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吕蒙马隆【原文】吕蒙既领汉《智囊全集》第八部 兵智 2

智囊全集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 - 第八部 兵智 2

智囊全集

第八部 兵智 2

83!”、吕蒙 马隆

【原文】

吕蒙既领汉昌太守,与关羽分土接境。

知羽有并兼之心,且据上流,乃外倍修好。

后羽讨樊,留兵将备公安、南郡,蒙上疏曰:“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

蒙常有病,乞分士从还建业,以治病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一陽一,昼夜驰上。

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擒也。”

遂称病笃,权乃露檄召蒙还,一陰一与图计,蒙以陆逊才堪负重而未有远名,乃荐逊自代。

逊遗书与羽,极其推让。

羽意大安,稍撤兵以赴樊。

权闻之,遂行。

先遣蒙在前,蒙至浔一陽一,尽伏其一精一兵艚艫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

羽所置一江一 边屯候,尽收缚之,故羽不闻知,直抵南郡。

傅士仁,糜芳皆降。

蒙人据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

有取民一笠以覆官铠者,其人系蒙乡里,垂涕斩之。

于是军中震栗,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

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问,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使还,私相参信,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故吏士无斗心,羽遂成擒。

太康初,南虏成奚每为边患,西平太守马隆帅军讨之。

虏据险拒守。

隆令军士皆负农器,将若田者,虏以隆无征讨意,御众稍怠。

隆因其无备,进兵击破之,毕隆之政,不敢为寇。

【译文】

三国时吕蒙(三国吴人,字子明,曾与周瑜,孙权合谋败曹操,封孱陵侯)镇守汉昌,与关羽接壤,认为关羽有兼并天下的雄心,再者关羽占据长一江一 上游,所以与关羽特别亲近修好。

等到关羽攻打樊城时,吕蒙上奏:“关羽讨伐樊城,却留下许多后备部队,这一定是为防备臣由他背后袭击,臣一向体弱,请上准臣以治病为名,率领军队回到建业,关羽听说此事,一定会撤走后备部队,全部开往襄一陽一,这时我军就可顺一江一 而下,日夜兼程,趁他后方防卫空虚,袭击南郡,关羽也就插翅难飞了。”

于是吕蒙对外宣称病重,孙权故意明令召回吕蒙,在暗中却一直保持密切联系,吕蒙认为陆逊虽藉藉无名,但颇有将才,能堪大任,于是推荐陆逊接替自己的职务。

陆逊先写了一封信给关羽,信中推崇关羽的功迹,表达自己对他的崇敬,关羽见信大为心安,就撤走后备部队,开往樊城。

孙权接获报告,就发动军队攻击关羽。

孙权先遣吕蒙到浔一陽一,他在船中埋伏一精一兵,命伪装普通百姓摇桨,另外命人穿上商人的衣服,做为掩护,日夜赶路,而关羽派任长一江一 沿岸的侦察员,也都一一被囚捕,所以关羽无法掌握军情,吴国军队长驱直入南郡。

于是傅士仁、糜芳都出城投降。

吕蒙进城后,拜访关羽及士兵们的家属,并安抚他们,吕蒙的士兵中,有一位是吕蒙的同乡,抢了城中百姓的一顶斗笠,来覆盖将领的盔甲,官员的盔甲虽是公物,但吕蒙仍以触犯军令,流着眼泪将他斩首。

不因为他是同乡而循私免罪,于是威名大震,全城路不拾遗。

此后,吕蒙每天都派亲信到各个民家,询问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凡是生病的都予以治疗,饥寒的也派人赐予衣食,而城中府库的财宝,吕蒙也下令贴上封条,等孙权来后再处理。

关羽听说南郡失守,立刻回奔,沿途多次派人和吕蒙联系,吕蒙总是礼貌周到的招待使者,让他在城中到处参观,拜访各家百姓,或者请士兵的家属亲笔写信托使者带回,等关羽的士兵私下探问,知道家中平安无事,而生活又比以前安定,都失去战斗的意志,终于一举擒获关羽。

晋武帝太康初年,南虏成奚常常侵扰边境,西平太守马隆奉命率兵平乱,虏人凭恃险要的地形,顽强的抵抗。

马隆心生一计,命士兵扮作农夫,背着农具,下田耕作,虏人以为马隆久战无功,已经不再有作战的斗志,也稍稍松懈防备,马隆趁着虏人无备时,进兵攻击,日后,在马隆镇守期间,虏人不敢再一騷一扰边境。

832、孙膑 虞诩

【原文】

魏庞涓攻韩。

齐田忌救韩,直走大梁。

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涓行三日,大喜曰:“吾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兼程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此树下。”

[边批:奇计独造。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一弩一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未毕,齐军万一弩一俱发,魏军乱,大败,庞涓自刭。

[李一温一 陵曰]

“世岂有十万之师,三日之内减至三万,而犹不知其计者乎?”

羌寇武都。

迁虞诩为武都太守。

羌乃率众数千,遮诩于陈仓崤谷。

诩军停车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乃发。”

羌闻之,乃分钞旁县。

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军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

羌不敢一逼一,或问曰:“孙膑减灶,而君增之,兵法曰:“行不过三十里。”

而令且二百里,何也?”

诩曰:“虏众我寡,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惮追我。

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不同也。”

既到郡,兵不满三千,而羌众万余,攻围赤亭数十日,诩乃令军中使强一弩一勿发,而潜发小一弩一。

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诩于是使二十强一弩一共射一人,发无不中,羌大震退。

诩因出城奋击,多所杀伤,明日悉阵其众,令从东郭门出,北郭门入,贸易衣服,回转数周,羌不知其数,更相恐动。

诩计贼当退,乃潜遣五百余人,浅水设伏,候其走路。

虏果大奔,因掩击,大破之。

【译文】

魏国庞涓发兵攻打韩国,韩国向齐求救,齐国派田忌率军直奔魏都大梁。

庞涓听到这消息,立即由韩撤军驰援,而齐国的部队已入魏境而西上。

孙膑对田忌说:“三晋(韩、赵、魏)的士兵以凶悍勇猛闻名,一向认为齐军胆小,不把齐军放在眼里。

善于作战的人,就在于他能掌握敌我的情势而加以利导。

兵法上说,攻打一百里远的敌人,可能会损失主将,攻打五十里远的敌人,可能会损失一半的兵力。

我军不如将计就计,入魏境之后,下令士兵起炉灶时,今天建十万个炉灶,明天减为五万,后天再减为三万。”

庞涓一连三天尾随齐军,暗中侦察,发现齐军炉灶的数目天天锐减,暗自高兴说:“我就知道齐军胆小如鼠,进入魏境才只三天,士兵就已逃亡过半,这种军队怎堪一击?”

于是留下主力步兵,自己只带领轻装骑兵,急驰追击齐军。

照孙膑的推算,在黄昏时分,魏军就可抵达马陵。

马陵是一道峡谷,路面狭窄,两侧都是险峻的斜坡,最适合埋伏突袭,于是孙膑就把路旁的一棵大树的树干削平,在上面写下六个大字:“庞涓死此树下”。

然后在附近埋伏许多弓箭手,并叮嘱他们说:“黄昏时,见到树下有火光就万箭齐发。

到黄昏时,庞涓果然率军由树下经过,看到树上模糊的字迹,就命人点燃火把,还没读完树上的字,齐军就万箭齐发,一时间魏军阵势大乱,大军溃败。

庞涓举剑自刎而死。

[李贽评]

世上怎么有人笨到十万大军在三天之内减为三万人,还不知道是陷阱的!

后汉时羌人进犯武都,皇帝命虞诩(字开卿)去镇守武都。

羌人派数千人在淆谷列阵等候虞诩,虞诩令兵士暂时停止前进,并表示要上书请求皇帝派兵增援,等援兵到达后,才继续往前推进。

羌人听说后,就调遣部分兵力到其他地方,想用包一皮抄的方式进攻。

虞诩利用羌人兵力分散的机会,日夜兼程疾行军一百多里,并下令士兵在架设炉灶时,每天以倍数增加,使羌人不敢大意进攻。

有人问虞诩说:“孙膑每日减少炉灶数,计诱庞涓,而元帅却每天增加炉灶的数目;另外,兵法上说:“每日行军不得超过三十里。”

而现在我们每日行军却将近二百里,元帅的用意是什么呢?”

