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旁通
孟子旁通(二)
孟子思想被夹缠不清
综合上面这些分析,来看孟子对梁惠王所说的关于义利之辨的话,试作一个结论。
第一,孟子一开始就对梁惠王说,你何必去贪求这种眼前短暂的近利、小利呢?你应该提倡仁义的道德观念,推行仁义的道德政治,才是你长远的大利。
因为孟子的中心思想,是想实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道德之治,所以他对梁惠王就这样直接地提出来,不保留,不婉曲,不虚饰,这态度本身就是一种不问利害的道德行为。
同样是孟子的这个意思——劝梁惠王行仁义政治的意思,假如换了当时另外一些游说之士,例如苏秦、张仪这一班所谓纵横家的谋略之士来说,那么他们就绝对不会像孟子那样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去拂逆梁惠王的意思。
这一班人,一定会拐另一个弯,婉转地对梁惠王说:“我有一个使你得到最大利益的长远之计,你梁惠王想不想听?”
这样先卖一个关子,吊梁惠王的胃口。
等梁惠王很想知道究竟怎么回事的时候,他才慢条斯理地说,现在天下是如何混乱,道德沦丧,人人都在渴望仁义。
你不妨如何利用仁义,如何以仁义为口实,颁布一些政令,那么天下的人民都到你魏国来了。
你有这许多人民,领土也会增加,国家富强,自然就完成你的霸业了……等等,迎一合梁惠王的心理,诱导他听从他们的说辞,慢慢实行仁义的政治。
当然,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为了自己有进身之阶。
第二,无论东方或西方,任何一种文化、一种学术思想,都是以求利为原则。
如果不是为了求利,不能获利的,这种文化、这种思想,就不会有价值。
从哲学的观点看,一切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离苦得乐”。
饥饿是苦,吃饱了则得乐。
疾病是苦“,医好了则乐。
天气太热则苦,到树荫下乘凉,或到有冷气的房子里,全身清凉则乐。
一切生物的一切行为动一态,目的都在“离苦得乐”,也就是我们中国文化《易经》上的“利用安身”,也就是现代观念想办法在我们活着时,活得更好。
像设法利用太陽能,净化空气,防止水源的污染,目的都是使我们好好地活着,这些都是《易经》中所说的“利用安身”。
所以任何文化,任何学说思想,如不能求利,没有利用价值,则终必被淘汰。
即如宗教家们的修道,也是为利。
修道的人,看起来似乎与人无争。
实际上出世修道的宗教家,是世界上最讲究先求自利的人,他抛弃世间一切去修道,修道为了使自己升天或成佛,这也是为了自已。
虽然说自利而后利他,那也只是扩充层次上的差别,其唯利而图是一样的。
为了升天成仙之利而修道,这也是为了利。
自从孟子讲仁义,强调了义利之辨以后,影响到后世的重视义利之辨,而渐渐地,后世的义利之辨,又与自私无私之别,混为一谈,以为“义”与“无私”同义, “利”与“自私”不殊。
因此汉唐以来,儒家的义利之辨,大多混淆了私与无私之别,两者分不开来。
所以谈义利之辨时,往往在逻辑上就会夹缠不清,而使我们现在的一些人仍然弄不清楚,乃至于产生“儒家思想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错觉。
因为后世受此影响,每谈义利之辨,就成了谈有私与无私之辨。
遂进一步牵涉到中国文化思想的中心,乃至牵涉到人类文化的中心,尤其是政治行为的中心—— 公与私之辨的问题。
以我们春秋战国的历史文化来说,关于公与私之辨,有两派极端相反的思想。
一为墨子,一为杨子。
其实他们都由道家的思想脱胎演变而来。
墨子讲“义”,但是墨子讲的,和孟子讲的,虽然同为一个“义”,却有不同的观念,含义上是有所差异的。
墨子讲的义,是主张摩顶放踵以利天下,从头顶到脚底,都可以放弃自己而去为别人谋利,是彻头彻尾的牺牲自我,以利别人。
而杨子——杨朱的思想,则与墨子绝对相反,他主张“拔一一毛一而利天下,不为也。”
但并不是我一一毛一不拔,而你却该全部给我。
他是主张天下每一个人都是这样一一毛一不拔,都能不妨害他人的利益,才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假如能做到这样,又是另外一种社会形态了。
如果把墨子和杨子两人的思想,作一番仔细的研究,那会怎样呢?依墨子的思想,要想天下人,人人都自我牺牲,只图利他人,这是做不到的。
那么依杨子的思想,普天之下,每一个人都只为自己利益着想,绝对不为别人的利益牺牲一根毫一毛一,那是否做得到呢?答案很明显,那当然是不行。
人类可真是奇妙的动物,固然自私的心理人人免不了。
但若要自私到这个程度,却也没有人做得到,更不可能全人类都这样做。
反之,要人人都大公无私,也难做到。
如果依墨子的思想去做,人人都能大公无私,则天下共利,结果自然很好。
或者依杨朱的思想去做,人人都只为自己,绝对不妨害别人,各守本位,不犯他人,也就是现代所说的,争取自己个人的自一由,也尊重他人的自一由。
倘使做到,那么也可天下太平。
但这两派的主张,事实上都做不到。
既然墨子和杨子两种极端相反的主张都做不到,只有再看看儒家思想,这是中庸的。
中庸不是调和论,是兼容并蓄而仲裁为适可而止的中道。
孟子秉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但不是秦汉以后变了样的儒家思想),当然是崇奉了仁义之义,向梁惠王提出建议。
同时,在提出建议时,也不采用当时纵横家们为博取富贵权势所惯用的游说态度。
孟子虽懂得游说的辞令技巧,但却不用,还是很严正地主张行仁由义,极力宣扬仁义的美德,向梁惠王直说只有仁义最好。
我们不妨引用清人的两句诗:“莫言利涉因风便,始信中流立足难。”
正好作为孟子对梁惠王直言忠告的风格,其难能可贵的定评。
或者说,所谓义利之辨的道理,就是孔子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大义之义。
义理之义,义者,宜也之义,并非狭义广义等的义利之义。
其实,都是一样,不管是什么伟大的义理,都是力行于义,才能有利于成其为君子,所以这也是利便是义,义便是利的真实道理。
由于义利之辨的文化思想发展下来,到了宋明以后,构成中国文化的商业道德,便有“贸易不欺三尺子,公平义取四方财”的说法。
即使专事求利求财的商业行为,也要心存“不欺”和“公平”的义利之辨。
可以说这是孔孟文化思想在商业道德上的教育成果。
玩物丧志
孟子见梁惠王。
王立于沼上,顾鸿雁糜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四: “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圃,麀鹿攸伏。
麀鹿濯濯,白鸟鹤鹤。
王在灵沼,于(牛刃)鱼跃。”
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
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这段话,当然不是在同一天里,紧接着前面的一段话说下来的,应该是另一次见面时的谈话。
因为这一段谈话,在梁惠王说话的语气上,不像前一段那样生硬疏远,比较上情绪稍见好转。
根据司马迁所写的《孟子列传》以及有关梁惠王的历史资料看,梁惠王在初次接见孟子的时候,不可能有书中所记载的那么热忱。
史料上对孔孟的记载,孔子最失意倒霉的时候,是在陈绝粮那个阶段。
而孟子受困于齐梁之间,也正是他一生中,最不得意的时候。
梁惠王如果一死,他只有收拾行李回家的份了。
这段文章,如果以现代的眼光,从字面上去读,似乎并没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上面记载说:这次孟子和梁惠王见面的时候,梁惠王正在王室的大园林中散心游览。
(用现代的语言或观念来说,东方说是御花园,西方称作皇家花园,或皇家私人的什么堡之类,是王室独据以赏心悦目的地方,门禁森严,老百姓只能站得远远的,看到矗一立的围墙,进前不得,就是巨僚百官,也未必能随便进去的。
)
梁惠王站在一个大池沼上,抬头看看在树梢上栖息飞翔的鸿鸟、野雁,低头看看园中安详吃草的小鹿。
从宫里出来,接触到大自然的景象,心里觉得舒畅而快乐。
于是再看看孟子,然后对孟子说:“喂!你们这些讲究仁义道德的贤人先生们,是不是也喜欢这种园林风光?是不是也喜欢这些珍奇的飞禽走兽?”
