非学问。

知音者明于天籁。

则啸歌直动神天。

是皆养气养神之所先。

抑亦修一性一修心之必重。

是口实二字。

虽浅之属于饮食。

而推之则凡有饫吾心身。

足餍吾一性一情者。

皆可出入此颐。

而互成其养也。

易之示教。

往往如是。

由浅喻深。

由粗喻致。

苟不推索至尽。

必茫然于古人之辞。

此固古今文言有殊。

时势忌讳不一。

法语难罄。

曲譬最宜。

要知颐之为卦。

取艮震之一动一静。

分刚柔而为内为外。

上绍大畜之业。

下徵大过之变。

是皆为义之至一精一。

而习之所必审者。

宁能囫囵吞枣。

遽谓颐之养止于求口实也耶。

颐。

贞吉。

观颐。

自求口实。

孔子《宣圣讲义》

此彖辞也。

颐取象于人之口颐。

故字从页。

明在面也。

颐居颊间而夹口。

口主饮食。

言语之道。

颐亦与其责。

卦取外实内虚。

以象如口。

口之中空。

合下动上止之用。

如齿牙之司出纳。

故颐用为养。

而继大畜以充其育。

大畜之育以资养。

颐之养以御物。

是我与物交相为利也。

人之生也。

赖食饮以为养。

食饮须物以为料。

此颐养之先必畜物也。

而颐之志亦在取物以充其养。

故曰自求口实。

颐处于物之先。

即物之主。

有物则利着。

颐以物为利。

乃有贞吉之占。

盖贞与利。

一主一宾。

一内一外。

贞者主也。

内也。

利者宾也。

外也。

由食言之。

则口为主。

物为宾。

养在内。

畜在外。

此贞吉者。

正以成其利用也。

如人无口。

将何以食。

无养。

将何用畜。

我之不存。

何有于物。

此贞乃先利。

而为颐之所本也。

唯贞乃吉。

故贞吉即养正之功。

譬诸蒙养。

必先保其天一性一。

全其良知。

而后克就于正。

若徒(不知何字。

“刘”字中把“金”换成“亚”)丧其灵明。

毁灭其至一性一。

是犹屈杞柳以为器。

削玉石以为形。

虽见其工。

已失其本来面目。

则何贵乎养哉。

譬诸雕饰之美。

人也。

而违乎天。

刻画之巧。

匠也。

而悖乎一性一。

皆非养正之道也。

人一性一本善。

习与为恶。

苟见其恶。

谓之一性一成。

是不知情一性一之辨者也。

易于乾卦。

但曰各正一性一命。

保合太和。

乃利贞。

不言毁一性一为正。

灭良为和者。

诚以利贞原一性一情之真。

中和实变化之源也。

故一性一命只求其正。

太和只期保合。

他无所为也。

是诚养正之大则。

亦即颐贞吉之一精一义也。

贞以正一性一。

而利孚于情。

口腹虽得其食。

而不徇于物欲。

身心虽得其养。

而不乖于天一性一。

此贞吉乃成物利。

以达养正之道矣。

故重在观。

唯观乃辨于情伪。

别于正邪。

明于物我。

以正于一性一命。

若瞢焉不求其故。

昧然不知所以。

见食则欲。

遇物则贪。

是养之适以害之。

生之适以戕之。

更何有颐养之用哉。

此观颐者。

为审其养。

而慎于所接耳。

虽口不能无食。

生不能无养。

而必先明其所宜。

察其所安。

方求之以应其所需。

纳之以孚其所容。

故曰观颐自求口实。

实者诚也。

情也。

不虚也。

不伪也。

中也。

宜也。

不偏也。

不过也。

恰如其分也。

各得其所也。

此乃颐养之道。

而首在自观自求也。

如人食饮必饥一渴之时。

取物必洁好之品。

方合于养生。

而毋害于物。

毋伤于己。

此利用也。

不然。

非病则苦。

非费则殃。

同一求口实。

而有颐与过之别焉。

故重在观颐。

谓必孚于颐养之道。

而后求之也。

彖曰。

颐贞吉。

养正则吉也。

观颐。

观其所养也。

自求口实。

观其自养也。

天地养万物。

圣人养贤以及万民。

颐之时大矣哉。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彖辞之义。

明颐之大用也。

颐以下动上止为用。

动而止。

则所行不踰矩。

终始以道。

不失其正。

则养不悖于一性一。

利不害于生。

且内虚则善求。

外实则善予。

传称临观。

一予一求。

亦以其德用言也。

颐之艮震。

皆二一陰一一一陽一。

各予所求。

而不待于外。

故能贞以协吉。

艮德在静止。

而光明在上。

震用在奋兴。

而刚健在下。

合则有颐观二卦交互成用之象。

求在己而物不干。

则我生自在。

物相应而养不匮。

则我身有真。

此能孚贞吉之占。

而克称养正之道也。

观颐观字。

亦本观卦。

以艮一一陽一上明。

能照一切也。

而颐则以观其养为用。

盖不贪于物。

不恣于情。

则所养合道。

非如鸟兽徒求饱饫也。

养必称夫育。

即生成栽培之义。

生者成之。

栽者培之。

此天道也。

而人亦法之。

不养之养。

甚于无养。

故养不在物而在己。

此自求口实。

即观其自养之意。

自养不待外物。

则为真养。

苟需外物。

而不免于贪求。

是养反为害。

所谓自求口实。

必反省口之所宜。

而辨其实之之道。

以虚则慕实。

天地之道也。

虚而实之。

乃孚中和。

不实不虚。

乃达天德。

若虚而不实。

其弊在空。

是不及也。

实而过当。

其弊在窒。

是太过也。

皆戾中和。

皆乖乎养。

天地养万物。

即在此虚实得宜。

冬寒则继以春和。

夏暑则承以秋清。

皆虚实之推移。

即所谓盈虚消息之数理。

天地不待于外。

而物得其养。

则人之为养。

亦不得求诸外。

而贵在自养。

圣人则不独自养。

且因而推及于养贤与万民。

此即中庸诚者成己成物之义。

以充一性一之德。

而体天地之道。

固不止养己。

必兼养天下也。

养己养也。

养天下亦养也。

同一道而无二致。

故圣人养贤以及万民。

虽养人之大。

恰如其自养之小。

以天地养万物。

恰如其自养。

天不为万物而养。

圣人亦不为天下而养。

所养近。

而所及远。

所养一。

而所推众。

此圣人之养民。

本乎天道。

发乎天一性一者也。

始克称颐养之用。

而全其生生之功。

天以生成栽培之道养万物。

圣人亦如之。

所养如时之宜。

春生之。

夏长之。

秋成之。

冬藏之。

时若不同。

为养则一。

以不悖生成栽培之例。