虞诩说:“敌众我寡,假使我军再放慢行军速度,很容易遭到敌人攻击,快速行进敌人就很难预测我军的虚实,再见到我军每天增加的炉灶数,一定认为他州郡的士兵已经集结会合,见我军队人数众多,行动快速,必会有所顾忌不敢轻易出击。

孙膑以强扮弱为诱敌之计,今天我以虚张兵力为退敌之道,完全是因情势不同。”

到达武都后,虞诩的兵力还不足三千人,而羌兵以一万多人围城,围攻了数十日,城池依然固若金汤。

虞诩下令士兵留下强一弩一不发,用射程较短的小箭,射杀敌人,羌人以为官军兵弱,力道不强,就下令进攻,这时虞诩才下令士兵用强一弩一杀敌,无不命中目标,羌人震惊之下急忙退兵。

虞诩出城追击,羌人死伤惨重。

第二天,残余的羌人虽仍列阵,但已军心大动。

虞诩推断羌人一定会撤退,就暗中派遣五百人埋伏在浅水边,等羌人后退时拦截,羌人果然溃逃,这时埋伏的伏兵趁机截杀,大破羌人。

833、祖逖 檀道济 岳飞

【原文】

祖逖将韩潜与后赵将桃豹分据陈川故城,相守四旬。

逖以布囊盛土,使千余人运以馈。

潜又使数人担米息于道,豹兵逐之,即弃而走,豹兵久饥,以为逖士众丰饱,大惧,宵遁。

宋檀道济伐魏,累胜。

至历城,魏以轻骑邀其前后,焚烧谷草。

道济军食尽,引还。

有卒亡降魏,具告之。

魏人追之,众洶惧将溃。

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覆其上,及旦,魏兵见之,谓道济资粮有余,以降者为妄而斩之,道济全军以归。

岳飞奉诏招抚岭表贼曹成,不从,乃上奏:“群盗力强则肆横,力屈则就招,不加剿而遽议招,未易也。”

遂率兵入。

会得成谍者,缚之帐下。

飞出帐,调兵食。

吏白曰:“粮尽矣,奈何?”

[边批:飞使之。

]飞一陽一曰:“且反茶陵。”

已而顾谍作失意状,顿足而入。

一陰一令逸之,计谍归告,成必来追。

即下令蓐食,潜趣绕岭。

未明,已一逼一贼垒。

出不意,惊呼曰:“岳家军至矣!”飞乘之,遂大溃。

自是连夺其险隘。

贼穷,飞乃曰:“招今可行矣。”

[评]

孙膑强而示之弱,虞诩弱而示之强,祖逖、檀道济饥而示之饱,岳忠武饱而示之饥。

【译文】

晋朝名将祖逖(字士稚,曾闻鸡起舞、击楫渡一江一 )手下将领韩潜与后赵的将领桃豹,分别据守东川的旧城,双方相持四十多天,眼见粮食即将告罄。

祖逖遂用布袋填装泥土,命一千多名士兵搬运这些土袋,装作是由外地支援的米粮。

另外又暗中派人背负米粮,故意在桃豹士兵经常巡逻的路边休息,等桃豹的士兵攻击时,故意丢弃米袋逃逸。

桃豹的士兵也缺粮甚久,见祖逖士兵留下的米袋,以为祖逖军中粮食充裕,心想绝对无法再与祖逖相持下去,心生惧意,连夜撤兵而去。

南北朝时,南朝宋将檀道济(屡建战功,后因见疑于朝廷,被杀)多次打败北魏军。

至历城后,魏军以骑兵时而攻击檀道济的先锋部队,又时而突袭殿后的士兵,另外魏军也焚毁城中的粮草。

檀道济在缺粮的情况下,只有撤军。

有一名投降魏军的士兵,把檀道济的窘境告诉魏军,魏人出兵追击,人数众多,气势汹汹,檀道济的军队一时难以招架。

檀道济于是在夜晚命人高声地用筹数着量米的数量,实际上却是以沙代米,另外用仅剩的米,覆盖在沙堆上,唱筹量沙。”

第二天魏军见了,以为檀道济营中粮食充裕,而被降兵骗了,就怒斩降兵,而檀道济也全军而退。

岳飞奉皇帝诏命抚岭表,贼人曹成悍然拒绝。

岳飞奏报说:“盗匪一旦得势,就肆意横行,等到穷途末路时,就容易招抚。

现在如果不先围剿贼匪,骤然招抚,盗匪是不会轻易接受的。”

于是派兵进剿。

正好曹成派来的间谍,被俘获绑缚在帐下,岳飞故意出示公文向当地官员征调军粮,官员说:“城中缺粮,该怎么办呢?”

岳飞说:“看来只有先回茶陵了。”

接着在间谍面前表现出失望的表情,顿脚进入帐内,一面下令故意制造让间谍逃脱的机会。

岳飞料定间谍一定会把所听见的消息告诉曹成,而曹成一定会乘机攻击官兵,于是下令全军全副武装,连夜悄悄绕过岭表。

第二天天亮不到,岳飞就已到达贼营,贼人一大感意外,惊呼道:“岳家军来了!”岳飞乘机攻击,贼人溃散,岳飞连连夺下贼人所据守的险要,贼人被一逼一的走投无路。

岳飞说:“现在可以进行招抚了。

[评译文]

孙膑故意隐藏本身的兵力来引诱敌人(强而示之弱),虞诩却虚张自身的武力来恫吓对手(弱而示之强”,祖逖、檀道济以仅剩的米粮示敌,来掩饰粮尽的窘境(饥而示之饱),岳飞故意用缺粮做为诱饵,引贼人上当(饱而示之饥),他们战术虽各有不同,但都达到预定的目标。

834、臧宫 周访 独孤永业

【原文】

建武十一年,臧宫将兵至中卢,屯骆越。

时公孙述将田戎、任满与岑彭相拒于荆州。

鼓战数不利。

越人谋叛从蜀。

宫兵少,力不能制。

会属县送委输车数百乘至,宫夜使锯断城门限,令车声回转出入至旦。

越人候伺者闻车声不绝而门限断,相告以汉兵大至,其渠帅乃奉牛酒劳军,宫陈兵大会,击牛酾酒,飨赐慰纳之,越人由是遂安。

周访击斩张彦于豫章,访亦中流矢,折前两齿,形色不变。

及暮,访与贼隔水,贼众数倍,自知力不敌,乃密遣人如樵采者而出,于是结阵鸣鼓而来,大呼曰:“左军至。”

士卒皆呼“万岁!”至夜,令军中多布火而食,贼谓官军益至,未晓而退。

访谓诸将曰:“贼虽引退,然终知我无救军,当还掩袭,宜促渡水北。”

既渡,断桥讫,而贼果至,隔水不得进。

陈独孤永业守金墉,周主攻之,不克。

永业通夜办马槽二千,周人闻之,以为大军且至,惮之,适周主有疾,遂引还。

【译文】

后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臧宫率兵到中卢,屯驻骆越。

当时公孙述(字子一陽一,王莽时自立为蜀主,光武帝命将征讨,后为吴汉所败)与岑彭在荆州对峙。

岑彭一连吃了几次败仗,有当地人想谋反,归降公孙述,由于臧宫本身兵力也不足,无法给予岑彭有力的支援,阻止百姓的叛降。

正巧,县府送来好几百辆的运牛车,臧宫趁夜命人锯断城门的门限,要这几百辆的牛车连续不断的经由城门进进出出,一直到天亮。

当地人听到整夜不息的车声,再看到城门的门限都断了,争相走告汉朝大军已入城,当地的乡绅和百姓纷纷以酒肉犒赏三军,臧宫也列阵举行校阅,于是当地人心又趋安定。

周访虽在豫章斩击张彦,但自己也被流矢所伤,折断了两颗门牙。

但周访仍一如往常,面不改色。

傍晚,周访与贼人隔水对阵,贼兵人数超过周访数倍。

周访自知不是对手,就密令士兵打扮成樵夫模样,潜出营外,再列队鸣鼓回营,并且高呼:“左军来了。”

