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词有穆之一境,静而兼厚、重、大也《蕙风词话翻译》21--25

蕙风词话翻译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蕙风词话翻译

蕙风词话翻译 - 21--25

蕙风词话翻译

21--25

21

词有穆之一境,静而兼厚、重、大也。

淡而穆不易,浓而穆更难。

知此,可以读《花间集》。

(《蕙风词话》卷二)

解读:此条实讲词之风格。

何谓“穆”,蕙风释为“静而兼厚、重、大”,并说词风淡远者做到厚、重、大不易,浓艳者更难。

究其原因,淡、浓与厚、重、大难以兼容也,大家尚且难为,遑论一般作手。

然上乘词作,无论淡、浓必出之以厚、重、大。

明乎此,方可识《花间集》之弊也。

22

唐贤为词,往往丽而不流,与其诗不甚相远。

刘梦得《忆江南》云:“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颦。”

流丽之笔,下开北宋子野、少游一派。

唯其出自唐音,故能流而不靡。

(《蕙风词话》卷二)

解读:此条提出三个概念:丽、流、靡。

丽,典雅庄重也。

流,圆转朗畅也。

靡,轻佻儇薄也。

丽者,太白之《菩萨蛮》是也;丽而流者,梦得之《忆江南》是也;靡者,张泌《浣溪沙》之“晚逐香车进凤城”是也。

词可丽、可流、可丽而流,然绝不可靡也。

23

李德润《临江仙》云:“强整娇姿临宝镜,小池一朵芙蓉。”

是人是花,一而二。

二而一。

句中绝无曲折,却极形容之妙。

昔人名作,此等佳处,读者每易忽之。

(《蕙风词话》卷二)

解读:好词如荆山璞玉,必去其璞方得其莹玉,此非慧眼莫辨。

读词亦如识荆,具词心、具只眼非常重要。

此乃写作的一门基本功,识不得好句,绝难写出好词,这就叫艺术感觉。

此感觉有天生就有者,有后天加强学养具备者,有费尽百般蛮力终生不具备者,此种人不当为词。

24

《花间集》欧阳烔《浣溪沙》云:“兰麝细香闻喘息。

绮罗纤缕见肌肤。

此时还恨薄情无?”

自有艳词以来,殆莫艳于此矣。

半塘僧鹜曰:“奚只艳而已?直是大且重。”

苟无花间词笔,孰敢为斯语者?(《蕙风词话》卷二)

解读:以浓艳之笔写露骨的性爱,确是“自有艳词以来,殆莫艳于此”。

花间宜其为人垢病矣!不知半塘老人,何以从中见出“大且重”来?常州派论词,好从词中寻寄托,往往深文罗织,穿凿附会,难怪王国唯指责曰:“固哉!皋文之为词也!”皋文,张惠言字。

张为常州词派创始人,曾于温庭筠《菩萨蛮》之“小山重叠金明灭”一词中,寻出“离骚初服”也即士之不遇的寄托。

25

词境以深静为至,韩持国《胡捣练令》云:“燕子渐归春悄。

帘幕垂清晓。”

境至静矣,而此中有人,如隔蓬山。

思之思之,遂由浅而见深。

盖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

善言情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

此等境界,唯北宋人词往往有之。

持国此二句,尤妙在一“渐”字。

(《蕙风词话》卷二)

解读:“深静”为词之一种风格,是否只有这种风格“为至”?可当别论。

不过韩持国这两句词,的确达到了“深静”之境界。

蕙风以为此“深静”之境,关键在一“渐”字,颇有见地。

若非“渐归”而是群至,贴地争飞,啁啁啾啾,何“深静”可言?“清晓”二字亦不可忽,此种情境唯以“清晓”之景出之,方见“深静”也,而帘内人无言注目,“深静”则更进一层矣!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蕙风词话翻译》未分类项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21词有穆之一境,静而兼厚、重、大也《蕙风词话翻译》21--25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