故其功莫名。

其利莫大。

为能孚震动以发于始。

应艮止以成于终。

则无时不宜。

无地不适。

所谓盈虚消息。

而不见其迹。

发育变化。

而不知其故也。

颐之用合于天时。

颐之道达于天地。

故曰颐之时大矣哉。

且颐以顺时成养固矣。

而其妙用。

则在因时自养。

如人夏葛冬裘。

饥餐渴饮。

不待外物来告。

而自知致之。

是即时用之道。

而君子则更进焉。

饮食之外。

尚求其不饮不食之道。

衣服之余。

尚求其不衣不服之功。

此则充自养之义。

而师天之无为。

如道者修持山林。

潜形遯世。

不求闻达。

以遂其生。

全其一性一。

斯亦自养之一端。

但非所语于大众也。

吐纳天地。

摄取日月。

忘形去知。

一一精一同气。

则何待乎饮食。

以无饮渴也。

何须于衣服。

以无寒暑也。

此乃道生道养之俦。

而超乎象外者也。

则其自求口食者。

不在寻常之物。

而属天地之一精一。

日月之华。

虽有所难知。

亦养之别具一格者。

不得谓为无是人也。

盖圣人之养。

恒异常人。

虽示教不以奇高。

而成道应知玄极。

故言养必先观其所养。

则知其所成。

智愚不肖。

有需于养则一。

此天地养万物。

莫不顺其自然。

而圣人养人。

亦必视其自一性一。

必也。

各得其所。

各如其分。

而后养之不害。

此颐之时用为大矣。

时中不失。

则夏虫不必语冰。

松柏自然后凋。

一性一之至也。

故贤贤必以礼。

仁民必以情。

圣人不外推一性一之德。

成仁智之用而已。

养一而所成万殊。

颐同而所至有类。

非有他道。

亦唯充其时用耳。

故曰颐之时大矣哉。

象曰。

山下有雷。

颐。

君子以慎言语。

节饮食。

孔子《宣圣讲义》

此颐全卦象辞。

申明卦象之意。

并示人道之则也。

颐以艮震合。

山下有雷之象。

山静而雷动。

山一陰一而雷一陽一。

艮虽少男。

以卦言。

则一陰一也。

为一陰一长一陽一消耳。

震则为一陽一长一陰一消之象。

故为一陽一。

一陽一出山下。

与复之一陽一出地中正相类。

不过艮为山。

高出地面耳。

雷自山下发。

亦较出地中者不同。

以一陽一气已壮。

而上得艮之一一陽一相应。

故用异复。

而成动止相倚之颐。

颐既取震雷之动。

又因艮山之止。

上下相摩。

始终有节。

故颐为养。

明其动止有度。

作息以时。

如人之休养也。

天以四时休养万物。

亦如人之日作夜息。

初劳终逸。

相与调剂。

以遂其生成也。

人物皆然。

作者必息。

劳者有逸。

苟作而不息。

劳而不逸。

是徒耗其一精一力。

而无以继。

若息而不作。

逸而不劳。

是亦怠其形神。

而无以存。

二者一不及。

一太过。

皆悖生生之理。

即非所以为养也。

此易以颐示养生之道。

不外明夫作息有时。

劳逸有度而已。

故颐以山下有雷成象。

见动止之相须成用也。

唯其相须为用。

则可知动者不可过动。

止者不可过止。

止之失时。

是犹无止。

动之失度。

是犹不动。

过犹不及。

利反成害。

善为养者。

知劳逸之当均。

而作息之必常。

均则事功成。

而一精一力能久。

常则德业着。

而形神不殃。

是以君子于此。

必有所谨矣。

人之养也。

不必先务高深。

而在日用之细。

不必先求美好。

而在寻常之中。

故必慎言语。

节饮食。

以循乎养生之道。

而达颐之大用也。

盖言语者亦劳逸之所关。

饮食者。

即作息之所系。

人日勤于业。

则赖饮食以培其一精一力。

日接于物。

则需言语以畅其形。

神不独此也。

呼吸啸歌。

莫非声气之通。

茹吐咀含。

莫非口齿之力。

而辩争不与笑语同情。

肥甘不与蔬水同用。

贵富贫贱。

各异所宜。

智愚贤否。

各殊所好。

是皆为养生之所必审。

亦君子之所先谨也。

故慎言语。

无非养气。

亦以养德。

节饮食。

无非养生。

亦以好生。

物我相成。

则皆得其养。

出纳相应。

则皆遂其生。

颐者口之所关。

乃独举此以示人道焉。

推而言之。

则养德者养其一性一。

生物者生其心。

人物同成。

天人共顺。

则养之至者。

颐之所谓大也。

颐继大畜成用。

在大畜象辞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

颐象辞则曰君子以慎言语。

二卦合参。

可见圣人立教之意。

大畜重在畜。

故以多识为先。

颐重在养。

故以慎言为本。

而一出一纳。

一学一行。

一关乎古昔。

一系于己身。

其道不同。

而旨趣则一。

学业务求其多。

故大畜之旨。

在畜其德。

养生务求其简。

故颐之旨。

在谨小慎微。

君子对人以宽。

取师友必博。

为能益我身心也。

持己以严。

出言行必约。

为克免于咎戾也。

合而言之。

皆得修养之道。

大畜以育为本。

故重在取。

颐以养为志。

故重在与。

虽求口实。

必戒于贪。

不似学问求其博也。

虽习言行。

必志于多。

不似言语志于慎也。

此君子于物我之界必分明。

而日用寻常之间。

不得稍忽略。

亦不外体天时代谢之道。

推一性一情善恶之辨。

明人道贞利之行。

而期于人物同成之效耳。

《宗主附注》

象辞曰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此义不独关乎养生之道。

且为处世接物。

趋吉避凶之要旨。

盖言语饮食。

为人事日用所系。

偶不慎节。

则灾害随至。

多饮误事。

酗酒招尤。

贪食受毒。

纵嗜贾祸。

历来史册。

时时见之。

此饮食不节之关吉凶也。

至于言语。

则更甚焉。

誉骂呌嚣。

固非君子之行。

谗謟阿谀。

亦属正士之耻。

即令能言取誉。

雄辩称才。

而一语足以生是非。

片词可以贻忧悔。

所谓快人快语者。

多为仇怨之媒。

直口直言者。

辄致身家之累。

是虽理得气壮。

事正心公。

犹不宜迳见夫言。

广留其语。

所谓驷不及舌。

固不仅为失言者责也。

故传曰吉人之辞寡。

以见言语之慎。

实为君子迪吉之道。

而其所成。

则亦养之一端。

此象辞以之明人道之所贵。