这种语气,这种问话,当然是话里有话,包含了许多近于令人难堪的意思。
假如是现代你我遇到这种场面,可能掉头就走。
可是在当时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上,不能如此。
更何况孟子,自有他的抱负和立场,不能像我们今日这样做。
所以他还是答复了梁惠王。
但从孟子的答话中,可以看出孟子的修养。
尽管梁惠王的问话中,包含了轻视的昧道,而孟子的对答,还是持着郑重的态度,还是很严肃的,他用单刀直入,似教训非教训的口吻告诉梁惠王说:
“一个贤者,是要等到天下太平,大家都享受到安乐的生活之后,才会去享受这种园林的乐趣。
可是一个不贤的人,即使有了这样的园林,也不会有真正的快乐,而且更不能永远享受。
像《诗经》大雅篇灵台章说的:“当文王开始准备建筑灵台,仅仅开始计划,如何设计,如何部署的时候,老百姓知道了这件事,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前往,群策群力,共同来从事这项工程,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提前完工。
本来在最初的时候,文王还不打算急着完成这件事,可是,由于百姓们自动自发地来帮忙,所以很快地办好了。”
灵台提前完工以后,在灵园里面游览,看到那些安静悠游的母鹿,身一子胖胖的,一毛一色光亮夺目,在林梢飞翔的白鸟,丰润皎洁、自一由回旋。
文王站在林沼的岸边玩赏时,又看到了满池的鱼儿,自一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活活泼泼地在水中跳上跳下。”
孟子继续说:“这诗篇的记载,就说明了文王劳动老百姓来建筑这囿园,而老百姓却喜欢他那么做,把他的台叫做“灵台”,把他的池叫做“灵沼”,并且很高兴他有麋鹿鱼鳖可以玩赏。
古时候的贤君,就因为能和老百姓同乐,所以自己才觉得快乐。”
孟子借这则文王建灵台的历史故事,向梁惠王提出了一个为君的重点——应该与民同乐。
接着,他又引用《书经》的记载,讲述了一则完全与文王建灵台情形相反的故事。
“当夏朝的暴君夏桀在位的时候,曾大言不惭地说:“我之于天下,就好比太陽一样,除非太陽灭亡,我才会灭亡。”
自夸他的政权和太陽一样是永恒的。
可是他施行的暴政,弄得民不聊生,老百姓们恨透了他。
所以《书经·商书·汤誓》篇记载:一般的百姓们,因为深深怨恨夏桀而说道:“你这位如同烈日似的暴君啊!你什么时候才会没落呢?你赶快没落吧!我宁愿和你这暴君一同灭亡,也不愿再忍受你暴政的残害了。”
一个作君主的,使人民怨恨到宁愿和他同归于尽的地步,即使拥有美好的台池、鸟兽,又怎么可能安享下去呢?”
孟子这样把握住机会,列举两个历史上的经验。
述说周文王是如何深得民心,所以建立了延续七百多年的悠久政权。
又相反地指出三代时期的夏桀,遭遇老百姓的怨恨,以致迅速败亡。
在我们现代读到这段书时,或者会感觉到,孟子所列举的这两个史实,其所阐明的为政原则,可以说是大家都明白的普通常识,并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
这就是我们读古书应该注意的地方了。
我们要知道,在孟子的那个时代,没有什么社会福利制度,统治者不会去建筑一个公园,和老百姓共有、共享。
一起游乐。
只有帝王的宫室。
才会有如此伟大的建筑,老百姓根本不准去游玩的。
所以孟子当时提出这两个史实来,就等于建议梁惠王实施我们现代的共有、共享的政治思想。
在时代背景上而言,孟子在那个时代能提出这种政治思想,实在是了不起的。
此其一。
同时,我们透过这一段记载,可以了解我们固有的中华民族文化,在上古时候,就早已经有了这种共有、共治、共享的公天下政治思想。
自从夏朝开始,演变成家天下的政治制度,所谓帝王世袭的政治制度开始以后,帝王们的享受,才和老百姓有了分别。
而孟子在他的那个时代,能劝导一个有野心要据地称雄的人主,恢复共有共享的公天下政治制度,他的主张和这种一精一神,还是相当可贵的。
此其二。
再从后世的历史看,自秦汉以下,曾经有四个时代的类似事件,都与孟子这一节的政治思想有关。
第一是秦始皇建筑阿房宫;第二是隋炀帝造迷楼;第三是宋徽宗造艮岳;第四是清慈禧太后造颐和园。
这四次著名的伟大宫廷建筑的结果,都印证了孟子在这段书里所说:“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理论的正确一性一。
此其三。
阿房宫与秦始皇
对于秦始皇的阿房宫,唐代的大诗人——和杜甫并称为二杜的小杜——杜牧,曾经构写了一篇《阿房宫赋》,作了很生动的介绍。
他一开头就说,秦始皇并吞了六国,统一天下之后,便把四川的山头,砍伐得像秃子的脑袋一样,而把这些砍下来不可胜数的木材,运到咸陽去建筑阿房宫了、试想看看,台湾也是盛产木材的地方,经过日本人五十年的砍伐,也没有被砍得山头光秃秃。
而四川的面积,比台湾大上若干倍,他为了建筑自娱的阿房宫,一下子把那里的树木砍光,该有多少木材?同时这些木材的砍伐、运输,制成梁柱门窗等等,又需要多少人力呢?
何况这仅仅是建筑材料的一部分而已,还有石头等等其他方面的建材,以及施工建筑的人力物力,更是难以统计了。
花费这数以万计的人力和物力,建起来的阿房宫,又是个什么样子呢?
