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宣圣讲义》山泽损,艮上兑下,艮为少《易经证释》损卦

易经证释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易经证释

易经证释 - 损卦

易经证释

损卦

孔子《宣圣讲义》

山泽损,艮上兑下,艮为少男,兑为少女,三一陽一三一陰一卦也。

解与蹇,皆四一陽一二一陰一,解变而损,遂成三一陽一三一陰一,与泰否为同类卦。

泰否以乾坤合成,一陰一陽一未交,刚柔未错,损益则与咸恒同体,二气交错之后,而损益又与咸恒异者,咸恒一陰一外一陽一内,一陽一在一陰一中,损益刚外柔内,坤在乾中,是损益如天包地,非如咸恒柔束刚也。

天地既奠,万物孽生,一陰一陽一既交,万化具见。

在生化之伦者,一陰一先于一陽一,为无母则无子也汩。

夫位育之序,一陽一先于一陰一,为有刚方有柔也,咸恒主生化之原,明人物之始,故柔先涵一陽一。

损益主调剂之功,为人事之衡,故一陰一顺承一陽一,此天道人道之别,而生化与成育之分也。

损益者,人物固有之数,本于盈虚消息,而志求其平均,多者削之,不足补之,强者抑之,弱者扬之,以底于和,而致于中,此泰否之用,有祗平之象。

而损益之情有加减之功,加则为益,减则为损,损而后益,天道忌盈之道也。

故卦用与谦豫可相证,明谦孚于损,豫孚于益,虽由人事,实本天则,以人情尚平,人道尚均,均平之至,天下文明,如一年四时,春夏温一热,秋冬寒凉,似若不中,而终必有始,截长补短,则无过不及。

裒多益寡,则底于均平,故损益虽二卦,其志同也,皆为求其不过耳。

损者损下益上,而益者损上益下。

此行之殊,非志之异,上行为损,下行为益,上不足则上,下不足则下,无非以其盈剂其虚,将其有补其无,使同生成,共化育,而无憾,以孚天道之至平。

故损益二卦,乃人道之大则,而治平之枢机。

泰之交孚,否之阻塞,天之运也,损益则为协剂之用,无泰否,不知天道之盈虚,无损益,不解人道之消息。

此损益两卦,在咸恒之后,而介于既未济之前,与上经泰否相应者也。

象,艮一一陽一二一陰一,一陽一在上,兑一一陰一二一陽一,一陽一在下,合之三一陰一在中,而初止皆一陽一,始末同刚,与大过首末皆柔为栋挠者相反,可见损益非过也,而近于中孚,故有致中和之功,中藏坤卦为安贞之象,有可守之资,而九二六五互失其位,亦为蹇卦,有乖于德,所幸者,中互地雷复,与解卦外互正同,此损有来复之象,亦如解之占吉,而在内犹多生成之功,外互天风姤,与泽天夬颠倒易位,姤则易合,夬则虑缺,此外互之变,视宾主而异者也。

全体六爻,一陰一居一陽一内,静顺以安,卦虽名损,用实多益,以其善顺承乾志,而不违安贞之道也。

上下正位虽乖,两刚柔可协,一陽一以俯一陰一,刚以就柔,故终相调,而要在知损自损耳。

兑本泽悦之情,艮有知止之智,山崇于上,泽润于下,虽非相济,而不相害,以非如未济之火水背驰也。

兑泽亦水也,水在山上,如蹇之难,水在山下,如蒙之昧,皆相失。

而损以山下有泽,成凭山临水之象,其艰危可知,苟非自损,则亦犹蒙昧之时,多昏暗之虞,惟中互之复,实能振一陽一和之德,而卒获元吉之孚也。

兑艮本少女少男相悦慕之情,而非咸男下于女之象,情虽易感,行实难同,此所以名损谓不感而减。

虽与咸有关,而其用却异,此之义,在于自知其短,而时以省节为要。

水泽为节,山泽为损,与节情相通,而用相违。

水与山之不同也,而坎与坤亦有异,损本坤以守,故事事以谦让为贵,损谦相通,而行有殊,谦者志在自卑,如彬彬有礼之君子,损则情贵自约,犹**忧心之臣民,以地山谦,坤在艮上,而损则坤藏艮中也,明此则明损之用矣。

之名与益相反而实同,盖全卦六爻,三一陰一三一陽一原如泰卦,坤在乾上,损下卦之乾,益上卦之坤,乾易为兑,坤易为艮,艮之一一陽一,乾爻也,兑之一一陰一,坤爻也,由下卦言,谓之损,若由上卦言,则亦可谓之益,损下而益上耳。

然何以名损,不以艮为主,以兑为重,故自下损以益上,即曰损,若自上损以益下,即曰益,以全卦皆自下上,下为本初二三爻是也,而以爻言,一陽一为先,一陽一减则为损,不以坤之一爻,益兑为益也。

益卦之名,亦以一陽一言,下原坤卦,而损上之乾以成巽,益下之坤以成震,此自上而下,仍以一陽一为主也,由下而升,升至于上则穷,穷亦损之因,由上而下,下而至于初,是复本始也。

复始亦益之因。

二气周流,终必有始,此天道也。

冬尽复为春,春岁之始,日晦复为朔,朔月之始。

道以始为重,气之始,则数日益,物以穷为终,气之终,则数日损。

故损益皆就一陽一气言,而卦用亦自一陽一爻见之。

损益皆以乾包坤,而下多一陽一,益则上多一陽一,卦多一陽一者反为一陰一,以少则尊贵也。

故传曰一陽一卦多一陰一,一陰一卦多一陽一,故震坎艮,一陽一卦也,而二一陰一一一陽一,巽离兑,一陰一卦也。

而二一陽一一一陰一。

以得乾坤之气,有先后厚薄之殊,其功用有盈虚消息之异也。

一陽一以自下上为顺,一陰一以自上下为宜,故艮之一一陽一,在卦则达极位,以更无可升也,兑之一一陰一在上,而反得势,以其利于降也。

此六爻之分一陰一陽一,当视位之上下,位兼时言,位得者时亦宜,艮兑一男一女,而女在下,为一陽一与一陰一违,非地天交泰,乾能下于坤也。

若咸则兑在艮上,男俯就女,故为人道之始,损则反是,一降一升,相去日远,有如天水违行而成讼,损虽不郑,而难亲近,传称讼不亲也,而损则为失,失者相失,如人同行,中途相失也。

男一女之情,恒相一爱一悦,今乃相失,是悖情也,然人情不可纵,约情以明一性一,乃为道之基,损之用,虽戾于情,有益于道,老氏所谓为道日损,此之谓也。

损全卦六爻,三至五为坤,故内外正位不当,九二六五互失其位,而中爻三四皆柔,有安贞之德,无利济之功,以其不如既济九三六一四之协调也。

然自二至五,互地雷复,实为大用所在,以一陽一德来复,如冬至之生机中育也。

外互天风姤,则与复相对,而成一陰一陽一消长之枢机,顺坤之贞,孚乾之健,则备元亨利贞之德,彖辞所讲元吉者也。

传以解必有失,故受之以损,此周易序卦之义,亦因气数推移,事物合应,而见其时有必至,事有必然者也。

以解之用,本震动之志,有解放之情,其势易张,其气易散,故继之以损,损失也,震之用既尽,艮之德可师,以蹇下为艮,至解则易以震,而移于上,损又以艮易震,而居兑之上,合三卦观之,则可见艮止与震动,其用相反,其数相承,原自然而然者也。