着易教之所本。

唯口舌之所司。

即善恶之所别。

一出一入。

或灾或祥。

是皆颐之所包。

而在人之善为辨耳。

初九。

舍尔灵龟。

观我朵颐。

凶。

孔子《宣圣讲义》

此颐初九爻辞也。

初九即震之初爻。

一一陽一居下。

本奋迅之象。

怀升腾之志。

与震卦用同。

而其上接艮。

艮以静止为用。

是初九与上爻不相能也。

不相能。

则好自用。

不肯静止。

则乐于动。

而颐之志在养。

养而不克自抑。

则将唯情一欲是纵。

唯口腹是徇。

此爻辞有舍尔灵龟观我朵颐之喻也。

朵颐言颐下垂。

口欲动而齿以张。

则颐下垂。

不复自持。

犹见食垂涎之意。

灵龟者。

卜以决疑之具。

取其静止而能通于神。

默息而能纳于气。

凡有所疑。

必决于神。

以觇其气者。

皆用龟以卜之。

以其通神明。

达天道。

可示吉凶。

辨祸福。

故曰灵。

言其通灵也。

灵龟为卜。

不外慎谨之义。

古人一大事。

必决于神。

即非大事。

如有疑者。

亦多卜之。

为防毒害。

而格外审慎也。

饮食日用细事。

而以非时令卜焉。

今初九因情一欲之动。

忘利害之大。

迳舍弃灵龟。

而唯朵颐之可观。

意若曰我一爱一食则食之耳。

奚用卜。

盖观颐之已朵。

是食志之已明。

有物欲蔽于前。

不复求事理之正否。

图口腹一时之快。

更不论养之当否。

此所以占凶也。

初九本震之动。

上与六三六一四应。

一一陽一一一陰一。

而刚柔异其志。

不协而有主客之殊。

尔我者。

客与主也。

初九为主。

六一四为客。

初九刚动。

六一四柔静。

故朵颐属我。

而灵龟为客也。

夫一陰一与一陽一。

贵和协以相得。

今不相从。

是虽有食。

不足为养。

食固在口。

而害亦及身。

是乖颐养正之道。

而决其必凶也。

爻辞取喻突兀。

人多未明。

为其依震奋之气。

不克自制。

舍尔灵龟。

甚言之也。

犹曰不顾一切。

唯口实之求。

则观其朵颐。

足以明其志与行矣。

人情之难遏。

物欲之可危。

甚矣哉。

象曰。

观我朵颐。

亦不足贵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以初九之志。

不求于远大之养。

而唯口腹之图。

以朵颐之示人。

其不足取。

可以见矣。

夫初九本震动之用。

苟充之。

则足以顺乾道之行健。

成天下之大生。

因万物之出震。

直达乎成始成终之艮。

庶几生成道备。

天地德全。

而顺以养正之义。

即可于此觇其基焉。

合全卦言。

颐之为用。

实赅始末。

包初成。

以孚于中孚。

而绍夫大畜者。

故传称其养正之功。

今但就初九一爻。

不能顺遂其大用。

克充其大养。

徒快一时之欲。

而图小体之养。

上不能应成言之艮。

以全其始终。

近不能孚于中孚。

以正其养育。

远不能归于乾健。

以正其一性一命。

保合太和。

虽有朵颐之观。

而反戾乎利贞之道。

此所以不足贵。

且因以占凶也。

全卦。

均以养为用。

而以养之大小殊其吉凶。

大抵就其小体之养。

图夫目前之安者为凶。

明乎大体之养。

志在修成之道者为吉。

故在下卦三爻多凶。

上卦三爻则吉。

为下卦徒用震之动。

而不克制其物欲。

上卦则能用艮之止。

而反以全其一性一天。

一刚一柔。

一动一止。

天理人欲之辨。

一性一命情一欲之分。

即在震艮二者之间。

读者苟就六爻占辞细思之。

当可了然圣人之意矣。

六二。

颠颐。

拂经。

于邱颐。

征凶。

孔子《宣圣讲义》

此颐六二爻辞也。

颠犹倒也。

拂犹逆也。

邱犹厚也。

经犹历也。

爻辞文义甚奥。

后人多不识之。

盖六二以一陰一柔居正位。

一陰一者逆行。

故皆取倒逆之义。

而颠颐又见于六一四。

拂经又见于六五。

则以皆一陰一柔。

而所居位有异耳。

六二与六一四本同功。

而与六五则为内外正位。

不过爻位有刚柔之分耳。

以颐重在养。

养多资于物。

是以一陽一恒藉一陰一为养。

而一陰一亦赖一陽一以养。

颐上下各以其一陰一养其一陽一。

而一陰一亦赖一陽一以自养焉。

故震自养震。

艮自养艮。

合而为用。

则上下亦相养。

而有顺逆之别焉。

颠颐取逆养之义。

在下为一陰一逆以养一陽一。

在上则为一陽一逆以养一陰一。

故皆有颠拂之辞。

以动静殊用。

主客异位。

在下为顺。

在上为逆。

在上为顺。

在下为逆。

虽同为逆。

其用不同。

后人多混而释之。

乃乖原辞之旨。

读者要当细辨之。

六二爻居正位。

而不得协于上。

则反求于初。

以一陰一志近一陽一。

而恃以为养也。

反求为逆。

故曰颠颐。

犹倒相养之意。

拂亦逆也。

而含挥扫之义。

经者过也。

而包总纲之用。

邱者如邱陵之积。

山阜之高。

言其厚也。

拂经言违总纲。

而挥去其所阅历。

以六二颠颐。

不在寻常之养。

而志于颠倒之情。

则所历者皆陈迹。

而所望者有多积。

此犹小人之自奉。

佌佌蔌蔌。

于谷与屋。

营营役役。

于金与粟。

以为得所养。

而不复志于远大。

其位所限。

有可守之资。

其时所独。

无可与之助。

乃尚于颠拂。

而成其邱颐。

虽养不足称。

亦为独善其身之行。

此爻辞予其多积。

而许其独养。

虽道小无见于外。

究因其自返。

而克全其中。

是在颐为尚无讹。

而求之于行。

则不可得。

故占为征凶。

以其失同类之情。

违大众之志。

所为自给。

不足以养天下。

则虽欲行。

亦无功。

且有咎。

故曰征凶。

明其即返求于内。

自不能再推及诸外。

既独赡其身。

自不得再施及于物。

一大一细。

一狭一宽。

为道不同。

吉凶自异也。

六二颠颐之象。

固自一陰一返求一陽一见之。

而合全卦言。

则以六二之变。

当为山泽损。

损下益上。

即损人利己。

与益相反。

故其象为颠拂。

其成为邱。

言其虽求于初。

而逆初之志。

虽就于一陽一。

而违一陽一之行。

一陽一升而志在外。

今六二实与之反。

故取颠拂之辞。

而物由之聚。

财由之多。

是邱颐之成。

即在颠拂之效。

盖物以好聚。

财以志招。

