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释义
二、无极图
《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此“无”无形无象,无色无声,无臭无味,无热无寒,无左无右,无前无后,无内无外,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无情无思,无善无恶,恍恍惚惚,杳杳冥冥,无征兆,无端倪,至虚至空,故称“无”。
此“无”本来无名,老子勉强把它称为“道”。
此“无”即“道”。
古人云:“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此“无极”即“无”即“道”,道家用无极图——“O”表示。
此“O”并非没有,而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备,无所不涵,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所不至,它的实际是“有”,是宇宙万有所从以出的唯一总门。
无此则无一切。
“无”即“O”,涵十陰十陽十二气,是十陰十陽十二气的合和与统一。
十陰十陽十二气,一正一负,互相吸引,相互补充,必抵消中和为“O”。
因此,“O”似无非无,此虚无之体只是相对于有色有相事物而言的一种状态,一种形式,是假无真有,假虚真实,假空真物,它是含藏一切的最大的“有”。
“O”不是没有,而是物质的一种初始状态。
此“无”在《老子》书中论述颇多:
一章曰:“无,名天地之始。”
六章曰:“谷神不死,是谓玄十牝十。
玄十牝十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十四章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是谓恍惚。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二十一章曰:“‘道’之为物,唯恍唯惚。
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杳兮冥,其中有十精十。
其十精十甚真,其中有信。”
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以上这些生动的论述,都是对“无”、“无极”即“道”的描绘。
这说明“道”是纯粹、素朴的物质,但不是普通的常见之物,而是虚无之体,是先天一炁。
说它“无”,却能化生万物,说它“有”,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搏而不得。
“道”就是这样一种无形而又真实存在的东西。
“道”的这些体十性十,被后来的道家人物归纳为“虚无”、“自然”、“纯粹”、“素朴”、“恬淡”、“平易”、“清静”、“无为”、“柔十弱”、“不争”十大特征。
这些体十性十、特征从人身上体现出来,就是“上德”。
“上德”是“道”的人格化、伦理化。
“道”体现于人谓之“德”。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又曰:“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这就是说,最高尚的“德”是自然的、无形的,无迹象可睹,无端倪可察,是内在的、含蓄的、不显露的、无意的,而不是人为的、故意的、彰示的、炫露的、外在的、形式上的。
它的特十性十、功用与“道”相似。
道是什么特征,“上德”就是什么特征,二者一脉相承。
“道”的十大特征,“上德”全部具备。
“上德”的特征,就是“道”的特征。
“道”和“上德”的基本特征是“无”,用图表示,即是“O”。
这一“O”无所不在,无所不含,无限圆满,至善至美,是至高无上的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