兑本悦泽之情,有润濡之德,其志在行,其道在顺,与艮止亦相反相协也。

反者各异其趣,协者互剂其偏,由上下卦言,实相匹配。

所少在升降相戾,行止难同,故不如咸之易感也。

总之,三一陰一三一陽一之卦,情匹德齐,易近中和,而无大过,知损而善用之,则其所损,正增其所益,上下虽别,好恶可通,损中有利,道之大则。

故损宜自己始,损己以益众,损一以利群,是损而为益矣,明乎上下之分,择于多寡之情,均平之功,调剂之道,皆于损中见之矣。

《宗主附注》

以艮合兑,与咸卦同体,而易其上下。

咸为相感,是和也。

损为相让,是减也。

在算术上,相加为和,相较为减,二卦即一加一减之象,加求其多,减求其少,在数如是,事物亦然。

如人男一女之间,夫妇之道,一配一偶,家道乃和,若野合之交,妍居之偶,男一女既杂,夫妇各乖,必至失其常经,犯于过恶。

故在咸为人伦之始,在损为家道之乖,损爻辞所谓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明契合之道,必孚于平均之情,寡者益之,多者减之,使底于平,方见其和,此之象,仍取少男少女之合,而着其悖道违理,与咸有殊,一陽一以就一陰一,一陰一以从一陽一,此咸之大用。

损则反是,为其上者愈上,卑者愈卑,山高而在上,泽洼而在下,两难相协,遂失其平均。

此卦名损,谓宜减也,按诸字象,损与捐相类,所差在一与八,比喻财物之积散,为损益之根源,捐则不损,损则非捐,捐施之财,非损失也,若吝于捐,必终受其损,故有财物者,务勉为捐,勿令成损,捐则德日益而利亦加,损则物日减而害亦至。

此损与益相反相成之道,今因之义,特揭捐施之要以朂诸子。

又曰损咸易其上下,咸为相感,感必以情,损为相减,减必以物,此其异在内外出纳之间而已。

咸则有如益,而损则有如恒,恒以震巽合成,与益易其上下,亦如咸损,有常变默陟之殊,恒为常,益则变,恒为退,益进,故恒近损,益则类咸,其为二气调和,两情均适,各如其志,以尽其用也。

在易八卦,先天对位,而合成者,除泰否为大父大母一之交一合外,其余则咸恒损益既未济而已,此八卦,皆三一陰一三一陽一,而泰否为未错综,余六卦则皆已交杂,损与咸为艮兑之错,益与恒为震巽之交,既未济则坎离之合也。

然既未济,以坎离后天代乾坤,故相往来而殿全易,若咸恒损益四卦,则四子之往复,极二气之推移,故四卦别置,而咸与恒往来,损与益往来,不似泰否既未济之迳相调协也。

由此观之,咸之与损,恒之与益,虽同体而异用,四卦错别,适见刚柔之分合,一陰一陽一之盈虚,自有其道,而非尽取对位为往来也。

损益在蹇解之次,正与咸恒在遯壮之前,两两对照,由三一陰一三一陽一变而四一陽一二一陰一,复由四一陰一二一陽一变而三一陰一三一陽一,合成一大循环,以象天下人物事理之阖辟推迁,而明天地间气数消息。

此不独周易卦序之妙,实即合先后天卦用之例者也,读者须注意及之。

《宗主疏述》

解之与损,虽非往来,三一陰一三一陽一,原与益往来,与咸恒为同体卦,解蹇皆为四一陰一二一陽一卦,与屯蒙为同体,此四卦实有相联通处。

以周易六十四卦,上经除乾坤为大父大母外,而六子交错之卦,实以屯蒙为首,下经则咸恒为首,蹇解之于屯蒙,犹损益之与咸恒,原同体而易其上下,故蹇解屯蒙为同类,损益咸恒亦为同类,皆六子交错最初之卦,如艮震与坎,为蹇解之别,艮兑与震巽,为损益之殊,二者有关,则艮与震是也,坎离为后天主,而屯蒙不及离,以天一生水,先有坎也,此义详上经坎卦,以一一陽一陷二一陰一中,在先天为中男,在后天为北方之主,以一陽一统一陰一,周易定例,而首中和,儒宗至教,故上经自坎始,艮震为长男少男,先天皆一陽一,其匹则巽兑也,故下经以艮兑震巽始,亦以一陽一统一陰一,而见其协和之情也。

损益亦然,易上下之位,咸恒乃成损益,自咸恒至损益为一大往来,以四子交错至此,已极其循环之用,往复之途也。

观于蹇解之往来,足明屯蒙之初合,观于损益之代谢,足证咸恒之交孚,此四卦乃上下经之枢纽,亦六子交错之准绳也。

故全易除乾坤外,实以此数卦示六十四推移之源,而着天下事物错综之本者也。

解之与蹇,已详其义,而损益即将讲及由四一陰一二一陽一,变而为三一陰一三一陽一。

于解损交替间,亦可见其道焉,蹇以艮合坎,而艮在下,损则以艮合兑,而艮在上,解以震合坎,而震在上,益则以震合巽,而震在下,是其同而异也。

艮震为之主,坎与兑巽为之客,则在下者得其道,在上者得其时,时为后天一切之枢机,故言体重下卦,言用重上卦,以偕时为易教本旨。

时者天也,偕时者人也。

人道莫大于损益,莫先于咸恒,以其情志,发于本能,推其功用,致于和平。

咸恒肇其端,损益昭其成也。

故损为上行,益为下行,在上经谦卦已着其义,曰裒多益寡,称物平施,此损益之大用也。

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上下得中,乃见均平,此损益之道,能致天下于泰平也。

泰否固三一陰一三一陽一卦,而未交错,故名天道,损益则已交矣,交必有行,人道尚焉。

此人道治平,必有损益始,损而益之,益而损之,则夫子所谓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也,天下尚有不治者哉。

损益卦皆吉,以其有平均之用,齐以之功,虽上下有殊,而和平则一。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时乃天道,可以证二卦之义,以满者必损,虚者能益,损其满而益其虚,此消息盈虚之道,截长补短之功,以致于平,以化于同,此泰平之所先也。

二卦皆以乾包坤,坤在中,而乾居始末,柔以承乾,一陰一以济一陽一,大地同光,人物胥康,此两卦备四德,而占元吉也。

天之所重,世之所遵,无偏无陂,以和以平,损益之谓也。

惜乎人不克孚其用耳。

高者下之,多者寡之,此损之德,自下始也,卑者扬之,阙者匡之,此益之用,自上下也,而人道持静,由险而悦,此震坎进为艮兑也。

艮止而兑悦之,上下相调,行止以协,此有孚而占元吉,无咎而可贞,利有攸往也。

大哉损乎,知损即得益矣。

《宗主疏述》

损益两者本非定论,损中有益,益中有损,故两卦互综,即中藏益卦,益卦中藏也。

虽卦分艮兑震巽四者,而合之成乾包坤,三一陰一三一陽一平均之象,与泰否同,惟以上下有一爻之移易,遂成损与益,将泰变损,将否变益,而后乾坤变为艮兑震巽,是易卦变易之例也。

不独此也,损中互复,益中互剥,一剥一复,乃一陰一陽一消长之机,故杂卦传曰,损益,盛衰之始也,亦即以剥复之象为辨耳。

损而含复,则损者非损,益而含剥,则益者非益,是表里不一,终始不齐,而互成其用也。

既自平均之泰否,变为交错之损益,更从盈虚之损益,中含消长之剥复,其关乎数与理者,实可深长思也。

故损而有益,益自损成,益而有损,损自益出,非因果之异,乃变化之机。

正如一年春夏秋冬,自成其序,不得不然。

人以天为准,则之损之当损,不可妄希其益,益之当益,不可幸图其损。

犹春日之不能为秋,夏日之不能当冬也。

人事之得失,天道之盛衰,皆应本此二卦证之,非时为过,及时为中,损益以时,乃孚于道。

此二卦皆明言与时偕行也。

《宗主疏述》

与人事颇有关,则以卦分内外,六一四居外卦之始,为艮卦之初,艮以止为用,而得下之兑相济,全卦皆以损下益上为旨,至外卦,则居受益之地,有免损之机,知损者反免损,此损而益矣。