六二得正位。

众之所望。

苟一意求之。

天下未有不应者。

譬之国之女后。

好敛财货。

则臣妾孰不争先奉之哉。

不过所积虽多。

所储如邱。

而所用不在大。

所志唯一人之养。

所成徒物好之谋。

是虽居其位。

不足与有为。

宜其时。

不足与有行。

则所利限于左右之间。

所营止于口腹之事。

此不利于征。

乃理数之必然。

非仅谓人事也。

失其所与之志。

乖其所合之情。

亲且不能久要。

况疏远乎。

故六二之克自存。

实赖有其正位耳。

象曰。

六二征凶。

行失类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六二征凶。

以不得同类之助。

即由一陰一志求一陽一。

而返诸内。

不复及于外。

遂失其同类。

徒自成其颠拂之养耳。

六三。

拂颐。

贞凶。

十年勿用。

无攸利。

孔子《宣圣讲义》

此颐六三爻辞也。

拂义如前。

拂颐亦逆养之意。

谓六三亦一陰一。

以反求于初。

而失其上之应也。

本以上应为正。

今乃自远。

不克志于上。

遂反而就下。

其道已疏。

不若六二之近于初。

且得正位也。

故六二可守。

而征则凶。

六三得贞守亦凶。

行亦无利。

是六三不及六二。

由道之相违。

情之相背。

既不复能合。

以求养于上。

又不克自贞。

以终养于下。

进退维谷。

乃至十年勿用。

而无攸利。

十年者。

数之至也。

六三居内外之交。

本以交和为用。

今以情志所迫。

反而自降。

失其用矣。

故十年勿用。

事理之当然。

既不能用。

更奚利哉。

此爻辞明其占之不吉也。

夫六三之不吉。

固由颠拂。

以背乎颐养之道。

而所以然者。

实以卦爻之变。

六三变则为山火贲。

贲志于饰。

亨道乃尽。

不亨则塞。

斯成否塞之象。

故外勿见用。

而内守凶。

行止俱不可。

就轻重权衡言。

则外求胜于内守。

以外行虽不达。

尚可免于凶。

不过无利耳。

若株守自困。

则不独无利。

且罹贞凶之咎。

以其非如六二有正位可守也。

总之不足以致大用。

不可以成大养。

六二六三两爻。

皆犯此弊。

虽六二便于守。

守亦不足称。

六三便于行。

行亦无可取。

此二爻实以用之所限。

而迫于时地。

不得不逆行以求全。

而因其逆行。

乃反颐为小过。

由上下卦言。

则反复成剥。

以其逆转。

下反为上也。

若在上卦。

则逆且为吉。

是正与下卦相反。

盖上卦之逆。

变小过以复于颐。

变剥以反于复。

故在上逆为吉。

而在下逆乃凶也。

象曰。

十年勿用。

道大悖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卦爻之道。

由下而上为顺。

反之为逆。

六三拂颐。

以逆为用。

故曰道大悖也。

明其行止都不易。

唯有审慎以求合于上。

而毋徒自贞以绝外援之应。

由此以进六一四。

则可转为吉矣。

所谓拂颐。

总不离逆行成养之义。

即自别于寻常之道。

而图新异之方。

如天时之由冬而春。

由夏而秋。

贵在改革以顺时自养。

此释彖辞之大意。

读者要当细思之。

六一四。

颠颐吉。

虎视眈眈。

其欲逐逐。

无咎。

孔子《宣圣讲义》

此颐六一四爻辞也。

六一四居上卦之始。

为艮卦之六一四爻。

艮以一一陽一在上。

下二一陰一受其覆翼。

如物之聚于屋宇之下。

又如日月中天。

万物皆在其光照之中。

此有类于观卦也。

一陰一者下降。

今乐近一陽一而上行。

故曰颠。

亦逆行之意。

但与六二之颠颐略别。

六二属下卦。

以返而就初九。

乃本卦位逆行。

六一四则依一陰一爻。

由降变升。

以亲乎上。

乃本爻德逆上。

故皆有颠颐之称。

而吉凶大异。

六三以一陰一反而下。

其势顺。

足以阻一陽一之上升。

故不吉。

六一四则以降为升。

其行艰。

不独无害于一陽一。

且为一陽一之所照临。

湛然相映。

如月之映水。

光明有加。

故吉。

以易例重一陽一。

一陽一得势则吉。

反则凶。

而六一四互风地观。

尤有光华下照之象。

变为火雷噬嗑。

又有刚柔相合之义。

此六一四颠颐为吉也。

既以一陰一爻上应于一陽一。

则一陽一明之下临。

其势颇张。

故有虎视眈眈之喻。

盖一陽一以一陰一贵。

一陽一上而反下照。

其光赫然。

一陰一虽众。

莫与之抗。

其势勃然。

故比之虎视。

且艮为虎。

互易为巽。

风也。

风从虎。

乃有虎之称。

非真虎也。

状其力之大。

而志之猛。

得地与时。

有如虎耳。

虎狼之物。

以暴虐求口食。

其情贪。

其一性一鸷。

其踞也固。

其奔也急。

其有图也。

很(狠?)戾刚愎。

不惜于物。

不顾其后。

遂为人所憎恶。

而为虎狼者。

不自觉也。

以其逞于物欲。

徇于私嗜。

徒利于目前之得。

不恤其前后之失。

而其欲逐逐。

有如奔马不可复止。

疾隼不可复留。

故曰逐逐。

与大畜良马逐逐字一义。

言其追逐之情。

所行直前不回。

一往不返也。

然六一四虽有虎视之象。

欲逐之情。

乃由外来。

非关己德。

故占无咎。

明夫外患虽厉。

不足为害。

而内忧乃真可虑。

何以言之。

则由六一四本一陰一柔之用。

顺静之道。

不恃其众。

而乐与上亲。

不逞其私。

而好与强近。

愿犯艰险。

以逆求顺。

愿甘屈辱。

以大事小。

此如太一王之遇獯鬻。

文王之事殷纣。

唯虑德之未达。

不计力之可逮。

故能避其害。

以成其利。

遏其祸。

以邀其福。

而终占无咎矣。

象曰。

颠颐之吉。

上施光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六一四本在中爻。

而有颠颐虎视之辞。

则由于得上九之照应也。

故曰上施。

上即上九。

光指一陽一言。

施者下逮之意。

以爻言。

六一四只有颠颐之象。

本一陰一上求一陽一之义。

而求者必应。

刚柔相济。

乃得上之下施。

可见虎视二句。

非六一四固有。

实由上九下及之辞。

故宜比之外来之威胁。

而不在上九爻。

却移于六一四者。