占地是方圆三百多里,高到看起来快接近天日了。
从北面的骊山一直南下,转向西边和咸陽连接起来了。
把渭川和樊川两条河川的水,也引导流进了阿房宫,造成了宫里的人工河流湖沼。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华丽一精一巧,各种不同型式的宫室,像蜂室那样多。
在水上架的长桥像卧龙一样。
凌空搭的复道,从宫殿下面通到南山的山脚下,五色缤纷,有如挂在天上的彩虹。
在这许多宫室中,每一间房子,一天之中,都可以变换成四季的不同气温。
秦始皇又把没收来的六国的财宝、美一女,全都集中到这阿房宫来,把人家的鼎当作煮菜饭的锅子用,把玉当作石头用。
妃子上万,早晨这些宫女打开镜子梳妆,那些镜子有如夜空中的繁星那么多。
飘拂在窗前的长发,有如乌黑的浮云。
渭河的水每天早晨上涨,浮现了一层滑腻粉一红的颜色,原来就是阿房宫里所流一出来的宫女们洗除脸上隔日胭脂的水。
半山腰袅袅上升的云雾,却正是阿房宫焚烧椒兰等等贵重香料的烟雾。
秦始皇这位暴君,就在这个走进去难分东西南北的阿房里朝歌夜宴地享乐。
这样秦始皇就快乐了吗?大不然。
司马迁在《史记》里写道:秦始皇因为想求得长生不老的药,听信了一个方士卢生的话,必须隐秘起来,才可以求到不死的药。
他就住进那隐秘的复道里,往来于二百七十间密室里作乐。
除了他要杀人时,狱吏见得到他以外,丞相大臣,和七十名博学之士,都只有照他传来的命令办事,根本见不到他,更谈不上提什么意见了。
后来这位卢生和一位自韩国来的侯生商量,认为秦始皇如此专断横暴,嗜杀而好贪权势,不可以替他求仙找不死药,于是双双逃走了。
秦始皇知道这个消息,大发脾气,活埋了四百多人泄愤。
像这样躲在复道里一天到晚发怒杀人,又有什么真正快乐可言呢?正如孟子说: “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三辅黄图》
或者说小杜生于唐代,比秦始皇晚生了七八百年,况且阿房宫被项羽进咸陽时,放一把火烧掉了,他在赋中的描写不一定实在。
小杜的《阿房宫赋》,是否有史料为依据?或是仅凭他的才华和想象写成的?无法考据。
但是紧接着秦代之后的汉人记录,应当不会太离谱了。
《三辅黄图》这本汉代的著作里,记载着说:阿房宫又叫做阿城。
原来是秦惠王在这里建造宫室,还没有完工就死了。
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就选择了这个地方,扩大范围,建筑阿房宫,占地方圆达三百多里,造了许多离宫别馆,跨过了山谷,把一望无际的高山大岭都遮盖起来了,专门供秦始皇车辆通行的道路,从宫室到骊山,就有八十多里长;并且在南山的顶上,建筑了一道巍峨雄伟的阙门,高高矗一立在上,似乎和天上飘过的云彩相接;还开了河道,远远地把樊川里的水,接引到阿房宫里来,灌进壮阔的池沼中去。
仅仅是阿房宫的一处前殿,从东到西有五十步宽,约三十丈(汉朝度量衡制度,很难考实),南北之间则有五十丈深。
上面可以坐上万的人,下面建有五丈旗,用最贵重的建材兴建,横梁是用木兰架设,门则用磁石砌成。
仅仅一处前殿,就这么瑰丽,正殿和其他宫室的情形,就可想而知。
另外还有四通八达的双层高架复道,和那些楼阁连接起来,而且通往咸陽。
证之这一段汉人的记载,和小杜的描写相比,除了杜赋的文体更美,易于使人记忆外,同阿房宫实际状况是极相近的。
还有更可靠的史料,那是在《史记》中,司马迁叙述了鸿门宴上项庄舞剑志在沛公的一段故事后,立即就说:项羽知道汉高祖自鸿门逃回坝上,引兵他去,便 “引兵西屠咸陽,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这寥寥的“火三月不灭”五个字,可以说完全证实了那些笔记、诗赋的可靠一性一。
在今年(一九七七年)不久前,美国加州的一场森林大火,毁了那么广阔的山林。
当然,林木蔓延起来比较快,但也只延烧了个把月。
而阿房宫的大火,却烧了三个月之久。
这一比较,就可见阿房宫规模的恢宏了。
然而秦始皇又享受了多久呢?可以说,阿房宫动工之日,正是秦朝政权开始崩溃的时候。
杜牧在他的《阿房宫赋》结论说: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益骄固。
戌卒叫(陈涉一呼揭竿而起),函谷举(汉高祖进兵),楚人(项羽)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夫!使六国一爱一其人,则足以拒秦。
秦复一爱一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他的这一结论,正是孟子对梁惠王所说“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这句话的发挥。
尤其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两句话等于指责了隋炀帝的错误,也为后来的宋徽宗、慈禧太后这些人作了预言。
迷楼与隋炀帝
可不是吗?且看隋炀帝这位著名的荒一婬一皇帝的行径,他早上调一戏后母被发觉,恐怕他老子杀他,派人秘密杀了做皇帝的父亲。
当天晚上对后母逞了兽欲,第二天就发丧即皇帝位,又把他的哥哥杀死。
第二年的季春三月,就驱迫二百万名壮丁,在洛陽建筑宫室。
远从长江一带和广东等地,收集奇材异石。
又向全国各地搜罗珍奇高贵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运到洛陽,布置在宫廷的园林中,供他赏玩。
同时特别开一条水路,把汴河的水引到离宫中,并造龙舟,供他在水上游乐。
他所建的宫廷园林,占了方圆二百里的广阔土地。
在园林中又造了一处人工海,周围有十几里路。
海上又想象方丈、蓬莱、瀛海等三处仙岛,建起人工岛来,高出一水面一百多尺。
台、观、楼、阁、宫殿等等,连绵地分布在山上。
海的四周又建筑了十六处庭院,每院都住有许多美一女,每院的主持人,都给予四品夫人的高贵头衔。
海里的荷花、宫殿前的花木,如果到秋冬季节自然凋谢了,就命人用纸或绢缎,制造假花,安放在树枝上和水中,只要褪了颜色,就随时换新的。
十六院的食物,更是互相争求一精一美,来讨好他的胃口。
至于他驱使八万人拉着他的龙舟,经运河到扬州游玩,船只相接二百多里的奢侈行为,是人人都知道的。
他又曾驱使一百多万壮丁,作历史上的第六度修筑长城。
历史上记载,他搞这些用来自娱的工程,所驱迫的四百万人力,其中一半以上累死在工地。
不但是人民受到迫害,就是连鸟兽,也不得安身。
他为了要做一件新的大氅,在即位后的第三年,通令天下各州各县,进贡白鹤的羽一毛一。
于是全国上下,都纷纷捕白鹤取羽一毛一。
当时在四川的乌程县里,有一棵十丈多高的大树,上面有一个很大的鹤巢。
可是树太高了,没有办法上去捕鹤,也无法张那么高大的网罗。
但是,如果不将这鹤的羽一毛一取来进贡,就犯了欺君之罪,是要杀头的,弄得不好,甚至会诛九族的,于是老百姓只好砍伐树根,准备把树弄倒了,以便捕鹤。
大概是树上的大鹤,恐怕这样会伤害到小鹤的生命,所以在树上拔下自己身上可以制大氅的羽一毛一,投到地上来。
而诌媚的地方官,不念鹤自己拔一毛一的痛苦,反而说是一种祥瑞的征兆。
报告到宫里,讨隋炀帝的欢心,以期博得一个加官进禄。
他建筑了这些地方,经常在有月光的夜晚,带上几千名美貌的嫔妃宫女,都骑了马,在大园林中夜游,而且还特别作了歌曲,在马上演奏歌唱。
可是,这样还不满足,他后来又认为宫殿虽然壮丽宽敞,可惜没有曲房小苑,幽轩宫室。
如果再有这一类型的布置,就更快乐了。
于是他身边的侍臣高昌,介绍了一位高明的建筑设计师项升。
依照他的愿望,设计了一张蓝图,呈献到宫里。
隋炀帝看了以后,非常满意。
立即下令向天下搜索材料,又征调了几万名壮年男子,建造了一年多才完工。
所花费的钱财之多,难以统计,连国库也因此空虚了。
这座新的建筑,除了华丽以外,更十分一精一巧别致,是自古以来所未有的。
人们走进去了,往往会整天都找不到出路。