故六一四与六三虽同属人爻,而损益有别,然在,虽益亦损,不过所损者,正所益,此爻辞以损疾为喻也。

人之所有,皆不愿损,惟有病者,则求其损,损而减其痛苦,岂非反为益乎。

故至艮,皆因损成益,而仍不外以谦退为本之旨。

谦受益,满招损,时乃天道,书已明言其要,学易者,正当取法乎艮止也,止则善退,故宜于修道,而悖于行一事,老氏所谓为道曰损,即此意也。

修道以静,而必先知止,艮能止,故能静,以二一陰一在下,秉坤安贞之德,静顺之行,此所以为学道者所重也。

人之一陽一气,务求其潜,故以地雷复为生机之息,而道成者,反以一陽一之升于上为贵,故艮卦一一陽一在巅,乃示成道之功,一一陽一以领二一陰一,如日月中天,光辉四被,而众生皆沾其泽,全其生,此艮之大用,中和位育之至者。

故道功首艮,而人事亦视艮明其行止,艮知终始,天之大义之所寄。

损以艮居外,亦取其善止而有益于行耳。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亨。

孔子《宣圣讲义》

此彖辞也。

原文亨字误作享,以古文通用也。

损兼四德,而别于事,着于时,元吉者,本乾坤二元之用,有天包地之象,含地天交泰之德也。

可贞者,因坤在内,孚安贞之道也。

利有攸往者,以利见于行,与贞相应。

贞以止,利以行,行止皆宜,而终称亨,谓亨于损。

损则亨也,亦兼亨义,联二簋作一句读,则为享,若通全卦言,而独成一句,则为亨,亨享原赅二义,如王用亨于西山是也。

元亨利贞,四德具见,而有偏全多寡之义,则视事与时而定焉。

有孚者,言损之用,有孚于一切,而卦以上下为界,上艮下兑,男一女相悦,情感相孚,亦犹咸,而异其位,咸以男下女,损以女亲男,换言之,则一陰一喜近一陽一,下乐从上,故损以损下益上得名,从上言为益,从下言为损,而名损者,可见下之克从上一位命令,而愿供亿其所有也,故云有孚,上下相协而已。

然不迳曰孚,以损之孚,由上之得下。

设上下相恶,则无可孚,而亦不甘于损矣。

如文王之成灵台,灵囿,民皆乐服其役,是孚也,若纣王之筑鹿台,酒池肉林,民怨恨之不暇,尚何望其孚哉。

故有孚,实以艮之能孚兑而下之愿损己以益上也,损自下成,自无咎,若动于上,而迫于势位,咎无不免矣。

下既心悦诚服,则有守有为,有守曰可贞,有为曰利有攸往,二者皆限于事与时,非尽能贞利也,故贞曰可,而利指所往,行止二也,行以利为先,止以贞为本,损固能止,以艮之用,亦能行,以兑之情,此行止两宜,而备利贞之德也。

曷之用句,有脱自,曷之何往也,用下有利自字,但仍贯上句利字,犹何往而不利,曷之,何所往,用利,无不利也。

簋与坎簋贰相类,但彼称贰,不独指数,兼有副贰之意,言樽酒且副以二簋耳,此非副贰,故作二,而在簋上,二簋明其省俭,亦损也,可用明其适时,俭己以丰人,损下以益上,犹急国家之难,节衣缩食,以供亿公用,虽损无悔,故二簋可用以享,若合全卦言,亨也,以损能损乃亨,既有孚而占元吉,乃无咎而可贞,复利于往,而克损其享用,则无不亨通矣。

亨通指时言,释文已明,而全卦之用,亦以时为重,时之损,损且益,非时之损,诚损矣,故彖辞均有不足之意,谓必因时而辨于事,时之宜,则孚,则元吉,则无咎而利贞,则以俭用而亨,若时不至,则皆戾于道。

此卦以损称,为因时损而可用,非时为损,则无可孚,亦无元亨利贞四德,而咎不免更何往哉,亦不以二簋为可贵矣。

故全卦不外于偕时,而成用不外于知时,知时则知损,偕时则损而益,以损与益非定辞,视所宜而辨其是非。

曷之用句,人多误释,以上句利有攸往,而下曷之,是相戾也。

二用字明指损之用,上言行,下含食,与噬嗑卦相似,噬嗑兼食与合,此亦以行有合,而食从俭擧二事,足赅他事,以其为人生所必需也,食以俭行,有利则无不亨矣。

《宗主附注》

损益为往来卦,而一则合艮兑,与咸同体,一则合震巽,与恒同体,故咸恒损益四卦成一大循环,乃四子交错,为后天事物变动生成之总象也。

八卦乾坤而外,坎离亦犹乾坤,以代居其位,司生化之主宰,为一陰一陽一之枢机,如乾与坤之在先天,交一合而成泰否,其象甚分明,坎离交一合为既未济,其象亦显着,故全易以乾坤始,以既未济终,而坎离在上经之末,泰否扼上经之中,至下经则以艮兑震巽错综成用,在乾坤坎离之后,而见四子之交杂忤违,各象其类,故以咸恒始,以损益界其间,而艮兑震巽四卦,分列其后,如队伍之有统率,步伐之有来往,升降尽其途,往返尽其道,分合尽其用,消息尽其度,各不相扰,而自能旁通,互成其志,而独握其枢。

此艮兑震巽,先合而后分,咸恒损益,有往而有复也。

损益之为象,虽与咸恒同体,而升降异势,消息异时。

时势之所为,卦用随之以别,故在咸为少男少女相慕,以见情感之殷勤,而在损则成上一位下位相差,以见势力之迫胁,非可一概论也。

损之与咸犹益之与恒,然恒着其不变而可久,益明其日迁而可大,一则击于道而通乎一性一命,一则运于器而敷平事物,亦非能倂为一谈者也。

形而上者道,道则无往于外,形而下者器,器则必联于物,此损益与咸恒之大殊也。

天地悠久,而生化随时,事物推移,而中和不易,则变有不变者存,形有神者在也,是赖善解易者有以会通之耳。

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彖辞之义也。

此节有错简,应改正为,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亨,二簋之亨,应夫时情,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以损彖辞损有孚一节,与此相混,而释彖原文又与文言混,损益二卦,皆有文言,与乾坤同,文言皆有韵,既混于释彖文,姑仍之,但略整其句,以协于韵,与益卦相证,其实释彖辞至其道上行止,下皆文言,今合释之可也,损之为损,以损下而益上耳,国以民为本,物以根为本,损下者,损其本,故名损,若以上言,则非损而为益。

益卦名益,以能益其下,犹培其本也,损益二卦,实自泰否变来,损泰之下以益上,则为损,损否之上以益下,则为益,故损为损下之乾,以加于上之坤,遂成艮兑,益则损上之乾,以加于下之坤,遂成巽震,巽为乾初变,震为坤初变,艮为乾之终,兑为坤之终,以卦皆自下上,艮一一陽一在上,兑一一陰一在上,若将艮之一一陽一与兑之一一陰一互易,则仍成地天泰,于益亦然,以巽之一一陰一与震之一一陽一互易,则仍成天地否,可见震之一一陽一原分于乾,而兑之一一陰一原出于坤,易以一陽一为主,损以艮之一陽一得自下,而益以震之一陽一来自上,直言之不过上下之别,一陽一自下上者为损,自上下者为益,故释损曰其道上行,与益之下行相对,此损益之称,基于一陽一之上下而已。

