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上离下。孔子《宣圣讲义》既未济殿全易。居六十四卦之终《易经证释》既济卦

易经证释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易经证释

易经证释 - 既济卦

易经证释

既济卦

坎上离下。

孔子《宣圣讲义》

既未济殿全易。

居六十四卦之终。

天道周而复始。

易卦自始迄终。

成不尽之象。

为周圆之形。

自乾坤开其端。

而既未济要其终。

终而非终。

终则复始。

此易卦之象。

为一大循环。

如一岁然。

由春至冬。

岁序已尽。

而仍复于春。

以为来岁之始。

是始之与终。

时之所为。

时之更易。

终亦有始。

故既未济。

易卦虽终。

易道未尽。

乾坤永在。

坎离长存。

则既未济三一陰一三一陽一。

平匀交错。

合乾坤而纪其变。

均坎离而见其情。

情变之间。

转生转化。

以迄无尽。

此后天生化之象。

实以既未济着其例焉。

坎水离火。

一陰一陽一之纲纪。

亦如乾坤为生化之槖錀。

鼓铸之炉冶。

振其机枢。

以开以合。

以交以替。

无尽而有尽。

无终而可终。

此天地妙用。

即以此四卦悬其则。

而人物要道。

亦于此四卦昭其原。

既济在前。

未济在后。

两者往来。

乃深探夫玄秘。

洞窥其奥蕴。

而示人以生生不已之道。

息息相通之功者也。

既济者。

水在火上。

生成乃见。

未济者。

离在坎前。

分合乃明。

不有既济。

不能知天地之功。

不有未济。

莫由显乾坤之道。

此生之与灭。

二而一也。

往之与还。

昨犹今也。

合者必分。

通者必塞。

而一之者道也。

利之与害。

吉之与凶。

而齐之者功也。

功属乎物力。

道达乎天心。

有无相关。

而无生有。

万一相应。

而万归一。

此既未济。

相反也而相成。

本殊也而可一。

此由两卦象足以知之。

上经之泰否。

即其例矣。

地天交泰。

天地成否。

本乎位者反塞。

因乎用者转亨。

着其分者反凶。

达其变者转吉。

此后天之道。

异夫先天。

而人物之功。

别于天地。

由近而远。

自远而近。

道同而行异也。

由上而下。

自下而上。

位一而情殊也。

故既济定也。

而未济反为不定。

既济交也。

而未济反为不交。

不定之定。

不交之交。

虽若殊途。

而为同出。

同出异名。

殊途同归。

明乎此。

则知既未济之相往来。

而未济乃终全易也。

既济上坎下离。

而中互未济。

未济上离下坎。

而中互既济。

由此可见两卦体用相通。

中外互见。

原一卦而成两用。

既济者。

外表成济。

而中体反不通。

未济者。

外表不交。

而中体反成济。

是以两卦之用。

实相关联。

其为道实若本末。

三一陰一三一陽一。

一水一火。

先天为中男中女之交济。

后天为水火上下之合同。

离代乾而坎代坤。

则既济同于泰。

未济同于否。

以爻言之。

二五正位。

既济六二九五。

孚于乾坤之正。

未济九二六五。

类于交泰之中。

是又相反而相应也。

既济者如舟之渡水。

由此达彼。

如事之所为。

由始至成。

而未济则否。

故名以济。

而加既未以别之。

既济则已渡也。

已成也。

未济则有待于渡。

有期于成。

此既济为终。

而未济反为始。

既济在后。

而未济反在前也。

今易乃以既济在先。

未济居末。

此中妙理。

实明天地无尽。

生化无穷。

终而不终。

末而非末也。

水火交而既济成。

离坎背而未济见。

一陽一下一陰一者为和合。

此咸以男下女为仁道之始。

刚先柔者为寂灭。

此恒以震上巽。

为变化之穷。

而既济九五在上。

未济六五在外。

是又交者不交。

灭者不灭。

传曰归妹女之终也。

未济男之穷也。

此以八宫卦序。

大终于归妹。

而兑主于内。

震反曲从之。

而周易卦序。

大终于未济。