士兵们都大喊万岁。

夜晚时,周访命人多设炉灶,贼人误以为是增援的官兵大批开到,不到天亮就退兵。

周访对将领说:“贼人虽已暂时退兵,但终会知道其实并没有任何援军来,所以一定会再回头攻击,我们要尽快渡河北走。”

渡河后,立即命人拆毁桥道,不久贼兵果然追来,只能望河兴叹。

南北朝时,陈国的大将独孤永业驻守金墉,北周人屡攻不下。

独孤永业命人连夜打造二千马槽。

北周人见了大批马槽,以为陈国大军已来增援,心生恐惧,正巧北周主生病,就率兵退走。

835、贺若弼

【原文】

贺若弼谋攻京口,先以老马多买陈船而匿之,买弊船五、六十艘,置于渎内。

陈人觇之,以为中国无船。

又令缘一江一 防人交代之际,必集广陵,大列旗帜,营幕被野。

陈人以为隋兵大至,急发兵为备。

既而知之,不复戒严。

又缘一江一 时猎,人马喧噪;及是济一江一 ,陈人遂不知觉。

[按]

贺若弼攻京口。

任忠言于陈主曰:“兵法,“客贵速战,主贵持重。”

今国家足食足兵,宜固守台城,缘淮立栅;北军虽来,勿与一交一 战;分兵断一江一 ,勿令彼信得通;给臣一精一兵一万,金翅三百艘,下一江一 径掩六一合 ;彼大军必谓其渡一江一 将士已被俘获,自然挫气;淮南之人,与臣旧相知悉;今闻臣往,必皆景从。

臣复扬声欲往徐州,断彼归路,则诸军不击自去。

此良策也!”陈主不从,以至于亡。

【译文】

隋朝时贺若弼(字辅伯)计划攻打京口,他首先用老马换取许多陈国的船只,把这批船只藏匿起来,而用五,六十艘破船,搁置在水边,陈国派间谍侦察,得知此事,认为隋军没有可以作战的船舰。

贺若弼又命人在换防时,要在广陵集合,让整个旷野放眼望去都是绵延不绝的营帐及迎风招展的军旗,使陈人误认隋军要大举南攻,急忙调军加强防备。

随后故意让陈人知道这只是普通换防。

既然知之,便不以为怪,而松懈了防备。

贺若弼又经常在一江一 岸的狩猎,人马喧嚣,等到陈人一习一 以为常时,突然挥兵渡一江一 ,最后隋军虽已全部渡河,而陈人仍毫无知觉。

[按译文]

贺若弼攻打京口时,任忠(北周人,字静鸾)对陈主说:“兵法说,凡进攻的客军应采速战,防守的主军应采坚守战略。

如今我国民富兵强,所以应该坚守城池。

并且沿淮河埋设木栅,即使隋军来攻也不迎战,只分别派兵截断水路,使隋军的各将领间不能互通消息;再拨给臣一精一兵一万,战舰三百艘,顺一江一 而下占领六一合 ,隋军必以为渡一江一 的部队已溃败被俘,士气一定大受影响,而淮南人多为臣的故旧,听说臣率军而来,一定前来投效归附。

臣再表明将前往徐州,截断隋军后路,那么两军不须一交一 战,隋军也必退兵。

这实是最佳良策。”

可惜陈主没有采纳,终于遭到亡国的命运。

836、韦孝宽 岳飞 种世衡

【原文】

东魏将段琛据宜一陽一,遣其扬州刺史牛道恒煽诱边民。

韦孝宽患之,乃遣谍人访获道恒书迹,令善学书者一习一 之)因伪作道恒与孝宽书,论归款意,又为落烬烧迹,若灯下书者。

还令谍人送琛。

琛得书,果疑道恒,不用其谋,遂相继被擒。

齐相斛律明月多智用事。

孝宽令参军曲岩作谣曰:“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

百升,斛也。

又言“高山不摧自崩,槲树不扶自竖。”

令谍人广传于邺下。

时祖孝征正与明月隙,既闻,复润色奏之,明月竟坐诛。

孝宽真熟于用间者。

岳飞知刘豫结粘罕,而兀术恶刘豫,可以间而动。

会军中得兀术谍者,飞一陽一责之曰:“汝非吾军中人张斌耶,吾向遣汝至齐,约诱致四太子,汝往不复来,吾继遣人问齐,已许我今冬以会合寇一江一 为名,致四太子于清河,汝所持书竟不至,何背我耶?”

谍冀缓死,即诡服,乃作蜡书,言与刘豫同谋诛兀术事,因谓谍曰:“吾今贷汝,复遣至齐,问举兵期。”

刲股纳书,戒勿泄。

谍归,以书示兀术。

兀术大惊,驰白其主,遂废豫。

元昊有腹心将,号野利王、天都王者,各统一精一兵,最为毒害。

种世衡谋欲去之。

野利尝令浪里、赏乞、媚一娘一三人诣世衡乞降,世衡知其诈,曰:“与其杀之,不若因以为间。”

留使临税出入,骑从甚一宠一 。

有紫山寺僧法崧,世衡察其坚朴可用延致门下,诱令冠带。

因出师,以获贼功白于帅府,表授三班阶职,充指挥使。

又为力办其家事,凡居事骑从之具,无不备。

崧酗酒狎博,无所不为。

世衡待之愈厚,崧既感恩,一日世衡忽怒谓崧曰:“我待汝如子,而一陰一与贼连,何相负也?”

[边批:苦肉计。

]械系数十日,极其楚毒,崧终不怨,曰:“崧,丈夫也,公听奸人言,欲见杀,有死耳。”

居半年,世衡察其不负,为解缚沐浴,延入卧内,厚抚谢之,曰:“汝无过,聊相试耳。

欲使为间,其苦有甚于此者,汝能为我卒不言否?”

崧泣允之,世衡乃草野利书,膏蜡致衲衣间,密缝之,仍祝之曰:“此非濒死不得泄,若泄时,当言:“负恩不能成将军之事也。”

”又以画龟一幅,枣一蔀遗野利。

野利见枣、龟,[边批:影“早归”。

]度必有书,索之,崧目左右,又对“无有”。

野利乃封信上元昊,元昊召崧并野利至数百里外,诘问遗书,崧坚执无书,至箠楚极苦,终不说,又数日,私召至其宫,乃令人问之,曰:“不速言,死矣。”

崧终不说,乃命曳出斩之,崧乃大号而言曰:“空死,不了将军事矣,吾负将军,吾负将军。”

其人急追问之,崧于是褫衲衣,取书进入。

[边批:书中必以及浪里等三人,使视之而可信。

]移刻,命崧就馆,而一陰一遣爱将假为野利使,使世衡。

世衡疑是元昊使,未即相见,只令官属日即馆舍劳问,问及兴州左右则详,至野利所部多不悉。

[边批:可知非野利使。

]适擒生虏数人,世衡令于隙中密觇之,生虏因言使者姓名,果元昊使。

乃引见使者,厚遣之,[边批:只觉恶草具进项王使其策未工。

]世衡度使返,崧即还,而野利报死矣。

世衡既杀野利,又欲并去天都,因设祭境上,书祭文于版,述二将相结,有意本朝,悼其垂成而败,其祭文杂纸币中,有虏至,急之以归,版字不可遽灭,虏得之以献元昊,天都亦得罪。

元昊既失腹心之将,悔恨无及,乃定和议。

崧复姓为王嵩,后官至诸司使,至今边人谓之“王和尚”。

[述]

沈存中《补笔谈》亦载此事,云:“世衡厚遣崧,以军机密事数条与之,曰:“可以此借手。”

临行,解所服絮袍赠之,曰:“虏地苦寒,以此为别,至彼须万计求见遇乞,即野利王。

非此人无以得其心腹。”

崧如所教,间关求通遇乞,虏人觉而疑之,执于有司,数日,或发其袍领中,得世衡与遇乞书,词甚款密,崧初不知领中书,虏人苦之备至,终不言情,虏人因疑遇乞,杀之,迁崧于北境,亡归。”