损下之一陽一以益上之一陰一为损,此泰之变,泰为至平,为和平亨利,变则与之戾矣,故卦称损,明其有所损也。

益则反是,损上之一陽一,以益下之一陰一,是否之变,否为否塞,为背戾乖离,反否之行即益,故称益者,明其所有益也。

损在下,而其影响皆为损,益在下,而其影响皆为益,此道在固本,本立则道生矣,若权于时宜,则损亦为道,为其当损而损,上行之志相孚,故曰其道上行,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也。

损孚元吉者,损刚以益柔,不失于中和,巽之一一陰一与艮互换,遂成乾刚,损刚以成艮,即有孚,孚象中孚,以首末皆一陽一,中含二一陰一,损益与之相似,而有所偏,不及中孚之均匀,得中正之道,故仅曰有孚,三一陰一三一陽一,始终相得,分乾纳坤,上下相悦,健顺中和,乃赅四德,故曰有孚,而占元吉,既占元吉,自免咎戾,既协于坤,自谐贞利,故曰可贞,利见其利,利有攸往。

曷之用亨,二簋之亨,应夫时情,此数语文言以损之利与时相应,而行以俭,则与时相应,行则无往不利,俭则适时之宜,二簋概言食用之省,不必限于宴享,但要享为致其敬,遵其礼,犹可俭约,何况平居自奉乎,礼与其奢也,宁俭,世未有以俭而干咎者,亦必因俭以成其礼,礼本于质而后文,行本于朴而恶侈,福以谦至,灾以盈招,况时当损而自益,常省而自张,则何以利其行,贞其守哉,故二簋之享,应于时也。

利有攸往,适其机也,内而可贞,自无咎矣,外利于行,自适道矣,谦以艮成,节以兑着,内谦外节,损用是喻,损益相因,盈虚相生,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天地之道,无虚不盈,一陰一陽一之气,无降不升,消而后息,生而有成,秋之肃杀,乃酬以春,寒之冷落,乃荣于温,损之所至,为益之根,时之所遇,为行之平。

中和不戾,裒多益寡,调盈剂虚,其道上下,或慕于繁,或乐于寂,或逐于消,或迎其息,斯乃天道,惟时为则,元亨利贞,乾坤四德,损实赅之,可见天数,乖时戾数,必罹于咎,惟知其损,乃底于道,勿自求益,以省为度,勿自用夸,以谦自处,勿自汰侈,以节为主,泰易为张,节易为裕,一往一来,益道其庶,此全彖之旨,损之大用所着也。

《宗主附注》

损之释彖辞,与益同混于文言,凡释彖辞,不用韵,而文言则无不叶韵,以其有韵,故称文言,如文章也,织丝成锦,谓之文章,练字成文,亦文章也,易各卦象辞亦皆有韵而文短,文言则长,合一卦为一章,如乾坤文言已见其例,乾坤以下各卦,多有繋以文言者,后世散佚,不复存留,其有未失脱者,又多错简,不能别为一篇,遂与释彖文混,损益是也,损益二卦为关系易象之变迁,其重要次于乾坤,故文言犹存,亦以读者之保存,未与他卦同散失也。

文言有韵且概各爻之用,申明彖象之辞,读之能探索易教一精一髓,与各爻释象相应证,其句法多限于四字,非释彖文长短不拘者可比,释彖类无韵,而字句散行,所谓散文也,文言则有章有法,声调铿锵,所谓韵文也,此后世辨文之称,古昔则仅以文言示有别于散文而已,文字自交错成,交字省笔,即文字,可见文言必以字句交错,如丝之经纬相织而成锦也。

损益文言既混于释彖,无法为之分列,仍沿旧本,不过声明内有文言,使后世读者不讶其句法何以异他卦而已,实则释彖文言皆为明释卦用,皆圣人讲易之作,体制有殊,致用则一,名虽有二,明义则同,此吾人所当知者,不必斤斤于异同之争可也。

又曰,损彖辞末句亨字,后世作享,此二字古原无异,而后人分别为二,古之享字多作响,亦通作饷让,以酒食待人也,而易之享与亨,或烹,皆同用亨字,但少有别,故后人或竟用亨字或改为享,如大有公用亨于天子,随王用亨于西山,升王用亨于岐山,皆作亨,实则享也又如益,王用享于上帝,鼎圣人亨以享上帝,涣先王以享帝立庙,皆用享而不用亨,鼎之圣人亨乃烹也,盖以享有祭享与宴享之别,祭享对神言,宴享对人言,皆以酒食为体,以致其敬,如宴享宾客,或功劳者,亦必盛设牲体以示优厚之意,不独祭祀崇德报功然也。

而祭享以上帝为最尊重,故易称享帝则用享,以别于其他宴享也,损之享,非祭也,以仅二簋,过于简略,非享帝之礼,则宜用亨,不得与益鼎涣各卦一例。

故夫子命改正之,以合于大有随升之文,虽然享亨通用,作亨亦可释为享,然作享者不得兼释为亨,以专用于祭祀最尊之帝,不得混于一切宴享,亦不得包通达之亨,故用享示其义之独用,而亨则明其用之兼赅,此读易者所必知也。

损之用亨,实指寻常宴享,且兼含亨通之意,以能推行于其他酬应,且为时所宜也,损本减省之义,而有节约之情,宴享而止二簋,平日饮食之节省更可知矣。

山泽损与水泽节,皆以兑在内,皆有留蓄束约之象,惟山停而水泛,故艮兑为损,兼取其善止,而坎兑为节,则明示其易逝,上在自约,如佛止观,必先约其心逝在善防,如蓄水为渠,必赖于堤防,此节与损所取义,皆相似也。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全卦象辞明人道也。

山下有泽,艮兑相合,传曰山泽通气是也,而有咸与损之异焉。

咸以男下女,艮在兑下,成交契之情,损则反是,山崇而在上,泽卑而在下,上下相违,升降背道,故咸为感,而损为减,减与感皆从咸,而一以心,一以水,心咸者,同情之意,水咸者,分流之志。

分则寡,故减为少,由多而少为减,此损之称以下言,为自下减其一以加于上也,山泽虽合,而情志难同,损益既分,则利害各异,在下为减,在上为加,不曰加者,明其减之有未当,而行之迫于时也。

传曰损益,盛衰之始也,损则盛之始衰,益则衰之始盛,盖由势以致之,力以使之,而非道于自然,故损者时为之也,由卦象言,山高而势厚,宜其曰积,泽洼而力微,宜其曰亏,水流必涸,山止必加,一则固体,一则液体,其聚散殊也,以易消之水,在当积之山下,土与水将同泛矣,故曰,山下有泽,损,正如临于湖海之山,虽高而难保其不削,濒于水滨之土,虽厚而难保其不倾。

为流者,足以摧撼不动者,使之坍崩也,故名损,言暂虽有益于上,终将无济。

而益者虚有其名,损者实受其害,此与易卦之同异,在乎上下之间也。

君子惩忿窒欲,明示人道,合乎时用,而自损也。

咸卦曰,君子以虚下人,亦本卦象,男下于女之义,而损则自下损始,损下者天道,以人道言即克己也,克己之要,莫如惩忿窒欲,忿欲情也,与一性一易相失,情虽有七,而害事者,以忿与欲为最,忿怒也,怒由于不平,求发于多好,故怒使气逆,而求成心贪,其他若喜,若哀乐,若一爱一恶,不过情有所牵,而行就于偏,虽害尚未大,惟忿与欲,召祸无端,忿以激于一时不平,而忘其后灾者多矣。

故君子重忍辱,先自反,欲以徇于诸种物好,而役其心身以求满足,其祸尤烈,故君子戒贪,约情以就正于一性一,此皆知其有损,而必先自损也,损在己为善,在人为恶,故克己者必去其悻悻之忿,逐逐之欲,忿欲足以亡身败家,不独损其德已也。