为离上坎下。

各背驰焉。

火炎上而水润下。

既济交孚。

未济反是。

此由卦象以判既未济者也。

卦固相异。

爻互相通。

用者宜合参之。

方尽两卦之妙。

序传曰。

有过物者必济。

故小过之后为既济。

以物之过。

其行有功。

其事必成。

物力之盈。

事功乃济。

此周易本乎人道。

而着其数也。

小过过于善。

而失中行。

失中则有偏。

偏则易近于所趋。

故既济自小过来。

而本与用有异也。

失中之济。

虽济难久。

故终至未济。

为其为物。

盛必有衰。

为行。

亨必有塞。

以过而济。

宜其不能恒。

以过而成。

宜其不可大。

此既济亨小。

而不可大用。

亦如小过也。

水火者。

得其和则为功。

失其道则反为过。

协于用则为利。

反其情则反为害。

此既济虽以济名。

而功利不可久大。

可大可久者。

德业也。

传曰日新之谓盛德。

富有之谓大业。

盛德大业至矣哉。

而在于能久能大。

既济非久大之期。

故其用亦不称。

而彖以亨小为辞也。

明易训者。

不以既济为足多。

则以当全易且终。

纵有德业。

亦难久大。

而未济且随既济至矣。

然六爻定位。

刚柔交孚。

卦序已定。

故曰既济定也。

定于其位。

达乎履之志。

则既济自有其时义矣。

既济。

亨。

小。

利贞。

初吉终乱。

孔子《宣圣讲义》

此既济彖辞也。

以既济水火交济。

固为相济相成之象。

而以中互未济。

九五六二固孚乾坤正位。

而与泰反。

却同于否。

是济而不终。

成而不久。

虽有三德。

备乾坤大用。

而无元则失其悠久无疆之功。

且以坎在外。

险阻当前。

虽离在内。

文明有主。

则其进也不易。

守则有余。

初犹光明。

终则险陷。

此虽占亨。

亦如小过不可大事。

而为小亨也。

亨小利贞。

作一句读。

则亨于前。

而吝于后。

故不大。

亨不大者。

用不广。

业不宏。

功不着。

行无可获。

守亦有限。

故利贞亦可连小字读。

谓其由亨之不大。

而利贞亦不全也。

利贞者本夫坤。

适乎情一性一。

而外致之事功也。

既不全则不达其情。

不充其一性一。

不能富有其业。

日新其德。

则既济之用。

不足与泰并论矣。

乾坤错交。

一一陰一一一陽一。

上下互抱。

一柔一刚。

以爻位言。

实得其常。

以卦用言。

非道之章。

以囿于位。

则不能大。

局于时则无以张。

六二本夫坤顺以安贞。

九五逮乎乾健以自强。

在先天之道德。

固已恢恢于安详。

而视后天之行止。

则反碌碌无所短长。

为既济若道之已成。

德之已至。

道德无名。

默然相契。

不待夫行。

不求其事。

如学业之既成。

而品位之极至矣。

天下纷纷。

人事茫茫。

果皆定于其位。

更孰为之更张。

而势有弗许。

行遂难良。

不知顺时应变。

何以执中用常。

此既济之定。

为难动也。

既济之成。

为有仅也。

亨既非大。

利贞亦非久远。

故彖辞称之为初吉终乱。

以离立其本始。

有同于乾。

坎则异乎坤之无初有终。

而得吉者已往。

将乱者方来。

此既济之用。

宜于初而必慎其终。

喜其成而必忧其后也。

彖曰。

既济亨。

小者亨也。

利贞。

刚柔正。

而位当也。

初吉。

柔得中也。

终止则乱。

其道穷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彖辞之义也。

以既济之亨小者。

实小者之亨。

此句略一小字。

谓所亨者小。

换言之。

即小事亨也。

为既济为定。

不能顺应权变。

则不能大用。

如守成者跬步不踰。

率由旧章。

虽不为过。

而无大功。

虽可免咎。

而乖大用。

故曰小者亨。

以爻一陰一小一陽一大。

如大过大者过也。

小过则小者之过。

皆本一陰一小一陽一大之例。

即济一陰一在一陽一上。

行利于一陽一。

用昭于外。

且上爻为柔。

而六二柔得中。

上下相接。