隋炀帝重重地赏了项升为五品官及千匹库帛外,更得意扬扬地对近臣说: “即使是真的神仙到了这里,也一定会迷了路的,这真好比一座迷楼。”
于是后世的人也都管它叫迷楼了。
迷楼建好以后,隋炀帝在里面的荒一婬一生活,更是不忍卒睹,不忍卒闻,也不忍去说了。
到后来健康大损,虚弱得终日昏睡,无法清醒。
到了夏季,一天要喝几百杯水,面前放一大块冰,还是口渴得烦躁不安。
最后,隋炀帝再度南游到扬州,被起义革命的百姓抓住,他想饮毒酒自一杀被拒绝,最后被宇文化及叫人用绳子把他勒死了。
而他在洛陽的迷楼呢?当唐太宗起义,提兵打到京城,看到这座迷楼,便说: “这是用千万老百姓的血汗脂膏建筑起来的哪!”于是就下命令把迷楼烧了,也是烧了好几个月才烧光。
这又是孟子所说“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的另一形态的印证与发挥吧!只可惜那时候的人,没有充分发挥与民同乐的思想,致使素称英明的唐太宗,也和项羽及清末的八国联军一样,都做了“焚琴煮鹤”、大煞风景的事。
这位荒一婬一到极点的君主,穷奢极侈,看来是享尽了那种皇家宫室的园林之乐。
事实上,不但当时是喝凉水,对冰盆,甚至还落得一个被勒死的结果。
所以后代诗人李商隐的隋宫诗便有:“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的感叹。
春秋时代的齐景公,也建筑供给自己玩乐的一个台,并且还想造一座大钟,当时的贤相晏子便反对面劝谏说:“敛民作钟民必哀,敛哀以谋乐不祥。”
艮岳与宋徽宗
至于宋代那位被金人俘虏了十几年,终于死在异邦五国城——塞北漠地的徽宗皇帝。
如果我们说北宋的败亡,就是败亡在他“独享宫室园林之乐”的生活上,并不为过。
虽然当时是由一些宦官、一奸一佞,如童贯、蔡京之流乃至于装妖弄鬼的道士,专一政弄权。
但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得他的一宠一信,掌握到政权,细按史实,都和他的独夫之乐有密切关系,这又是较之秦始皇、隋炀帝,更进一步危害到政治。
擅长揣摩他人心理和巧言令色等谄媚一功夫的宦官童贯,一得到徽宗欢心后,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江苏、杭州一带,去搜索江南的书画古董,以及各种奇奇怪怪的奇珍异物。
在杭州一住,往往就是几个月,一天到晚和蔡京在一起鬼混,因此每得到一件奇珍古玩,派人送到京里时,在信上总是为蔡京说上些好话,再加上一个常到皇后那里画符念咒的道士徐知常,透过大学博士范致虚在京里为奥援,于是徽宗的心里对蔡京留下了好印象,也就从此播下了北宋败亡的种一子。
后来童贯在江南搜索珍玩的事,愈来愈大,竟然设立了一个专门机构——“应奉局”,扩大搜括,凡是牙角犀玉、金银、竹藤、装画、糊抹、雕刻、织绣等手工艺品,无一不包,样样都要。
每天都有几千人,在那里为皇帝尽义务作苦工,而所用的这些价值昂贵的材料,也是由老百姓负担,皇家是不给钱的,真是使老百姓喘不过气来。
当时苏州有朱冲、朱勔父子,本来是犯法受过刑的人,在蔡京的下面做事,很得欢心。
于是蔡京就推荐到童贯的下面听差,而做起官来了。
一次徽宗看到童贯送到京里的花石,非常高兴。
蔡京从宫廷的内线中,知道了这个消息,就嘱咐朱冲,秘密地搜集浙江的珍异送到京里。
最初送去的三株黄杨,徽宗颇为欣赏,嘉勉了一番。
这条路子一打开,以后送到京里的花石和珍玩,就越来越多,年年增加,运输的船只,在汴京与淮河之间往来不绝,而被人号称为“花石纲”。
因此更得到徽宗的喜一爱一,而命令朱冲的儿子朱勔,在童贯下面,主持应奉局和花石纲。
朱勔这小人得势之后,横行霸道,真是不可一世,一方面向内府需索,一伸手就是上百万,少也几十万,他说是为了替皇帝办事要用的。
皇家管钱的人,谁也不敢说个不字,谁也不敢得罪他,内府的钱就好像是他口袋中的钱了。
在民间他更是严搜刻括,巨细无遗,就是穷乡僻境、深山大壑中隐藏的东西,也逃不过他的搜括,老百姓家里的一石一木,只要稍微有一点赏玩的价值,就派兵卒闯进去,贴上皇家的黄色封条,责令原物主负责保管,如果有所损失,就是对皇帝不敬,一定杀头。
如果是较大的东西,搬运不便,就连物主的房屋也给拆掉。
假如有人家有一件东西稍微畸形一点,又被指为不祥而获罪。
在室外郊野的东西,不论是山巅谷底、深渊巨壑,都千方百计,不惜人命找来。
运输这些东西的船员们,也是狐假虎威仗势欺人,有时甚至凌一辱到州官县官的头上。
这种情形之下,老百姓卖儿鬻女、家破人亡的大有人在,道路为之侧目,而已经种下了后来方腊的一场大乱,严重地动摇了国本。
最严重的是“艮岳”的建筑,徽宗因为没有儿子,心里总是不惬意。
有一个也是以画符念咒常常出入禁宫的道士刘混康,对徽宗大谈其风水之道。
说什么京城的西北方,具备了调和天地、顺应陰陽的地理。
如果在那里堆起一座山来,将地势加高,一定会多子多孙的。
徽宗听信他的话,动员老百姓,把那里的地势加高了几丈。
后宫恰巧有几个嫔妃生了儿子,于是徽宗更加相信。
到政和七年,便命兵部侍郎孟揆,在京城上清宫的东边,依照余杭凤凰山的形势,筹筑一座万岁山。
直到宣和四年,一共花了六年的时间,才把这座山筑成,命名为“艮岳”。
艮岳的规模,在徽宗自己作的《艮岳记》里,有大致的记载。
尽管只是梗概,我们读了以后,也要惊奇得张口结舌。
现代一些国际驰名的什么公园、什么乐园的,比较起艮岳来,也逊色得多。
如果阿房宫、迷楼、艮岳这些历代的宫室园林,今天还在的话,中国的观光胜景,恐怕是世界首屈一指。
徽宗自己描写他的得意杰作有一节说:“……按图度地,庀徒潺一潺,累土积石,设洞庭、湖口、丝溪、仇池之深渊,与四滨、林虑、灵壁、芙蓉之诸山,最琼奇特异瑶琨之石。
即姑苏、武林、明月之壤,荆楚江湘、南粤之野。
移枇杷、橙柚、榔栝、荔枝之木,金峨、玉羞、虎耳、凤尾、素馨、渠那、茉莉、含笑之草。
不以土地之殊,风气之异,悉生成长养于雕栏曲槛,而穿石出罅,冈连阜属。
东西相望,前后相续,左山而右水,沿溪而傍陇;连绵而弥满,香山怀谷。”
从开头这一小段文字,就可见这座山的恢宏气魄,把全国的名胜古迹,奇石异木,都集中到这里来了。
宋人张吴的笔记里,还指出了这些东西从各地搬来的运输情形,都是越江渡海,甚至把城廓都凿开来,以便这些巨大的木石,不受损伤地得以通过。
在南宋时候,四川一位僧人祖秀,写了一篇《华陽宫记》,所写的“艮岳”景物,许多是在徽宗自己的记中未曾说到的,可能是艮岳筑成以后,还在陆续增加修建。
祖秀和尚的那篇记中最后的描写“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胜,于斯尽矣”可谓道尽了一切。
而徽宗自己作的记中,结语说:“四面周匝,徘徊而仰顾,若在重山大壑,深谷幽岩之底,不知京邑空旷,坦荡而平夷也。
又不知郛郭寰会,纷萃而填委也。
真天造地设,神谋化力,非人所能为者,此举其梗概焉。”
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比起梁惠王那一句“贤者亦乐此乎”来,更神气得多了。
可是我们再把他被掳以后,押解到女真去的时候,在中途驿馆题的一首诗: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和他的《艮岳记》放在一起,对照咀嚼一下,真要感慨万千了。
这又是孟子所说“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的照会。
所以清人吴楚材对他有两段极严厉但也极适切的批评。
一则说:“徽宗任市井丐儿,为此纵一欲逆天之事,其与隋炀帝、陈后主一律也。
然炀帝之颈,斫于宇文化及之手;陈后主之身,陨于台城辱井之中;徽宗之命,殁于金虏沙漠之地。
天岂有意肆毒于三君哉!无乃自取之也。
书曰:“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洒嗜音,峻宇雕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况三君兼有者乎?”