克己与虚己相应,一为柔胜,一为刚胜,柔以虚怀下人,则无不容,刚以克己制情,则无所损,此固自损而免损,即知损行损之义。

损犹省,节制也,谦让也,卦与地山谦水泽节相得,取艮与兑之用,不偏不过,而孚于一性一也。

人之有忿,莫如被夺所有,而损则自损以益人,是即惩忿之意,人之多欲,莫如见其可欲,而损则自贞以俭享节食,致其余力供上,是即窒欲之意,盖所有可以让人,则何忿之有,食享尚能极薄,则何欲之有,忿已惩,则安于迫胁而不争,欲已窒,则甘于困苦而不怨,此损之时用,实以下悦上止,而能由泰以为损,彖所谓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益盈虚,与时偕行者。

在人道则以惩忿窒欲为贵矣,能知损之必损,则先自损焉,是损仍终益矣,时用既易,盈虚亦反,则所损转为益,此君子之行,先自克己始,克己则更何忿何欲哉。

读易者须知损益乃天道,而人应之,惟有克己,惩忿窒欲,人道之善,在平时尚不可忽,况在损之时耶。

此君子以人法天因时制宜者也。

《宗主附注》

损象辞称君子以惩忿窒欲,其义已见。

夫子所讲,而原文所重,在明天时,立人道,合卦象以定教义者也。

兑在艮下,下有二一陽一,上仅一一陽一,合成乾含坤之象。

坤本安贞之德,在中主持人爻,为人道所寄。

故人道之损,必依安贞之行,安贞者,在内则戒慎恐惧,保其贞节之一操一,在外则勤苦焦劳,行其谦退之志,此象辞以惩忿窒欲四字示其教也。

天下之易盈而难制者,莫如情一欲,一切过恶均情一欲致之,而情一欲之中,又以忿与欲为最甚,忿激于气之不能忍,欲生于贪之不能遏。

忿怒之过,将杀人放火而不恤,贪欲之害,将毁家亡身而莫顾。

盖由于不知损,而忘安贞之道也。

人道之损必先斯二者,二者损,则一切皆损,损而不已,必反为益,损者情,而益者一性一,损其过恶,而益其中和之德,损其祸害,而益其正大之行。

此损而有益,乃君子成德达道之所由来也。

艮止也,兑悦也,止以悦,则内得其心所安,外得其行之所利,故损能贞利以孚元亨,虽损于一时,而可益于久远,损损于细事,而可益于大成。

盖损益乃相对者,此盈彼虚,未有损而不益者,损其不善,则善者自益,损其不中,则中者自益。

人之易为恶,皆情役之,损其情则一性一命正矣。

乾道变化,正一性一命,保太和,以利贞,外为乾,故其行以约情适一性一为要,不独本坤安贞之德,遵戒惧之训已也。

读者合乾坤二卦之辞参之,则知损象辞之一精一义矣。

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孔子《宣圣讲义》

此损初九爻辞也。

初九下卦之始,兑卦之初。

兑为少女,初爻为刚,本乾志也,而行偱贞之坤,是体刚而用柔,居内而尚外,有如女子之志,必以从人为先,本咸少男一女之慕悦,体泰大父母一之交和,以成全卦之用,而初九肇其端,故爻辞曰已事遄往,无咎。

已事,言已过也,或作己字,误也,已事犹既往之事。

遄者,速又决也,言既往之事,任其往,勿再论也。

以兑卦本悦泽之一性一,如逝水之已去,毋再留滞而本行进之志,有向外推展之心,则不容追怀往事,有误机宜,往者任其往,心无所存,了者听其了,行无所滞,是以无咎,盖兑与艮,泽与山殊,艮止而山不动,兑悦而泽常流,初爻全卦始动,由此而进,方发轫也,故不及已往,但计进取,而大用在损,损忘情于已事,仍留意于损道,故曰酌损之。

盖酌其时宜,而自损,一也,因时之势,而有所损,二也,乘时利导而损于物,三也。

故不明指所损,但以酌字示其所损未大而已。

夫损在能自损,为以下益上,损在内也,其道上行,志在外也。

而已事在事之先,非属本爻,却由本爻着其义,则以泰之变,为时之非,损刚益柔之时,则凡在下刚爻,皆依此旨而行,初九虽居潜龙勿用之时,却因一陽一动难止之势,志在去其旧而新是谋。

决绝于既往,而希冀于将来,虽损亦仅为其与上相得,而志能相从,行能相协,损以益之,则害而不害,正如彖辞二簋之享,虽损,仍不失礼,而象辞惩忿窒欲,虽损,可充其一性一,是酌损之,犹适宜之损,合乎道者也。

象曰,已事遄往,尚合志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尚字有二义,一与上同,二则尚慕也。

初爻与上六一四应,初为一陽一,四为一陰一,一陽一主升,一陰一主降,一刚一柔,上下相得,而不妬。

已事遄往,犹弃其前嫌,不复究诘,而希图将来之好合,故释曰尚合志也,言初九有上慕之情,而六一四有交悦之志,一也,初九本一陽一,喜近一陰一,向上求合之志,二也,在全卦言,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是下卦皆希与上合,即以此为志,不必上之必合也,故曰志,言初九有此志而已。

初九刚也,而不恃力以陵人,反逊志以求合,此所谓损之道也。

损己以益上,则虽损勿怨,故不咎已往,言受损而无尤也。

已事虽未指何事,但爻辞有无咎二字,可知其原有咎也,徒以既往不咎,乃克成其尚合之志。

若拘执前隙,而意存芥蒂,则将何以合哉,今以合为志,可见初九之能用损,纵有往咎,亦竟置之,况无所咎者乎。

恩怨皆消,上下一德,此诚损之用,而自初九始也,初九虽未大,而其志已明,故酌损之,言其斟酌时宜,以孚于损而成其志,犹二簋之享,以甘自节俭,供亿其上,不但忘其损害之怨,而将示其忠诚之心,此初九之行,明损为时宜,不问其前事之为恩为怨也。

佳偶曰配,怨偶曰仇,艮之与兑本相匹敌,兼配与仇之象,而损则宁配毋仇,不惜损下以益上,此盖兑悦之志也。

爻辞特于初九见其意焉。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孔子《宣圣讲义》

此损九二爻辞也。

九二内卦正位,兑卦中爻,而上应六五,一刚一柔,恰相匹而互

失其位,则以柔在外,而刚在内。

乾履坤位,为中而不正,爻辞以利贞明其用,言在内,仍本坤德也。

由中互言,自二至五为地雷复,一一陽一初复之象,复卦曰初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亦以行之不利,不可疾进,今损九二,以下有初九,上有上九,一陽一居始末,而包一陰一在中,是以有征凶之占,言不宜往也,利有攸往,彖已明言,而此曰征凶,何也,盖彖主全卦,爻主一时,九二中而失位,柔与刚争,分泰为损,失其平衡,复道无疾,行止常慎,利贞之德,以守为正,故曰征凶,明其难进矣。

二固与五应,一主一宾,一外一内,而交争,不克和睦,内以柔为重,故先利贞,此人道也。

贞固自持,乃成其利,损者省也,节约自处,乃安其位,况在下乎,损下益上之时乎,故九二虽得中而不能进,虽占利贞而不宜行。

征凶二字,明其凶由征来,若善于守,仍协利贞之吉矣,以其动静,判其凶吉,以其主宾,辨其得失,全卦皆以损为志,九二则曰弗损益之,与上九同,此义人多未明,以辞由象得,九二上九皆介于一陰一爻,而为乾坤之际,易启刚柔之争,而爻皆刚,刚则难屈,损贵自损,不屈则不欲损,如损之,必有所忿,君子知其然也,故象以惩忿窒欲为教,而九二上九,则以弗损益之为言。