其用不穷。

故称小亨。

亨与穷对。

以全卦言。

终穷则乱。

亦为小亨。

谓所亨有限也。

亨通也。

亨小。

所通于物者亦小。

则既济不可大事。

正如小过。

亦由过来。

过于济者。

与不及济同。

故名既济。

既犹已也。

已者过甚也。

未济者不及济。

不及与过皆失中行。

故亨而不大。

用而不广。

吉而不终。

利贞者。

以六二九五。

刚柔皆正。

孚乾与坤。

如家人之象。

内外正而位当。

故有守有为。

有为曰利。

有守曰贞。

贞本六二之中。

利达九五之正。

中正不失。

此备利贞之德。

而可为人道之基矣。

初吉者。

柔得六二之中。

而协于六一四之外。

二四同功。

在内为始。

在外为终。

且兼初九以刚在下。

有其本始。

进就于六二中正。

故初占吉也。

而终上则乱者。

外为刚得正。

而嫌上六在上。

柔以迫之。

如大小过。

虽有九五之正。

可应六二而相协。

而因一陽一极于上。

下率四二两柔。

有如艮。

艮止也。

故曰终止。

一也。

一陽一自初始。

而至上终。

终而非终。

中间以柔。

上蔽于上六之一陰一。

一陰一皆先一陽一。

刚乃不得行其志。

而自止。

二也。

终止而不能正其外。

反以招其争。

争则乱。

上六本坤疑一陽一之象。

而有龙战之嫌。

惟一陽一得正。

不至于战。

而上下之位颠倒。

刚柔之情交错。

内外之势争执。

升降之途舛迕。

故曰乱。

言其已与既济之定反也。

反于既济。

则成未济。

反于定。

则为乱。

则所谓终乱者。

实本上六柔在刚上言。

上一位已极。

刚用已穷。

故释曰。

其道穷也。

以一陰一欲降。

而阻于九五之一陽一。

一陽一欲升。

而梗于上六之一陰一。

一陰一陽一之道皆穷。

遂不可复其既济之德。

着其安定之功矣。

安定之反。

即为纷乱。

亨之反即为穷。

斯既济反为未济矣。

况中互未济。

原与之同其情志。

所谓颠倒其上下而已。

既济六爻刚下柔上。

未济六爻柔下刚上。

一刚一柔。

相间则同。

故两卦刚柔皆相合。

合则不离。

不离则不大不久。

如丰之为大者。

以其离而可远可恒也。

既济刚柔定于其位。

以爻言为得。

以卦言则否。

为其二五正位。

同于否也。

未济则二五正位。

同于泰。

而中互既济。

是既济者难交济。

而未济却易交孚。

故彖以亨小称既济。

以终乱明其用易穷也。

象曰。

水在火上。

既济。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孔子《宣圣讲义》

此既济象辞明人道也。

坎上离下。

水在火上之象。

水能灭火。

今在火上。

乃名既济。

可见其非取水火之一性一。

而重水火之功。

水润下。

火炎上。

上下交济。

此其功也。

功也者。

有物以运成之。

若果以水加火。

则火灭。

而水亦流。

将何用哉。

故称在上者。

明其能上于火之上。

而不溃流。

正如火风鼎。

火在木上而不燃。

水风井。

水在木上而不一泄。

乃各成其用。

共致其功。

以其功用言。

故名既济。

比之人心火肾水。

水升而火降。

则一精一神健旺。

血气和调。

反之则病。

而生理绝。

此既济之称。

以其能成一切。

而着其功用也。

既以功用为重。

则于人道。

亦以筹策为先。

事也物也。

有利则有害。

有福则有祸。

欲达成其功用。

必先去其害。

而取其利。

避其祸。

而受其福。

则必熟思而审虑之。

何者可以免害。

而皆取利。

何者可以移祸。

而皆为福。

此君子于既济。

以思患而豫防之。

患之既防。

则祸害可弭。

而功用斯见。

此亦犹作事谋始之旨。

豫防之道。

重在能豫。

豫则立。

不豫则废。

雷地豫。

已详其义。

思者筹之于始。

计之于内。

以卦内有离明之德。

外多坎险之危。

则可以先思而豫防其患矣。

水火者。

为利大。

为害亦不小。

为福多。