以上九之施。

恰为六一四之应。

六一四上求之情倍切。

且中隔六五。

若爻辞不明言。

则人或忽于上施之义。

而不知六一四之用也。

上九一一陽一。

原覆二一陰一。

非但六一四受其施也。

因六五得中位。

其本身较强。

而近于上九。

其相得较密。

不必言施。

已可得其相护之情。

明其相养之道。

唯六一四所居既远。

所本甚微。

卑以望高。

下以盼上。

不得正位。

则不克自存。

唯赖有上九之施。

始获占颠颐之吉。

而虎视二句。

固属上九之下临。

以六一四之卑微。

愈觉迫胁之孔亟。

然六一四之用。

正在依此迫胁。

而幸保全。

非如六五得位自固。

不必专赖外力。

且六五上九。

情亲迹迩。

几无复内外之疆。

上下之界。

盖已由下而居中。

反足以持。

中以驭外。

故六五虽同受施于上九。

而不觉威胁于虎狼。

其处地不同。

则其致用各异也。

此虎视欲逐之喻。

只见于六一四一爻。

而威胁之来。

反以致其上施之用。

圣人恐人不明六一四之颠颐。

既占为吉。

何又有虎视之害。

既有害矣。

何复有无咎之辞。

前后不符。

疑难莫解。

乃于释文明示其故。

指六一四之占。

全由上九下施之光而来。

不必以为骇异也。

夫颐大用在养正。

六一四不克自养。

必赖于上九。

上九凭陵意气。

视六一四于贱隶孩婴。

虽威加于外。

而恩寓其中。

虽欲见乎情。

而施光其用。

此刚柔相济之道。

足以明养正之方。

果足自养。

则无多求于人。

若难自存。

则宜善事其上。

是眈眈逐逐。

在彼为恶德。

在我反为恩施。

以各爻全取逆行。

必于逆中求顺。

反中求正。

人逐情一欲。

我正一性一命。

人贪物利。

我保天道。

而其终即足以转祸为福。

易灾为祥。

履险如夷。

知难就易。

此固圣人因时致用之道。

亦即随时养正之功。

学者勿徒视文字之诂。

而忘象爻之用也。

六五。

拂经。

居贞吉。

不可涉大川。

孔子《宣圣讲义》

此颐六五爻辞也。

六五居外卦正位。

以一陰一加一陽一。

按之他卦。

应为全体主位。

而颐以一陽一贵。

一陽一爻在初上。

则主爻亦随之。

且上卦为艮。

艮之用在上爻。

一一陽一居上。

群一陰一听命。

此颐主爻在上九也。

既从一陽一爻之主。

则六五当顺以求合于上。

一陰一者下降。

反而上行。

且违常理。

以中爻听命于外。

故爻辞曰拂经。

与六二同。

盖六二为内卦中位。

亦不主内卦。

而反听命于初九。

是违易之原例。

而称拂经也。

然六五之拂经。

却异于六二。

则以内外之地不同。

动止之用不类。

进退之数不一。

顺逆之道不伦。

六二原应向上。

而反以求养于下。

悖夫奋迅之用。

阻其升达之力。

使震之道不能畅行。

而与上之艮有背驰之过。

故六二不足以有为。

而占征凶也。

六五则不然。

因近于上九。

得接于一陽一明。

而上九以下照之光。

时孚于中位。

又以艮止之道。

一陰一克从一陽一。

以知止自贞。

柔克顺刚。

以守静自养。

一陰一陽一既协。

内外相合。

刚柔既调。

物我相济。

此以逆成顺。

以偏致正之道也。

故六五为吉。

而异乎六二者也。

一陰一以自摄。

则在位不骄。

柔以对人。

则所与有得。

不骄则无忝于位。

有得则可安于中。

是以能协居贞之吉。

而善自全也。

居以位言。

贞以德言。

有德有位。

无诈无虞。

故曰居贞。

言六五在外卦正位。

而能如内之守贞不失也。

六三贞凶。

以不可守也。

六五贞吉。

以可守也。

外志在行。

而六五宜守。

以其一陰一柔无势。

一逼一于上九之一陽一刚。

既不可进。

复不能退。

唯有守位自固。

顺时交邻。

不求于远。

以犯艰险。

不志于外。

以戢祸乱。

此六五硜硜自保之道。

不以夸大招愆尤也。

故爻辞曰不可涉大川。

谓其不利远行。

不宜越险。

本沉潜之德。

无超腾之资。

乃时地之使然。

善于养正之所志也。

六五求养于上。

虽较六一四为易。

而以险之难行。

柔之不大。

平易则可为。

艰险则不宜履。

本颐之虚以求实。

切勿蹈空疏自夸之嫌。

因艮之止以有定。

切勿干进退失据之咎。

不可涉大川一语。

固示爻用之所限。

亦戒夫人事之造次也。

象曰。

居贞之吉。

顺以从上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以六五本正位。

而能依一陰一柔之德。

不自主持。

顺从上九之一陽一。

乃得占居贞之吉。

即明颐之为用。

在能舍己从人。

毋贪物好。

而逐于情一欲。

则一性一命自正。

身心得养。

其重要处。

在以贞成利。

以道全生。

盖养有大小。

而生成之本。

不在物欲之充。

而在一性一情之得正。

不在外来之养。

而在保存之适宜。

六五虽顺以从上。

非弃其所守也。

乃因顺以自全其贞。

因从以自处于正。

故爻辞特揭居贞二字。

明示在进退之外。

先勖其所守。

亦即指出在外物之余。

先尽其所养。

养己而后养人。

养人而后养物。

情也。

一性一也。

不可混而一之。

则自求口实。

不徒饮食之需。

而君子所慎。

正在饮食言语之内。

观于六五居贞之吉。

则可见外虽毋悖于物。

而内必先不失其真。

非谓徒随人以生存者也。

自六二至六五四爻。

所抱之志皆同。

而所用有别。

是即克保其真与否之辨。

克自保者。

其用自善。

其行自吉。

否则徒为物役。

终将身殉。

更何足语于养哉。

六五互萃卦。

变为益卦。

萃聚也。

益加也。

不有德。

安能聚。

不有道。

安能加。

颐以养正。

而必本于震。

成于艮。

震以始之。

艮以终之。

终始相须。

动止相剂。

为内者充而全之。

为外者致而止之。

物集而不害。

生成而不渝。

德小而益进。

功大而愈卑。

刚以全其天。

柔以充其业。

此君子于自养之道。

于六五一爻可以见矣。

或以拂经为不宜于养。

不可涉大川为不一良于行。

而以居贞则枯守无聊。

顺从则折辱忘耻。

是皆不达于颐之用也。

颐本中虚外实。

犹外强中乾之体。

既无自强之资。

必藉他山之助。