另一段说他筑艮岳是“极土木之盛,弹亿万之财,天怒于上而不悟,民怨于下而不知,是时强狄在外,渐为国患,宋之君臣,曾未见其思犯预防之心,而徒今日敛民货,明日劳民力,自古荒一婬一之君,愚之甚者,未有如徽宗之甚者也。
噫!民心既离,天命亦叛,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他用孟子的话作了结论,也等于演绎了孟子这两句话。
颐和园与清末
但是,正如杜牧说的“后人哀之而不能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清人对宋代徽宗皇帝作了如此严刻的批评,可是清朝的末代,并没有把它当作一面镜子,放在当前,经常对照对照,看看自己可曾变成那副模样?所以后来有了慈禧太后的兴建颐和园,大动土木,搜括天下,弄到民不聊生。
当时列强环伺,乘隙而入,强行索取,纷纷要求割地、赔款。
后来八国联军一役,西人的坚甲利兵,进一逼一北京,清廷毫无阻挡能力,结果慈禧这位老太婆只好带着小皇帝,狼狈而逃。
最后终于把清朝祖宗打下来二百多年的江山断送了。
幸亏国民革命乃属义师,鼎革之时,还优待了清朝末代皇帝的家室,并且保留了那座用老百姓血汗建成的颐和园,应该为后世万代很好的殷鉴吧!
凤阁龙楼与李后主
检讨了这几个“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的皇帝,贪享园林之乐的结果。
我们更想到一位极有诗才的末代皇帝——李后主被俘后的诗:
江南江北旧家乡,四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孤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又另一阙词: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
写来字字是泪,句句是血。
而当时那些吴苑宫闱广陵台殿,以及凤阁龙楼等等的昔日繁华,却不能与民同乐,可见没有“共有、共享”的社会福利,是不会长久的,独乐是不可能的。
在西方国家,当时统治阶层的奢一靡一状况,也是如此,甚至还要更厉害。
西方国家共有共享的社会福利制度、民一主自一由的思想,那还是十四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以后的事,距今不过几百年而已。
从这些历史事实,以及李后主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知道,孟子所说的“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的两句话,不但是一个国家的政权如此,即使一个家庭的兴衰,每一个人的成败,也都是如此。
尽管是做了庞大的事业,拥有千万美金,如果没有中心思想,没有建立起一个道德标准,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基础,也是没有用的。
因为这些有形的财富,只是暂时属于你的,而不是真正为你所有的。
当你到了眼睛一闭,两一腿一伸的时候,一块钱也不是你的了,这也就是孟子说的“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
再说,物质环境好,是不是就一定能够快乐?这是一个观念问题,并不是绝对的。
固然,物质环境的好坏,可以影响到人的心情与思想。
但有高度一精一神修养的人,同样地能够以自己的心,去转变环境的。
如孔子说颜回:“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他自己有自己的天地,并不因为物质环境的影响而有所改变。
如果没有中心思想,没有立身处世的道德标准和这一些一精一神的修养,纵然有再多的财富,再好的物质环境,而他的心理上,并不会快乐的。
前面我们所举历史上那几个君主的史实,固然是很好的例证,我们如果再从现代西方国家的一精一神病学家或心理病学家手上的病例去研究,也可以获得证实——“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正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氵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
涕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手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正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岁罪,斯天下之民至焉。”
《清明上河图》的背面
当然,由于孟子的伟大人格和高尚的道德修养,一直讲王道政治的一精一神,也感动了梁惠王,已经渐渐听得进孟子的话了。
所以两人在这一段谈话语气中,已经表现出来,不像前两次,一边说:“老头子,你从那么远跑到我大梁来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办法?”
一边却答:“何必一开口就谈利,谈谈仁义吧”那么格格不入了。
这次的谈话情形,就比以前融洽一些,好像比较更谈得来了。
所以梁惠王说:“平心而论,我对我的国家已经尽心尽力地去做了。
譬如说,在我的国境以内,黄河内套,如果遭遇了水旱天灾、粮食歉收的凶年,我就把河内的人民,迁移到河东来;同时在河东征收了粮食,送到河内去,使河内的人,不至于受到饥饿的痛苦。
假如是河东遭遇到什么灾害的时候,我也是以同样的方法,去照顾帮助河东的人民,这都是我尽心仁一爱一人民的事实。
你是讲仁义的,要我施仁政的,我这样不是正符合了你的主张吗?现在看看我的邻邦,他们没有这样做,可是他们的人民并没有减少,我曾经照你的理论那样做了,我的人民也没有增加起来。
这是什么道理呢?”
梁惠王为什么会提出这些问题来?假如以现代的人口观念来看,世界人口一爆满,各国粮食都发生问题,普遍在推行家庭计划,哪里怕人家的人口不少,而自己的人口不多呢?固然他那样应付凶年歉收的态度,也是理所当然,政一府应有的责任。
但在方法技术上来说,弄得老百姓搬来迁去,那么辛苦,也未必是最好的措施呢!