事稍异。

据《笔谈》则领中书并崧不知,崧胆才壮,似更奇。

世衡又尝以罪怒一悉将,杖其背,僚属为请,皆莫能得,其人杖已,即奔元昊,元昊甚亲信之,岁余,尽得其机密以归,乃知世衡能用间也。

【译文】

魏晋南北朝时,东魏将军段琛据守宜一陽一,命扬州刺史牛道恒煽动边民滋事。

韦孝宽(北周人,名叔裕,用兵如神,屡建战功)深感困扰,于是暗中派人秘密偷取牛道恒的手迹,要善于摹仿笔迹的人,临摹牛道恒的字迹,伪造一封牛道恒写给韦孝宽的书信,信中表明有归降的意愿,并且故意在信纸上留下蜡迹,好像是在烛火下写这封信,再命间谍将信送一交一 段琛。

段琛得到信件,果然对牛道恒的忠诚起了疑心,不再信任他所提出的谋略。

终于与牛道恒先后被擒。

齐相斛律明月处理政务,机智多谋略。

韦孝宽命参军曲岩作歌谣,歌辞是:“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

百升,是指“斛”。

又编歌“高山不摧自崩,槲树不扶自竖”,让间谍在城中广为传播。

当时祖孝徵与斛律明月间有摩擦,听了这些歌,就加油添醋禀告齐君,斛律明月竟因此降罪被杀。

韦孝宽真可说是一位善于用间的将领。

南宋时,岳飞知道虽然刘豫与粘罕相勾结,但金兀术对刘豫却没有好感,可以利用间谍挑拨。

正巧军中抓到一名兀术派来卧底的间谍,岳飞故意装作认错人,而大声责骂说:“你不是本帅营中的小兵张斌吗?本帅前次派你去齐国,约定诱擒四太子(兀术),你去了之后竟毫无音讯。

现在我已经派人赴齐,齐主答应我今年冬天,以与金兵联合攻打临安为名,在清河诱擒四太子。

而你先前为什么竟背叛本帅,没有把本帅的信一交一 给齐王?”

金兀术的间谍一再求情希望能再戴罪立功,免去一死,岳飞故意答应再给他一次立功机会,写了一封与刘豫商议如何谋刺金兀术的蜡书,切开间谍的股肉,将蜡丸藏于其中,对他说:“本帅原谅你的过失,现在再派你到齐,询问齐主出兵的日期,千万不要泄露此事。”

间谍回去之后,将书信呈一交一 金兀术,金兀术大为惊恐,急忙奏报金主,于是金人废了刘豫。

北宋时西夏主李元昊有两名外号分别是“野利王”和“天都王”的心腹大将,各统领一精一锐的部队,令官军头痛不已。

种世衡非常想用计除去他们。

野利王曾派遣浪里、赏乞、媚一娘一三名手下,向种世衡投降。

种世衡知道他们故意诈降,心想:“与其杀了他们,不如利用这三人行反间计。”

就派他们为监税官,跟随在种世衡的左右,好像非常信任的样子。

紫山寺有个和尚,法名法嵩,种世衡曾暗中观察,认为他心志坚贞,可担大任,于是延揽他为手下,说服他还俗,接着以他率兵击贼有功,请帅府表扬他,授予他三班奉职(官名,宋朝武臣的职官,有东班、西班、横班),暂代指挥使职权。

又为他张罗安家大小事,举凡家具、器物、车马无一不料理妥当。

法嵩却日日吃喝嫖赌,不干正事。

种世衡仍礼遇厚待。

一天,种世衡突然很生气的对法嵩说:“我待你有如自家儿子,想不到你却辜负我一片心意,暗中与贼人勾结。”

命人为他戴上枷锁,严刑酷打、一连数十天。

法嵩始终没有怨恨,只说:“法嵩是男子汉大丈夫,元帅既然听信谗言,要杀我,我只有一死报元帅。”

半年后,种世衡观察法嵩仍一如当初,毫无怨尤,就亲自为他解下刑具,命人侍候他沐浴更衣,请他进入内室,极力安抚劝慰说:“其实你根本没有错,这一切都是本帅故意试探你的。

本帅想命你出使西夏,充当间谍,若被敌人查获,所受的苦刑更加倍于你现在所受到的,你能为本帅保密,绝对不泄军机吗?”

法嵩流泪答应。

种世衡就随手写了一封给野利王的信,信口以蜡密封,藏在衣服夹缝里,叮嘱法嵩说:“这信不到生死关头千万不可泄露。

万一泄露时,一定记得高喊:”我对不起将军,不能完成将军所一交一 托的任务了!”

一面命人准备龟图一幅,枣一包一皮,送给野利王。

野利一见枣、龟,{影射早归。

}猜测一定有信函,就询问法嵩。

法嵩看了看野利王的左右,回答没有信。

野利王于是立即写了一封信命人以快马送呈李元昊,李元昊召法嵩及野利王离营数百里外,与他会合,质问法嵩信函在哪里,法嵩始终坚持没有任何信函,虽一再遭到苦刑毒打,仍不吐实,过了几天。

李元昊私下召法嵩入宫,命人劝他说:“如果不说实话就难逃一死。”

法嵩仍不说出信函的下落。

是李元昊命人拖出斩首,法嵩这才大声哭叫着说:“我白死了,无法完成将军一交一 付的任务,我对不起将军.我对不起将军!”执刑官急忙追问,法嵩于是拆开衣服缝线取出信函,李元昊命法嵩在别馆住下,暗中派心腹爱将,假扮成野利王的使者,前去谒见种世衡。

种世衡猜测他是李元昊派来的使者,没有马上接见,只令属下每天到宾馆探问使者起居,并闲话家常。

当问到兴州的情势时,使者回答得很详尽,而对野利王的动向却知道得不多。

正好这时俘虏了好几名西夏兵,种世衡命人在暗中观察俘虏和使者见面时的情形,俘虏果然叫出使者姓名,种世衡确知是李元昊所派遣的人之后,就立即召见,把他当做是野利王的使者,再赠送他许多贵重的财物送他回西夏。

使者回到西夏后,法嵩也回来了,并且还会带回野利王的死讯。

种世衡用借刀杀人计除去野利王后,还想将天都王一并除去,于是在边境设立祭坛,在泥板上刻下祭文,文中叙述西夏两名大将有与自己结一交一 的心意,不料却功败垂成,所以写下这篇祭文祝祷上苍。

祭文与纸钱放在一处,突然有西夏兵来,种世衡忙命人毁去泥板,但泥字一时无法尽毁,于是西夏兵拿去呈给李元昊,天都王也因此获罪。

李元昊损失两名心腹爱将,心中悔恨无比,只好与宋议和。

嵩复姓为王嵩,后来官至诸司使,到现在边人都还称呼他王和尚。

[述译]

沈存中《补笔谈》中也有记载这件事,说种世衡在法嵩临行前,曾以几项军事机密写在纸条上一交一 给法嵩,一交一 待他必要时可借此保命,又把身上的棉袍送给法嵩,说:“大漠天寒地冻,就用这件棉袍做为送别礼物,到西夏后,要想尽一切方法求见野利王,没有他,事情就无法顺利推展。”