而虚善受。

有容乃大。

是成德达道。

正赖于取盈剂虚。

裒多益寡。

六五为一陰一爻之尽。

是中虚之极。

必资于外以补益之。

方足充其生成之用。

然非以身殉物也。

非舍己求人也。

取人以裨我。

因物以赡身。

故必先有守。

而后可有为。

先自固。

而后可自展。

此居贞之吉。

实由时地之宜。

因应之妙。

而后得之。

虽贵乎顺从。

却重在择取。

六五得位。

乃能因势适宜。

而不违乎养正之道。

占者得此。

要先定其心志。

委宛自全。

不得以顺从之辞。

而忘居贞之训也。

上九。

由颐。

厉吉。

利涉大川。

孔子《宣圣讲义》

此颐上九爻辞也。

大用在始终二一陽一。

而上九尤要。

此异乎他卦者也。

他卦上一位为穷。

其用已竭。

而颐上九反得展其用。

以孚于颐道。

则由于上九为艮之一一陽一。

下包二一陰一。

如天之覆。

日月之照临。

其德下沛。

其光内凝。

以应乎初九。

成其终始之道。

达乎内外之情。

故上九占为吉利。

能与全卦大用相称也。

颐之为道。

以一陰一陽一奇偶。

刚柔内外。

生成终始。

恰得其宜。

故名为颐。

为其能致之于成。

如生者得其养也。

天地万物。

凡始生之。

必终成之。

所需在养。

不得其养。

万物不长。

此养之所以为贵也。

颐以二一陽一养四一陰一。

一陰一亦养其一陽一。

如人男一女居室。

共生共存。

如物雌雄配合。

同育同荣。

二者不得离也。

离则俱败。

虽生不久。

虽育不卒。

是为夭劄。

道之戾也。

艮震二一陽一养其四一陰一。

合居一卦。

尤见谐和之功。

则又异乎艮震之未交也。

震主其内。

艮主其外。

震发其始。

艮成其终。

养者志于成。

此艮之重于震也。

而艮之所以成者。

即在上九之一爻。

与震之发育在初爻。

有同美之称。

而震尚待艮以终之。

是艮者颐之大用所寄。

亦天地人物大养所存。

传曰成言乎艮。

艮所以成万物之终始者也。

终则有始。

生生不息之道然也。

故艮之一一陽一。

虽终非终。

而颐之上九。

虽穷不穷。

天道盈虚。

如环之流行。

周而又始。

乃推之无垠。

此颐上九之为用。

将与天地同纪。

而万物莫不由之以生以成。

故辞称为由颐。

谓养者由是以成其养。

而用者由是以达其用也。

既由矣。

势将自顺。

行将自利。

唯在由之者自厉。

厉以由之。

则无复悖于行。

违于道。

斯占为吉。

且厉者甚言之也。

在上以刚行柔。

在外以明莅幽。

其道若迫。

其至若骤。

其进若拒。

其退若促。

是有类于厉。

而责在自厉也。

此与乾九三爻辞夕惕若厉之厉字义相近。

皆以其鉴于害。

而求其利。

虑于凶。

而就其吉。

以别于从违之道。

而独往独来。

以辨于邪正之途。

而或出或入。

仍不外夫由颐之义也。

盖由从也。

从必有违。

入也。

入必有出。

如行两歧之路。

游二去之门。

是在自择焉。

故曰厉吉。

诚以卦爻皆上行。

一陽一又主升。

今上九反从下降。

以覆照二一陽一。

而合应于初。

其道异寻常。

其行有择别。

虽曰由之。

并非任其来去也。

以必由艮止之义。

由上九覆照之用。

而后得其养。

以成由颐之道。

若反是则厉矣。

害且至矣。

更奚吉哉。

故爻辞由颐厉吉四字实相应。

而见艮止之义。

恰当于养正之功。

有正则有邪。

有止则有进。

是由颐在乎知止而自反也。

厉即自反之义。

由外以溯内。

由上以向下。

由高明以入渊深。

由虚冥以覆照乎无垠。

此上九之大。

即颐之大用也。

利涉大川。

本天行健。

高明覆物。

光辉照物。

故行无不宜。

此与六五恰相反。

可见一陰一陽一之别。

刚柔之殊。

行止之分。

利害之辨。

艮以善止。

而反利于行。

以其能止。

始能行也。

象曰。

由颐厉吉。

大有庆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上九以艮之一一陽一。

反照于下。

挈二一陰一以从上。

正孚养正之义。

譬如人之修养。

以情顺一性一。

克致其中和。

则生成合道。

自孚吉利。

所谓由颐。

正从正之义。

以乾卦辞各正一性一命为主旨。

艮从于乾。

止得其正。

一陰一归于一陽一。

情不害一性一。

则由者即率也。

由颐即率一性一为养也。

而必自厉。

以制其欲。

格于物。

致其和。

而达于中和。

斯厉之所为也。

且厉又本下卦震奋之义。

发扬蹈厉。

以全其刚。

刚则无欲。

而至一性一见焉。

有欲则柔。

柔则浊暗不明。

不明则不诚。

不诚则失其一性一。

失其一性一则乖其生。

是由颐之道。

正与大学知止有定。

中庸致曲有诚各节所述次第工夫。

始终一贯。

盖所由者。

即此次第工夫。

由浅入深。

由粗入一精一。

以迄大而能化。

诚而能明。

庶为全始全终。

克成其养。

克尽其一性一。

克返其原者矣。

斯诚养之至也。

而有赖于自厉焉。

人物生成。

斯须不离乎道。

亦不离乎情一欲。

由道则成。

由欲则败。

视其所由。

而圣愚贤否别焉。

颐以养正为用。

则所由者。

必自下而上。

自始而终。

全其天一性一。

返乎本原。

斯为养正之大则。

亦即上九由颐之义。

苟以省察所及。

存养不忒。

格致有方。

修身俟命。

以同天道。

以应时宜。

则其所成。

回乎远矣。

人道既至。

天命来同。

吉凶祸福。

自我辨之。

利害穷通。

自我宜之。

富贵不一婬一。

贫贱不移。

所守如一。

所行不二。

则乾辞所谓利贞。

实由正一性一命保太和而来者。

亦即颐之利涉。

正由养正自厉而来。

故大有庆也。

言其可庆非小。

而不啻自得之也。

大有本离乾合成。

外光明而内刚健。

乃充实而有光辉之象。

颐之上九。

亦类乎是。

故称之为大有庆。

不独见其吉庆之大而已。

更以爻言。

内互坤对乾。

上爻与初爻变而有观象。

亦含有大有之用。

不必为离上乾下也。

且以颐之为用。

近类中孚。

中孚者中和也。

既有其中。

自形诸外。

此大有庆。

实基中之充实。

颐本中虚。