可是我们必须先了解战国的时代文化背景。
战国的诸侯各国,虽然不同于西方的封建制度,但人民、领土、政权,都是诸侯们的私有财产,自然领土越广,人民越多,实力、权势越大,在国际间的地位就愈高,就能称雄称霸。
由于那时还没有国籍制度,也没有移民限制,更没有护照的办法,老百姓可以比较自一由迁徙,哪一个国家富强,可以过更好的生活,就可以搬到哪一个国家,作他的国民。
而在战国当时,天下——全中国的人民,只不过几千万人而已,真正是地广人稀,和近代的情形大不相同。
这一分析之下,就知道当时梁惠王对孟子提出这个问题来,是有他的道理的。
那么孟子怎样答复呢?他说:“你梁惠王喜欢打仗,我就以战争来譬喻给你听。
在作战的时候,战鼓一响起来,部队向前冲锋,双方接近战斗以后,一直怕死的兵将脱了战袍,丢一了兵器往后逃走,有的逃了一百步才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下来,而跑了五十步的人,却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胆小。
你梁惠王觉得讥笑得对吗?”
孟子这样反问,等于设了一个圈套,先把梁惠王套住,这是他谈话技巧的高明,如果写文章,则是一种有层次,设伏笔的手法。
由此足见孟子这个人不是后世一些腐儒所说的那么迂阔。
果然,梁惠王说:“当然不可以讥笑别人,他们不过没有逃一百步,但同样的是逃亡退却啊!”
于是孟子说:“你既然知道这个道理,那也就不必希望你的老百姓会比邻近国家的更多了。”
孟子说梁惠王好战,老实说在那个时代,谁不好战?如不打仗,就难以生存,就不叫做战国时代了。
梁惠王为了恢复他父亲魏武侯、祖父魏文侯时代的那种辉煌的局面,只好求之战争。
但也确有好战之过,像他派庞涓去打齐国的那一仗,是大可以不打的,结果庞涓战死,吃了一个大败仗,实在是人谋不臧、自食恶果之报。
不过孟子的话,还是说得相当委婉的。
他这个比喻的意思是说,你梁惠王遇到凶荒的年岁,移民、输粮,固然是好事,但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而已。
你的邻国是坏,但是你实行这种头痛医头的办法,也只是比邻国好了一点。
你不从根本上去着手,除去病源,为国家千秋万世着想,作百年大计,长久之图,怎么可能比邻国的人民多起来呢?
从我们的历史上看,孟子这个话,的确有他的道理。
自从战国以后,自秦以下,汉、唐、宋、元、明、清历代除了少数的开国皇帝,或中兴之主,有值得标榜的建树外,大多数的人主,都犯了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一毛一病,很少有为国家百年大计作打算的。
孟子在消极地指出了梁惠王的错误观念后,又继续作积极一性一的建议,告诉梁惠王实行王道政治,开始时应该注意的基本政策,所谓“不违农时”等等。
这一段可以朗朗上口,诵读起来音节铿锵的美好文章,他的内容则是以当时的农业社会经济为基础的政治,从农业的发展,达到农村经济的繁荣,形成国家的富有;由国家的臻于富庶,进一步达到社会的安定,然后在安定中,实现中国文化所标榜的政治一精一神——养生、丧死。
“养生”包括了人口的增加,生活的不断改善,以及生存的保障,生命的延续。
现代西方国家,重视儿童福利,以及老人福利的一精一神,就是孟子“养生”、“丧死” 的理想范围。
也就是我们今日标榜的《礼运》的大同世界理想。
所谓“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境界,也是王道政治的基本一精一神。
但从孟子这一个具体的建议里,我们可以知道他当时也是所见有限。
因为他的出游各国,也只到过中原农业地区,走的地方并不多,比如他所谈的只是农业、渔业、林业三方面的建设,如果他到过新疆、蒙古或者中国西南部分的山区省分,那么“数罢不入持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就要成问题了。
这些地区哪来的洿池,又从何处去捕鱼呢?又像广西边境和贵州有些地方,所谓“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
又如何去发展平原农业经济?
不过那个时代,还是大禹治水以后,形成以农立国的中原,连发展盐铁之利的理论都还没有确立,在战国时代还没有大行。
所以孟子这个具体意见,是将就当时实际的情况,针对当时的经济结构而建议。
是有其时间一性一和空间一性一的。
奈何后世直到清末以前的读书为政的知识分子,死死抓住孟子的这些观念,形成了重视农业而轻视工商业的偏激错误观念,导致产业落后,经济衰退的恶果。
不违农时
但是,在这里要特别注意到“不违农时”的这个“时”字所涵盖的意义,不要光从字面上看。
只是依文解义,就无法了解真正的道理。
梁惠王身为一国君主,而且也不是过于昏庸的统治者,难道会不懂得农时?谁也不会在寒冬大雪的时候去播种布谷,在六七月的炎炎夏日方才去种西瓜,或者在不宜于种蔬菜的时候去下菜种。
而孟子却在向梁惠王建议三点农事上的注意事项时,第一点就讲到“不违农时”,岂不是没有意义的事吗?假如我们注意到历史和地理问题,对于时间——时代背景,空间——地理环境两种因素,共同去体会这句话,就可以看到它的真面目了。
我们知道,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诸侯,为了达到他们不断互相征伐、争雄称霸的目的,都实施富国强兵的近利政策,便滥用民力,不管老百姓们是不是正在插秧的清明、谷雨期间,或者是立秋、处暑的收割季节,都在那里动用民力,乱搞一阵。
同时渔猎也不选地方,不择时候。
本来在禽一兽产一卵一生子的时候,是不打猎的,捕到小鱼是该放回水里的。
所以渔猎也一样要在适当的时候,不可以任一性一地乱捕乱猎。
在现代也是如此,像用电捕鱼,或用毒一药投到水里“闹鱼”,都由法令明文禁止。
现在的术语叫做“保护天然资源”。
林业也是如此,不可随便砍伐,否则的话,直接的影响,是土地流失,河一床一淤塞,失去森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导致洪水泛滥的灾害。
间接方面,甚至影响到雨量减少等气象方面的异常。
过去曾经看到许多地方有所谓“童山灌灌”的土山,一个个山头,像婴儿尚未长发的头一样,光秃秃的。
因为过去没有什么林务局去管理或经营林业,都是任由老百姓自一由砍伐,不知道保养森林。
孟子是邹人,邹在鲁国,即现在的山东。
而他所游历的地方——齐、魏等国,即现在的河南、山西一带平原地区,都是农林业和小型渔猎的社会。
他又看到当时天下的各国诸侯,包括魏国的梁惠王在内,都在为了扩充自己的权力、土地,设法富国强兵,大量剥夺了老百姓的生产时间和劳力。
所以他提出这三件事,对当时的战国,是非常重要,深具价值的。
我们非但不可依文解义来读这句话,并且不可轻易放过。
所以他提出这些事是实施王道的开始,一点也不错。
我们了解了这一层道理,就可知以后孟子一而再地说到“无失其时”、“勿夺其时”,对这“时”字特别重视和强调的道理所在了。
孟子建议梁惠王在国内实施王道政治,社会安定以后,还要提倡家庭副业,譬如五亩之宅,就叫他们种桑养蚕、饲养家禽家畜。
然后五十岁以上的人可以穿丝织品的衣物;七十岁以上的人可以天天吃肉了。
到达了这种富庶的小康境界,进一步教化老百姓们,发扬孝悌的道德,使年长的人不必劳苦,生活能及帛食肉,国境之内,没有人挨饿受冻。
孟子说,假使一个国家经济上的富庶,政治、社会中的安定,到达了这样的情形,却还不能为国际间的政治领导者,不为天下的盟主,是不可能的。
乱世流亡图的文学
再看下面一段,孟子指出当时狗彘食人食,途有饿莩,也即如后世所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状况。
这是一段反面文章。
我们从这一小节中,又看到了孟子说话的高明技巧。
他是以当代各国社会中的病态,反面地刺激梁惠王,以激发他行王道的政治。