为祸亦不少。

设听之任之。

不遭灭顶之凶。

即蒙焚突之害。

不忧溃决之患。

即有燎原之虞。

是用之者。

惟思其患而豫防之。

则得其用而致其功。

杜其祸而防其害。

此既济之人道。

如人乘舟济川。

必防其倾覆也。

如食取火熟物。

必防其焦灼也。

皆事先有以防之。

则在善于制度。

一精一于器一具。

明其限量。

权其重轻之所谓也。

故水上火而不浸。

火下水而不灭者。

皆人道善济天之穷。

而成物之利。

利既可计。

害亦莫加。

祸既可弭。

福亦益大。

此利与贞并重。

以致其亨者也。

贞者己之思。

利者物之力。

水火者。

生化之原。

善取于天时。

运其物力。

则生化之功。

人之德也。

君子以水火之患。

故豫防之。

既防患于未然。

自成功于无量矣。

初九。

曳其轮。

濡其尾。

无咎。

孔子《宣圣讲义》

此既济初九爻辞也。

初九刚在下。

而卦以交济为用。

交济者。

利用水火之力。

而古时重水。

以陆地交通易也。

初九未及水。

而犹在陆。

陆行以车。

车必有轮。

以将济涉也。

乃曳其轮。

而不乘车。

以已近水也。

人虽曳轮。

而车之尾已湿。

明其志在济涉。

不复计及车尾之濡也。

推之今日。

则不独车有轮。

舟亦有轮。

轮既入水。

而曳之以行。

则濡其尾。

亦势所必至。

尾者后也。

末梢也。

以在下而近六二。

故有此辞。

占无咎者。

为其志在济水。

则何咎哉。

象曰。

曳其轮。

义无咎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以初九在下。

地卑而近水。

水滨泥泞。

轮不一良于转运。

乃曳之以行。

此以人力济时之用。

避地之害。

则其义当无咎。

始于求济。

仍以济为本。

事之有济。

将何咎乎。

第乾初九勿用之时。

而急于用。

原易有咎。

以其志于济。

合夫卦德。

故免耳。

初与四应。

一刚一柔。

两相牵引。

故有曳其轮之喻。

六二。

妇丧其茀。

勿逐。

七日得。

孔子《宣圣讲义》

此既济六二爻辞也。

六二内卦中爻。

坤之正位。

有如后妃命妇之尊。

故爻辞以妇丧其茀称。

茀者披拂下垂之饰物。

或在首。

或在下。

或在车舆。

皆所以蔽障于外。

勿露其体貌。

以护其威仪者。

如诗翟茀。

则车马之帷。

命妇以上皆有之。

妇出而丧其茀。

则以求济。

而失其蔽也。

济涉者下舆乘舟。

因而失其茀。

非咎也。

以暂可勿用。

则失亦无害。

而六二在中。

居正位。

行中道。

如出入于朝廷。

往返于都市。

所履康衢。

所过中庭。

所止堂殿。

则虽有失。

亦不足追求。

而仍可得。

谓其庄严之地。

尊贵之饰。

众目所视。

群下拥立。

则虽失之。

终可复得。

而其为期。

仍如复之数。

以七日来复。

天之道也。

七日者。

日时之所限。

数至七则复耳。

而震卦六二。

亦有丧贝勿逐。

七日得之辞。

在睽初九。

则称丧马勿逐自复。

是因睽有离。

而重震亦有类离。

离兼分离附丽二义。

则离者复合。

失者复得。

震则以一陽一之初复。

应于天心。

故地雷复亦称七日。

盖震之数所孚耳。

既济而在中爻。

因离而仍复丽。

则虽丧其饰物。

不必追也。

七日自得。

坤安贞之道。

利一牝一马之行。

是以济而有丧。

丧而复得。

虽应九五。

以刚相匹。

而中互坎。

有险易陷。

此丧茀之由来也。

象曰。

七日得。

以中道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六二在中。

而得内正位。

中道不失。

即孚于天心。

故称七日得。

凡有得失。

皆有所偏。

惟中道至中至匀。

无得无失。

六二以中道行。

故失仍复得。

即不成失也。

中道之一精一。

深契天道。

至中至极。

万行所遵。

故失者仍得。

以其明天数。

而知物之去来。