以一陰一能从一陽一。

一陽一善翼一陰一。

中外相和。

刚柔允协。

则就其择善而从之道。

亦可知其吉庆之大。

如上下相谐。

君民相得。

一归于正。

则其可庆。

不待蓍龟。

释文特以此明上九之道。

为可贵也。

读者当合全卦。

细推绎之。

《宏教附注》

颐上卦三爻皆吉。

而用不同。

以远近异地。

亲疏异情。

而六五正位。

究为上九所重视。

故六一四有虎视之喻。

六五无之。

而六五得居贞之吉。

六一四则逊焉。

至于上九。

以刚行柔。

覆翼全体。

如日月中天之象。

其吉尤胜二爻。

则亦时所与。

势所成。

虽居穷位。

而用不匮。

虽有无悔之嫌。

而道不变。

则以得一陰一爻之协济。

与初九始终相应也。

读者可细息之。

《宗主疏述》

颐养也。

养必资于物。

故在大畜之后。

言物畜而后有养也。

大畜五爻豶豕之牙。

即已寓言养之意。

以养莫先于养老。

孟子所谓老者非肉不饱。

豶豕之肉。

可食而易得。

爻辞乃取之为喻。

与噬嗑之干肉干腊。

同为养身之物。

而皆取象于颐。

噬嗑为颐中有物。

大畜自四至上爻亦如颐。

两端实而中虚。

如人之口。

口食养身。

此养之必由颐也。

虽养不止于口腹之需。

而生命之养。

则自口腹始。

且养必以合宜为先。

腹中空虚。

方甘于食。

此取中虚之义也。

虚则善受而能化。

则凡有益心身。

有养一精一气。

有育一性一情者。

皆当以虚受为贵。

能化为重。

俗称食古不化。

乃不善食也。

多食成病。

乃不善受也。

皆乖于养。

故颐之为养。

必先中虚。

必求易化。

虚而化。

道之至也。

德之至也。

岂徒口腹形体之养已哉。

固象人口颐。

凡中虚外固之器物亦象之。

不限于口也。

易传称颐为养。

仍取口食之义。

而推其用。

则凡有育身心。

有益一性一命者。

皆颐所包含。

以其皆属于养也。

大畜以育为用。

与颐无大差别。

不过大畜述其养之根源。

颐则明其养之流派。

大畜重在养之预备。

颐则重在养之施行。

大畜志于物。

为得物以为养也。

颐志于己。

为修己以达于养也。

以大畜为艮乾合。

四一陽一二一陰一。

两相畜也。

其志在外。

以一陽一多也。

一陽一多则进。

颐以艮震合。

四一陰一二一陽一。

两相养也。

其志在内。

以一陰一多也。

一陰一多则退。

一进一退。

而生成之道备。

始终之事具。

二卦实相辅为用者也。

序卦曰物畜然后可养。

足见养之必由畜来。

虽有颐养之求。

苟无物畜之备。

则所求莫给。

虽有畜育之志。

苟无颐养之方。

则所育不充。

本末相须。

体用待协。

而必合二卦。

方足以达乎育德之用。

满其口实之求。

是乃绍大畜之道。

而更扩之以底于成也。

一陰一之与一陽一。

居则相需。

行则相待。

动则相益。

静则相慕。

错之则为配偶。

杂之则成一婬一乱。

唯礼以节之。

诚以孚之。

则相敬不怨。

相一爱一不狎。

此天道人情之有常也。

大畜与颐一陰一陽一虽不平均。

而序列齐整。

配合虽未稳妥。

而意志调和。

正如男一女之克守礼仪。

不敢放一荡。

而能通情愫。

不至乖违。

乃相安相成。

以育以养。

一性一情均协。

物我同春。

此易称之为养正也。

所谓养者。

一陰一以养一陽一。

一陽一亦养一陰一。

如大畜之交相畜也。

上艮下震。

皆为二一陰一一一陽一。

各得相养。

而不相犯。

其用最宜。

其道颇大。

唯合全卦则如是。

若分爻而论。

吉凶便不同。

故彖辞赞其善。

而爻辞多着其凶。

为人情易偏。

养正之道实艰。

物欲难测。

贞吉之占匪易。

此圣人示教微意。

读者不可不审。

大用在养。

而分养正与否。

定其吉凶。

彖辞贞吉。

即所谓养正则吉也。

初九朵颐凶。

即所谓不能养正则凶也。

故全卦爻辞。

吉凶互见。

而象辞则重在慎言语节饮食。

以立人道大则。

盖颐之为养。

固在言语饮食。

言语关乎养气。

亦德业之本原。

饮食关乎养生。

亦一性一命之枢纽。

古人修养。

必先斯二者。

孟子曰我知言。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与中庸至诚无息之道。

莫不关乎言语之养。

为其气息出纳。

能通天地。

达神明。

闲邪存诚。

验辞知旨。

无非以口舌之钥。

明呼吸之要。

而达于养气之功也。

孔子饮食一一有度。

论语十章所录。

皆关修养之道。

大学所谓心不在焉。

食而不知其味。

与颜子箪食瓢饮。

夫子饭蔬食饮水。

莫非饮食之养。

甘肥伤体。

饱饫倦一精一。

亦不外以口腹之需。

一性一情之辨。

而期孚于养生之诀也。

故先举之以示例。

见人道之于养务必志于正。

正则合道。

否则悖生。

言语饮食。

各有其正道。

各有其生宜。

一乖于前。

则遗灾于后。

此君子必慎必节者也。

夫卦辞之义。

莫不本于卦象。

颐以上艮下震。

初动终止。

内虚外实。

柔悦刚从。

其相须成用。

实足以分善恶两途。

邪正二道。

循乎一性一。

则善而正。

役乎物。

则恶而邪。

即在一饮一食之微。

片言片语之顷。

足以别乎吉凶之数。

殊其悔贞之门。

盖在下卦。

六二为正位。

而上卦六五则非正也。

内贞外悔。

易之本例。

故在下有贞吉之占。

而在外则不免悔吝之应。

以道言之。

即谦退廉洁慎谨朴约者。

自孚贞吉之道。

而得养正之功。

此颐之本旨也。

若贪恣浮夸。

骄侈。

狎亵者。

即不免悔吝之咎。

而乖颐养之用。

则变颐而成大过之象矣。

苟明此理。

即可知之用。

与辞义之异同。

亦足以觇趋避之道也。

爻辞有异他卦。

后人多未能明解。

以象。

原为复剥二卦合成。

自二至四。

三至五。

皆互坤。

由下言则为复卦。

由上言则为剥卦。

以初上二爻皆一陽一也。

而原卦上艮下震。

果易其位。

则变为小过。

而爻位之变。

则为大过。

皆有相通用之义。

此爻辞吉凶互见。

利害各殊。

大抵变为复则吉。

为剥则凶。

为颐则利。

为大小过则害。

而其不能免于变者。

正以卦爻之相互。

与爻位之易变耳。