孟子在这里,用“狗彘食人食”,及“途有饿莩”不到十个字,描写春秋战国时的乱象病态,虽然深刻而悲痛,但是,没有经历过乱世的人,也许无法在这寥寥几个字中,体会到战国时代各国的悲惨情形。
在一九三七年,即抗战开始的那一年,许多人进入四川,就亲眼看到一个个饿死的人,躺在道路的旁边,一尸一体的头上差不多都裹了一块白布,更增添了悲凉的气氛。
(当时四川百姓有如阿拉伯、印度的风俗,喜欢在头上包块白布,如古代所称的“缠回”一样。
)那都是当年四川军阀们,为了争权夺利,连年内战,为四川造下的恶果。
他们打仗争权,所需的经费,都是从老百姓身上榨取而来,真是弄到民穷财尽。
他们榨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征收,将老百姓的财物,单方面的强征硬取而去;一种方法是加租税,把租率提高到无法再高了,就有所谓预收。
据说在一九二六年北伐前后,四川的军阀们收税,竟然预收到一九六一年的税了。
这是当时一个天大的笑话,在军阀们制造的这个天大的政治笑话后面,隐藏了多少老百姓的眼泪和血汗!以四川这样的天府之国,那么富庶的地方,弄到路有饿莩,原因就是军阀的穷兵黩武,以致民穷财尽。
在历史上,这一类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的,尤其是在战乱的时候为甚。
像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的父亲李景(原名李景通,后改名李璟,又改名李景),史称南唐史主,他在国用不够的时候,就拼命增加赋税,除了提高税率以外,还增加税目,各种苛捐杂税都来了,名目繁多,简直难以计数。
甚至老百姓家里的鸡、鸭、鹅等家禽,同时生下两只蛋,也要征税。
到了春夏之间,老百姓庭前门外种的杨柳,当柳絮随风满天飞舞的时候,竟然还要收柳絮税。
老百姓在重重赋税压力之下,再也无法负荷,敢怒而不敢言的时候,自然就形成了“予及汝偕亡”这种深深的怨恨。
像这样为扩张自己的权力,乱用民力的君主,往往在生活上贪图享受,耽于声色,每在宫中养些优伶戏子,唱戏作乐。
这些伶人当然与民间较为接近,比较了解民间的疾苦,有时就在歌舞上,以幽默、滑稽的方式,将老百姓的心声,在皇帝面前反映出来。
所以当李中主征税征到双鹅蛋及柳絮上面去的时候,就有一个伶人演戏时高唱着:“惟愿普天多瑞庆,柳条结絮鹅双生。”
这两句深刻的讽刺,成了名句而流传千古,幸而李景故装糊涂,当时没有追究严办。
从孟子说的“狗彘食人食,途有饿莩”这两句话,就知道当时魏国所谓的公府,梁惠王和他的高级干部、大臣豪门们的生活是相当糜烂奢侈,而老百姓却相当穷困。
如果移用孟子这两句话来形容今天的美国,也有点相像。
美国人养狗,有狗医生不说,还有特制的狗衣狗帽,以及狗的美容院,为狗理发修一毛一。
平日有专门喂狗的罐头食品,其中牛肉、鸡肉都是上等货,不次于落后地区人们的食物,近来还有狗饭店,专门为那些“天之骄犬”准备它们喜欢吃的东西。
在美国虽然很少听到饿死人的事,可是失业的问题却很严重。
孟子对梁惠王指出了魏国当时的不一良政风,更加强了语气说,这样狗食人食的情形,你不做一番检讨;路上饿死了人,你也没有开仓发粮去救济。
透过这两句话,我们就知道,魏国的政治的确不好。
所以孟子就针对梁惠王自夸移民输粮的话,加强了语气说,在这样狗食人食,途有饿莩的情形下,你还自夸河东凶年移民河内,把河内粮食送到河东就是德政。
对于死了的人,你还说是天灾,是凶年造成的,并不是政治不好。
这种说法,和用刀杀了人,而后说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又有什么两样?
最后,孟子说,你不必把这些造成一人民痛苦的责任,推到天灾荒年上去。
如能自己检讨,承认在政治上还没有真正为民谋福利,然后向王道的政治上去努力,那么就可以使天下归心,大家都会拥护你,钦仰你,到你魏国来的人民自然就多了。
读了这段记载,又使人想到五代的一些故事。
在唐末以后,乃至于历代变乱的时候,中原的知识分子和高阶层人士,多向南方逃到广东、福建一带避乱。
唐一人诗所说的“避地衣冠尽向南”,就是这一阶段的事。
唐末有一个藩镇王审知,在福建拥兵割据,他的后代曾自称闽王。
王审知倒很有大量,收罗了这些自北边逃来的文人名士,都在福建落籍,名诗人韩惺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当时目睹唐末的现况,所作的诗中曾有“千村冷落如寒食,不见人烟只见花”的句子,这是何等凄凉的景象(在古代,清明节前二日为寒食节,禁火三天,全国都不一举烟火,没有炊烟)。
走遍了上千的村落,像是在寒食节的日子,看不见人烟,而郊野的山花,依然开放,却没有人去欣赏,又是多么落寞。
光是这诗人笔下的风光,就够使人酸鼻的了。
在明代张式之抚闽的时候,亦有“除夕不须烧爆竹,四山烽火照人红”的诗句,描写战乱的景象。
至于五代诗人杜苟鹤的诗,就是把战乱中的百姓苦难,刻画得更详尽而深刻了。
在这里介绍他十首时世吟中的两首,就可见其一斑:
夫因兵乱守蓬茆,麻芒裙衫鬓发焦。
桑拓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砍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遥。
其二云:
八十衰翁住破村,村中牢落不堪论。
因供寨木无桑拓,为点乡兵绝子孙。
还似升平催赋税,未曾州县略安存。
至今鸡犬皆星散,落日西山哭倚门。
用文艺的眼光看,这两首七律,不但是诗中有画,而且画中有泪又有血,可不就是孟子见梁惠王时,所说“狗彘食人食,途有饿莩”的放大么?这正如清末日据时期台湾诗人王松的诗说:“不合时宜知多少,生逢乱世做人难。”
谈到五代的诗,又令人想起五代时冯道的典故来。
冯道这个人,后代批评他无耻。
指责他自称儒者,竟然“有一奶一便是一娘一”,前后做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朝代十个皇帝的官。
但是深入地仔细研究冯道的诗文以及他为官时的作为,当可知道,在他心目中,五代时的那些君主,都是不值得去尽忠的。
他之所以历代为官,目的并不在于贪图富贵,而是怕五代那些外族皇帝乱来,毁了中华文化。
为了保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才不得已厕身于那乱世中的宦途,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韪和后世的误解而为官。
这并不是故意捧他,而是有事迹可寻的。
像后唐的明宗皇帝李嗣源,就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各方来的奏章他都不会看,要叫别人读给他听。
这位老粗皇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全国丰收,自然很高兴,也不再粗里粗气,一副不像皇帝的样子了,懂得斯斯文文,从从容容和冯道谈起国内丰收、四方无事的乐事。
这时冯道并没有一味圆滑、锦上添花地顺着明宗说话,他却对明宗说:“我以前在先帝庄宗幕府做事的时候,有一次奉命出使到中山去,经过井陉县。
那里的地形非常险恶,路况又不好,崎岖不平的,我深恐摔下马来跌死了,所以两手紧紧地抓住缓绳辔口,两一腿用力夹一住马身,小心翼翼地走,才侥幸没有出事。
等走过了这段险路,到达平坦大道上的时候,心理上放松了,手脚也放松了。
可不料在这平坦大道上,却狼狈地摔下马来,跌了一大跤。
所以我想到,身为一个国家领一导一人,从事天下国家大业的时候,大概更要时时留意。”
他就这样浇了明宗一头冷水。
这盆冷水当然不敢直泼,以免惹祸,于是拐了许多弯子,也可见他用心良苦。
这位不识字的皇帝,倒蛮有器量的,听了冯道的反调,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认为冯道的话很有道理,甚至有一点向冯道讨好的意味,接着问冯道说:“今年虽然丰收了,老百姓的粮食够吃了吗?”