事之臧否也。

济者事无不济。

而中互未济。

自六二始。

故间见得失之情。

以其为既济。

故七日复得所失。

不待追求也。

人行中道。

众服其仁。

则拾得者。

亦必归之。

此中道之效也。

九三。

高宗伐鬼方。

三年克之。

小人勿用。

孔子《宣圣讲义》

此既济九三爻辞也。

称高宗者。

辞本商易归藏之旧。

武丁之号。

以易原无辞。

因象设辞。

而必验诸往事。

在高宗伐鬼方时。

卜得此爻。

而所验者如此。

凡各卦所称人者。

皆此例。

如明夷称箕子文王。

即箕子文王当卜得明夷。

而克孚其用也。

九三之用。

即可以高宗伐鬼方之事证明之。

鬼方者。

朔方之国。

玁狁凶奴之前身也。

以在北方接幽州。

寒冷暗昧之地。

如鬼国。

如幽都也。

九三离之上爻。

接六一四坎之下。

离明而坎暗。

离高而坎下。

故比之高宗伐鬼方。

由明攻昧。

以高击卑。

德既胜之。

力亦过之。

而克之以三年者。

明伐人之不易也。

三年为时已久。

虽终克之。

必有所慊于心。

,则以其明于远。

或昧于近。

攻其敌。

或恕其亲。

亲近之臣。

或有小人羼焉。

故因克敌之迟迟。

而戒于小人之勿用。

小人当国。

民下离心。

将何以伐人乎。

故高宗之武功。

必先审其文德。

称其胜敌。

必更察于用人。

小人勿用一语。

见师上六爻。

释曰恐乱邦也。

邦也者。

结集群众。

上下一心之称。

言互相邦助也。

得道多助。

小人乱邦。

则散其众。

失其助矣。

寡助者自守尚不足。

而欲伐人乎。

免亡尚有难。

而思克敌乎。

故师卦以师得众为用。

终戒勿用小人。

九三之辞。

亦与同旨。

象曰。

三年克之。

惫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以虽胜敌。

而迟至三年。

则劳师伤财。

国之上下皆疲于奔命。

是其惫可知矣。

九三重刚失中。

宜秉乾惕若厉之戒。

今乃以兵伐敌。

贪功而忘其民。

则虽克之。

亦无足取。

此爻辞微旨。

深警后世穷兵黩武者。

高宗英明之主。

尚有此失。

则以其动于小人怂恿。

而不免有好大喜功之嫌。

故爻辞申以小人勿用。

实寓儆戒之旨。

甚深切矣。

刚而自用。

其害不免于悔。

惟慎之于始。

先明察于用人。

毋轻信于迩言。

斯可豫防其患。

故象辞特以思患豫防。

示人道大则焉。

六一四。

濡其衣袽。

终日戒。

孔子《宣圣讲义》

此既济六一四爻辞也。

原濡其二字。

误为襦有。

宜改正之。

凡既济各爻。

以济涉为志。

而刚在将涉之际。

柔当正济之时。

以一高一下。

一乾一濡。

足以别之。

六一四由九三之求济。

而即涉水。

遂濡其衣袽。

袽者巾也。

衣之下垂者。

亦与茀义近似。

以其济涉而湿之。

是亦济之失也。

然志在济。

则不得畏衣袽之濡。

欲事功之成。

则必怀戒惧之念。

故以济涉之险。

进行之艰。

则不得不终日戒备。

以防有失。

在平时。

或遭过涉灭顶之祸。

当戎事。

或蒙师或舆一尸一之凶。

此所以必戒慎恐惧。

而终日惶惶也。

终日者。

亦如乾九三朝乾夕惕若厉。

不敢少怠。

则可见济之不易。

功之难成也。

六一四坎之下。

为险陷之始。

由九三至六一四。

正如由高下于渊。

由岸入于水。

既濡其衣袽矣。

则可知前途之艰难。

是终日戒备。

实势所迫。

时位所为也。

象曰。

终日戒。

有所疑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六一四九三。

本孚交泰中爻之象。

而为既济交济之枢。

或败或成。

皆系此二爻。

故易辞于九三。

则以惫警之。

六一四则以疑惧之。

为六一四上近九五。

下应初九。

刚以相加。

而得九三。

内以相协。

加则有疑。

协则可戒。

九三之惫。

由于过刚而圆逞。

六一四之疑。

由于畏难而惮进。