法嵩按种世衡所一交一 待的,打通关节求见野利王。

西夏人不觉起疑心,将法嵩擒下,几天后在法嵩棉袍的衣领中,发现种世衡写给野利王的密函,信中言辞亲密,法嵩并不知情,所以西夏兵虽严刑一逼一供,法嵩始终不说一字。

于是西夏人开始怀疑野利王,杀了野利王,把法嵩放逐北地,最后法嵩才乘机脱逃回来。

这与前面所记述的情节略有出入。

如果真如《笔谈》中所记载,法嵩对暗藏衣领的密函一无所知,那么法嵩的胆识豪气更令人赞佩。

种世衡也曾经因一名番将犯罪,很生气的下令差官鞭打他的脊背,虽然多名部属为番将求情,种世衡却一概不应允。

鞭打完后,番将立即投效李元昊,李元昊非常信任倚重他,一年多后,番将完全取得李元昊的军事机密,回来报告种世衡,这时众人才明白种世衡是个善于利用反间的将领。

837、李光弼 李希烈

【原文】

李光弼募军中,有少技皆取之,人尽其用。

有钱工三者,善穿地道。

史思明寇太原,光弼遣人诈为约降,而穿地道周贼营中,楮之以木。

至期,遣裨将将数千人出,如降状,咸皆属目,俄而营中地忽陷,死者千余人。

贼众惊乱,官军鼓噪乘之,俘斩万计。

李元平至汝州,募工徒葺理郛郭。

李希烈一陰一使勇士应募,执役版筑,凡入数百人,元平不之觉。

希烈遣将以数百骑突至其城,执役者应于内,缚元平驰去。

[述评]

嘉靖四十一年,倭入寇,围兴化府。

都督刘显奉敕赴援,去府城三十里,隔一一江一 ,逗留不进。

久之,惧罪,遣五卒赍文诣府,约欲率兵越城御敌。

贼获五卒,杀之。

周其职衔,伪为显文,约“某日夜某时率兵潜入应援,城中勿举火作声,恐贼惊觉。”

择奸细五人,诈充刘卒,赍入。

城中信之,至期,贼冒刘兵入城,遂陷之。

夫中国所以能制夷狄者,智也,今智反在夷狄,可不为寒心哉?

【译文】

唐朝时李光弼招募军中具有才艺的士卒,让每个人都能发挥所长。

其中有个叫钱工三的人,善长挖掘地道。

史思明攻打太原时,李光弼命人与贼约定日期诈降,派钱工三率人趁机挖掘地道,将贼营营房地层下面挖了一圈地道,用桩木支撑,到了约降的日子,李光弼命副将带领数千士兵,作出投降的样子,一时间令人为之侧目。

正在此时,营中地基突然下陷,有好几千贼兵,被倒塌的营房压死,贼营中一片混乱。

李光弼率官兵呐喊奋击,斩杀的贼兵,数以万计。

唐朝时李元平,唐远房宗室,好谈论兵事。

到达汝州后,就召募工人整修城墙。

李希烈(初为李忠臣副将,后自立为帝,国号楚)暗中派善战的勇士前往应征,加入修城的行列,人数总共有好几百人,李元平毫无所知。

一天,李希烈率数百骑兵突然进一逼一城下,与伪装修城的工人里应外合,竟生擒李元平而去。

[述评译文]

明嘉靖四十一年,倭寇入侵,围攻兴化府。

都督刘显(嘉靖年间曾以征讨苗人有功,官至都督)奉皇帝诏命支援平定倭乱。

离府城还有三十里,隔着一江一 水,刘显就不再率军前进。

一段时日后,刘显怕皇帝降罪,就派五名小兵带着公文,想突破倭兵的防线进入府城,与府城守军约定防城御敌。

没料到倭兵俘虏了这五名小兵,杀了他们之后,冒用刘显的职衔,伪造一封信,约定某月某日,将率兵潜入城中赴援,城中百姓千万不可点灯叫喊,以免惊动倭兵。

另外又挑选五名倭兵冒充刘显的手下,进城送信,守城的官军不疑有诈,到了约定的日期,倭兵冒充刘显的部队入城,于是府城失陷。

唉,过去中国能制一服 夷狄,使夷狄向中国称臣入贡,全是因为能充分发挥中国人的智慧,现在国人的智慧反不如夷狄,能不令人心寒吗?

838、刘鄩

【原文】

刘鄩,安丘人,初事青州王师范。

唐昭宗幸凤翔,朱一温一 率师迎于岐下。

师范欲乘虚据兖州,鄩先遣人诈为鬻油者,觇城内虚实及出入所。

视罗城下一水窦,可引众而入,遂志之。

鄩乃告师范,请步兵五百,自水窦衔枚而入。

[边批:不虞之道。

]一夕而定,军城宴然,市民无忧。

朱一温一 遣大将葛从周来攻城,良久外援俱绝,鄩料简城中,凡不足当敌者,悉出之于外,与将士同甘苦。

一日,副使王彦一温一 逾城走,守陴者从之,不可止,鄩即遣人从容告彦一温一 曰:“请少将人出,非素遣者,勿带行。”

又扬言于众曰:“素遣从副使行者,即勿禁,其擅去者,族之。”

外军果疑彦一温一 ,即戮于城下,于是守军遂固,鄩后师范降梁。

【译文】

唐朝的刘鄩是安邱人,最初是青州王师范(王敬武的儿子,曾奉昭宗命讨伐朱全忠,兵败投降被杀)的手下。

唐昭宗临幸凤翔时,朱一温一 曾率军在岐下迎接昭宗。

王师范想趁官军在外,防卫薄弱时,占据兖州。

刘鄩得知王师范的计划,就先命人伪装成卖油的小贩,混入城中,了解城里守备虚实及进出城的处所。

小贩出城时,突然发现城墙下有一水道,可以率兵由水道中进城,就默记在心。

于是刘鄩将水道一事报告王师范,请带领步兵五百人,令他们每人口里含木枚钻进水道入城,仅一个晚上,王师范就取得兖州,而城中一如平日,丝毫没有引起百姓的惊慌。

朱一温一 派大将葛从周攻城,包一皮围一段时间后,守城的刘鄩失去一切外来的援助,刘鄩就挑选城中无法作战者,都命他们出城,与留守的将士同甘共苦。

一天,副使王彦一温一 出城投降,其他守城的士兵也纷纷追随他而去,一时军心浮动,难以制止。

刘鄩立即命人以不慌不忙的口气告诉王彦一温一 说:“请不要带太多士兵,不是有任务需要的兵不要带。”

又对士兵宣布说:“如果因任务需要,要随副使同行的,绝不禁止,其他人员若擅自离城,军法论斩。”

围攻的军队,果然怀疑王彦一温一 投降的诚意,将王彦一温一 斩杀城下示众,于是城内守军又都有坚守不降的决心,刘鄩不久随王师范降梁。

839、刘鄩 毕再遇

【原文】

刘鄩败晋王于河曲,欲乘胜潜走太原。

虑为晋军追,乃结刍为人,缚旗于上,以驴负之,循堞而行。

数日,晋人方觉。

毕再遇尝与金人对垒。

一夕拔营去,留旗帜于营,豫缚生羊,置其前二足于鼓上,击鼓有声,金人不觉为空营。

复相持数日,及觉,欲追之,则已远矣。

【译文】

刘鄩在河曲击退晋王的军队,原本想乘胜潜往太原,又怕晋军从后追击,就命人捆扎草人,绑上军旗,立在马背上,绕着城墙边走。

几天后,晋人才发觉刘鄩的军队已溜走了。

北宋时,有一次毕再遇与金人对阵,一晚,毕再遇拔营离去,营中只留有军旗。

在拔营前,毕再遇事先命人绑缚羊只,把羊儿的两只前脚搁在军鼓上,在羊儿挣扎时,就会发出咚咚的鼓声,所以金人一直没有察觉到那是座空营。

相持几天后,金人觉得情况有异,警觉到受骗,想追击时,毕再遇已经走远了。

840、侯渊

【原文】

魏尔朱荣使大都督侯渊讨韩楼,配卒甚少,或以为言。

荣曰:“侯渊临机设变,是其所长,若总大众,未必能用。”

渊遂广张军声,多设攻具,帅数百骑深入。

去蓟百余里,值贼。

渊潜伏以乘其背,大破之,虏五千人。

皆还其马杖纵使入城,左右皆谏,渊曰:“我兵少,不可力战,为奇计以间之,乃可克也。”

度其已入,帅骑夜进,昧旦,叩其城门楼,果疑降卒为内应,遂走,追擒之。

【译文】

魏晋南北朝时,后魏尔朱荣派大都督侯渊率兵征讨韩楼,但分给他的兵力很少,有人想为侯渊争取增兵,尔朱荣说:“随机应变是侯渊最擅长的,若是让他统率大军,恐怕反而碍他手脚。”