弗损益之,或作二句,或作一句,皆通,为弗损者,不欲损也,而反益之,明其损益原非定辞,损亦有益,损其下,益其上,是所损,即所益也。

损于暂,益于久,是今损而将来益也。

损其名,而益其实,是以损成其益也,故曰弗损益之。

其二则合一句读,言弗损,亦弗益也,为损下益上,是一损一益,今既毋损,亦毋益,以不损,更无所益。

凡损益二卦皆然,损下益上,或损上益下,有损始有益,若竟无损,将何益哉,故曰弗损益之,换言之,则无与于损益而已,以九二宜静宜守,则无志于动,不动自无所损益,始终保持原状也。

而在人之占,是爻者,宜善体会之,弗损而反益之,是悖大用,而与益卦同也,弗损亦弗益之,是非损益二卦之义,而本泰之祗平言也,皆卦爻变化之象,惟尽其所用而已。

象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九二在内卦之中而一陽一爻一陰一位,二者志于中和,方成其用,况二与五相应,为内外正位,今二为刚而五为柔,皆失其正,不得其平,故爻辞取利贞之用,明其志在求中,中则和,和则利,虽位不当,而中永在,是有可守之资,故能孚利贞之德,而以中为志,且中字不独指位,凡物皆有中,不偏不过之谓中,九二以刚履柔,志在于协,故重在于能中,则能保其位而达其用,中之与正,皆以位与时言,今损九二六五,位虽失而时可中,则由一刚一柔有孚于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道,道乙太极为本,一陰一陽一不偏胜,而德用相和协,此即中也,事之中者,无往不宜,物之中者,无行不利,此贵在得中也。

九二以一陽一乘一陰一易偏,而在中爻仍可志于中,故曰中以为志,志字与初爻之合志,上爻之得志,皆指之用,而见时位之宜。

初与四合志,二与五同志,上九为得志,以一陽一能繋一陰一,达乎道,成乎德也。

故九二必以利贞为重,利贞者,四德之二,为坤之用,乾加坤而从坤,用正以求中也,若因乾之德,而以元亨为先,是乖内卦之道,即戾中矣。

九二利贞,实因中位与志乎中行,调盈剂虚,裒多益寡者也。

盖益之用因损以求,益则时为之也,故彖曰,消息盈虚,与时偕行,明其不外志于中而已,中而损,损而中,中而益,益则中,损益天道,而中则兼人事,知损自损,方不戾中行,不得以损为过也,故中贵时中,中庸所谓君子时中,若非其时,则损不得为中,今爻辞明言弗损益之,亦不以损益为中,而在以时为中也。

时而损则损为中,时而益则益为中,时乃天道,志中则兼人事,以人能与时行,即能持中,非执中之谓也。

时无可执,日之中天惟在午,若早若晏皆非中,释文以中为志,犹曰以时为宜耳。

读者明此,则明损之大用矣。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孔子《宣圣讲义》

此损六三爻辞也。

六三兑卦上爻,而居中爻之内,与六一四匹而皆柔,三四人爻,人道所寄,故爻辞以人事为言,人事以行止为重,兑泽主行,艮山主止,而下卦志在外,亦以行为先,行不限于行路,凡动作皆行也,兑为悦言,而上爻为柔,象泽之出口,有阙欠之意,又以柔加于刚,外接六一四,重柔失中,不得相协,而反相害,故爻辞称其三人同行,则损其一,而一人独行,则反得其友,皆本柔道言。

柔以坤为主,坤道称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前蹇解卦亦有利西南之语,与此损友得友可相证,损友犹丧朋,得友犹得朋,虽未明指何方,而却以数断其得丧,数与方及时原相关联,河图之数,一六在北,二七在南,三八在东,四九在西,是数与方,皆有辨别,坤西南得朋,即西南之数相合也,而此则以奇偶为断,以多寡而分得丧,数之独者,得其合,若已过其所合者,则反损,故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三人为一陽一,一陽一数太多,一陰一不能配,而一人行,反得其友,以一陽一数尚少,易得一陰一之为偶也。

以河图言,一得偶为二,而三损一亦二,是以二为利,二七居南,坤得朋之地也,推而言之,若易三为四,亦当无所害,以四在西,亦坤所宜,然爻辞仅言三不及四者,以主损,而六三重柔,柔道偶,一陰一道退,不以多为志也。

且三人与二人,所别在奇与偶,而六三六一四皆一陰一,不能与一陽一相得,故以二为利,正与彖辞二簋之数相应,簋限于二,人限于双,皆重偶,而志省之旨。

偶者合也,奇则难合,省者易也,多则难致,此损之大用,以简省求合为先,不独人也,于物亦然,二簋既明用物之廉,二人更明用人之省,为知损而自省,则免于损,若妄于其不损而反损矣。

以全卦言,下皆求合于上,若不自损,必难强合,损下益上,时之所宜。

损其多而就寡,损其一精一而就粗,则六三之行,不得以多人为胜也,而少者,转可得其益焉。

此三人必损,一人反得友也。

兑与艮,一行一止,情志龃龉,在兑为柔,在善于顺承艮志,六三兑之主用所在,爻辞特以友之得丧明其旨焉。

象曰,一人得友,三则疑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言六三以一陰一爻,而外合六一四,上应上九,由中爻言,为重柔失中,由应爻言,则一一陰一一一陽一相得,故爻辞一得一失,失于近而不协,得于远而相调,故曰一人得友,三则疑也。

疑字与坤卦一陰一疑于一陽一疑字同义,以相猜嫌相害也,亦与碍字相近,三人同行,则不得协调,而成猜疑之象,是三人有所碍也,三人指三以上言,皆奇而不偶之意,一一陰一一一陽一,始相匹配,若在多寡,势必难合,损本泰变,泰以地天交和而成用,损则损下之一一陽一以益上,所损者正在六三爻,所益者正其应上九也。

而六三实兑之主爻,上九亦艮之主爻,一内一外,交互为用,其情本亲,其志宜同,徒以介于四五两一陰一,遂易启猜嫌而成阻碍,此三人必有所损也,损其一,则存其偶,与一人得友,同为匹配之象。

六三柔也,不克自主,故必视上九之应,若中爻易一一陽一,则亦能相得,如既济是也。

损全卦不独中爻失中,而内外正位失正,故时用在损,以势不逮,犹在位而无权也。

六三虽非正位,而关人道,且在内必本坤顺承之德,而行兑柔悦之情,克己以从人,偕时以致用,此爻辞大旨,而释文则以疑字明其得失,在于不信而难合耳。

疑指实言,而所影响则及于己,明嫌辨微,乃释疑之道,故在平时以多助为志,而在损则务求其少,亦君子因时应变之要,象所称惩忿窒欲者,正为明哲之行,时之所宜,非关乎平日行止,读者当从疑字悟其微意耳。

六一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孔子《宣圣讲义》

此损六一四爻辞也。

六一四外卦之始,与六三同属中爻,而重柔失中,戾于九三六一四之例,故爻辞不利,而六一四异于六三,则以柔居一陰一,尚孚于既济泰卦之四爻,且为艮止之德,孚于静顺之行,在道以刚内柔外为本,柔而见于外,所行无不宜,此六一四爻辞,非六三可比,因六三之损,反而得其益也,六三所损,在于刚柔不协,亦即一陰一陽一不调之象,一陰一陽一在身为气血,主气血不调则病,至六一四以一陰一居一陰一,相得于位,相宜于时,是六三之疾,至六一四而反减,正如人之一陰一陽一不均而相争,脏腑不和而成病,及时过境迁,一陰一反得养,神乃得安,一陽一能相守,气乃不浮,是疾已渐愈,而一精一力将复之象。

有疾者,至将愈,其心志愉快可知,故曰使遄有喜,言以一陰一陽一得所,疾病曰瘳,使人心速喜也,遄速也,又专主之意也,疾损而喜悦,乃真喜悦,且至速也,所感至捷也,山泽之合,在咸为感,比于少年男一女之悦慕,其感动至易,损亦同体,故有相感迅速之用,初爻遄往,此遄有喜,皆明其捷速而专诚,非自伪也。