故濡其衣袽。

已启其畏葸之情。

而险阻在前。

更生其戒惧之念。

此以一柔夹两刚中。

而身当坎陷之地。

故有所惧。

疑其相迫。

虽有光明之望。

而犹险陷之忧也。

九五。

东邻杀牛。

不如西邻之禴祭。

实受其福。

孔子《宣圣讲义》

此既济九五爻辞也。

东西邻者。

即指六一四上六两爻。

四在下。

西也。

上在前。

东也。

而爻居全卦正位。

外卦中爻。

刚以主正。

君临天下之象。

以前后为柔。

成一陽一陷于一陰一之坎。

坎之主爻。

亦即在此左顾右盼。

各有其行。

一陽一升一陰一降。

各异其道。

此爻辞以东西邻之异趣喻。

不必实有之也。

泰与小畜。

皆称邻。

邻者近也。

泰上下交泰。

不戒以孚。

既济水火交济。

实受其福。

是相类也。

然九五果何从乎。

东邻杀牛。

亦为祭也。

而西邻则禴祭。

而不以杀牛称者。

春曰禘。

夏曰禴。

四时之祭。

以禴当夏令。

万物蕃育之时。

农耕忙劳之日。

则其为祭。

义在祈年。

而非享福。

杀与生反。

杀者秋令。

秋冬残杀。

万物凋敝。

其祭也。

为报德。

既济为事功之成。

固宜崇报德之典。

而九五为民物之宰。

应先重祈年之仪。

此见东邻之杀牛。

不如西邻之禴祭。

实受福矣。

以卦内为离。

夏月之令。

外为坎。

冬日之时。

水火各有其功。

离坎自异其趣。

九五固坎主爻。

而秉乾之正。

则宜同于离之德。

离后天代乾也。

若在六二。

则同情于东邻矣。

此互用之义。

即交济之功。

故能实受其福。

象曰。

东邻杀牛。

不如西邻之时也。

实受其福。

吉大来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以杀牛非不丰备。

而不如禴祭之得时。

时之所宜。

即天之所予。

故实受其福。

为吉庆大来之占。

此与彖辞初吉相应。

初吉固指内卦之离。

有文明之德。

光辉之美。

而九五下同于离。

以成其用。

即所谓吉者。

直至九五止。

上为来。

下为往。

来与往应。

以成初吉之占。

故曰吉大来也。

上六。

濡其首。

厉。

孔子《宣圣讲义》

此既济上六爻辞也。

上六全卦之终。

济用之穷。

而在中互之外。

虽与九三应。

而居高无位。

应顺柔以降。

而格于九五之刚。

在上而实洼。

位崇而行降。

故曰濡其首。

首为体最高。

而濡则坠于渊矣。

此与明夷上六初登于天。

后入于地相似。

又与大过上六过涉灭顶大同。

为其皆柔在上。

而行失中也。

柔在刚外。

不得顺承之道。

一陰一居高崇。

乃有疑一陽一之危。

故濡其首而厉。

厉者危也。

果能知危而退。

见厉而惧。

尚免于凶。

故爻辞不云吉凶。

而以厉字示其危乱。

此彖所谓终止则乱者也。

象曰。

濡其首厉。

何可久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以上六既同大过之过涉。

而濡其首。

以罹于危。

则既济之用已穷。

穷则必变。

变则反成未济。

是既济之时位已失。

则欲济者。

何能久乎。

柔主大终。

水行润下。

下而不可复止。

则上亦不可久持。

明矣。

况已濡其首。

则身已无余。

履于危。

则情安可久。

此既济之道已终。

而交济之功不再。

故彖以初吉终乱。

示全卦之用。

亦以其不可久也。

定于其位者。

贵常而畏变。

济于其行者。

重亨而患穷。

上六穷变之时。

宜其不能久矣。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易经证释》易经书籍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坎上离下。孔子《宣圣讲义》既未济殿全易。居六十四卦之终《易经证释》既济卦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