侯渊奉命后,就大事声张,增添许多攻城器械,率领数百骑兵出发。

在离开蓟地有一百多里的地方,遇上敌兵。

侯渊先暗中埋伏,然后自敌人背后攻击,大败敌兵,虏获五千人。

但侯渊却下令发还他们的武器,任由他们入城回营,右左极力劝阻,侯渊说:“我军兵力薄弱,不能长时间与敌人拚死作战,只有用奇计离间敌人,才能打赢这一仗。”

侯渊估计敌兵已入城,就率兵连夜赶路,天还未亮,就命人拍打城门。

韩楼果真怀疑先前入城的贼兵是侯渊的内应,就弃城逃逸,侯渊率兵追捕而归。

84!”、韩信

【原文】

汉王以信为左丞相,击魏。

魏盛兵蒲坂,塞临晋。

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而伏兵从夏一陽一以木罂渡军,袭安邑,遂虏魏王豹,定河东。

信既破魏、代,遂与张耳东下井陉击赵。

赵王歇、成安君馀闻之,聚兵井陉口,号二十万。

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信乘胜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野无所掠,不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麾下。”

成安君不听。

信使间视,[边批:一精一细。

]知其不用,乃敢引兵遂下。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

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帜。”

令其裨将传歹食曰:“今日破赵会食。”

诸将皆莫信,佯应曰:“诺。”

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阵,[边批:创法。

]赵兵望见大笑。

平旦,信建大将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边批:欲以致敌。

]赵开壁击之。

大战,良久,信、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

水上军开入之。

赵果空壁争汉旗鼓,逐信、耳。

信、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于是赵军还归壁,见壁皆汉帜,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遂乱走。

汉兵夹击,大破之。

斩陈余,擒赵王歇。

诸将效首虏毕,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反以背水阵取胜,何也?”

信曰:“此在兵法,顾左右不察耳。

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乎?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

即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得而用之乎?”

诸将乃服。

[述评]

秦姚丕守渭桥以拒晋师。

王镇恶溯渭而上,乘蒙冲小舰,行船者皆在舰内。

秦人但见舰进,惊以为神。

至渭桥,镇恶令军士食毕,皆持仗登岸,后者斩。

既登,即密使人解放舟舰,渭水迅急,倏忽不见。

乃谕士卒曰:“此为长安北门,去家万里,舟楫衣粮,皆已随流,今进战而胜,则功名俱显;不胜,则骸骨不返矣。”

乃身先士卒,众腾踊争进,大破丕军。

李复乱,宣抚使檄韩世忠追击,所部不满千人。

乃分为四队,布铁蒺藜,自塞归路,令曰:“进则胜,退则死,走者命后队剿杀。”

于是莫敢反顾,皆死战,大败之。

斩复。

此皆背水阵之故智也。

沈存中曰:“韩信袭赵,先使万人背水阵。

乃建大将旗鼓,出井陉口,与赵人一大战。

佯败,弃旗鼓走水上军。

背水而阵,已是危道,又弃旗鼓而趋之,此必败势也。

而信用之者,陈馀老将,不以必败之势邀之,不能致也。

信自知才过余,乃敢用此策。

设使馀少黠于信,信岂得不败?此所谓知己知彼,量敌为计。

后之人不量敌势,袭信之迹,决败无疑。

又曰:“楚、汉决胜于垓下。

信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高帝在其后,绛侯,柴武在高帝后。

信先合不利,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信复乘之,大败楚师。

信时威震天下,籍所惮者独信耳。

信以三十万人不利而却,真却也,然后不疑,故信与二将得以乘其隙。

信兵虽却,而二将维其左右,高帝军其后,绛侯,柴武又在其后,异乎背水之危。

此所以待项籍也。

用破赵之迹,则歼矣。

此皆信之奇策。

班固为《汉书》,乃削此一事,盖固不察所以得籍者,正在此一战耳。

信已袭破齐临淄,遂东追齐王。

楚使龙且将兵救齐,或说龙且曰:“汉兵远斗穷战,其锋不可当。

齐、楚自居其地战,兵易败散,不如深壁,使齐王遣其信臣招所亡城。

亡城闻其王在,楚又来救,必反汉。

汉兵二千里居齐,齐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不战而降也。”

龙且轻韩信为易与,遂战。

与信夹潍水而阵。

信乃夜令人为万余囊,盛沙,壅水上流,引兵半渡击龙且,佯不胜,还走,龙且果喜曰:“固知信怯。”

遂追信,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

[评]

使左车之谋行,信必不能得志于赵。

使或人之说用,信必不能得志于龙且。

绕朝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士固有遇不遇哉。

【译文】

汉王(刘邦)以韩信为左丞相,出兵攻打魏国。

魏国大军在蒲阪一带布阵,控制了临晋河域。

于是韩信故设疑兵,频频调动部队准备抢渡临晋,而另外派遣军队以木罂罐渡一江一 ,袭击魏国首都安邑城。

兵至城下,破城掳获魏王豹,平定了河东地区。

韩信既然击灭魏国,便与张耳东下井陉,继续攻击赵国,赵王歇与成安君陈余听到这消息,就在井陉口聚集兵马,号称大军有二十万。

广武君李左车劝陈余说:“韩信乘胜远征,锐气难以抵挡。

臣听说,要从千里外补给粮饷,常因路途遥远,耽搁时日,士兵不但常面有饥色,甚至要自己动手砍柴烧饭,还不能保证每天都有饭吃。

现在井陉道路狭窄,不但车辆无法并行,骑兵也不能成列而行。

行军数百里后,粮车势必落在队伍的后面,希望能拨给臣三万兵马,从小路阻断他们的辎重装备与补给,大王只要命人挖掘壕沟,架高营垒,坚守而不出战。

他们在前方没有作战的对象,退路又被我奇兵所阻,野地又掠夺不到补给的物品,不到十天就可取下韩信,张耳的脑袋,呈献给您。”

但成安君陈余却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

韩信派人暗中探听,知道成安君不用广武君的计策,就放胆率军前进,在离井陉口三十里处扎营。

半夜时下达突击令,挑选两千名装备轻便的骑兵,每人手持一面红色军旗,从小路上山窥伺赵军的动静。

韩信告诫士兵说:“赵军见我军败退,一定会出动全营的兵力追击,这时你们就快速进入赵营,拔掉赵军的旗帜,插上汉军的红旗。”

又命令副将分送口粮给士兵,对他们说:“今天击破败赵军之后,再举行大会餐。”

将士们都不相信在短时间内能击败赵军,假意回答:“遵命。”

韩信派一万人作先头部队,出发后,背对着河水排开阵势,赵军见了这种后退无路的阵势,都大笑起来。

天亮后,韩信插上大将军旗,敲击战鼓,朝井陉口出发。

赵军大开营门迎击,双方一交一 战许久。

韩信、张耳假装不敌,丢下战鼓、军旗,逃向河边的军阵,原先在水边布阵的先头部队,开营门接纳韩信的退兵,再快速迎战赵军。

赵军果然倾巢而出,全力追击韩信、张耳。

韩信、张耳进入军阵后,所有士兵都拚死作战,赵军无法击败,于是想退兵回营,但回头一望,整个营寨都插满了汉军的红旗,不由大惊失色,以为汉王俘虏了赵王的将领,因而阵脚大乱。

汉兵两路夹击,大破赵军,杀了陈余,活捉赵王。

将把敌人的首级,俘虏呈给韩信后,问道:“兵书上说:“选择阵地,右边要有山陵做依托,阵地前的左方,面对水泽。”

但今天将军却命令我们背水排开阵势,居然得胜,这是什么原因?”

韩信说:“这种战术在兵法中也有,只是你们没有注意罢了。

兵法上不是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吗?我韩信没有经过严格训练,勇于奋战的士兵,跟随我出战的将士,就如别人所说,是“驱赶百姓上战场”。

在这种情势下,不能不设法置士兵于死地,使他们各自为自己的生存而力战到底。

如果置士兵于生地,他们一定会怕死而逃走,怎么能用他们作战呢?”