故自初至三爻。

下卦皆凶。

而自四至上爻。

上卦多吉。

不独因艮止之良于用。

静反之合于道也。

易之大用。

以一陽一为体。

而从一陰一为用。

乃孚于道。

盖刚以柔行。

内贞外亨。

恰如天道。

则所如无不利。

反之则为害。

颐以震在下。

志于动。

幸得艮之止。

为之节制。

始全其生。

成其养。

然艮亦非独立能自养者。

必先有震之动。

以遂其生出之机。

而后因而成之。

所谓成全之德。

必在初生之后也。

苟未出生。

何用成全。

如人物之未生。

何需乎养。

唯其有需于养。

必先已有其生。

此震之用。

在艮前也。

不过颐之用。

在养不在生。

在艮不在震。

为乾道大生。

自有乾后。

万物早已生矣。

虽后天以万物出乎震。

为生成之首。

而非生之根源。

正如一岁之春。

萌芽发育而已。

其根早已生成。

其干早已长大。

则所需者。

风日之和。

雨露之润。

即所谓养也。

既重在养。

则全卦大用。

多本于艮。

此下卦不及上卦之吉。

实有由也。

然易道重人事。

中爻人道所见。

果截初上二一陽一。

则成纯一陰一。

非人道之正。

必合天地之道。

参覆载之功。

而后得明生生不息之用。

以全其一性一命。

保其中和。

此卦用必兼摄上初而为占也。

以后天不违一陰一陽一之合。

不离往复之途。

则一剥一复。

天道自然。

人事应之。

自分趋避之异趣。

而吉凶利害。

亦由此以区别。

故其用多取逆行。

为将挽天数之穷。

而孚来复之运也。

自六二以上。

即当由斯分明顺逆之用。

而见人天之合。

此颐养之旨。

非如他卦六爻之辞。

非同彖象者也。

读者苟细心悟之。

自可了然指掌矣。

全体六爻。

分上下卦与一陰一陽一爻。

上有一陰一陽一。

下亦有一陰一陽一。

而皆二一陰一从一一陽一。

不过上之一陽一在上。

一陰一上从为逆。

下之一陽一在下。

一陰一下从为顺。

而易制以一陽一为主。

一陰一倒求一陽一亦为逆。

以易爻皆自下上行也。

然在下卦之逆。

为一陰一盛。

则多凶。

上卦之逆。

为一陽一明。

则多吉。

一陰一虽多于一陽一。

其行不一。

而有盛衰之判。

在下以其降而势顺。

故盛。

在上以其升而行艰。

故衰。

不外本其升降之一性一。

与其离合之情。

而别其得势或失势也。

总之。

一陰一必得一陽一。

而后成其养。

一陽一亦以得一陰一。

而后充其养。

此上下二卦。

各相为养。

而其顺逆自殊。

上以一陽一明在颠。

群一陰一翕服。

故所养者大。

而其德为吉。

下以一陽一潜在底。

群一陰一外包。

故所养者小。

而其德多凶。

正如君子能养小人。

而不能就小人之养。

小人能服君子。

而不可使君子之屈。

此上下二卦之用不同也。

参之蒙卦。

亦与此类。

一一陽一在颠。

得养正之用。

而下坎一一陽一在中。

究胜于颐。

但上阻二一陰一。

亦有包蒙之嫌。

故曰蒙。

言其一陽一之不易达于外。

而必赖诸养也。

盖一陰一者人之情一欲。

而比昵于物。

一陽一者人之天一性一。

独通达于道。

一陰一胜则乖。

一陽一明则正。

而吉凶利害。

亦随之辨焉。

故颐以养正称。

圣人示教之微意。

明其不正。

虽养亦杀。

即视夫情一欲之过否。

与一性一命之正否。

而分其为颐与非颐耳。

读者审其爻辞。

参之卦象。

则可知其深义矣。

自二至五爻皆一陰一。

爻辞皆以颠拂为用。

即皆取倒行逆上之意。

如六二颠颐拂经。

六三拂颐。

六一四颠颐。

六五拂经。

其义固同。

而成用略异。

唯六二既称颠颐。

复言拂经。

六一四则曰拂颐。

此在下卦二一陰一爻所行有殊致也。

以六二居内正位。

而应上之六五。

乃有颠拂二者之行。

颠以倒言。

拂以反言。

倒者由上而下。

反者由外而内。

虽皆为逆。

所处有不同也。

六二兼之。

故赅二义。

六一四则取颠颐。

而不及拂。

六三六五。

则一言指颐。

一言指经。

而不及颠。

因四在上卦。

与六二同功。

乃同有颠颐之称。

盖本上九之下施。

倒以相交。

亦犹六二之倒合于初九也。

六五则与六二为上下中位之配。

有居中驭外之势。

而其行以逆。

乃皆言拂经。

谓反乎常道也。

易之常道。

中位为主。

今六二六五。

各以求养之故。

而反其例。

以与初上合。

是反常以从权。

故曰拂经。

以在正位。

乃称正。

经犹正也。

如布帛之经。

与纬有别。

如网罗之网。

与目有别也。

六三非正位。

而行亦反。

乃但曰拂颐。

不称经。

以与六五内外同功。

故亦以拂称。

言六三由外反求诸初九之养。

而背夫爻位下上之恒例。

与六五之求养于上九。

有违夫一陰一爻下降之原理。

故皆曰拂。

明其不顺理成章。

而重在自求口实。

虚则善受。

四爻皆虚。

皆志求初上之实。

下则求于初。

上则求于上。

其求同。

而行不同。

又以易卦大则。

下卦主升。

上卦主降。

以下为内。

上为外。

由内向外为进。

由外返内为退。

此即一开一合。

一表一里之道。

今颐上下皆逆行。

唯初上两爻为顺。

四一陰一爻则皆取颠拂之义。

以致其用。

要知顺即正也。

颐本养正为贵。

四爻之逆正以求合于正。

非辞之故相贬抑也。

设一陰一不自逆。

是将与一陽一背驰。

而失其正。

更何以语于养。

何以用夫颐哉。

此义向来未能明解。

实不知颐之为用。

与传所谓养正之义。

虽日读易。

终莫得圣人立辞之旨。

岂不大可慨哉。

易理至深。

易辞至一精一。

未可泥一而不化。

执此而忘通也。

他卦皆重中位。

而初上不用。

颐则不然。

以初上为一陽一。

从一陽一即以顺正。

读易者当先知此义焉。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易经证释》易经书籍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艮上震下。孔子《宣圣讲义》象为震艮合。上艮下《易经证释》颐卦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