以兑为说言,为悦泽皆心志之发于外者,心悦则貎亦喜,心感则情亦应,虽出乎本心而似有驱使之者,故曰使,以疾之去身,不觉心神轻快也,与勿药有喜之辞相应,被以疾初得而甚易,故勿药,今以疾既减而将瘳,故遄喜,皆情之所为,出于自然者也,以损下益上,而六一四在上卦,乃当受益之时,徒以全卦皆损,则益者亦必有所损,不过损其他为损,损其病则反损而成益矣,疾损则身康,心喜则神旺,则无往不宜,故占无咎,病既去,更何咎,但言无咎,明在损时原有咎,至六一四则免矣,疾愈咎免,是即损备四德之旨,以亨利必由贞得,而功用必自损也。

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原文尚无何深义,以损疾与损其他物不同,疾愈损,身愈强,心愈快,此所以可喜,亦无妄勿药之意,言其喜,非关物欲,而自然祈悦,则以兑之用,与艮相得,止而悦,止于外而悦于中,外止则灾沴不侵,风寒六一婬一不能害,故疾病自少,中悦则一精一神畅发,气脉和匀,故心志快悦,外无六一婬一之灾,内无七情之害,则疾病自已,而生息平调,与损之损而有益相应,盖损其情一欲,则心易养,损其物好,则志易凝,不独应时之宜也。

谓二簋之享,非为俭也,二人之行,非为傲也,损而益其心志耳。

凡事物之损,皆有慊于心,惟疾损则弥见其快,果推而用之,视其他事物,亦如疾之喜损,则更何忿何欲哉,此象辞惩忿窒欲,君子之行,而宜如六一四之损疾可喜,不当以害己者视为利己也,忿之与欲,皆足以害身,正如六一婬一之为病也,推之则凡口腹之好,情感之邪,一切事物之失正者,何非疾也,何不乐其损,而就于安哉,故无贪得,勿求过。

以损为志者,君子也,人生必需者,尚不可贪或过,况忿欲乎,情之失正,则害其一性一,物之失当,则害其命,皆疾也,惟求其损,则可喜矣。

此六一四爻辞之微旨,在读者推之而已。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孔子《宣圣讲义》

此损六五爻辞也。

六五外卦中位,而以柔履刚,秉坤艮之用,为受益之地,损下益上,六五上一位之正,故爻辞有益之之语,或益之者,以在下所损,乃大众所以,非一人所专,故曰或。

朋,数也,古时无钱,以龟贝为币,记数两为朋,十朋,二十也,十朋之龟,所益颇多,犹后世钜万之金,以六五位正时宜,所受者非薄,虽曰十朋,亦概擧耳,凡数满十,必属大数,龟贝之宝,非银钱可比,则十朋之龟,已可见其所益之多,而损与益,本宾主之辞,所益者多,所损者亦大,然损者受者,皆不能违,则以损下益上,为全卦之志,本乎时用,因乎事宜,则损受皆不得有所违也,以爻象言,六五坤爻,坤以西南得朋,损与咸同体,咸朋从尔思,皆用朋字,明其所得必偶,所合必众也。

二人以上为朋,亦如贝龟之称数也,况六五柔爻,柔道从偶,偶则有合,是六五之益由于合,与初九上合志合字相应,合以噬嗑为例,其卦爻亦称得黄金,可见合必有利,六五与九二应,一内一外,一一陰一一一陽一,相得相合,故所益必多,而情志不相违也。

不违者,亦时势所使,虽欲少违,于事弗许,此损益不能以得失论也。

况六五已在益者之位乎,故占元吉,明其益乃所应得,而因所益以成损之大用,损备四德,而利于行,皆可由此爻见之,虽内外互失其正,而位不能移,地当则时宜,此元吉之占,亦乘时之利也。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佑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六五柔居刚位,而属全卦主位之爻,有如后妃摄政之象,而内应九二,却为刚爻,故其泽非自出,必有所承,如坤以顺承乾之志,六五所承,非在下之初二爻,乃最近之上九,上九以一一陽一领二一陰一,四五二爻,皆被其德,六五尤明,以近而在中位也。

上九之施,六五受之,是所益虽在下来,而所佑则从上至,故曰元吉之占,自上佑也,与大有自天佑之一义。

凡六五之卦,若其上为一陽一,则最易与近,一陰一乐近一陽一,而近者得福,此情志所感,损以艮兑之合,如咸善感,上下虽易,而情志不殊,故损下益上,非必损也,乐于从命,非必益也,因于得时,命也,时也,皆上主之,犹曰天也。

上九原出于乾,称上不称天者,以兑在下,有二一陽一,而间于三一陰一,由六三之损,乃成上九之益,时用所寄,即在上爻,而六五元吉之占,即由上九之佑也。

天时所至,人事无权,上九所佑,六五何违,此爻辞弗克违三字,明其不得不尔,且因之而获元吉焉,可见六五之益,时所使也,全卦之损,势所至也,将何违哉。

《宗主附注》

因本损下益上之义,故爻辞在下卦者多损,在上卦者多益,与益卦正相反,不过卦名损,即有所益,亦属损,此六一四损其疾,虽有益人身,而仍称损也,至五上两爻则渐见益之用,以五得中位,而上为所益之爻,五近于上,得一陽一之庇覆,又居中位,虽柔履刚为失位,而其受益却宜,柔则善承,虚则善受,六五柔而虚,有其位,无其权,合于谦受益之道,且近于上九之一陽一,善承顺之,合于坤安贞之行,此其益已明,坤爻至六五已终,其用已极,外有初二与上,三一陽一合而为乾,以包坤,动于外而安于内,分于刚而凝于柔,此损益二卦之大用,原相似也,惟一陽一主一切生化,在内多者,时宜藏育,在外多者,时宜发扬,此其异也,故以损而益,而益卦以益而少女,于中互复剥二卦,足以徵之,损之六五为复上爻,亦即九二之应,一一陽一一一陰一,交成其用,九二之所培育,六五着其功焉,此明龟之加,元吉之协,非无故也,况得上九之庇覆者哉,一陰一柔近一陽一,上九为主爻,故其所施必大,六五之益,亦时势所为,读者可细悟之。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孔子《宣圣讲义》

此损上九爻辞也。

上九全卦之终,为艮卦主爻,在他卦上为极,乃穷必变之爻,其用恒与下五爻反,而损上爻,则以艮之主用,为全卦大用所见,全卦损下益上,所损者,兑之六三,所益者,艮之上九,以此两爻主损益之纽,故大用由此着焉,损而益者,以一陽一之迁易定之。

损之上卦,皆有所益,虽六一四损其疾,实亦益其身也,故爻辞弗损益之,明上九不损且有益也,与九二之辞文同而义略异。

九二之用,在得中位,损益未遽定,上九则损益已明,故直曰弗损而益之也。

古文往往简略弗损一句,益之又一句,然九二则宜作一句读。

言弗损,益也,由卦言当损,由爻言当益故也。

上九非中位而居极地,损已至矣,惟有变而益,且以艮一一陽一独尊,下覆两一陰一,损下之乾而为兑,益上之坤而成艮,是所损即所益,而上九受益之地,故曰弗损,言更不可损也,盖艮若损,则仍为坤,是由损变临,失损之用矣,损下益上之谓何,损己而益,益则为风雷之合,此损与益往来,已于上九爻见之,上九受益,自免于咎,而全卦则仍以损为贵,故原有咎,今以其反损为益,乃免耳,卦以内贞外悔为例,上九在外,而曰贞吉,以其原为泰卦之坤也,坤变为艮,虽体刚,而用主柔,故艮之道,宜止,宜退,一本坤静顺之德,况在极位,已无可进,惟转而就下,以与兑协,此上九与六三应,由外而内,由刚而柔,故以贞吉称,贞宜于守,利宜于行,上九一陽一而在外,故曰利有攸往,此与彖辞应证,仍本坤得朋之道,而协乾四德之全,能贞则利,不贞将不利,故有守方有行,以止为用,必善止,方宜于行,此贞吉利有攸往,一体一用,相反相成,地道如是,人道亦然,全卦人爻皆柔,尤贵秉坤之用,坤以承乾,贞乃成利,上九占贞利,实由艮之知止得之,艮止而兑悦,上与三协,乃孚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道也。