这种态度和刚刚志得意满的味道不同了,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
可是冯道还是没有阿谀奉承的话,他还是讲实际的情形和正确的道理。
所以他说:“农家在歉收的凶年,很可能会饿死。
如果是丰收,则所谓谷贱伤农,谷米多了,卖不出高价,还是吃亏受损。
所以无论是丰收或歉收,农民的生活都是很苦。
我记得进士聂夷中曾经有这样一首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这首诗虽然句子很白话,没有什么文学价值,可是委婉地写尽了种田人家的实在情形,在士农工商四民之中,农民是最辛劳也是最困苦的,这是身为人主不可不知道的。”
明宗听了他这些话,大为高兴,立刻命令旁边的人,把聂夷中的这首诗记录下来,并且要常常朗诵给他听。
我们引述这些历史故事以后,对于孟子这几句一精一炼的话,才能够有深刻的认识,而了解他在中国文化政治哲学中的重要一性一,就不会觉得孟子的话枯燥无味,平淡无奇了。
同时,把历史和经书综合起来研究以后,我们更可以发现中国历史几千年来的一大缺失,就是农田水利问题。
直到现代,还没有获得彻底圆满的解决。
如冯道所说“丰凶两病,惟农家为然。”
的农村情形,自汉、唐、宋、元、明、清历代中,除了各有一段极短时期例外,农村都是如此困苦,未获解决。
只有现在三十年来,积极改良土地,建设水库水坝,再加配肥等等措施及农技,才免除了凶年歉收的现象。
丰收中又实施了以高市价的标准价格,收购余粮,避免了谷贱伤农的弊病,的确是中国历史上的善举;但农村经济受到现代工商业发展的冲击,新的问题又复不断产生,因此有关当局仍须继续努力。
二郎神和都江堰
而过去几千年来,农田水利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尤其黄河的河患,往往造成千百里地田园庐墓为废墟。
耕种的田地,住的房屋,乃至于祖宗的坟墓都保不住,这又和孟子所说的中国政治哲学的“养生丧死无憾”的原则违背了。
造成这种弊害的,水利不兴的原因尤重。
我国自大禹治水以后,三代以下近两三千年以来,时有水患,而以黄河长江两大河流为烈。
黄河的水利,根本就没有治好过;长江的水利工程,有所成就的,也只有上游川西的一段地方,就是远在秦始皇时代治好的都江堰。
那是在四川青城山下,灌县县治旁边的一个峡口,名为灌口,也就是杜甫诗中“锦江春一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所谓的“玉垒”和“离堆”等名胜地区所在。
此地筑有一座水坝,在坝上有一座二郎庙,庙中所供的神像,并不是《封神榜》小说中的二郎神杨戳,而是秦昭王时,蜀中太守主持建筑都江堰的李冰父子。
说到李冰父子,现在让我们看看清人钱茂所撰《历代都江堰功小传》中对他们的简述:
秦 李冰
李冰,战国时人。
知天文地理,隐居氓峨,与鬼谷友。
时张若守蜀,与张仪筑城不就,兼苦水患,乃荐冰代若。
冰营郡治,致神龟,凿离堆,以避沫水之害。
壅江作堋,穿郸检两江,别支流过郡下,以行舟船。
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收其利。
又引溉田畴,以万亿计。
旱则引水浸一润,雨则杜塞水门,镌石定水则,傀无失度。
作大堰以扼蓄泄咽喉,称都安堰。
即今都江堰。
蜀以此无饥谨,号天府焉。
冰复导洛通山洛水,与郸别江会新津大渡,穿广都盐井诸陂池,凿南安溷崖,以杀沫水,世咸飨其利,都江堰乃其较著者也。
其作堰,破竹为笼,以石累其中,或镇以石牛石人,设象鼻鱼钩护岸。
有石刻《深淘滩,低作堰》六大字,尤心传之妙者,历代尊其法,食其德,立饲致祭,元至顺元年,封圣德英惠王。
至国朝,封敷泽兴济通祐王,载在祀典。
李二郎 王叕
二郎为李冰仲子,喜弛猎,史轶其事,名字无考,世传种种异迹,荐绅先生难言之。
可征者,谁作五石犀,以压水怪,穿石犀溪于江南,命日犀牛里,与其友七人靳蛟。
又假饰美一女,就婚**(第一字:上薛下虫,第二字:左角右粦),以入祠劝酒。
或谓即冰为牛斗刺杀江神事傅会之,详见《水经注》。
然考亭朱子云:二郎与文昌,分踞蜀境,是二郎克迪前光,以得全蜀人心者,固有在也。
元至顺元年,封英烈昭惠灵显仁祐王。
国朝封承绩广惠显王。
王叕事轶,蜀典姓源韵谱,谓与李冰同时人。
方氏通雅作王*(上叕下土),谓与冰同穿二江,其他无闻焉,或亦冰之良佐也。
原来灌口这个地方,河一床一有一个弯道,每年到了春末夏初的时候,这条江上游源头的雪山上,整个冬天的大量积雪开始融化,雪水自广阔的雪山山脉数以百计的峰头,滚滚而下,汇集到灌口这个隘口时,更是波涛汹涌,声若雷鸣。
气势之雄,力量之大,和今天石门水库放水时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不作适当的措施,那么灾害之大,当不止四川一省,可能遍及下游各地,与黄河的水患,互相比恶了。
早在几千年前,李冰父子就想出了“深淘滩,低作堰”之六字真言,以抛流笼的办法,建筑这座都江堰,使这里的洪水不致泛滥。
所谓流笼,是用青竹,剖开以后,浸过桐油或石灰,增加它的纤维拉力,以及防水渍的腐蚀力。
再将这种处理过的青竹,编织成长数丈,直径一米多,有六角形空洞(俗称胡椒眼)的竹笼,然后把大大小小圆形——近似鹅一卵一的石块(俗称鹅一卵一石),填到这竹笼内,就做成了流笼。
把这种流笼,坝作江岸,作有规则的排列,而堆积成水坝。
当洪水冲来的时候,遇到这种流笼,汹涌的水势,就被阻挡,但又从笼与笼之间以及笼中鹅一卵一石之间的空隙通过,于是就收到了减缓水势的适度效果。
堰堤水坝便安全不致被冲毁,也无堤脚被淘空的危险。
只是每年要检查一下,发现了腐朽的流笼,就要更换新的。
这座都江堰,就这样从秦代到现在,使