诸将听了都非常佩服。

[述评译文]

秦姚丕镇守渭桥抵御晋军来犯。

王镇恶率军搭乘特制的小船,由渭水逆流而上,命士兵都躲在船舱内不准外出。

秦军只看见船往前行驰,却不见船上有人操舟,都以为是神。

抵达渭桥后,王镇恶命士兵先吃饭,然后每人手持木棒上岸,最后上岸的处斩。

上岸后,又命人暗中解开船缆,渭水水势湍急,一会儿功夫,船只就被水流冲得不见踪影了。

王镇恶对士兵说:“这里是长安北门,离家约有万里,船舰、衣物都已随流远去,今天若是奋勇作战,得胜后,不但能为国立功而且扬名乡里;若是懦弱溃败,恐怕只有横一尸一异乡了。”

于是身先士卒,奋勇出击,士兵们个个斗志昂然,大破晋军。

宋朝钦宗时,李复谋乱,宣抚使命韩世忠平乱。

,韩世忠所拥有的兵力不满一千人,于是把士兵分为四队,命人在路上放置铁蒺藜,阻断自己后撤的退路,并对士兵说:“前进杀敌就能获胜,胆怯后退只有死路一条,凡是想逃走的士兵,殿后的队伍格杀勿论。”

于是人人不敢回头,都抱持拚死一战的决心,终于大败李复叛军。

这些都是因袭“背水阵”的智谋。

沈存中认为,韩信袭赵,先派一万人为先头部队,背对河水排列阵势,接着高举将军旗,伴着军鼓,由井陉口出击,与赵军大战。

而后故意败阵丢旗弃鼓,退入河边阵地。

背水列阵这已是险招,又丢旗弃鼓退入阵地,这更是必败的态势。

但韩信却采用这种战术,陈余是战场老将,如果韩信不以兵败撤军,就无法诱陈余出兵追击,而大获全胜。

韩信自知自己才略高过陈余,才敢用此战略;假使陈余比韩信聪明,韩信怎会不被打败呢?这就是所谓知己知彼,估量敌人的实力拟定战略。

后人若不估量敌人的形势,只一味模仿韩信,毫无疑问一定会失败。

楚、汉在垓下决战。

韩信亲自率领三十万大军迎战,孔将军率领左军,费将军率领右军,高祖刘邦的队伍在两位将军后面,而柴武又在高祖军队的后面。

韩信先战失利,孔、费两位将军先任由楚军追击,韩信复又集聚兵力乘虚还击,终于大败楚军。

韩信当时威名震天下,项羽所害怕的只有一位韩信。

韩信带领三十万大军,战败而退,是真退兵,但后面的队伍却不知道,所以韩信能与孔,费两位将军联手反击。

韩信虽兵败,但孔、费二将军仍在左右护卫,在后有高祖及柴武的军队,这情势不同于背水一战,只是为引项羽率兵追击。

若仍沿用破赵的旧计,那一定遭到失败的命运。

这些都是韩信的奇谋。

班固(东汉人,字孟坚)作《汉书》,竟然不记入此事,实在是因为班固不明白日后刘邦能杀项羽,这场战役实在是一关键。

韩信攻破齐国临淄后,立即往东追捕齐王,楚人派龙且(秦人,项羽手下大将)率军二十万人援救齐国。

有人劝龙且说:“汉军拚死远征,其锋锐不可当。

齐、楚两军在本国作战,思恋乡土,斗志容易瓦解。

不如挖深垒沟,加强防御,请齐王派亲信的大臣去招抚那些失陷的城邑。

失陷的百姓听说齐王还在,又有楚兵来救援,一定会反叛汉军。

汉兵离国二千里,驻扎齐地,得不到齐人的支持,势必无法补给粮食。

这么一来,不须作战汉军就要举手投降了。”

但龙且却认为韩信根本不是自己对手。

于是双方隔潍水布阵。

韩信在夜里命手下缝制一万个皮囊,盛满沙子,堵住上游河水,另外带领一半的兵力渡水攻打龙且,故意败阵退走。

龙且高兴的说:“我早就知道韩信胆子小。”

下令全军渡水追击韩信。

韩信让人移走堵水的沙袋,水势一涌而下,龙且的军队大半无法渡河,韩信迅速反击,杀了龙且。

[评译]

假使当时陈余能采纳李左车的建议,韩信一定无法打败赵军;假使龙且能考虑宾客的谋略,韩信一定无法战胜龙且。

难怪春秋时秦大夫绕朝要感叹。”

不要认为秦国没有人才,实在是我的谋略别人不采纳。”

唉,人的际遇的确有幸与不幸啊!

842、张弘范

【原文】

张弘范[字仲畴]讨李璮于济南,其父柔戒之曰:“汝围城勿避险地。

汝无怠心,则兵必致死。

主者虑其险,苟有来犯,必攻救,可因以立功。

勉之!”弘范营城西,璮出军突诸将营,独不向弘范。

弘范曰:“我营险地,璮乃示弱于我,必以奇兵来袭。”

遂筑长垒,内伏甲士,而外为壕,开东门以待之。

夜令士卒浚濠,益深广,璮不知也,明日果拥飞桥来攻。

未及岸,军陷壕中,得跨壕而上者,遇伏皆死。

元兵一逼一宋少帝于崖山,或请先用炮。

弘范曰:“火起则舟散,不如战也。”

明日四分其军,军其东、南、北三面,弘范自将一军,相去里余,下令曰:“闻吾乐作,乃举。

违令者斩!”先麾北面一军,乘潮而战,不克。

李恒等顺潮而退。

乐作,宋将以为且宴,少懈,弘范舟师犯前,众继之。

预构战楼于舟尾,以布幕障之,命将士负盾而伏,令曰:“闻金声起战,先金而妄动者死。”

飞矢集如猬,伏盾者不动,舟将接,鸣金撤障,一弩一弓火石一交一 作,顷刻并破七舟,宋师大溃,少帝赴水死。

【译文】

元将张弘范(字仲畴)征讨济南李璮时,他的父亲训诫他说:“围攻对方的城池,千万不要回避险要的地势。

只要你不生怠忽之心,士兵一定会为你死力效命。

敌方主其事者,虑及险地的重要性,一旦遭到进犯,必然发兵救援,那时候,就可以建立功勋,希望你好好自我警惕!”

有一次,张弘范驻扎城西,李璮率军出击,却没有攻打张宏范的营地。

张弘范对下属说:“我营的位置险要,所以李璮才故意对我示弱,他心中一定打算出奇兵来突袭我。”

于是张弘范命人修筑长垒,垒下埋伏全副武装的士兵,营外挖掘战壕,并且大开东门准备迎战。

晚上更命士兵摸黑挖深战壕,使得壕沟又深又宽,但是李璮都不知道。

第二天李璮果然命士兵搭建吊桥进攻,然而吊桥尚未及岸,士兵即陷入壕沟,少数侥幸攀越壕沟而上的,也都被埋伏的士兵杀死。

当元兵追击宋少帝到匡山时,有人建议用炮攻,张弘范不同意,说:“如果用炮攻,一定会把船队击散,不如双方刀刃对阵。”

第二天,张弘范把军队分成四队,先包一皮围东南北三面,而自己却带领一军离开阵地一里多路,行前下令说:“听到我奏起的乐声就进攻,违抗军令者处斩!”