得臣无家四字,乃昭上九以一陽一用一陰一,以乾协坤,刚柔相承,功用以均,传曰,坤,妻道也,臣道也,言纯柔则不专主,顺承则有所守也,今损上九,柔以行于外,刚以协于中,是虽秉坤,而有异于坤,故辞曰得臣无家,得臣者,坤之道,而无家,则在外也,盖以坤为用于外而已,夫柔之于道,有时宜焉,刚之于行,有地利焉,损者以省为要,虽益不得违其旨,故有位者,得其臣,而失其家,与利于行相应,家以家人为象,风自火出是也,损合艮兑,艮且在外,外止内顺,与咸相殊,咸以男下女,有成家之基,损与之反,故占无家,况在上九,志外而行宜退,得朋而情难同,与六三之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正相类似,以得臣为佐而无家人之亲,仍损之用,不得求全之意。

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上九为全卦功用完成之时,损全卦所为,皆以益此一爻,故爻辞明云弗损而益之,释文更以大得志三字,示其为全卦之志,至此已告成功,六三所损,至此变而为益,六三所志,至此因而成用,是本损益之道,时地之宜,而皆于兹见其志,故曰弗损益之,与九二之用,固自别也,然九二亦有此意,但未定,不得即指为弗损,而上九与九二原本相联,今因损益而分上下,是时与地所为,非志之异,之志,原无不同,而上九之占,乃大得志之日,过此则又移而损矣,故益卦反以损上益下为用,亦犹时之有春夏,地之有高洼,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损益原自泰否变来者也,大得志句,不独上九,凡志于损以为益者,皆得志也,为其乘时在位,本乾坤交泰之道,孚山泽通气之情也,即爻辞得臣无家,似有不足,而无家,非果无也,乃不得私其家耳,损之时用,在于克己,克己乃至无私,故二簋用享,即足明无家之义,以损致益,遑计其家,今得臣矣,已利于用,虽不及家,又奚害耶。

释文大得志也,可见上九之用,所利大矣。

《宗主疏述》

六三爻辞,三人行与一人行,一损一益,实以二人为最宜,三人以上为失之多,一人又失之寡,皆不孚于损益之道,因损下益上,原无得失,不过由泰变为损,即下卦之乾变兑,上卦之坤,变艮而已,依伏羲八卦言之,乾与兑皆太一陽一,坤与艮皆太一陰一,是兑艮犹乾坤也,一刚一柔,一内一外,恰成匹偶,如夫与妇,不得有他人*焉,而六三与上九,正为其变易之地,故六三以得友为言,明虽损于三,终益于上,仍不违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配合,而上九则本其义,称其得臣无家,亦即以德偶而不能众,有助而不私其家,与三人损一之意相同,六三得友,上九之得臣也,上九无家,六三之损一也,盖内外相配,体用相谐,卦爻之象可见矣,乾之与坤,父母也,兑之与艮,夫妇也,皆由相得有合而后成用,然损异于咸,故不得视为夫妇,在内曰友,在外曰臣,友犹夫也,臣犹妇也,六三志在外,故得上九为之友,上九志在内,故得六三为之臣,二爻之辞,即全卦之志,损者在此,益者亦在此,故上九释文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言在内有所损,而在外有所益,以益抵损,以损成益,恰相乘除,乃成弗损益之象,若但就上九言,则祗益而无损,故讲义谓与九二略异也,凡损益均非定辞,或损下益上,或损上益下,损其一,益其一,虽名损益,终非损益,何哉,三一陰一三一陽一,平均之象,与泰否固通,与既未济亦近,不过有所变易耳,变者时也,故损益随时,彖辞已明示其旨矣。

既毕,则益卦继之,前所损者,今且益矣,由艮兑变而震巽,卦仍乾包坤,而殊其上下,上之一陽一爻多,下之一陰一爻多,则由否卦变来也。

损与泰,益与否,皆时所使,变而后通,即损益与咸恒同体,而易其上下,其用亦随之殊,在咸为速,恒为久,而损益则为盛衰之始,此以损益柔在内,而咸恒柔在外也,乾以包坤,刚以涵柔,巽上于震,则一陰一加于一陽一,恒则震在巽上,情志永孚,刚以协柔,如夫之率妇,传曰,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故名恒,而益则反是,震动于内,巽行于外,风雷之疾,善变不居,故利于行,损上益下,以翕群情,上施其德,下被其恩,刚长自下,其进曰强,柔顺于外,其行无方,坤以丽乾,地乃承天,益之又益,时乎莫愆,刚柔得中,孚于道行,虽中互剥,机缘所成,二卦之合,一陽一得主生,木道之启,天下文明,此益之为象,与损相因相承,主宾之位互易,得失之情亦均,有如天道,无生不成,信息盈虚,亦与时行。

又曰上三爻皆以损成益,名益实损,而初损,终必益,故上九以大得志定其功用,六五一爻,居外卦之中,握支持之纽,而以柔,故不克自专,虽得十朋之龟,元吉之利,而必自上佑之,如人之福禄,必自天所赉也,六五所占如是,益之六二亦同,可见六五在上,为受益之地,六二在下,为益卦受益之地,益同而上下异,即损益之所辨也,损上益下为益,故益卦之损在上,而益反在下,与损正易其位,由卦爻言,皆以一陽一爻移易定之,损以三损为上,益则以四损为初,故损自泰变,益自否来,否上为乾,四损而成,巽下为坤,初益而成震,是初与四交易而已,损以三与上交易,益以初与四交易,故益损上益下,四在上,初在下,一一陽一之易,即全卦之用,设无此爻之易,是仍否也,今以否变益,遂使不利者为利,未亨者为亨,否不宜于行,而益则利有攸往,观两卦彖辞,即可见一爻之易所关者大矣。

然亦时也,时否则否,时益则益,三一陰一三一陽一,仍未变也,而乾乃包坤,一陽一乃涵一陰一,一一陽一寖长,得时之宜,此益之用,利于行也,况六二在内,九五在外,各得其正,克孚于道,此益之为益,不独益,其一爻实全卦皆得利焉。

损益之间,为天下万事万物生长之机,变化之本,若换言之,即加减也,乘除也,天道不能外,人事不能违,分合进退,行藏消息,无不由此见之,故为道者守其损,而忘其益,为行者,志其益,而免其损,人之情也,有损而少益,其一性一也,有益而无损,益者自外则为物欲,自内则为天一性一,故君子慎于益,而乐其损,虽损而无害于道,故自损焉,卦以四隅组成损益,可见乾坤坎离之外,惟损益克尽其变化,损益虽与咸恒同体,而咸恒仅示其端,损益方着其变,以天道重变,变则用神,不变将何以推于无尽哉。

恒之久,不变也,乃天道之原,损益则以变为先,乃人事之妙,明夫损益之用,可以制天地之令,主人物之情,而尽天下之化机,立天下之中极矣。

故传曰损益盛衰之始也,言即有盛与衰,必自损与益始,盛衰相代,损益交流,如岁之四时,无往不复,而变者又何尝变,损益者亦何尝损益,故曰加减乘除而已,其余数仍其原数也。

三一陰一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易经证释》易经书籍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孔子《宣圣讲义》山泽损,艮上兑下,艮为少《易经证释》损卦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