首先由北面的一军趁涨潮时进攻,不料失败,将军李恒等于是又顺着潮水退兵。

这时乐音突然响起,宋军将领误认是元军举行宴会,竟放慢对元军的攻势,就在这一刻,张弘范的水军,突然出现在宋舰前面,其他三路元军也相继开来。

张弘范事先曾在船尾搭建船楼,然后用布幕遮起,命将士负盾而伏,严令他们:“听到敲锣声立即现身作战,凡是提前轻举妄动者,一律按军法处死。”

这时宋军的箭矢有如刺猬般密集,而伏盾而卧的元军依然按兵不动。

当双方军舰快要撞击在一起时,张弘范才下令敲钟并拉开布幕,刹时弓一弩一与火石齐发,转眼就击沉宋军战舰七艘。

结果宋军大败,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一杀。

843、勾践 柴绍

【原文】

吴阖闾伐越,越子勾践御之,陈于槜李。

勾践患吴之整也,使死士再禽焉,不动。

使罪人三行,属剑于颈,而辞曰:“二君有治,臣奸旗鼓,不敏于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归死!”遂自刭也。

吴师属目,越子因而伐之,大败之。

叶谷浑寇洮、岷二州。

遣柴绍救之,为其所围。

虏乘高射之,矢如雨下,绍遣人弹一胡一 琵琶,二女子对舞。

虏怪之,相与聚观。

绍察其无备,潜遣一精一骑,出虏阵后,击之,虏众大溃。

[评]

罪人胜如死士,女子胜如劲卒,是皆创奇设诱,得未曾有。

【译文】

春秋末期吴王阖闾发兵攻打越国,越王勾践亲自率兵抵抗。

当时越军在槜李(今浙一江一 省嘉兴县)严阵以待。

勾践对吴军严整的军容感到忧心,就派敢死队一连发动两次攻击,但吴军丝毫没有动摇。

于是勾践就想出一个计谋,他把越国的死囚排成三行,然后在每个人的脖子上挂一把剑,一起走向吴军阵地说:“现在吴,越两国兵戎相见,我们触犯军令,但不敢逃避刑罚,现在只有死在阵前。”

说完,拔剑自刎而死,吴军看得目瞪口呆,于是越王勾践乘机发动猛攻,把吴军打得大败。

唐朝时吐谷浑入侵洮、泯二州,情势危急,皇帝命柴绍(字嗣昌,卒谥襄)前往救援,没想到反被一胡一 人围困。

一胡一 人利用高地的有利形势,发动箭阵,一时箭如雨下。

柴绍灵机一动,叫众工弹奏琵琶,又要两名女子随着音乐婆娑起舞,一胡一 人一大感惊讶,见两名女子舞姿曼妙,不由聚集围观。

柴绍察觉一胡一 人已中计而放松警惕,暗中派遣一精一锐的骑兵,包一皮抄一胡一 人的后方反击,结果一胡一 人一大败。

[评译文]

敢死的勇士不如列队自一杀的罪犯能动摇敌人军心,女子曼妙的舞姿却胜过悍勇善战的士兵。

这些都是出奇谋,计诱敌人的招术,在以前可从来没听说过。

844、朱隽 周亚夫

【原文】

黄巾贼十万人据宛。

朱隽围之,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贼悉众赴西南,隽自将一精一兵五千,掩东北。

[边批:一弩一弓南指,情实西射。

]遂乘城而入。

太尉周亚夫击吴、楚,坚壁不战。

吴兵乏粮,数挑战,终不出。

后吴奔壁东南陬,[边批:即朱隽之计。

]太尉使备西北,已而一精一兵果奔西北,不得入。

[评]

合观二条,可识用兵之变。

【译文】

汉朝时黄巾贼聚众十万人占据宛城,朱隽率军围城。

他命士卒堆起土山,居高临下侦察贼人在宛城的部署。

接着故意击鼓,调动士兵攻打宛城西南角,贼人于是集中全部兵力防守西南,没想到朱隽却亲自率领五千一精一兵,由城东北突袭。

一举破城而入。

汉朝太尉周亚夫转战吴、楚各地时,有一次,故意坚守池不应战。

吴兵因补给中断,缺乏粮食,亟需攻城取得补给。

但屡次挑战,周亚夫都不理。

后来,吴军发动攻势,攻击城东南,周亚夫立即派兵防守西北角。

不久,吴军的主力部队果然由西北角攻城,但因周亚夫事先早已料到而失败。

[评译]

综观上述两个战例,可以看出用兵的变化。

845、宇文泰

【原文】

高欢督诸军伐魏。

遣司徒高昂趣上洛,窦泰趣潼关。

欢军蒲阪,造三浮桥欲渡河。

宇文泰军广一陽一,谓诸将曰:“贼犄吾三面作浮桥,以示必渡。

此欲缀吾军,使窦泰西入耳。

欢自起兵以来,窦泰常为前锋,其下多锐卒,屡胜而骄,今袭之必克。

克泰,则欢不战自走矣。”

诸将皆曰:“贼在近,舍而袭远,脱有蹉跎,悔何及也?不如分兵御之。”

泰曰:“欢再攻潼关,吾军不出坝上。

今大举而来,谓吾亦当自守,有轻我之心。

乘此袭之,何患不克?贼虽作浮桥,未能径渡。

不过五日,吾取窦泰必矣。”

乃声言欲保陇右,而潜军东出,至小关。

窦泰猝闻军至,自风陵渡河。

宇文泰击破之,士众皆尽,窦泰自一杀,传首长安。

【译文】

东魏丞相高欢督导各路军队征伐西魏。

派遣司徒高昂前去上洛,大都督窦泰前往潼关。

而高欢自己率军驻扎蒲坂,搭建三座浮桥,想要渡河。

西魏宇文泰的军队当时驻守广一陽一,对其他将领说:“我军三面都遭敌兵牵制,他们搭建浮桥,就已明白表示要渡河。

然而这种做法无非是要牵制我军,让窦泰的军队能够西进罢了。

高欢起兵以来,窦泰经常是他的先锋部队,窦泰的手下也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

由于战无不胜,因此显得很骄傲。

如果我们发动突袭,一定可以击败他。

打赢了窦泰,那么高欢等不到与我军一交一 战就会逃走了。”

将领们都说:“高欢的军队离我们最近,现在却要舍近求远攻打窦泰,万一有个闪失,连后悔都来不及了,不如分兵数路,各别防守。”

宇文泰说:“高欢两度攻打潼关,我军都只在坝上防守而没有出战,现在他大规模的带兵前来,也一定料定我军会再坚守,这已经存有轻敌的心理,趁这机会偷袭怎会不胜呢?敌人虽造了浮桥,还不会这么快渡河攻击,不出五天,我一定活捉窦泰。”

于是宇文泰公然扬言要保护陇右地区,暗中却率军朝东进发,到达小关,窦泰接到宇文泰率军突袭的消息,仓促中由风陵渡渡河迎战,宇文泰挥兵攻击窦泰,敌兵死伤殆尽,窦泰自一杀。

他的脑袋被砍下后,送至长安。

846、韩世忠

【原文】

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

时韩世忠驻镇一江一 ,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

亲提骑兵驻大仪,当敌骑。

会遣魏良臣使金。

世忠撤炊爨,绐良臣曰:“有诏移屯守一江一 。”

良臣去,世忠即上马,令军中曰:“视吾鞭所向。”

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

良臣至金,孛堇闻世忠师退,即引兵至一江一 口,距大仪五里,副将挞孛也拥铁骑,过五阵东,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我军迭进,背嵬军各持长斧,上揕人胸,下砍马足,敌披甲陷泥淖,世忠麾劲骑蹂之,人马俱毙,遂擒挞孛也。

【译文】

金人与刘豫会师之后,分道入侵南宋。

当时,韩世忠驻守镇一江一 ,并由统制(官名)解元防守高邮,准备牵制金兵步卒,他自己率领骑兵直奔大仪,以抵挡敌人的骑兵。

南宋朝廷派遣魏良臣出使金国,途遇韩世忠的军队,韩世忠下令撤拆炊事锅灶,故意向魏良臣说:“奉到朝廷诏令,命我们移兵退守一江一 边。”

魏良臣一离开营区,韩世忠立刻上马,传达军令说:“大家随我马鞭所指的方向前进。”

于是率领大军到达大仪这个地方,部署完成五处重要阵地,另外又设下二十多处的伏兵,约好听到鼓声响起,立即全面发起攻击。

魏良臣到达金国。

金国的大臣孛堇听他说韩世忠已经率兵撤退,立刻引兵到一江一 口,在距离大仪地方五里之处,副将挞孛也正好带着骑兵掠过五个阵地的东侧。

韩世忠举起令旗,传兵鸣鼓,这时四周伏兵四起,宋军旗帜与金兵旗帜混杂在一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智囊全集》未分类项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83!”、吕蒙马隆【原文】吕蒙既领汉《智囊全集》第八部 兵智 2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